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 2022 年全国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 19 万亿元,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哪些帮助?
2021年GDP同比增8.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何变化?
引言: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GDP增长了8%点多,那像普通的居民人均可以支配的收入有哪些变化呢?
一、那分别有哪些行业出现了上涨的情况呢
根据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我们了解到了国家的GDP总体有了一个很大的增长,而且人均的可支配收入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根据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出现了上涨的情况,不管是服务行业还是制造行业,或者是养殖业等等。但是从数据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城市GDP上涨的幅度稍微大一些,而农村的上涨幅度又相对的来说少一点点,像蔬菜以及粮油等等全部都出现了上涨的趋势。
二、可支配收入会发生哪些变化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相信大家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小编看来,可能更多居民的支配收入大部分都会体现在日常生活用品和日常出行等方面。因为不管挣多或者是挣少,有很多的日常用品是必须要买的。同时可支配收入可能还会体现在吃饭和穿衣上面,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情况下。因为很多家长都想给孩子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那这些食物的价格可能也会相对的高一些。不管天气寒冷还是天气寒热,人都是要穿衣服的,所以这些都是离不开的。
三、总结
看见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之后,也让小编对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更加的了解,同时这个数据也证明国家的经济得到了特别快的发展。即使很多地方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是国家的GDP总体还是一个上升的状态。这也就证明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工资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跟国家相关的政策也是有关联的。所以希望在新的一年,人民可以更努力的工作。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涉及哪些内容?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分类分品种加强调控和应急保障。
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多渠道增加投入,202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三、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精准确定监测对象,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细化落实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开展政策效果评估。
四、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
五、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开展重点领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乡镇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六、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县级党委抓乡促村职责,深化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党委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加强乡镇、村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
七、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扩大乡村振兴投入。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
八、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定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开展“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分级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
综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两条底线任务,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调三方面重点工作,即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部署推动实现“两新”,即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因此,我认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为续写乡村振兴画卷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农业农村部:3到5年建成一批智慧农业先行样板,智慧农业会是怎样的景象?
农业农村部:3到5年建成一批智慧农业先行样板,智慧农业将会变成大机器生产和大基地生产这种不同的景象,同时还会彻底提高农村的地位。
一、农业农村部:3到5年建成一批智慧农业先行样板
按照目前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建设指南,由于目前正在按照数字化建设的方式进行农村建设,这也就意味着未来3~5年之间能够建成一批的智慧农业先行样板,这还意味着先富带动后富将会在农村实现。智慧农业能够带给人的景象是可以让人畅想的,但更多的人想要知道的是怎么变化,以下我们就进行简要说明。
二、智慧农业将呈现出生产机器、生产基地大不同的景象
按照最直接的影响来看,智慧农业不仅会带动电商行业以及相应的产业的升级,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的生产机器将会投入其中,通过机器来实现大农业发展并不是不可行的,只不过是目前的某些地块不太集中而已。还有就是智慧农业会导致大量的农业副业聚集,这也就会造就一个原材料批发生产基地,这是相当令人满意的一个事情,最终也是能够切实改变农村模样的。
三、智慧农业将彻底改变农村的地位
从刚才的唱响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智慧农业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改变农村的模样,当农村的农民收入提高以后,他们不仅可以发展更多丰富的产业,同时也能够根据相应的产业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在智慧农业时代里面,农村的农民的收入将会进一步提高,由于他们有了更多的收入,这将会彻底改变农村现在的地位,农村不再是一个边缘化的词语,而是撑起中国门面的一个词语。
农业合作社有什么补贴政策
农村合作社补贴政策如下:
国家给予农业企业或合作社贷款补贴、购机补贴、种粮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等。
从2003年开始,主要的农业补贴有: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农业保险补贴、粮食最低收购政策、退耕还林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等等。
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吗?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有力,农业农村发展亮点频现。
农业生产更绿色高效,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农村改革扎实稳步推进,乡村环境正向更宜居改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号角全面吹响,全党全社会迅速行动起来,资金、人力、技术纷纷投向农村。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在夏粮的淡淡麦香里,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巨变。
今年第一季粮食——夏粮再获好收成: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显示,夏粮产量比上年持平略减,仍是丰收年。特别是夏粮的主体是小麦,口粮安全有保障。
同时,早稻也将是一个丰收年,目前已收获过半。
“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今年主动调减了南方低质低效的早稻面积。”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说,“尽管面积有所调减,但光温水匹配较好,预计单产提高,还是一个丰收年。”
而全年粮食的大头——秋粮方面,丰收的基础也很扎实。今年秋粮面积11.9亿亩,比上年增加200多万亩。近期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在田作物长势总体正常,特别是东北的粳稻长势明显好于上年。
在继续保障了中国人的饭碗的同时,粮食生产继续调优增绿。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全国玉米面积比上年减少500多万亩,水稻面积比上年减少1000万亩以上,大豆面积约增加1100万亩。
“年初提出的减玉米、压水稻、增大豆的结构调整目标基本实现。大豆和花生面积有所增加,提高了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曾衍德说。
各地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病虫全程绿色防控,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推进玉米大豆轮作。今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的任务已经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态势良好。
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积极推进。各地按高质量发展要求引导结构调整,通过调整优化区域布局,累计减少生猪存栏量3400万头,生猪生产加快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南方水网地区资源环境压力得到缓解。
盛夏时节,在江西定南县龙塘镇忠诚村的定南思田农业荷花基地,荷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引来众多游客赏景游玩。
基地负责人黎连富说,通过赏莲、采莲、品莲及荷文化文艺表演带火了乡村旅游,加工生产莲子、莲心茶等产品又形成特色品牌,增加了农民收入。
据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介绍,今年以来各地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持续快速发展。
上半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持续火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16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200亿元,同比增长15%。全国农村网商超过980万家,带动就业超过2800万人。
同时,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万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利润总额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7.4%。
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有机结合等多种途径,催生出了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中央厨房、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等大量新业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力量,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农民就业增收开辟了新渠道,为城乡融合发展增添新途径。”宗锦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