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家化 2022 年净利 4.72 亿元降近三成,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家化巨头上海家化跌停,为何上海本地股屡屡闪崩?
其实主要原因更多是因为大家本身对这些白马股的一个非常看好的原因因为这些白马股本身大家对它的期望值比较高,都认为它这么大的体量在这里肯定是盈利的,包括之前跌停的上海机场一样,而其中原因也是相似的,主要是因为整个上海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因为疫情带来了大家一些收入也会有所减少,所以收入有所减少的情况下面大家对消费的频率也会相对降低,而生为家化巨头的上海家化公司,他旗下有非常多的著名品牌,但是大家经常有所减少,却需要一些刚需品的时候,就会选择一些市场上的中下游品牌,因为中下游品牌价格较低廉,而现在因为资金紧张,所以就选择中下游的品牌。结果就造成上海家化的盈利不佳,导致2020年是属于相对以往盈利较少的情况,然后在发布年报之后瞬间跌停,这一点和上海机场是类似的。
其实不单单是上海本地股屡屡跌停,其他各地的股票也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只是上海的这两起例子特别突出,所以才引人注目而已。事情主要发生在2021年的2月3日的时候,该公司披露了自己的年报,而这份年报中显示上海家化这家公司,在2020年的时候,一整年的利润为4.3亿元,相对以往来说降低了22.78%,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因为一般来说每年盈利都是会同比上涨,而这次却同比下降了将近四分之一,这就引起了股民的恐慌,觉得这家公司目前发展的前景不算很好,为了能止盈落袋为安或者说止损割肉就造成了股民纷纷的抛售,股民的集体发售就造成了股价的跌停。
而在当天上海家化的成交额接近8亿人民币,当然也有人对此保留乐观,对他进行抄底的,因为有人抛售就有人加仓。这也是每个人对股市的判断不一样。但是对于普通股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抛售,因为从目前的情况上来说,它未来短期内并不会很乐观,还是有继续下跌的情况出现。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大部分股民还是选择抛售,但是也有一些股民他是选择加仓的,因为他们认为现在是一个好机会,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惊慌,在别人惊慌抛售的时候,而我却开始贪婪,这就是每个人对主持判断不一样,这也造成了每个人的盈利和亏损状态不一样,这也是股市的魅力所在。
2022上半年超七成房企净利润下滑,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2上半年超七成房企净利润下滑,这造成了许多人对此都是忧心忡忡,但实际上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在于市场环境差无人购买导致。
一、2022上半年超七成房企净利润下滑
按照目前新闻媒体报告的消息,今年上半年超过七成的房产企业净利润下滑,富力地产更是当上了亏钱龙头,半年亏掉了69.2亿元,其他一些行业小弟也不好过,仅仅就华润等几家投资稳健的企业盈利。由于实在是太惨,不少的人都在思考背后的因素。
二、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厚利销售不出去+薄利多销没人买
出现这种现象我们不能总是说宏观经济,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此前房产企业的销售策略来看,选好地段并且把价格炒高,同时富裕学区房等概念,那么来购买的人也就会纷至沓来,但是时代变了,大家对于远超自己能力的东西不感兴趣,这就导致高价房卖不出去;按照现在的定价策略来看,不少的房产企业想通过薄利多销扭转局面,由于房产竞争价格不可能无限降低,而且不能低到破坏生态的水平,这种销售把戏也被叫停,最后也就只能愁云惨淡。
三、房企困境也许需要另辟蹊径解决
按照绿城集团董事长的说法,房地产市场在未来几年仍然大有作为,并且会使得该市场一直维持在十万亿级别的水平。按照这种逻辑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房地市场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但是怎么卖和卖给谁就是技术性问题,目前房地产企业卖不出去除了是因为大家更谨慎了以外,那就是很多房企总是把房子建立在刚需不需或者远超刚需的能力的地方,这就导致市场需求与销售错配。放弃想要扭转目前的趋势,还是应该更加智慧一些,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躺赢。
2022年12月工业企业亏损原因有哪些
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一受国际地缘政治及俄乌战争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二受国际市场及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低迷,产品市场需求量减少,销量减少。 (二)将近三成企业出现亏损,且亏损总额增大。 截止2022年12月,亏损企业数量有17家,亏损面达24.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有1.25亿元,较去年同期多0.78亿元,其中亏损企业最多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有10家,占亏损企业的58.8%,亏损金额有0.81亿元,主要原因是受国际经济及俄乌战争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受往年汽车行业迅速发展、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的影响,市场对汽车需求量减少。 (三)营业成本费用增加,利润空间被挤压。 2022年12月,全国18家银行去年净利下滑超三成,造成银行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因为不良贷款率的问题和业务竞争的问题。
银行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稳赚不赔的行业,毕竟银行的体量特别大,同时资金管理的规模也非常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其实未必能够保证每年都有正向盈利,有些年份也会出现一定的亏损。
全国18家银行的净利润下滑超过30%。
首先需要强调一下,这18家银行主要是中小型银行,和我们经常提到的中农工建没有关系。对于这些中小型银行来说,去年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这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现了上升的趋势,有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甚至已经达到了3%以上,这在银行业来说是非常夸张的。这些所谓的净利润严重下滑的银行都是中小型银行,他们本身对抗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弱。
不良贷款率成为一个大问题。
因为去年的经济情况并没有那么好,很多人在信用方面出现了违约的状况,对于那些中小型银行而言,他们在对抗这种贷款风险的能力差一些,更何况这些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时候没有严格管控,所以才会造成去年净利润严重下滑的情况。并不是所有银行都是因为不良贷款率的问题,有些银行是因为业务竞争出现了方向性的问题。
这些银行的业务竞争出现了问题。
正如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样,这些银行本身没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市场的竞争当中,这些银行因为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业务方向,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银行数字化和线上业务,导致这些银行在和其他大型国有和商业银行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不利位置。我相信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复苏,这些银行的业务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们和大型银行的竞争依然不容乐观。
1-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6755.4亿元,下降2.1%,原因是啥?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1-7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保持增长,利润总额降幅与1-6月持平,国有经济运行仍呈稳定恢复态势。利润总额。1-7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6755.4亿元,同比下降2.1%。其中中央企业19186.1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国有企业7569.3亿元,同比下降15.3%。下面分析1-7月企业利润总额下降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受原料价格上涨影响,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原材料作为所有产品最基础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就是意味着从供应链的源头开始上涨。这就会引起整个链条上的各个行业的价格上涨,生产经营都会受到影响。原材料上涨,只要不是供不需求的情况上造成的上涨,几乎大部分行业都会受到影响。但继续涨价的下一个阶段,整个产业链上的加工企业,都会受到影响,最终体现的零售商层面,物价上涨,消费者并不会立即接受涨价。而是选择等待观望。只要是市场不启动,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原因二:受疫情影响,国有企业经营情况不佳
反反复复的疫情对企业经营肯定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为线下的很多公司都需要关门,如果是关于互联网方面的公司,那么员工可以在家里办公,但是效率会大大的降低。所以公司资金运转问题肯定会受到一些限制,疫情久久无法得到缓解的,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原因三:是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是国际经济大气候和国内整体经济走势低迷共同导致的。
国际方面外需持续放缓;内需方面,受制于收入增长、社会保障和高物价、高学费、高房价制约,启动居民消费工作始终不理想。作为国企的零部件加工和产品中间销售环节的中小企业,也由于经营上困难重重,对国企生产上支撑和中游产品的需求拉动力大幅度下滑,给国企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