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观察——为什么企业越老,男员工就越少?甚至成了女儿国?
40岁以上的男性在职场越来越少了,那大多数中年男性在做什么?
不难发现,在职场上,大多数员工都是一些三十岁左右的人或者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很少能够看到四十岁以上的人还在职场上打拼。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员工正是需要养家糊口的时候,那么职场上四十岁以上的人去哪里了?
任何一家公司,管理层岗位总是有限,四十岁以上的员工不可能全部随着企业的扩大而得到升值,所以那些专注发展自己专业技能的人,都有不错的去处,成为较高收入的技术人员。
类似于工厂里的维修工等人,他们都是四十岁以上的老员工,他们跑来跑去,就是在行业之内几家熟悉的工厂来来往往,并且这样技术熟练的员工,任何一家工厂都是欢迎的,所以他们并不害怕失去工作。
当然,一些四十岁以上的老员工往往被企业解雇或辞退后,会去找了一些快递、外卖、司机和物业等之类的工作,这些人往往收入不高,但离退休还有一二十年,为了单位能给自己缴纳五险一金,工作辛苦一点也就认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去自己创业了,所以现在创业者的队伍中,除了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之外,更多的还有四五十岁以上的大叔们。对于大叔们来说,这是第二次创业,也是人生从头开始。
还有一些四十岁以上的人,离开职场之后,也有彻底不再上班的,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职业股民、专职滴滴司机、夜晚代驾、婚庆主持、开淘宝、做微商等,或者干脆转行卖保险,都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其实,可以看出来四十岁以上的人并没有退出职场,只是他们的职场领域和很多年轻人不相似而已,各自对职场的定义不同,就会让很多人认为,四十岁的职场人,是消失的职场人。但是这些人一直都活跃在职场上,他们依然在体力层、专业层、管理层、创业层和退休层发光发热。而觉得四十岁以上的人在职场上消失,其实本质上是害怕自己的未来会消失。但真正消失的,不是人,而是选择的权利!
企业里超过45岁的老员工其实很少,这些老人都去哪了?
题主看到企业里45岁以上的员工越来越少了,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效应和“锚定”效应。自己所在的公司中年员工少,就片面地认为整个职场45岁以上的员工都少了。其实,全球职场从宏观来说,依然是老中青三结合的。中年人依然活跃在各行各业呀。
举一个例子:我刚来北京的时候,20多岁,上下班高峰坐地铁,很少见到中老年人。后来,我年龄稍微大一些,也不愿意挤高峰地铁了,觉得一个30多岁的人挤在年轻人中间很不舒服,觉得人生很失败。我慢慢地学会了错峰上下班,要么早上班,要么晚下班。那种中老年人,更是错开了交通高峰期,并不代表中老年人在社会上减少了。不信,你看看菜市场里或平价大超市里,中老年人熙熙攘攘,年轻人倒是很少见。
第一,首先要区分开职场人的宏观分布和微观分布,充分认知职场人的结构化矛盾。
职场人的总体生态分布,是“五湖四海、老中青三结合”的。国内职场,从宏观分布上来看,职场人有七八亿人,依然是老中青三结合的结构,60后、70后、80后、90后、95后是形成年龄梯队的。
但,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时间阶段企业之间,年龄比例是结构化的矛盾,有的企业80后占主体,有的企业是90后占主体。
估计题主所处的行业,可能是互联网、高科技、销售类、服务类的行业或企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队伍年轻化,年龄大的员工到了30多岁,如果没有升到管理层,大多数就转行干别的职业了。
比如,餐饮服务业,女服务员一般不过做到30岁。所以,你到宾馆所见到的服务员,都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30岁的女人,要么转行去做行政、后勤、保洁、厨房工勤,要么转行去其他行业或回老家了,要么真的回家做人妇去了。
第二,各行各业的年龄结构,是受多种因素做影响的。
举一个例子:
传统的央企和国企系统,大约有7000多万员工,这些群体的平均年龄是超过40岁的。因为多年来,央企国企的员工只进不出,年龄老化,引进新人的比例低,整个行业的平均年龄是不断增长的。
比如,我原来所在的老国企,员工平均年龄45岁,因为十年几乎没有新引进毕业生了,没有年轻的新人补充进来,存量员工的平均年龄是逐年增长的。员工平均年龄45岁,管理层平均年龄50岁左右。
很多传统的行业或企业,由于老员工比例过大,年轻员工补充不足,新陈代谢的功能都丧失了,员工队伍没有活力,缺乏创新力,企业也就半死不活。
高层也意识到国企员工,特别是管理层年龄偏大,历史上已经有三次推进年轻化了。最近这次推进年轻化,提出用三年内,让90后、85后进入中层班子的比例达到30%,不断优化干部的年龄结构。
但是,在新兴的行业里,整个行业的年龄就比较年轻,有的企业新星成立才三四年,就能上市。这个新兴企业,哪里有老员工啊?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应届生。所以,题主所在的行业,可能就是这种企业,满眼都是90后,因为这种企业本身就年轻。
第三,80后甚至70后员工,到底都去哪里了?
员工成长规律,与人的成长是一样的。职业生涯,也是逐步成熟成长的。20岁左右入职,30岁左右成熟,成为管理层甚至是中层人员,40岁左右成为高层人员,50岁左右成为集团级的高层。这是大多数大企业的普遍成长规律。
但是,现在整个职场业态的底层架构,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近十年来,大众创业,数以百万级的中小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尤其是创业型公司,如同星火燎原。据统计,创业型公司2年存活期不到20%,创业公司如同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中小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包括一些小生意,个体户、小超市、小商店、小摊小贩,等等,消化了80%的就业人口。传统的国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系,消化了20%的就业人口。
举一个例子:2020年毕业生已经达到了900万,同时还有3000万年轻人,通过高职、中专、大专、高中毕业后,走向职场。这些年轻人,80%进入了年轻的中小企业或创业公司,所以,造成了错觉:满眼都是90后,80后很少能看到。
80后确实从中小企业或创业公司减少了,主要有三个去向:
一是转行了。比如,大量的服务员、销售业中,大量的服务员、保安、中介、推销员、广告员,都是年轻人,临时过渡几年,都是吃青春饭的,年龄偏大一点,比如,超过30岁,就干不动了。老板也不用了,自己也没脸皮再干了。都转行去了传统公司,或者做小生意去了。
二是被淘汰了。比如,互联网企业、高科技企业,技术迭代快,对年轻人需求量大,对中年人不友好,35岁以上基本面临淘汰出局。很多人35岁的人,只能转行到传统行业。
三是辞职回家了。比如,大城市的年轻人,挣扎着做到三十岁,终于死心了,实在没有办法买房立足,很多人都回家乡谋职去了。还有很多女性,到了三十岁生育期,很多人追求性价比,预期挣几千元月薪这么累,还不如辞职回家生育呢。
总之,这个职场的生态越来越变化快,很多现象已经让人看不懂了。年轻浪潮的崛起与整个社会的老龄化,逐步形成结构性矛盾。有些行业,平均年龄逐步增大;有些行业,平均年龄在逐步减少。80后也好,70后也好,都在感受着中年危机,但他们为了扛起家庭重任,依然活跃在各行各业,负重前行,不曾逃离职场。
为什么感觉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多,一线工人越来越少?
我们都知道,每个或大或小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企业的管理,但是,企业管理人员的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不得不说,企业管理人员越来越多,一线工人却越来越少,那是为什么呢?
1.工人们主观方面的考虑
从职业发展来说,每个人进入职场都想要拿更多的工资,获得一定的权利。而每个工人都想向上爬,管理层的人越来越多,工人们看不到升职和加薪的希望,肯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这个没有希望的企业。
有许许多多的工人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收获没有成正比,都说鸟择良木而栖,人也一样,都想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还有许多人是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企业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他们可能突然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工作,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自己仅是个基层员工的实况。还有一些人可能认为,许多人开始懂得自己没必要吧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重复的工作中去,他们做着每天暗无天日的工作真的很累,他们想重新开始,换种环境,换种心情。
2.外部客观因素影响
现在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人们追求的是开放双手的生活,许多工厂引进机器人,很多老板为
了节省开支,肯定会选择机器人为他创造价值,而管理人员要做的只是管理这些机器,相对于管理真人来说更是方便。
为什么企业都不愿意招35岁以上的男员工,却更喜欢招35岁以上的女员工?
大多数时候其实一个公司更愿意招男性,但是35岁的女性确比男性更有优势了,因为这时候的女性更稳定、细心。
1、女人这时候处于一个稳定时期
这时候的女人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所以她们个人就处于比较稳定的一个阶段了,不会说再有产假什么的。甚至这时候的女性,其实会更加的细心懂事,因为她们已经度过了比较浮躁的一个年级,所以选择这时候的女性会更加让公司放心。
2、男人的要求会更多
35岁的年纪,男人其实更加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所以他们会对薪酬等方面会有更加多的要求。但是这时候的他们其实精力什么的都已经处于一个下滑阶段,而且经历了这么久的职场磨练,他们反而处于一种不好管理的状态。所以公司不愿意要这样一批人进来,除非他有什么特别傲人的长处。
3、能辞职肯定有重大的原因
如果一个男人在35岁选择辞职,那肯定会有一个比较重大的原因,不然他们不会在这个压力比较重的阶段选择离开自己的岗位,毕竟他们其实是不愿意去接触一个未知未来了,因为身上的房贷和对孩子的教育经济要求等都不允许他们在胡闹了。所以35岁的男人对于公司来说还是太过于麻烦。
从以上的原因可以看出,35岁的男性确实没有女性更加吸引公司去招收录用他们。
为何企业发展越大,就会有很多资历久者离职,应该挽留吗?
企业发展越大,就会有很多老员工离开公司,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资历比较老,在管理当中会造成很多困难。所以如果不是特殊岗位,是没有必要去挽留他们的。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资历越老的人往往对于公司的决策会造成很多影响。所以在公司整体前进的情况下,有时候他们会跟公司的一些决策造成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会感觉到已经与周围的环境不相匹配,再加上他们已经通过企业的增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以会选择离开。而对于公司而言,往往并没有这么多的个人情感掺杂在其中。我认为对一个公司的管理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视同仁,在企业当中,不管是老员工还是新员工,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
老员工之所以要离开公司,一方面是因为跟随公司时间比较长,认为自己功劳大,劳苦功高,可以拿到更多的工资,但实际取得的经济效益却并不一定能够超过新员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心生不满,从而离开公司选择其他高薪职业。而对于很多公司而言,裁员的时候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的屠龙高手,老员工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经验,对于公司的经营非常的了解。
但是他们也比较固守,对于很多新鲜的技术接受程度不高。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在惊险人员的时候,老员工相比较于新员工更加难以管理。所以这个时候只要能找到在技术以及管理方面能够替代老员工的人选,他们肯定会被开除的。这主要是因为老员工的工资往往比较高,再加上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所以这就造成了在企业发展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资历老的员工往往会离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