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华腾表示伺服驱动系统产品可运用于机器人领域,目前公司经营现状如何?
蓝海华腾股票怎样
,蓝海华腾(300484)发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上市公告,公司股票将于2016年3月22日(周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总量不超过1,300万股。本次发行采用网上按市值申购向公众投资者直接定价行的方式,不进行老股转让。公司发行价格为 18.75 元/股。
【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中低压变频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
【研究报告】
蓝海华腾:工控主流厂商 电动车电控强势布局
海通证券:合理估值51.9-60.55元/股
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电动汽车电控业务拉动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主营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包括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中低压变频器。公司2015年实现营收3.10亿元,归母净利润709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1.33%和39.95%,主要源于电动汽车电机控制业务爆发,2015年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177%。
电机控制器:产品线较广,客户资源优异。公司电机控制器涵盖主驱动电机控制器、BSG电机和ISG电机控制器、助力转向泵和打气泵电机控制器三大类,功率范围覆盖2.2kW至280kW。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主要为新能源商用汽车厂商,乘用车亦有涉及。公司客户资源优异,包括厦门金龙、金龙联合汽车、安徽安凯、深圳市五洲龙等优质客户。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新能源商用车销量持续爆发性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良好势头。
伺服驱动器:异步为主,快速拓展。公司伺服产品以异步伺服驱动器为主,功率范围涵盖0.4kW至132kW,产品主要用于电液混合驱动类设备,包括注塑机、压铸机、制鞋机、机床主轴驱动类设备、位置控制类设备等行业领域。公司此前通过研发生产异步伺服驱动器,率先在国内注塑机、压铸机等市场使用,迅速抢占市场先机。主要客户包括富士康、广州马勒滤清系统等。
变频器:业务稳健发展。公司在中低压通用、专用变频器行业浸润多年,产品具性能稳定、高效节能、精度高等优势。经过多年拓展,目前公司变频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起重、空压机和机床等行业。代表客户包括邯郸中铁桥梁机械、沈阳机床、沈一车厂、浙江开山压缩机、宁波德曼压缩机等公司。
募投项目全方位提升生产、研发、销售能力。公司本次募投项目包括生产基地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其他营运资金,将从生产能力、研发能力、销售能力三方面全方位提升公司竞争力。其中,生产基地项目将新增电机控制、伺服驱动、中低压变频器产能5500、7500和6.7万台/年,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办事处总计将达29个,覆盖全国25个省市。募投项目建成后,将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实现3.98、5.27亿元,同比增长28.49%和32.51%;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90、1.13亿元,同比增长26.94%和25.17%;EPS分别达到1.73、2.17元/每股。考虑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处较快发展中,我们给予公司2016年30-3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51.9-60.55元/股,建议申购。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体如下:
一、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分析工业机器人链
工业机器人的顶部是主要的通信行业(包括还原、控制等),是工业机器人主体,系统生产流的底部是系统的生产系统,添加主要部分的值最高。
根据头堡研究所的数据,在顶层,控制和减少的成本超过70%,尸体生产环的打捞成本约为20%。这是因为工业机器人的主要操作本质上是由工业机器人系统控制和驱动的,并且技术限制比其他连接更多,因此通信的主要部分的产量更高。
中央河流技术的制造商规模很大,竞争力很强,内部行业生产机器人的成本远高于国际公司,因此很难盈利。因此,尽管中国有许多较低的系统,但中国在中央河流技术生产中的市场份额通常很小,但它们服务于价格较低的地区。
总体运营分析
1、用户:下面的Synories总是很丰富。
汽车和电子产品3C的生产是工业机器人使用率最高的两个行业。但近年来,对工业机器人的新需求有所下降,例如,制造业在2022年低于制造业。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使用的综合征总是丰富的,在应用行业中,它们表现出较低的永久扩展程度。
现如今,中国自己的机器人市场在食品、塑料和化工产品、非金属矿产和汽车行业扩大,2022年中国自己的工业机器人继续增长。
它涵盖了56个工业类别和171个国家经济类别,从而释放了更多的市场应用,例如,湖北华强科技有限公司与新松机器人公司合作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瓶装丁基橡胶智能工厂的总体布局,新松机器人为一家新能源公司宁时代开发了AGV机器人。
二、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小于原始元素
工业机器人使用RV减速和谐波减速,从技术上讲,RV通过增加几个阶段来减少运动,具有强大而高的能力,可用于木材和机器人底座等重负载。
限价为500至800欧元,日本纳博的制造商,基于技术,谐波减少通过弹性柔轮变化来实现。
它具有小而精确的运动特征。它适用于机器人武器、老鼠、手和其他需要良好操作的部件。限价为1000至5000欧元,日本滨中的生产商RV减速器的制造商与减少谐波的制造商不同。房车减排场景集中在汽车、金属加工和其他行业,而医药、食品和饮料、电动3C和其他装载机行业的谐波减排。
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及趋势?该系统的发动机总体上仍由外国公司控制,尤其是顶级市场,主要由西蒙和Pansonic等外国品牌控制。
中国本土赢家继续使用私人和低价策略,与外国赢家分享市场某些部分的特定竞争优势。
随着本地生产商在本地和市场技术方面的发展,本地公司在香港的技术方面进行了开发,这是Sero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第四级飞机技术,占10%的市场公司。
整个CR5行业高出15%,公共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见图2)。此外,工业机器人、头部系统也可用于机器、电子工业、锁定装置、防控装置、塑料装置等行业。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回答的问题信息技术和智能产品如何与这些战略相联系?
「1. 智能制造推进的难点与问题」 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挑战:人口红利消失、“未富先老”、企业招工难,人工成本迅速上升;高房价、高地价迫使国内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低成本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高赋税以及社保费用的压力也给企业带来高昂的运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下游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环保风暴也给很多企业敲响了警钟;中兴事件则暴露出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缺失的尴尬现状;而国际贸易争端更是对出口型企业雪上加霜。 在这种背景下,制造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制造成为重要的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面临着诸多难点与问题: 第一,概念满天飞,技术一大堆。近几年来,从工业4.0的热潮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下游需求驱动及竞争格局(附报告目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科沃斯(603486);石头科技(688169);天智航(688277)等
定义
根据《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GB/T
12643-2013)中关于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编程的轴,以及一定程度的自主能力,可在其环境内运动以执行预定任务的执行机构。
按机器人的应用领域进行分类,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共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其他应用领域机器人。根据《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GB/T
12643-2013)的定义,服务机器人是指除工业自动化应用外,能为人类或设备完成有用任务的机器人。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现状: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2020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快速增长,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需求成为主要推动力。在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下,2021年市场增速出现回调,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以及医疗、公共服务需求的持续旺盛,加上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变、地质情况复杂,社会发展多元化特征明显,在应对地震、洪涝灾害、极端天气,以及矿难、火灾、安防等公共安全事件中,对特种机器人有着突出的需求,因此我国服务机器人存在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市场规模及总体占比也将持续增长。经中国电子学会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包含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393.3亿元。
注:由于本报告采用的服务机器人的定义包含特种机器人,此数据为中国电子学会公布的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之和。
2、细分市场一: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
——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分析
个人服务机器人主要包括家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家用安监机器人、个人运输机器人等。
伴随国内经济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社会对科技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城镇人均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居民具备产品消费能力,使得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家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凭借高需求和使用频次受到企业、资本方关注,产品经过一定的发展期,技术相对成熟,逐步在市场放量;娱乐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由于技术复杂性、产品功能实现存在挑战,产品普及仍面临一定瓶颈。
公共服务机器人的范围则较为广泛,只要能够为公众或公用设备提供服务的机器人都属于该类型服务机器人。
——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服务机器人智能性提升,改进用户体验,加快提高了家庭应用渗透率,其中扫地机器人作为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的代表性产品,成为众多家庭对于机器人的首选。而且中国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在不断增多,需求增大。伴随技术提升,服务机器人成本呈下降趋势,社会劳动力成本上升带动机器人换人需求,中国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有很大潜力
因此中国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以较快增速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302.60亿元。
3、细分市场二:特种机器人
——医用服务机器人市场分析
目前,特种机器人最大的应用领域为医疗领域。医用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创新拓宽了产品应用领域,也提升了诊疗的专业度。例如,早期的胶囊内镜机器人进入体内后不可控制,而近年来,随着磁场精准控制及光电成像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研发与突破,胶囊内镜机器人实现了革命性的可控性与精准定位功能。如安翰医疗的磁控胶囊内镜机器人,对胃部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度可达93.4%,已在国内广泛推广使用。
医疗服务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手术领域,当下,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增长潜力巨大;系由于中国的患者人数庞大且可能需要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的常规微创伤手术数量众多。根据Frost
&
Sullivan初步统计,2021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7.6亿美元,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0.8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5.58亿美元。
2022年6月,由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调的2021医疗机器人企业排行榜出炉。其中,天智航、上海微创、哈工大机器人、安翰科技、精锋医疗、威高集团、楚天科技、新松机器人、神方机器人、赛诺微等十家企业荣登TOP10。
——其他特种机器人市场分析
除了医用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还在安防、水下、水上、管道、消防、煤矿等领域面向特定场景实现应用突破。
——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分析
目前,中国特种机器人整机性能持续提升,各种类型产品持续出现,带动市场较快发展。特种机器人受到技术驱动,智能性及工作环境适应性不断提升,有望在医疗、军事、消防、安监等应用场景快速落地。2020年疫情爆发,全国范围内特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特别是医用服务机器人与相关救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都得到了明显的增长。根据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数据,初步核算2021年,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0.7亿元,同比增长36.3%。
市场竞争格局
从各区域的重点布局来看,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中部地区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对较好,集中度也较高。
从地区来看,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湖北等地。这些地区具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以及科研能力,为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上,这些地区主要依托于各研究院以及院校的取得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地区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研发中心,上海地区有上海交大自主机器人研究所、复旦大学媒体计算研究所等。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服务机器人行业的界定
1.1.1 服务机器人的定义
(1)机器人定义
(2)服务机器人定义
1.1.2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服务机器人行业归属
1.2 服务机器人行业分类
1.3 服务机器人行业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行业研究范围的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的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标准分析
(3)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重点标准解读
2.1.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1)国家层面相关政策规划分析
(2)地方层面相关政策规划分析
2.1.4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影响分析
2.1.5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国家层面重点政策解析
(1)《“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2.1.6 政策环境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1)中国GDP增长情况
(2)中国三次产业结构
(3)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
(4)中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5)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情况
(6)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1)国际机构对中国GDP增速预测
(2)国内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指标增速预测
2.2.3 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影响行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
(1)中国人口增速不断下滑
(2)人口老龄化严重
(3)中国劳动力人数下降以及人力成本持续上升
(4)居民生活得到改善
(5)城镇化进程加速
(6)老年抚养比逐渐提高
2.3.2 社会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2.4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2.4.2 服务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分析
(1)导航技术
(2)路径规划技术
(3)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2.4.3 服务机器人共性技术分析
(1)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技术
(2)机构与驱动
(3)感知技术
(4)交互技术
(5)自主技术
(6)网络通信技术
2.4.4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科研投入状况
2.4.5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科研创新成果
(1)中国服务机器人专利申请概况
(2)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热门专利申请人
(3)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热门技术
2.4.6 中国服务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1)云-边-端的无缝协同计算
(2)持续学习和协同学习
(3)知识图谱
(4)场景自适应
(5)数据安全
2.4.7 技术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3章: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预测
3.1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3.1.1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3.1.2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销量
(2)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3.1.3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应用现状
3.1.4 国际服务机器人行业科研机构发展分析
(1)麻省理工计算机科学和智能实验室
(2)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
(3)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
(4)早稻田大学仿人机器人研究院
(5)筑波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室
3.2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2.1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3.2.2 重点国家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1)美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发展分析
(2)日本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3)德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3.3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代表性企业案例分析
3.3.1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
3.3.2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
(1)美国iRobot Corporation
(2)美国Intuitive Surgical Inc.
(3)丹麦乐高集团
3.4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预测
3.4.1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3.4.2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痛点分析
4.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及市场特征
4.1.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4.1.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特征
(1)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业内业外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4.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4.2.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参与者类型
4.2.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供给状况
(1)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参与企业数量
(2)中国主要服务机器人企业产品供给情况
4.2.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需求状况
4.2.4 中国机器人主要产业园发展现状分析
4.2.5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进出口市场
(1)服务机器人行业进出口市场分析
(2)服务机器人行业进出口趋势分析
4.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痛点分析
第5章:中国服务机器行业竞争状况及市场格局解读
5.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1.1 行业现有竞争者分析
5.1.2 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5.1.3 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5.1.4 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5.1.5 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5.1.6 行业竞争情况总结
5.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兼并与重组分析
5.2.1 行业投资发展状况
(1)投资事件汇总
(2)投融资金额及数量
(3)投融资所处阶段
(4)投融资区域分布
(5)投资趋势分析
5.2.2 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1)兼并与重组事件汇总
(2)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3)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
(4)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5.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5.3.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企业竞争格局
5.3.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5.4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第6章: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
6.1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梳理
6.1.1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结构
6.1.2 服务机器人产业链图谱
6.2 服务机器人行业上游核心零部件市场分析
6.2.1 减速器市场分析
(1)减速器分类
(2)减速器市场发展现状
(3)减速器市场竞争格局
(4)减速器对行业的影响
6.2.2 机器人用伺服电机市场分析
(1)机器人用伺服电机分类
(2)机器人用伺服电机市场发展现状
(3)机器人用伺服电机市场竞争格局
(4)机器人用伺服电机对行业的影响
6.2.3 控制器市场分析
(1)控制器市场发展现状
(2)控制器市场竞争格局
(3)控制器对行业的影响
6.2.4 传感器市场分析
(1)传感器分类
(2)传感器市场发展现状
(3)传感器市场竞争格局
(4)传感器对行业的影响
6.2.5 AI芯片市场分析
(1)AI芯片市场发展现状
(2)AI芯片市场竞争格局
(3)AI芯片对行业的影响
6.3 服务机器人行业上游软件系统开发市场分析
6.3.1 人工智能市场分析
(1)人工智能市场发展现状
(2)人工智能市场竞争格局
(3)人工智能对行业的影响
6.3.2 SLAM市场分析
(1)SLAM市场类型分析
(2)SLAM市场发展现状
(3)SLAM对行业的影响
6.3.3 操作系统市场分析
(1)操作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2)操作系统市场竞争格局
(3)操作系统对行业的影响
6.4 服务机器人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6.4.1 服务机器人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6.4.2 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分析
(1)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
(2)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市场竞争
(3)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分析
(4)个人/公共服务机器人发展趋势
6.4.3 特种机器人市场分析
(1)特种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
(2)特种机器人市场竞争
(3)特种机器人应用分析
(4)特种机器人发展趋势
第7章: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重点区域市场解析
7.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全国空间格局
7.1.1 区域发展情况
7.1.2 区域发展问题
(1)部分区域机器人产业导向不够清晰,难以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各地机器人企业经营压力较大,现金流回流较慢
7.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重点省市发展分析
7.2.1 广东省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1)区域行业发展经济环境
(2)区域行业发展政策
(3)区域行业技术环境
(4)区域行业发展现状
(5)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
(6)区域行业发展前景
7.2.2 江苏省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发展政策
(3)区域行业技术环境
(4)区域行业发展现状
(5)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
(6)区域行业发展前景
7.2.3 浙江省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发展政策
(3)区域行业技术环境
(4)区域行业发展现状
(5)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
(6)区域行业发展前景
7.2.4 上海市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发展政策
(3)区域行业技术环境
(4)区域行业发展现状
(5)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
(6)区域行业发展前景
7.2.5 北京市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分析
(1)区域行业发展环境
(2)区域行业发展政策
(3)区域行业技术环境
(4)区域行业发展现状
(5)区域产业园建设情况
(6)区域行业发展前景
第8章: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8.1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代表性企业发展布局对比
8.2 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
8.2.1 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业务架构
(4)企业销售网络
(5)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2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业务架构
(4)企业销售网络
(5)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3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业务架构
(4)企业销售网络
(5)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4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业务架构
(4)企业销售网络
(5)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5 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4)企业相关资质及技术能力
(5)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6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4)企业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
(5)企业相关资质能力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7 上海高仙自动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业务架构及销售网络
(4)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5)企业相关资质能力及专利技术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8 创泽智能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销售网络
(4)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5)企业相关资质能力及专利技术
(6)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9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4)企业相关资质能力及专利技术
(5)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8.2.10 深圳市卫邦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经营现状
(3)企业服务机器人业务布局
(4)企业相关资质能力及专利技术
(5)企业发展服务机器人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第9章: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及投资策略建议
9.1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9.1.1 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识别
9.1.2 行业发展驱动与制约因素总结
(1)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2)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9.1.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9.1.4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9.2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特性分析
9.2.1 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9.2.2 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9.3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9.4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9.4.1 产业链投资机会
9.4.2 区域投资机会
(1)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2)区域服务机器人行业演变趋势
9.4.3 产品投资机会
(1)室外封闭商区配送机器人
(2)建筑机器人
(3)商用扫地机器人
(4)医疗、护理服务机器人
9.5 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9.5.1 行业投资策略建议
(1)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2)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9.5.2 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机器人的分类(按应用领域)
图表2:国家统计局对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定义与归类
图表3:服务机器人的分类
图表4:服务机器人行业专业术语介绍
图表5:本报告服务机器人行业研究范围的界定
图表6:本报告权威数据资料来源汇总
图表7: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8: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说明
图表9: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监管体系构成
图表10: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11: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12: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单位:项)
图表13:2020-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国家标准汇总
图表14: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行业标准
图表15: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地方标准
图表16: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部分企业标准
图表17: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团体标准汇总
图表18: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现行标准属性分布(单位:项,%)
图表19:截至2022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20: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重点标准解读
图表21:2015-2022年4月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关国家政策规划汇总
图表22:截至2022年4月年各省市地方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规划汇总
图表23:“十四五”规划关于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24:《“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主要任务
图表25:2010-2022年中国GDP增长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如需完整目录请联系客服
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如何?
——原标题:2019年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新兴科技将重塑产业格局 智能机器人重点领域亟待突破
1、新兴科技将有望重塑机器人产业 在智能机器人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过去几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出现拐点,由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业内认为,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而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将有望重塑机器人产业,推动供给和需求的扩大,让机器人产业仍然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围绕高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中高端产业领域,多地也正在加快布局,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有待崛起。
不过,业内也指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提质增效成为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下一步,不仅要解决传统机器人方面的技术短板,更要在智能感知、新材料应用、新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2、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速放缓
与此前相比,目前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率并不乐观。中国电子学会日前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下称《报告》)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以年均8.3%的速度持续增长,2019年的年增长率是2.9%,高于2018年的0.5%;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21.9%,2019年的增长率为14.2%,低于2018年的增速;特种机器人产业规模年均增速达12.3%,2019年的数字是10%,也低于2018年的增速。
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2.3%。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
2019年全球机器人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从2009年开始,机器人始终保持高速发展,但去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出现拐点,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甚至趋近于零增长。此外,连续多年高歌猛进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在2018年踩下急刹车,其销售额增长率较2017年下降24.3%。
“机器人产业增速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汽车和电子等主要应用行业发展低迷等。”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说,从深层次原因来看,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提质增效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国产机器人依然交上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2018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达4.35万台,同比增长16.2%,在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市场中的占有率为32.2%,比2017年回升了5.5个百分点。预计2019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86.8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57.3亿美元,服务机器人22亿美元,特种机器人7.5亿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0.9%。
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这方面,中国机器人产业出现一些积极信号。比如,从机器人种类来看,工业、服务、特种三类机器人开始呈现协同发展趋势。”辛国斌说。
曲道奎表示,虽然当下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乏力,但根据产业周期判断,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在经历一个从“冬天”到“春天”的全新阶段。在这个大变革时期,技术突破、产品迭代、跨界融合不断提速,企业也正经历由野蛮到理性的洗牌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变革与颠覆成为常态,从而加速量变到质变的调整升级。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部副处长陈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这种周期波动是产业发展中的正常现象。汽车、3C制造业等传统应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市场将趋于饱和,但是随着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量大面广的一般工业中的应用将激发出更大的潜在市场。
3、5G、工业互联网开启新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一些发展趋势,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可见一斑。
在大会现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展示了一款名为“长征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它可以完成各类机器人的操控与协同合作、人机互动。
系统研发人员李翔对记者介绍,连上“长征云”就仿佛连上一个智慧大脑,操控机器人、管理工厂、收集分析生产数据等都不在话下。它支持各类工业设备接入,有150类数据分析挖掘算法,可通过实时监控、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自主进行故障预测、安全隐患分析、生产决策,过程智能;此外“长征云”还是一个包容性与开放性俱佳的平台,用户可根据需求自主设计各种程序,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据统计,采用工业互联网的机器人能够帮助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8%-15%,而生产成本降低8%-15%。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工业互联网将协助机器人实现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有效降低机器人损耗及维修成本、支撑机器人开展定制化生产,使机器人快速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定制化生产,产品快速更新换代,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而在5G环境下,机器人的应用潜力正被源源不断地挖掘。以医疗机器人为例,今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远在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凌至培,通过5G网络传输的高清画面远程操控手术器械,为身在北京的患者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今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利用5G技术,同时远程操控两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浙江嘉兴和山东烟台的两名患者实施手术。
“5G通信技术、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大幅度提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完整性及吞吐量,极大地增强机器人智能化、柔性化和精准控制能力,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推动机器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辛国斌说。
在曲道奎看来,现在的机器人已经不是过去传统的机械电子设备的概念,而是一个集人工智能、信息电子、大数据网络、感知系统为一体的高技术产品。新的技术的融合和突破,使机器人有了最关键的一点,即机器人的成长,这使机器人在往其他领域不断拓展和延伸,包括从制造到医疗再到健康、国防、服务和消费领域,它们是未来机器人真正发展的希望和空间所在。
4、“卡脖子”问题仍需进一步突破
在采访中,攻克“卡脖子”难题,掌握机器人核心技术是业内专家最为关注的内容。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期间表示,机器人产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关键核心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应用场景和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风险防控和法律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等。
陈丹也指出,为了在下一轮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必须尽快解决“卡脖子”问题,重点布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在智能感知、新材料应用、新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事实上,结合新兴科技的应用与发展,多地也加快向中高端机器人研制和产业布局方面发力,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例如,四川省日前表示,将培育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人工智能重点产品和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安排经费2000万元,启动实施2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高可靠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软件、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深圳明确支持人工智能产品创新,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智能医疗系统、智能网联汽车等人工智能产品研制及产业化。浙江省也表示,将提升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水平,突出精密、复合、智能,提高关键制造生产环节应用机器人的可靠性。
在壮大企业发展力量的同时,一批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谋划中。江苏省表示,到202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宝山区日前也表示将力争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300家以上,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制造基地。
“在产业集聚圈内,同类型企业存在较大竞争压力,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机器人产业集聚将使集群内企业能够依靠分工协作与优势互补作用,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同时有效吸引和带动相关企业的入住和发展,对区域合作和科技发展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陈丹说。
此外,我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着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进一步落实生产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扩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以促进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国家战略引导和统筹规划,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优化资金配置方向。
同时他也指出,应进一步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参与机器人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让机器人产业继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