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高科称未来将持续推进极限高容和次极限高容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目前该企业经营现状如何?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驱动下,环保行业该如何发展?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光大环境(00257)、首创环保(600008)、北控水务集团(00371)、中国天楹(000035)、瀚蓝环境(600323)、盈峰环境(000967)、碧水源(300070)、重庆水务(601158)等
本文核心数据:环保行业分类、传统环保、现代环保、环保上市企业营业收入、环保行业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
关于环保行业的定义,在我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上,我国基本沿用了经合组织(OECD)所提出的定义,即“环保行业是为环境污染控制与减排、污染清理以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和服务的行业。”
广义上,环保行业是指以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广义的环保行业不仅包括狭义的环保行业的内容,而且增加了清洁技术、清洁产品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部分。本文中的环保行业主要包括环保产品生产和环保服务。
据《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对节能环保产业的分类,可将环保行业分为三大方面。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
环保产业的上游主要是包括钢铁、化工、电力、电子、有色金属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这些行业为环保产品的生产及工程实施提供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环保行业的成本,进而对细分行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环保产业的下游主要包括市政以及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废处理、土壤修复、噪声与振动控制和环境检测等行业。政府部门是环保治理的重要需求方,这是因为环保行业具有很强的公益属性,其需求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政策。
从环保产业链的参与企业上看,上游参与企业主要有宝钢股份、建业股份、中国铝业和华能国际等;中游环保设备、工程及服务提供商主要包括盈峰环境、三峰环境和首创环保等;下游应用领域企业主要包括龙净环保、光大环境、森特股份和中鼎股份等。
行业发展历程:兴起的时间较早
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电力、水泥、钢铁、化工、轻工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力度,加强了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拉动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展、结构逐步调整、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中国环保产业已经从初期的以“三废治理”为主,发展为包括环保产品、环境服务、洁净产品、废物循环利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行业发展迅速
当前,我国环保行业大监管格局已基本形成,新的格局下,环保行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涉及水、土、气、固废处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十四五”时期,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据此,有关部门也推出了多项政策,诸如“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蓝天保卫战”、“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以及“无废城市”等,全面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截至2022年11月9日,我国环保行业重点发展政策汇总如下:
行业发展现状
1、环保行业盈利规模分析
2020年列入统计的15556家企业营业利润总额1794.2亿元,同比增长7.1%。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贡献近94%的产业利润。具体看来,93.9%的营业利润集中在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1414家企业,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营业利润占比仅0.3%。上述企业平均利润率为9.2%。
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于2022年1月17日发布,截至2022年11月10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2)》尚未发布,故此处以2020年数据为例,仅供参考。
2、环保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2020年,被调查的环保企业利润率平均值为8.8%。其中,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噪声与振动控制、环境监测领域企业的利润率高于该平均值,获利水平突出;其他各领域企业的利润率则低于该平均值,其中土壤修复领域企业的利润率不足5%。
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于2022年1月17日发布,截至2022年8月1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2)》尚未发布,故此处以2020年数据为例,仅供参考。
3、中国环保行业市场规模测算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明确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并把“壮大环保产业”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及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规模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二季度环保产业受到较大冲击,但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环保企业积极复工复产,产业整体运行渐次恢复。
《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19558.8亿元,较2019年增长约7.3%。2021年上半年,环保产业相关“十四五”规划相继发布,“十四五”开局起步工作稳步迈进。2021年上半年,环保产业整体营收表现出报复性增长,经营利润稳中略增。从二季度来看,环保产业营收增速回落,新增订单持续增加,用工情况总体平稳。《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环保产业总营收约为7630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4.4%,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16.14%,较2019、2020两年同期的平均水平增长约9.9%。前瞻根据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现状,初步统计得到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为22336亿元。
注:《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于2022年1月17日发布,报告中仅公布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截至2022年9月1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2)》尚未发布,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数据为前瞻测算数据,仅供参考。
4、中国环保行业经济贡献度分析
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总体呈逐步加大的趋势,2020年,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为1.9%,较2019年增长0.08个百分点,较2004年增长1.5个百分点。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率1为4.5%,较2019年增长1.2个百分点,较2004年增长4.2个百分点。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总体呈逐步加大的趋势。
前瞻将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中国整体GDP进行比较得到2021年环保产业贡献率为2.1%,环保产业与GDP的比值约为1.6%。
注:产业贡献率以产业当年营收增量与GDP当年增量的百分比计算。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主要分布在以北京市、山西省和山东省为主的坏渤海地区
从我国环保行业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环保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以山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和广东省为主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及以河北省、山西省和辽宁省为主的坏渤海地区;同时河南省、湖南省和四川省等地也有数量较多的环保行业企业分布。
从中国环保行业竞争者区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环保企业主要集中在安徽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等地。除此之外,福建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等地也有较多环保行业竞争者分布,如首创环保、ST龙净等。
2、企业竞争格局:主流企业加速扩张布局
作为中国最大环境企业、亚洲环保领军企业、全球最大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商及世界知名环境集团,光大环境占据中国环保行业主要市场份额;公司同国内营收较高的北控水务、首创环保和中国天楹等共同组成了中国环保行业竞争第一梯队;位于第二梯队的是格林美、盈峰环境、瀚天环境和龙净环保等企业,他们经过长期的技术积累,培养出了具有竞争力的代表性环保业务及产品;碧水源及重庆水务等营业收入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企业领衔中国环保行业的第三竞争梯队。
注:第一梯队企业为2021年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的企业;第二梯队企业为2021年营业收入在100-200亿元之间的企业;第三梯队企业为2021年营业收入小于100亿元的企业。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环保行业发展前景:2027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规模有望突破44000亿元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加速释放。2022年6月15日,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正式发布《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纲要》)。《行动纲要》围绕产业结构和布局、技术水平、标准化水平、市场主体竞争力、一体化发展体系等5个维度确定发展目标。《行动纲要》明确,到2025年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0%;培育“十百千”企业,形成50家系统解决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型企业集团、百家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专业化骨干企业、千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30年,适应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碳达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需求的现代生态环保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前瞻根据近年来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行动纲要》中提出的环保产业发展目标,初步预测2022-2027年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至2027年末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规模有望突破44000亿元。
2、中国环保行业总体发展方向:行业加速整合,持续高质量转型发展
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中坚力量,是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环保行业虽面临着诸多困境,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当前环保“督察高压”步入常态化,环保产业市场需求逐步释放;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助推增加环保产业投资,降低环保企业经营成本;国企改革再出发,纷纷布局环保产业,加速行业整合,环保产业正向品质化、集中化转型升级。
(1)水污染防治领域发展方向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近年来,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已成为城镇污水治理行业发展的重要需求,从最初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向管网、泵站、厂站等全系统的提质增效进行转变;以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提质增效为抓手,从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水环境改善、实现水生态修复目标转变;从城市水环境系统的整体治理需求出发,合理进行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有针对性地确定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出水标准。
目前,水环境治理项目已开始延伸到以管网、污水处理厂、河道、岸线景观等组成流域环境单元的“系统模式”。与信息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水环境治理产业增量提质发展的新契机。
未来,随着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城镇开发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公益性环保项目缺乏投资回报机制等突出问题的解决,环保产业有望实现量级式增长。
(2)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发展方向
目前,钢铁、焦化、水泥等非电行业中的大量企业仍未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未达到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非电烟气治理改造需求持续升温,环保市场空间需求继续释放。有组织提标、无组织管控、智能化监控监管、清洁化运输等改造项目将给环保治理企业创造更多的项目机会。燃煤发电厂液氨罐区尿素替代升级改造有望大幅提速。
VoCs作为形成O3的重要前体物,生态环境部已将VOCs治理攻坚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收官的重要任务,伴随着我国VOCs相关政策标准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VOCs的减排与控制行业将继续延续精细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以重点行业为着力点,实施重点行业VOCs治理和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工作,逐步提升污染源监管及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削减VOCs排放总量。
在移动源治理方面,未来将提升移动源排放远程在线监管手段,采取大数据比对、情景采集对比等多种方式,提高检验操作合规性和准确度,持续推进开展在用高排放机械及船舶的排放治理工作,降低高排放移动污染源造成的污染。
(3)固废处置与资源化领域发展方向
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未来将持续推进“无废城市”的建设工作,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进程。
同时,继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形成与生活垃圾分类相适应的收运处理系统,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铅蓄电池、废塑料、医疗废物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
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与减排。加强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和高风险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控。加大固体废物治理投资与研发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技术水平,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动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标准体系建设。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太阳能是一种什么样的能源,它和地球上的其他能源有什么关系?它有哪些用途?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
太阳能发电产业分析(2011-02-07 11:34:37)转载标签: 日本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尚德电力p型半导体财经 2007年下旬,国际油价已上升至100美元一桶;虽说美元疲软、中东政局不稳是其中不可轻视的诱因,但世界能源日益短缺是更不能逃避的问题!有研寒报告指出:石油会在41年后枯竭,天然气会在67年后耗尽;煤矿是比较丰富的资源,还可用192年;但煤却是三者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是温室效应的最大元凶。 其实能源短缺已不是今天才发生的事,具有远见的国家,例如日本及德国,它们居安思危,除了意识到能源枯竭的问题外,更考虑到石油这种资源是地区性的:地球上只在有限的几个地区才拥有石油这种珍贵的社会经济全面数字化,传统企业应该怎么做?
面对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更高频的数据交互驱动了业务逐渐向数字化方向迁移。传统企业作为独立的个体置身于数字化商业丛林中,数字化转型是实现业务增长的必经之路。 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什么? 先来相关界定概念。传统企业是相对于信息化时代产生的网络企业而言的,IT、生物科技是高新技术产业,属于非传统企业。那么石油、冶金、机械、制造、电器、食品饮料、烟草、纺织服装、皮革羽绒、木材、造纸、印刷等生产有形产品为主的,就属于传统企业。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为主是大部分传统企业的特征。 数字化转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指企业转变运营模式,用数字化的方式和手段,解决业务问题,提MLCC的发展前景如何
MLCC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MLCC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风华高科(000636)、三环集团(300408)、火炬电子(603678)等。
本文核心数据:MLCC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MLCC成本结构、中国MLCC配方粉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及中国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中国军用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手机用MLCC需求量、中国基站用MLCC需求量、中国汽车用MLCC需求量、全球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MLCC进出口、全球MLCC企业竞争格局、全球MLCC主要供应商产能、中国MLCC行业主要公司经营情况、全球MLCC区域竞争格局、中国MLCC区域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MLCC行业分类众多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由内电极、陶瓷层和端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介质材料与内电极以错位的方式堆叠,然后经过高温烧结烧制成形,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得到了一个类似于独石的结构体,故MLCC也常被称为“独石电容器”。
MLCC分类较多,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按照所采用的陶瓷介质类型可分为Class 1类、Class
2类;按照温度特性、材质、生产工艺、填充介质可分为C0G、NPO、X7R、Z5U、Y5V;按照材料SIZE封装大小可分为3225、3216、2012、1608、1005、0603、0402、0201、01005等。
2、产业链剖析:行业应用范围广泛
MLCC行业上游主要是陶瓷粉体材料和电极材料,其中陶瓷粉体材料包括高纯钠米钛酸钡基础粉和MLCC配方粉,属于纳米材料、稀土功能与信息功能材料的交叉行业;电极材料包括镍、银、钯、铜、银等。MLCC行业下游是终端电子产品行业,MLCC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其下游客户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电子设备的领域,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武器装备领域到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电网、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工业和消费领域,终端电子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MLCC的需求。
MLCC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有国瓷材料、三环集团、海外华晟、博迁新材等;中游MLCC制造重点企业主要有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宇阳科技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MLCC的生产起步在80年代中期,“原电子工业部下属715厂、798厂以及若干省市直属企业先后从美国引进13条MLCC生产线,为中国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MLCC行业通过持续引进吸收国外生产技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和生产能力,常规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的市场需要。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当下国产MLCC厂商迎来关键的国产替代机遇期。
上游供给情况
1、MLCC陶瓷材料
MLCC的成本主要来源于各类原材料,总体占比基本都在50%之上。其中,陶瓷粉体材料是MLCC的关键原材料,在高容MLCC中,陶瓷粉料占比高达35-45%;在低容MLCC中,陶瓷粉料占比在20-25%。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从事MLCC配方粉批量生产的企业极少,主要包括国瓷材料、三环集团等,其中国瓷材料是国内MLCC配方粉的主要生产并对外销售的企业,目前其MLCC产能为10000吨/年,其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
2、电极材料
电极材料是MLCC的另外一种主要原材料,占MLCC成本的10%~20%左右。其分为内电极和外电机两类。其中内电极材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镍、银、钯,外电极材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铜和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约86.87亿元,中国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约45.05亿元。
下游需求情况
1、手机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手机产量达到了14.7亿台,累计下降9.5%。2021年一季度中国手机产量达到3.5亿台,累计增长33.9%。
从手机用MLCC需求规模来看,前瞻结合国家统计局、HIS、财通证券等多方数据,对中国手机用MLCC需求进行测算。目前,单部手机MLCC量平均在1000只左右。随着生活质量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于MLCC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因此,按照此用量,2020年我国手机行业MLCC需求规模在14531亿只左右。
2、汽车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共计生产1999.4万辆,同比下降6.5%;商用车产量为523.1万辆,同比增长20.0%。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7.5%。
从需求规模来看,前瞻结合中汽协、华创证券等多方数据,对中国汽车用MLCC需求进行测算。2020年我国常规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用MLCC需求量分别约为7157700万只、312000万颗和1989000万只,合计9458700万只。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1102亿人民币;2019年,全球MLCC市场量价齐降,整体市场规模为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2020年上半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受损较重,疫情初期多数MLCC生产企业的正常经营被打断。下半年随着MLCC主要生产地区逐步恢复生产,MLCC产业逐渐升温,全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达到1017亿元。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MLCC市场。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60亿元,约占全球的45.23%。
2、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MLCC进口依赖度较高。2020年,中国MLCC进口量为3.08万亿颗,出口量为1.63万亿颗。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2020年,MLCC进口平均单价为26.35美元/万颗,出口单价为23.60美元/万颗。
行业竞争格局
1、 企业竞争:日系厂商占主导地位 国产进程加速
——全球:MLCC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MLCC企业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主要为日韩厂商,比如村田和三星电机,在产能和技术上领先全球;第二梯队为中国台湾厂商,在技术上略逊于第一日本大厂,比如国巨和华新科等;第三梯队为中国大陆厂商,比如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在全球份额较低,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全球MLCC行业龙头企业为村田、三星电机、国巨。2020年,村田、三星电机、国巨全球份额分别为32%、19%、15%。
——我国:MLCC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MLCC行业主要公司有风华高科、三环集团、宇阳科技、火炬电子等。
2、区域竞争:全球集中于日本 中国集中于广东
——全球:MLCC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日本地区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56%,而中国大陆MLCC制造商仅占全球6%的份额,大陆厂商产能供应较小。
——我国:MLCC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从MLCC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我国MLCC产地主要集中于广东。截至2021年8月17日,广东省的MLCC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40%左右,说明我国MLCC企业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5G应用的加速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爆发,MLCC需求迎来爆发。前瞻预测到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到730亿元。
2、产品向“五高一小”发展
MLCC广泛应用于手机、PC、基站、物联网、汽车及军工等领域,随着5G、新能源汽车、军工信息化等建设进程加速,MLCC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同时,随着下游电子产品逐渐向轻薄化方向发展,推动MLCC产品向“五高一小”方向发展。即高容量化、高频化、耐高温、高可靠性以及小型化;然而当前我国MLCC仍需大量进口,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在当下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产MLCC厂商迎来关键的国产替代机遇期。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MLCC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浅析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
摘要:本文总结了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以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倡导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矿业循环经济;强化烧结法;选矿拜耳法;清洁生产;尾矿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州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州分公司”)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氧化铝生产企业,是我国铝工业产业政策规划优先发展的铝工业基地。主要产品为冶金级氧化铝和化学品氧化铝。目前冶金级氧化铝年产量180万吨,年消耗铝土矿360万吨左右。
近年来,中州分公司牢固树立“消除浪费无极限”和“铝工业无废物”的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科技为支撑,以降本为重心,以标准化管理为平台,以群众性参与为源泉,倡导节能减排,持续推进降本增效。2005年10月,中州分公司作为氧化铝行业的惟一代表,被列入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名单。这更加坚定了中州分公司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的信心和决心。
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党和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在新形势下,尤其是和中州分公司一样的典型资源消耗型企业,要实现中铝公司“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中铝公司百年老店”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作为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一、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是中州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具有较丰富的铝土矿资源,迄今已探明保有储量为23 亿吨,列居世界第四位,具备发展氧化铝工业的资源条件。由于我国的铝土矿与国外的不同,绝大部分属于高铝、高硅的一水硬铝石型,80%以上的铝土矿铝硅比(A/S)在5~8之间,因此不能采用国外普遍采用的较为经济的常规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基于我国铝土矿的特点,几十年来我国采用和开发了碱石灰烧结法和混联联合法氧化铝生产工艺,并取得了碱耗低和氧化铝实收率高的成就,对发展我国铝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这两种方法已成为我国氧化铝的主要生产方法,其生产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90%。但是,这两种生产方法与国外处理高品位铝土矿的常规拜耳法比较,存在着以下缺点:
一是生产能耗高。每吨产品的综合能耗是国内外拜耳法生产厂的2~4倍。在制造成本中,能耗费用占 50%左右,因而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1998年每吨产品经营成本全国平均176美元,比国外约高36美元。
二是工艺流程长,建设投资大。对于大、中型氧化铝厂建设工程来说,混联法单位产品的建设投资比常规拜耳法高20%以上。
三是随着我国铝土矿品位的逐步下降,现有的混联法厂的技术经济指标将逐步恶化,制造成本将相应提高。
四是近几年我国民营氧化铝企业异军突起,建设项目过多,矿山开采无序、过度。同时,受生产工艺的限制,对铝土矿采富弃贫现象严重,使得铝土矿资源更趋紧张。
上述缺点不利于我国氧化铝工业的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铝土矿品位的逐年下降,这种制约将变得日趋严重。
另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5 年底,河南铝土矿资源储量为6.98亿吨。从理论上讲,按河南省氧化铝的最终产能0.1亿吨/年,铝土矿单耗2.5计算,需铝土矿量0.25亿吨/年,其他非铝行业需铝土矿量0.05亿吨/年,共需铝土矿量0.3 亿吨/年计算;铝土矿开采按回采率60%计算,需消耗铝土矿资源储量0.5 亿吨/年。为此,粗略估计河南铝土矿资源的服务年限为6.98/0.5=13.96年。
由此可见,转变传统生产工艺方式,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企业,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路子势在必行,这是中州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氧化铝工业的状态,中州分公司一方面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调控生产过程中铝硅的反应行为,提高过程物料中含铝量,实现对烧结法的系统强化和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同时,中州分公司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尾矿、赤泥的再利用等工作,以实现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中州分公司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做法
中州分公司始终坚持走产学研联合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以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工艺设备改进等降本增效的难点作为科技攻关的重点。近年来,先后获得200 多项科技成果,其中有20 多项属国内外首创。有32 项科技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13 项获省部级二等奖;申报专利50 余项,其中40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26项授权。该公司承担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30万吨/年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强化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工艺的成功开发和工业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业的高度关注。其中,强化烧结法新工艺被国内知名专家称为是我国氧化铝生产理论的一场技术革命,并荣获第八届中国专利金奖和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选矿拜耳法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开创了世界上将选矿技术应用到氧化铝生产的先河,为我国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找到了一条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新型工艺路线;后加矿增浓溶出项目开创了氧化铝行业在一条生产线上同时应用一水硬铝石和三水软铝石的先河。这三项技术目前已成为中铝公司氧化铝生产的核心技术,并被国内权威人士公认为我国氧化铝未来发展改变资源状况、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保证我国氧化铝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
(一)改进传统工艺,降低资源、能源消耗
烧结法生产氧化铝工艺是生产氧化铝最古老的工艺,存在能耗高、流程长、成本高的缺点。为改进该工艺,中州分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了“强化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并先后实施了产业化和改扩建项目,较传统烧结法年增产30 万吨,烧结法氧化铝工艺能耗由1999 年的1821 千克标煤降至目前的1061 千克,能耗降低了41.7%,仅能源消耗一项,年可节约标准煤69 万吨,年创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中州分公司还围绕“强化烧结法生产工艺”的消化与吸收,通过全流程的技术攻关,使熟料窑运转率由原来的不足90%提高到95%以上,窑台时产能从原来的58吨提高到63吨,窑龄由原来的不足120天提高到平均200天以上,从而使7 台熟料窑年产氧化铝约105 万吨左右,系统生产能力提高了50%以上。同时,中州分公司先后投入2000 余万元,对熟料窑电收尘、热电锅炉除尘器、全厂工业废水零排放等环保项目进行了改造,特别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使熟料窑电收尘的外排尘量降低40%以上,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年回收碱725吨、水200万吨,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00%以上。
(二)积极研发新工艺,提高铝土矿资源经济服务年限
该公司围绕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开展攻关,并对工艺进行不断完善,先后取得了“选择性磨矿”、“双流法溶出”、“选矿—拜耳法新工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等多项科技成果。其中,“选矿—拜耳法新工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中国铝业公司第二次科技大会惟一的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工艺于2004年投入生产实践后,选矿拜耳法系统供矿铝硅比从传统的10 以上降至5.7 左右,为我国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据测算,通过应用选矿拜耳法新工艺,我省现在铝土矿资源经济服务年限可提高3倍以上。选矿拜耳法新工艺与国内主要采用的混联法相比,建设投资可节省15%~20%,生产成本可降低10%,生产能耗可降低50%。同时,中州分公司应用了拜耳法溶出器后加矿增浓技术,在最后一个溶出器中加入国外的三水软铝石,生产能力将在少量增加投资的情况下,提高6万吨,使热能得以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产能,而且有利于生产砂状氧化铝,使氧化铝单位投资比常规投资节约50%。该项目于2006年9月30日已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三)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梯级利用资源
为充分利用烧结法生产氧化铝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梯级利用的产业链。中州分公司不断加大化学品氧化铝的开发力度,先后自主开发了干白氢氧化铝、超细氢氧化铝和高白氢氧化铝三大系列10余种高新产品。其中,SH—M75干白氢氧化铝被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超细、高白氢氧化铝被认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品不仅具有高附加值优势,而且还具有环保优势。其原料来自氧化铝生产中间的溶液,而生产化学品氧化铝的废液可以返回氧化铝生产,因此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而且可降低氧化铝生产成本,这是单独的化学品氧化铝厂无法比拟的。化学品氧化铝的开发,使分公司的经济活动成了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成为现实。目前,化学品氧化铝生产规模达到了年产13万吨的水平,产品白度一般均在94%以上,年出口创汇超过900万美元。
(四)推进替代技术,循环利用能源
在推进替代技术方面,分公司不断完善强化烧结法、选矿拜耳法、高温双流法溶出、块煤代焦等先进技术及工艺;在推进减量技术方面:不断改进氧化铝间接加热脱硅、母液管式降膜蒸发、高效CO2压缩机等新设备的技术条件,使母液管式降膜蒸发技术首次应用于烧结法系统,使蒸汽消耗显著降低。
(五)实施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
分公司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对熟料窑电收尘、热电锅炉除尘器、工业废水零排放等环保项目进行改造,并积极推进再利用技术。目前已实现了水(工业废水零排放、赤泥回水、灰渣回水和蒸发回水的再利用)的多次利用;热的梯级利用(高压蒸汽发电、中压蒸汽溶出、低压蒸汽蒸发、乏汽用于加热);不仅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而且每年回收碱700 余吨,水200万吨。
(六)积极围绕选矿尾矿、灰渣、赤泥的综合利用开展科技攻关工作,延伸矿业循环之路
2003年,选矿拜耳法氧化铝生产新工艺在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生产。随着中州分公司对选矿拜耳法工艺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和二次开发,该工艺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不断优化,氧化铝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其技术优势越来越显著。
作为一项创新工艺,选矿拜耳法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与常规拜耳法只有赤泥一种废弃物相比,选矿拜耳法又多了一种废弃物———铝土矿浮选尾矿。随着中州分公司选矿拜耳法两条生产线持续稳定地运行,浮选尾矿的总排放量也越积越多,对中州分公司现有尾矿库的长期稳定运行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解决铝土矿浮选尾矿的安全堆存和资源化利用问题成为选矿拜耳法产业化实施后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铝土矿浮选尾矿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也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课题,既要从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又要尽可能实现浮选尾矿的零排放。对铝土矿浮选尾矿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开发,不但能丰富和完善铝土矿浮选尾矿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内涵,促进新产业链的形成,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有效地降低浮选尾矿堆存过程中的环境和安全风险,实现铝土矿浮选尾矿的零排放。具有资源、环境和生态效应,对我国氧化铝生产企业实现循环经济、良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铝业公司、中州分公司对铝土矿浮选尾矿的安全堆存和资源化利用问题非常重视,在选矿拜耳法在中州分公司产业化伊始,就组织科技力量对此展开科技攻关。两年来,经过中州分公司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铝土矿浮选尾矿膏体堆存技术研究》完成了全部研究内容,创新性应用膏体技术处理浮选尾矿,确立了以浮选尾矿浆液、配入基料、胶凝激发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有一定强度的易胶结膏体,形成了铝土矿浮选尾矿的膏体胶结堆存的技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在中州分公司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低温陶瓷木材技术研究》在2005~2006 年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全部研究内容,成功地开发出了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低温陶瓷木材技术、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仿石材技术、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水泥混合材技术。《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铝硅合金研究》在2006 年已在浮选尾矿除铁技术上有较大突破,铝土矿浮选尾矿制取铝硅铁合金研究正在进行中。
目前,灰渣干法堆存方案的可研报告已通过专家审查,2007 年年底前可实施完毕。尾矿及赤泥综合利用方案已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展攻关。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日益紧张。所以,围绕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提高产品产量和改善产品结构,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是类似中州分公司一样的高能耗资源消耗型企业义不容辞和责无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