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资产定价研究该如何入门?
资产定价理论的研究
资产定价理论在经济学的其他领域中被分为证实表示形式和规范表示形式。这一理论揭示出现实市场运作的方式,或者现实市场应该运作的方式。人们可以观察到许多资产的价格和收益,期望可以用一种明确的理论尝试认识价格,或者收益为什么就是它们所表现的那样。一方面,如果现实市场没有遵从模型预测的方向演变,那么人们决定对这种模型进行修改。然而另一方面,人们也会认为市场出现了差错,某些资产被市场错误定价,从而给精明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获利的交易机会。对于后一种现象。可以利用资产定价理论解释大多数获利交易机会得以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实践上理论的可应用性。 特别地,大概也是最重要的,对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未来收益而言,许多资产或权益的价格是不可能观察到的,如政府投资项目或私人投资项目、新的金融证券、全部收买机会以及复杂的衍生证券等。
所有资产定价理论都基于一种简单思想:资产价格等于未来收益的预期折现;或者以无风险收益率去折现未来的收益,再加上一个代表风险溢价的误差因子。为此,资产定价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表示整个市场的变动情况或系统风险总体变动的随机变量暴露出来。目前存在着两大类资产定价方法,通常称为均衡定价与套利定价。选择哪一类定价法取决于所讨论的资产与研究的目的。
均衡定价法企图找出隐藏在价格背后的风险来源,也就是挖掘出风险溢价的根源,它总是分析考察影响经济结构的宏观变量,例如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投资者的效用函数、政府的经济政策等。
均衡定价法在学术界比较流行,优点是在原理上解释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例如外部环境变化时价格如何变动。基于消费的定价法与基于一般均衡分析的定价法是此类方法最完美的事例。通过求解一定假设条件下投资者的选择最优化问题,或者市场处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一组方程,就可得出资产价格的表达式,诸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但这类模型在实证上遇到很多困难。
套利定价法现已成为资产定价理论的重要框架之一。其定价思想为:在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无摩擦市场里,当市场均衡时,资产价格与其未来收益一定存在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即定价规律。此种规律正是资产定价的基本定理。套利定价法的优点是:这类定价模型对资产定出的价格比均衡定价模型给出的价格更具有可观察性,假设要求的信息也比较少,例如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公式,仅仅要求几个容易观察的变量便可以推导出欧式期权定价公式。
最近,金融经济学家比较喜欢使用折现因子法或者广义矩法(GMM)研究资产定价的实证问题。研究表明,这些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性和普适性。资产定价的核心任务是认识与测量导致资产定价的总因素的根源,或宏观经济风险。这也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对于充满好奇的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许多实证性的工作提供了在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之间合乎既定规律的事实及联系。例如,预期收益会跨越时间与各种资产而变化,它们与宏观经济变量或可预测宏观经济事件的变量相关联:存在一大类模型可以揭示出“经济衰退”或者“金融灾难”(指一个厂商即将破产)因素都隐藏于许多资产价格背后。然而,理论发展却滞后了,现在还没有描述良好的可以解释这些有意义的关系的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是什么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按马克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进行投资,对期望收益、方差和协方差等的估计完全相同,投资人可以自由借贷。基于这样的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求风险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数量关系,即为了补偿某一特定程度的风险,投资者应该获得多少的报酬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简称CAPM)是由美国学者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尔(John Lintner)、特里诺(Jack Treynor)和莫辛(Jan Mossin)等人于1964年在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是现代金融市场价格理论的支柱,广泛应用于投资决策和公司理财领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按马克维茨的资产选择理论进行投资,对期望收益、方差和协方差等的估计完全相同,投资人可以自由借贷。基于这样的假设,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研究的重点在于探求风险资产收益与风险的数量关系,即为了补偿某一特定程度的风险,投资者应该获得多少的报酬率。
当资本市场达到均衡时,风险的边际价格是不变的,任何改变市场组合的投资所带来的边际效果是相同的,即增加一个单位的风险所得到的补偿是相同的。按照β的定义,代入均衡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得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E(ri)=rf+βim(E(rm)-rf)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说明如下:1.单个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由两个部分组成,无风险利率以及对所承担风险的补偿-风险溢价。2.风险溢价的大小取决于β值的大小。β值越高,表明单个证券的风险越高,所得到的补偿也就越高。3. β度量的是单个证券的系统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没有风险补偿。
资产定价模型
一、引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源渊) 资产定价理论源于马柯维茨(Harry Markowtitz)的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1952年,马柯维茨在《金融杂志》上发表题为《投资组合的选择》的博士论文是现代金融学的第一个突破,他在该文中确定了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开创了对投资进行整体管理的先河,奠定了投资理论发展的基石,这一理论提出标志着现代投资分析理论的诞生。在此后的岁月里,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利用数量化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组合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投资管理方法,并使之成为投资学的主流理论。 到了60年代初期,金融经济学家们开始研究马柯维茨的模型是如何影响证券估值,这一研究导致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怎样入门学习金融知识
有些知识,作为从业者是必须要了解的,如果我们是想加强自身修养,不妨看看以下几个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第一,找一个容易的切入点进入市场,比如,如果你对基金相对熟悉一点,那就去了解基金,如果对保险熟悉一些,那就先了解保险,不要什么都一起抓,想一下把面积扩大,成为别人那种能滔滔不绝谈论金融的人是有难度的。找自己熟悉和喜欢的,相对擅长的领域切入,读相关书籍,找相应的从业人员交流等等。 第二,持续深入的研究,如果不能做到持续深入的研究,这个领域到最后很多知识是不扎实的,金融这个行业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一旦政策调整,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想入门,一定要把知识学扎实。 第三,学会主攻一个方向,遇到问题资产定价的简介
[英] assets pricing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
1.为一套叙述性理论架构模式。
2.用来描写市场上资产的价格是如何被决定的。
其目的在于:
1.描述在证券供需达到平衡状态时,存在于证券的市场风险与预期报酬的关系。
2.协助投资人创造最佳的投资组合,评估与决定各种证券的价值,使其能制定合宜的投资决策。 从80年代中期以来的20多年时间里,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和主要金融市场研究数据库的建立,金融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金融理论进行了广泛的实证检测。新的研究发现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单个资产、资产组合、基金和投资策略的平均收益与其贝塔系数不相称。CAPM并非衡量风险的合适模型。2.收益具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首先,股息率、短期债券收益率、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差、金边垃圾债券收益率差、商业周期指标等可预测股票收益的时序变化。这一方面的代表性研究包括Fama和French(1989),Lettau和Ludvigson(2000)。第二,股票波幅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第三,按CAPM调整风险后,一些基金的表现超出大盘。尽管Carhart(1997)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基金的超常表现归功于机械性“特性”(styles),而非来自基金经理的出色选股水平。第四,股票收益表现很强的中期动能和长期回归倾向。自从Jegadeesh和Titman(1993)年发现美国股票市场存在中期收益‘动能’以来,一些学者对美国以外的股票市场进行了众多的样本外测试,发现中期收益‘动能’和长期收益‘回归’倾向广泛存在于除少数新兴市场外的所有股票市场。3.三因素、四因素资产定价模型对股票预期收益的变化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这一方面具代表性的研究是Fama和French(1993)。他们证明了三因素模型(市场因子(marketfactor)、规模因子(sizefactor)和价值因子(valuefactor))能够解释70%-80%的美国股票收益变化。在其他市场也发现了类似的实证证据,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股票市场。三因素模型的明显缺限是它不能解释收益动能现象。在三因素基础上加上动能因素,即四因素定价模型,便能增强资产定价模型对收益变动的解释能力。尽管金融理论界普遍接受三因素、四因素模型,但对这些因素的解释上有很大的争议性。Fama和French认为其三因素代表的是风险因素,因此三因素模型属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延伸。但行为金融学派认为规模因子、价值因子以及动能因素反映投资者固有的行为偏差带来的结果。这方面的争议至今尚无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动能很难与风险因素扯上干系。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传统资产定价理论面临着缺乏实证证据支持的尴尬局面。在对学科进行审视和反思的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来研究金融活动中人们决策行为的行为金融学便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行为金融学真正迎来其发展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主流金融学模型与实证证据不断背离的困境中,伴随着这一时期由普林斯顿大学的Kahneman和斯坦福大学的Tversky所创立的预期理论(ProspectTheory),金融学家们期望从行为金融学上寻找金融理论尤其资产定价理论发展的突破口。传统资产定价理论中,把行为人预设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理性人,这样的理性人不仅具备理性,而且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可以运用理性,根据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做出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而行为金融学恰恰就在这最基础的预设上与主流金融学表现出显著的不同。行为金融学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人类的决策在很多时候不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等的基础上。行为金融学建立在两类基本的行为假设基础上:1)深层心理偏差(heuristic-drivenbias),回避不确定性、过分自信、决策保守性;2)框架依附(framedependence)。人们决策受决策者的特定思维框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规避损失、后悔等。从包括Shiller(1981)发现美国股票收益超常波幅而推论投资者非理性等的几篇早期研究开始,建立在行为假设的基础上,金融学家们对资产定价问题进行了反思,并且丰富和发展了资产定价理论。例如Shefrin和Statman(1994)提出的行为资产定价理论(BAPM)既有限度的接受了市场有效性,也秉承了行为金融学所奉行的有限理性。Barberis等(1998)建立了分析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影响的理论模型。Daniel等(1998)以行为偏差解释广泛存在的中期(3-12个月)收益动能和长期(3-5年)收益回归现象。投资者行为偏差不仅影响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而且影响衍生品的价格确定。不过,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例如,研究发现深层心理偏差可能导致期权的隐性波幅(impliedvolatility)的图形出现“微笑”,即隐性波幅随期权的执行价格(strikeprice)的增加而下降,而其理论上的隐性波幅应与执行价格无关。另外,投资者情绪也影响期权的价格或隐性波幅。例如,很多投资者相信买权/卖权比率(call/putratio)是衡量投资者情绪的一很好标志。而且,衍生品市场与股票市场类似,同样存在“过激反应”(overreaction)现象。Stein(1987)以实证证据表明股指期权市场反应过激。Wang和Yu(2003)发现在24个最为活跃的美国期货市场中普遍存在“过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