英国逾四成待售房产降价促交易,平均折价幅度创五年多以来最大,这对房地产行业有哪些改变?
郑州、哈尔滨等多个城市松绑楼市,这对房地产行业有何影响?
这会进一步帮助各个城市的房地产行业恢复生机,也可以给房地产行业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对于很多城市来说,因为很多地方的房价普遍比较高,有些地方的房价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购买力。在房地产行情进入下行周期以后,很多地方的楼盘无人问津,这也直接导致很多地方的房地产行情有价无市。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如果他们的楼盘销售不出去的话,很多房地产企业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城市给楼市松绑的主要原因。
郑州和哈尔滨等城市开始给楼市松绑。
在执行了一年的限制房地产的措施之后,以郑州和哈尔滨为首的很多城市开始给楼市松绑。郑州和哈尔滨相继取消了限购限贷的措施,同时也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与此同时,其他城市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接力贷,通过给个人住房贷款展期的方式来进一步鼓励大家买房。
这会帮助房地产行业恢复生机。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这些给楼市松绑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鼓励大家买房,当买房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楼盘的销售情况会越来越好,这会直接让房地产企业得到大量的现金流。也正因如此,房地产企业可以有充足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同时也可以帮助房地产行业恢复生机。
这个做法只不过是缓兵之计。
以我个人来看,虽然很多普通人想让房价回归到理性的区间,但很多地方的房地产行情直接捆绑了各个行业的经济问题。即便这些城市给楼市松绑,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也会逐渐降低。我认为这些松绑措施只能起到用时间来换空间的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地产行业的问题。
多国房价再创新高,全世界人民都爱上买房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全世界的人民都爱卖房。在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先看这个问题对不对,然后再分析为什么。
很多人看到房价上涨的时候立刻就兴奋了,因为他们觉得房地产行情是自己熟悉的行情,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房价一直是上涨的,所以他们就会觉得房地产是无限上涨的,但其实房地产和其他的事物是一样的,这些事物都有着它自己的周期性。
多国房价再创新高。
2020年可以称得上是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一年,这一年的全球经济受到了非常大的破坏,有些地方的经济甚至出现了重大倒退。在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之际,我们会发现多国的房价再创历史新高,美国的房价已经上涨了19%左右,这个幅度在往年来看的话是非常高的,甚至已经达到了近20年的最高点。
并不是全世界的人民都喜欢买房。
这一次的房价之所以上涨,其实并不是跟房地产本身的行情有关,而是跟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有关。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新冠疫情进一步蔓延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居民没有办法维持正常生活,所以政府就会通过超发货币的方式来帮助这些人维持基本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超发的货币其实并不仅仅流入到这些人的口袋中,对那些生活本来就非常富足的人来说,他们就会通过这些钱来投资房地产。
目前的房地产行情只是泡沫而已。
也正是基于上面那个原因,现在很多人理解中的房地产行情,其实不过是房地产投资中的泡沫而已。我们在提到房地产泡沫的时候,不要觉得只有国内有房地产泡沫,其实世界范围内的主体地区都有房地产泡沫存在,这个情况其实会给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稳定性。
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6.4%,这将对房地产行业造成哪些影响?
上半年,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同比下降6.4%,这反映出了在经济压力持续下行下,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轮寒冬。同时,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相关金融政策的调整,也会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一定的融资风险。这将造成房地产行业在资金方面,流通不畅,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同时,随着房地产供给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房地产价格的预期将会下降,从而导致房地产需求的下降,从而造成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
如今,国家也在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整治力度,使其正常有序地发展,以免拖累经济发展,使房温降下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减少,势必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如果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就会受到影响。而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政策也在收紧,这给房地产行业的金融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一方面,部分房地产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受到限制,部分开发商资金链出现了紧绷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房地产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杠杆融资,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同时,目前房地产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也受到国家“去杠杆”政策的制约,整个市场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供给需求关系趋于恶化。房地产企业对市场的预期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土地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这些因素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房价和销售的影响。
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调控政策、信贷政策、资本市场运行等。政府的税收政策,特别是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对房地产行业有特殊的要求,其变动对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流状况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周期内都要承受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总的来说,投资比例的下降,减少了资金流向房地产,进一步导致房地产资金链断裂,从而增加金融风险。
八面解读"金融支持地产16条措施",比2018年更猛?
11月13日消息,央行、银保监会已在11月11日向地方下达《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金融支持16条措施”)。
16条金融政策主要围绕6个要点开展,即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依法保障住房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阶段性调整部分金融管理政策、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凤凰网风财讯对比2018年-2021年民企纾困措施发现,此次“金融支持16条措施”基本覆盖了往年主要的民企纾困措施,融资支持方面未超出此前的政策范畴,但政策力度明显强于历史。
这次史无前例的地产救市,如何理解其本质、效用和目标?对房企、购房者、金融机构有哪些影响?多家机构展开全面解读。
一、金融支持16条措施“6大亮点”
亿翰智库认为,此次“地产金融支持16条措施”涵盖内容丰富,且专门针对融资端,主要有六大亮点:
1、对前期过严政策的纠偏。比如,首次出现对于信托融资的管理,改变了前期全盘严控局面,这对于适用非标/信托融资的企业而言带来利好;
2、对租购并举新制度的政策支持,完善金融配套支持,符合持续推进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政策导向,助力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3、延续了“保交付”的“三保”基调,“三保”是房地产行业政策调控的底线,不容触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举措;
4、惠及市场主体本身,给予主体增信支持,避免信用缺失造成的风险蔓延,与“第二支箭”一脉相承;
5、“保需求”仍是第一要务,满足人们合理住房需求的实现;
6、从金融机构角度出发,延长政策过渡期。
二、政策落地执行有待观察
亿翰智库认为,“地产金融支持16条措施” 属于纲领性文件,指示了政策的基本框架,有一定指示意义,但最终的政策细则、执行情况、落地效果等都有待进一步观察。
16条措施着眼点在控制存量融资风险蔓延,总体基调仍在“房住不炒”的大框架之内,不代表政策开始放上松,更不等同于走老路。
政策倘若能有效落地执行,或能打破了政治局会议后的静默状态,进入到新的政策阶段,给持续冷淡的行情注入信心。
三、参照2018年政策效果此次救市效用几何?
海通证券认为,参考2018年政策标准,支持主体包括“经营正常、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民营企业”、“有市场、有前景、技术有竞争力的民营企业”等,而2018年以来民企系列救助政策,施行效果最好的是民营企业的信贷、股权融资的提振。
此次“地产金融支持16条措施”最值得期待的也是信贷和股权融资两方面,债券融资恢复有待观察。
预计短期优质民企、头部示范房企融资环境或有边际改善;长期视角来看,目前市场对民营地产债总体偏谨慎,随着民营企业发债融资支持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市场信心或得到进一步提振。
国盛证券认为,房企融资难问题突出,此次支持升级将为优质民企创造更好的融资环境。尤其是房企信用债,政策真正落地那么基本面稳健的优质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望重新发债获得流动性的支持,缓解现金流的压力,避免行业风险进一步蔓延。
中指数研究院认为,在市场信心较为脆弱的当下,监管部门释放重磅利好,对修复市场信心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尚未出现明显好转,购房者观望情绪仍较重,市场活跃度不足。
四、会有更多救市政策出台吗?
天风证券认为,在当前对于民营房企一系列的救助政策之下,未来进一步的增量政策仍可以期待。
从实际落地情况来看,考虑到之前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担保增信等落地均偏市场化,如担保要提供充足反担保,明显削弱了政策的救助力度。
在房地产基本面仍偏弱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政策救助力度与对应信用风险,是当前政策需要思考的内容,对于市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五、对房企影响多大?
中指数研究院指出,5月-8月支持示范房企增信发债只有6家民营房企,11月1日交易商协会座谈会有21家房企,11月8日“第二支箭”不区别对待国企和民企均可提供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直到这次16条政策指出“财务总体健康、面临短期困难的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提供增信支持”,表明监管部门支持民营房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扩容,会有更多民营房企受益,也会改善金融机构对民营房企风险偏好和融资氛围。
天风证券认为,目前政策支持力度明显更强。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当前我们面临的基本面也处于历史较差的水平。
就当前实际情况,尚未违约的民营房企本身就已不多,而支持已经违约的民营房企进一步发债,可能意义并不大。
但对于目前尚未违约的并且资质较好的民营房企存量债券,可以适度乐观。
六、对购房者有什么影响?
中指数研究院认为,此前9月底,央行、银保监会已明确发文指出符合条件的城市可以下调或取消首套住房商贷利率下限,央行也已下调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15个基点,均为各地优化信贷政策释放了空间。
三季度以来,需求端信贷支持力度持续不断加大,“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始终是政策核心。
多部门发布全国性普惠政策以来,已有1个半月时间,但整体市场销售恢复不及预期,房企回款压力不减,难以覆盖到期债务压力,或许这也是本次中央加大房企融资端政策和支持债务展期的重要原因。
二此次16条政策主要还是对“支持各地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再次强调。
七、对金融机构有何影响?
中指数研究院认为,本次此次出台的细则让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更为精准、使用更加高效,同时也免除了机构的后顾之忧。
比如“保交楼”政策,中央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各地加快“保交楼”,8月,住建部、央行等部门出台政策,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9月,全国2000亿专项借款资金启动后,郑州、沈阳、哈尔滨等城市均有相关资金到位,在当地“保交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租赁住房前景怎样?
此次《通知》提出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以来,住房租赁领域的金融创新取得重大突破。预计未来,住房租赁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将进一步加快落地,住房租赁相关企业将获得更多支持。
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表明中央将继续发力完善住房供应端制度政策,并大力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完善购 租、市场 保障的住房体系,尤其是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是重点。
《通知》全文截图如下:
完
人大代表建议提高预售门槛直至现房销售,这会对房地产行业造成什么影响?
人大代表建议提高预售门槛直至现房销售,这会对房地产行业造成什么影响?预售制度的本质就是让开发商可以从购房者这里低息融资,从而减轻开发商资金成本、降低房价的制度。我国长期处于一个商品住宅供给不足的局面,为了尽可能扩大供给,降低房价,政府才出台了商品房预售制度。如果没有预售制度,开发商需要自己找金融机构融资,承担相应利息来把房子盖好再出售。但是有了预售制度以后,开发商盖了几层达到当地预售标准时就可以出售了,差不多提前了两到三年时间拿到钱。
考虑到购房者需要承担房屋减配、延期甚至烂尾的风险,这个借款利息本应比银行贷款利率要高得多,但是在预售制度下,却变成购房者低息(甚至无息)借款给开发商用了几年,让开发商省去了高额的利息成本。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新房的交付时间越来越长的原因,因为开发商资金压力大,不得不延长交付时间,从而尽可能的长时间占用购房者的低成本资金。这个利差是相当惊人的,现在房地产商的正规融资成本大概年化4%到15%之间,央企低民企高。如果取消预售制度,这笔融资成本势必要加到房价头上,到时候房价涨个20%不稀奇。所以这时候取消预售制度,必然导致房价上涨。
什么时候能取消?当市场上新房销售面积远小于二手房的时候,才具备取消预售制度的基础,现在一线城市已经逐渐够得上这个门槛了。而对于一线以外的城市,目前仍然处于新房主导的市场。但是实际上现在市面上有大量的二手房可以让大家选择,如果你反对预售制度,大可以买二手次新房。民众在这种情况下仍然选择买新房,证明愿意承担预售成本和风险的人仍然是主流,目前取消预售制度的时机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