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房贷破产”的纪录片?

2023-06-17 13:16:41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魔法林财经网

日本房贷危机是几几年

1990年。
1990年1月12日,是日本股市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当天,日经指数顿挫,日本股市暴跌70%,自此,日本股市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之中。
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信贷规模下降,使几乎所有银行、企业和证券公司出现巨额亏损。公司破产导致其拥有的大量不动产涌入市场,顿时房地产市场出现供过于求,房价出现下跌的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日元套利空间日益缩小,国际资本开始撤逃。
1991年,日本不动产市场开始垮塌,巨大的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
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雪上加霜的“地价税”政策,规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须交纳一定比例的税收。在房地产繁荣时期囤积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纷纷出售土地,日本房地产市场立刻进入“供大于求”的时代。
几种因素叠加,加速了日本房地产经济的全面崩溃。而在泡沫时期房价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大都市圈(东京圈、大阪圈、名古屋圈)在泡沫破裂后的价格也跌得最惨,跌幅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日本经济危机后那些房贷是怎么处理的

正常还贷或者主动断供。

金融危机发生后,随着房价下跌,资产会贬值。如果市场房价快下跌到购买价格附近的时候,资产实现盈亏平衡。如果继续跌的话,就会出现资产亏损。这时候,理性购房者就会选择断供,因为以当前市价再买一套房子都比继续还房贷还要划算。

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的话,就会出现大面积断供的情况,这将对金融机构形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金融机构为了生存和自保,就要进一步贱卖抵押的房产,房价会进一步下跌。

扩展资料

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选择房子或者选择现金,两种选择其实都不算是最好的选择。这种选择属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性质。事实上,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无论是房子还是现金,都存在贬值的风险。一般来说,当发生全社会经济危机的时候,所有资产都呈现缩水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物业税费等不是很高,只要不是贷款买的,房子还是有较强的保值功能的。尤其危机过后的通货膨胀,可以让钱不值钱,但房子不会贬值,而会增值。所以,还是房子好。当然,金子等硬通货也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泡沫经济

你看过哪些值得推荐有关于经济和金融的纪录片?

1.《兆亿赌注》(Trillion Dollar Bet)是一部由美国著名电视台PBS制作的纪录片(下载链接见文章底部),主要讲述了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由无限风光走向黯然破产的故事,反思了金融过度数学化的弊端和不足。

金融投资到底是一门讲究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还是讲究经验主义的人文科学,这是一个历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便是试图将金融投资完全科学化的一个大胆尝试,刚开始非常成功,最后却由于“黑天鹅”事件而惨败破产。

2.《日元王子》

讲述的是日本战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在泡沫前、泡沫中、泡沫后不同时期的角色和作为。

纪录片源自Richard Werner的同名书籍。不过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耐心看完这本书的,所以纪录片更合适。

不一定需要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不过既然故事的背景是已经完成需求侧(商品市场)市场化、正在经历供给侧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信贷和融资市场化的日本,那么对当下还是非常有启示的。

3.“服药过量:下一场金融危机”(Overdose: The Next Financial Crisis) 导演:MartinBorgs 片长:46分钟

本片以瑞典历史学家Johan Norberg的“金融大败”(FinancialFiasco)一书为蓝本拍摄,讲述在全球金融泡沫膨胀时给出的解决方法却是降低利率,将数万亿美元投入了出现问题的银行系统。这种方法本身就有问题,这也是我们一开始就有问题的原因。本片的特邀嘉宾有Peter Schiff、Gerald Celente和Dennis Hannon。

4.“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The World)导演: Niall Ferguson 片长:4小时30分钟

本片取材于美国公共政策智囊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Niall Ferguson2008年的作品“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让我们随着Ferguson教授的指引审视货币、信贷和银行漫长的发展历程。


全国房贷断供情况

如果出现大规模房贷违约,银行会按照章程执行。房贷断供后,银行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并不意味着银行会马上通过法院回收房产,中间有一个复杂的过程。

如题所言,大规模房贷违约现象必然会发生,央行也会出台相关政策,延缓、推迟、减少房贷情况,减缓大规模房贷违约现象。可以想象,如果出现大面积断供的现象,必然是经济问题或者其他不可逆转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也会有相应的政策来执行,大多是通过延长或延迟贷款。

当然,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房贷违约,不是市场的问题,而是房贷需求者的问题。然后,银行会根据相关合同办理相关手续。首先联系按揭贷款人了解相关问题,银行也有相应的延期政策。其次,如果贷款人办理了延期,仍无钱偿还,多次催贷无果。最后银行会通过起诉的方式起诉贷款人,然后房产被收回拍卖,偿还的银行资金偿还给银行,剩下的留给户主。

2008年美国发生过大规模房贷违约现象,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也有,虽然历史上主要经济体都发生过。然而,并不是每年都这样。只有在经济处于重大转折时期才会发生。通常,大规模的抵押贷款违约会伴随着经济衰退和萧条。

银行的相关回应还是会根据情况来判断。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和不可逆转的事件,银行的反应将是减缓、推迟和延迟抵押贷款。毕竟如果大规模断供,即使收回也不会通过法院出售。但在非经济危机、非不可逆事件的情况下,往往是按照公司章程进行的。

就购房和房贷而言,还是要适合自己,能长期满足房贷的可以选择买房。不然遇到供应中断还挺麻烦的。如果出现大规模房贷违约,可能还有调整,银行可能会延期。但在个别情况下,本行会遵守公司章程。

无论是大规模还是个人房贷违约,都会有以下过程:

1.如果买家在第一个月内没有还款,银行会给买家打电话通知你逾期,催你还贷。

2.如果催促后仍无还款,到第二个月贷款仍逾期,银行的信贷员会上门或直接去其单位催促。

3.第三个月,如果买家还是不还款,银行会发律师函,进入司法程序。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也意味着买家的房子将被拍卖。

抵押贷款违约还会给买家带来许多不利后果:

1.罚息

贷款逾期以后会产生罚息,而且这个利息很高。即使购房者后期补贷,仍然要面临银行的罚息。罚息金额在买方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中有明确约定。

2.遭受经济损失

其实短期供应中断被罚也不算太严重。如果断供严重,得不到赔付,你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如果购房者连续六个月不供,那么银行将向法院申请拍卖购房者的房屋。房子拍卖的费用要先用来还贷款和利息。如果不够,还需要继续进行补偿。这时候损失会更大。不仅房子没了,钱也没了,连之前交的首付和税都没了。

3.影响买家的信用信息。

断供会影响买家的信用信息,也有人认为短时间断供不付钱也没关系。如果长期断供,不还款,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成为老赖,影响购房者的出行和工作。

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注意不要断供。如果有可能断供,也可以提前向贷款银行申请,告知情况,银行会帮忙提出解决方案。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一种由房贷违约引发的金融危机。

由于9·11后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越来越大,制造业仍在逐步向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甚至认为可以抛开实体经济,只需要美元霸权下的金融经济就可以让美国长期强大。房地产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的主导。

大量房地产被推向市场。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我们开始向金融信用差的群体增加零首付的房产供应,将这些不良贷款打包成优质的衍生品投放到金融市场。然而,随着美国经济每况愈下,出现了严重的供应中断危机。然而,这场违约危机带来了抵押贷款衍生品的金融危机,导致包括雷曼兄弟在内的美国数百家银行破产,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引发了美国自1931年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并使次贷危机蔓延全球。

同样,日本也出现了抵押贷款危机。

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日本的币值从220日元兑1美元上升到110日元兑1美元,翻了一倍多。全球资本不断涌入日本,股市和房地产大幅上涨,日本政府不断推波助澜,导致日本资产被严重高估。

1990年后,国际资本在赚了大钱后开始撤离,日本也意识到了资产泡沫的严重性。于是政府开始打压房地产,利率从1%提高到6%,并拒绝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房地产市场立刻崩盘,地价跌到1/3,房价也跌了一半。虽然日本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大量的断供,但是这场危机让日本在接下来的20年里无法复苏,这也是日本20年衰退的最重要原因。

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大量违约风险吗?

自2003年推进房地产市场化以来,房地产一直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2014年经济下行期,再次让房地产承担重任,通过货币安置推动房地产繁荣。从2014年的18万亿元家庭负债到2018年的50多万亿元。成功解决了来自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的40万亿债务。

但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居民存款总额现在已经超过70万亿元。也超过了50万亿居民贷款的总量。而且近几年政府也做了一些金融防控措施,首付超过30%,二套高达50%。而且这种房价在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的情况下,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的高层跳水。不存在大规模断供的可能。

中国房地产大幅下跌的危机不是居民大规模断供的危机,而是居民财富缩水导致的消费减少、投资减弱、房地产销售降温的风险。一旦土地市场降温,地方债务、银行债务、房地产企业债务都会出现问题。

银行大规模停电不是不可能,只是概率低。很多年前,一些地区有许多建筑物停电。

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房价跌了不少。相对于需要偿还的贷款,房价的剩余价值已经远远低于需要偿还的金额,这就造成了购房者选择供不应求。

但是从买家的角度来说,断供是非常不划算的行为。除了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购房者实际上还有信用担保。即一旦出现违约,银行会起诉购房者,要求偿还剩余欠款,并将购房者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

当购房者选择断供时,银行一般会选择与购房者协商,电话告知及时还款,并告知违约后果。他们不会马上把房子拿走拍卖,起诉买家。电话咨询没用,会发律师函督促买家履行合同还款。

只是经过多次沟通,购房人仍不理会还款,便通过法院起诉将房子拿走,并开始房屋的拍卖。房屋拍卖后,将卖房所得与剩余欠款进行对比,再决定再次起诉投资人,追回剩余欠款。

如果银行遇到大规模的抵押贷款违约,除了拿走房子收回贷款,还会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危机。大家都觉得银行很有钱,根本不会缺钱。大家都错了,但是银行也会缺钱,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如果大量贷款违约,银行会拿回大量房产,这是变相的大问题。只能寻求政府援助或者选择快速融资来补充资本金。

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美联储加息,很多购房者还不起债,导致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如果没有美联储的援助,许多中小银行只能选择破产。

别急,逼你还债的方法多的是,你还得还!银行总是吃人不吐骨头。

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大规模的抵押贷款违约。最近的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更远的是日本的房地产崩盘。美国的次贷危机让大量中小银行破产,美国和日本的房地产崩盘让大量中产阶级变穷。银行体系产生大量坏账,抵抗力较弱的银行不得不破产清算。大规模的房贷违约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可能会崩盘,这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中产阶级的很多资产都来自房子,对于有房产的人来说是不利的。

但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国。

贷款断了几个月内,银行会短信催收。一定时间后,银行会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催收。如果欠款能还清,就不追缴房产。但是如果过了一定时间没有还款,银行会收回房产,银行有权收回我们的房产。因为我们的房子是抵押给银行的,抵押给银行之后,我们就可以从银行贷一笔房贷,所以现在的房贷全称是房屋抵押贷款。

然后,房产将被拍卖。阿里巴巴在双11拍卖的房产,基本都是银行通过法院拍卖掉抵押的房产。如果拍卖所得不能覆盖剩余的房贷本息,银行只能处理坏账。

放弃住房供应在中国很少发生。通常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只是个人购房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银行通常会经过以下程序:如果有买家一个月没有还款,银行会给买家打电话提醒你不要逾期。如果第二个月贷款逾期,银行的信贷员就会上门要。到第三个月,如果买家还是不还款,银行会发律师函,进入司法程序。进入司法程序后,买方的房子将被银行拍卖。

如果个人房贷断供,会遭受以下三种后果:第一,即使购房者补贷,银行还是会给购房者。罚息,而且这个利息很高。通常银行在与房贷人签订房贷合同时,会明确约定断供时要支付的罚息利率。但只要还清前面的房贷,偶尔违约并不会影响房贷人的声誉。

第二,个人断供超过6个月,银行会通过法院拍卖买家的房子,买家之前的首付和税费都没了。三是会影响购房者的征信,被列入黑名单,成为老赖,对购房者的出行和工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教育等等。

如果大规模房贷怕供应,可能与央行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关,也可能出现房价大跌。事实上,大规模抵押贷款违约的现象在2008年的美国就发生过,在日本房地产泡沫时期也发生过。1997年香港房价下跌,大量房贷断供,给当时的经济和金融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在上个世纪末,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部分炒房团出现大规模割肉现象。

大规模断供发生后,银行通常会联系房贷机构了解相关情况。如果有不可抗力因素。那么银行可以先申请延期保单。如果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借款人仍然没有资金偿还,多次催贷也没有结果。银行只能通过起诉的方式起诉贷款人,而法院负责收回房产进行拍卖,将应偿还的资金返还给银行,剩下的留给贷款人。

如果出售房屋所得款项不足以抵消抵押贷款人的欠款,银行有权继续要求贷款人还清所有剩余欠款。事实上,通过法院拍卖按揭贷款人的房子,肯定是银行的最后一招。通常,银行更倾向于通过延迟偿还贷款来解决抵押贷款违约的问题。因此,大量财产不得不由法院拍卖。如果房产不能通过法院出售,就算卖了也不值这个价。当然,大规模的断供潮是银行不愿意看到的。房地产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就会到来。

抵押贷款违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大规模的房贷违约还是个人房贷违约,银行都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

(1)一旦断供一两天,银行会通过短信和电话联系房源商,要求贷款人还贷。这是银行的第一反应。

(2)出借人继续断供,未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及时还款的。银行必须进行第二步,即根据你的个人信息,通知银行营业部的相关人员进行上门付款,了解贷款人的情况,了解贷款人断供的原因。

(3)如果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催款,但贷款仍被掐断,银行会采取第三步,提醒贷款人有法律程序催款,并向贷款人家里发律师函,告知贷款人如不还款将向法院起诉。

(4)如果发出的律师函仍然无效,银行会采取第四步。银行会把贷款人告上法庭,通过法律程序要求贷款人还款。打官司后会有法院传票给出借人。最终出借人是否会出庭,法院会根据相关证据做出判决。

(5)法院终审判决下来后,如果判定为老赖,征信将被列为失信,个人其他资产将被冻结,采取强制还款措施。银行有权拍卖房子,最后拍卖的钱要还清,直到连本带利还清银行贷款。

基于以上五项措施,银行会根据贷款人的违约程度采取以上五项措施,银行根据违约程度采取的措施自然会有所不同。

这个问题在现实中发生过。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次级贷款即“次级抵押贷款”,是由还款能力低、信用差的人提供的抵押贷款。

贷款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当地人很少全款买房,一般都是长期贷款。但是失业和再就业在这里是普遍现象。这些收入不稳定甚至完全没有收入的人被定义为次级贷款人,简称次级贷款人,因为他们的信用评级不达标。

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美国的经济发展势头也很好。政府鼓励银行向低收入者提供住房抵押贷款。一般来说,买房首付30%,最低20%。但是那些年美国购房者首付只有10%甚至5%,最低的是0首付,其余都是通过银行贷款。

随着美国经济尤其是房市的过热,政府开始干预金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贷款利率。贷款利率一提高,就意味着买房人的月供会增加。对于家庭收入较高的人来说,月供多一点是可以承受的。那是对于低收入的购房者来说,原来的月供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现在利率提高了,他们的压力更大了。

结果,次级抵押贷款中出现了违约案例。于是突然之间,银行的资金也出现了周转的压力。通俗地说,银行存在“钱荒”。对于那些中小银行来说,钱荒是非常致命的。2007年,很多中小银行开始倒闭。后来危机加剧,连雷曼兄弟这样的大投行都倒闭了。

在住房贷款市场上,如果还款人违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收回房产转卖。如果出现大规模违约,银行拐杖会积累大量房地产。市场上大量的房地产必然导致房价下跌。当下跌严重时,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足以偿还银行发放的贷款。这个时候银行会损失很大,受不了就倒闭了。

所以银行特别害怕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当价格暴跌时,许多贷款人会主动违约。因为贷款人的损失最多就是首付,如果不卖,损失会大很多。所以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大量银行破产。

如果出现“大规模违约”现象,那一定是房价泡沫破灭的后遗症。银行对此其实很无奈。比如大家熟知的美国雷曼兄弟不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倒闭了吗?与此同时,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也没能撑得住。

国际上,过去几十年房价泡沫破裂的经典案例,都与银行体系无关。也可以说几乎都是由银根紧缩政策引发的,最后自己也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比如90年代日本的房价崩盘,就是从日本央行连续大幅加息开始的,导致整个房价暴跌70%。再比如,12年前发生的“次贷危机”,也是因为美联储(相当于美国央行,又称世界央行)连续10多次加息,直接戳破了美国房价泡沫箱。

从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融资渠道收紧,房地产市场持续的定向货币紧缩肯定会给房价带来较大的压力。但是我们要明白,今天的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面临定向货币紧缩,主要是因为它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从过去20年的支柱产业变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非支柱产业。

一般来说,大规模的房贷违约会直接冲击整个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同时也会造成银行核心信贷资产的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不够强大的资产必然会下跌。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稳定地价、房价、预期的重要性。即使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原则下,我们也一再强调要防止房价大起大落,有稳中有降才是正常的。

房贷贷款无法偿还贷款宣布破产有什么后果

贷款也会破产? 只有贷款申请方(申请人或者申请公司)出现财务问题,资不抵债,就有可能倒闭(个人都没得倒闭这一说,至少中国没,外国有些地方可以申请个人破产) 贷款无力偿还,一般你用作抵押的物品就会被拿去拍卖抵债。如果抵押品不够贷款得钱,1.如果是个人,会被要求承担剩下的债务。2.如果是公司,公司宣布倒闭,是不能对股权人(投资者,即股东)要求追偿债务的,除非你不是以公司而是以个人名义贷款,那这个以个人名义的贷款就跟第一条一样。 对于贷款人死忙的,比如有一个人父亲贷款,但是还没有还完就出意外死了。那么如果家里人继承了遗产,也就继承了贷款人的债务。如果债务太多,他的家人可以放弃继承遗产,那也就不用承担

相关文章

  • 中国 3 月 CPI 同比上升 0.7% ,目前
    中国 3 月 CPI 同比上升 0.7% ,目前

    31省份3月CPI出炉,26地物价涨了?是的,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31省份2021年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6省份3月CPI同比正增长,浙江成为涨幅最大的省份,达1.3%。分地区看,浙江、

    2023-06-17
  • 法国前经济部长称,美国屡屡窃取法国
    法国前经济部长称,美国屡屡窃取法国

    法国外长科隆纳:伊核协议的机会之窗被关闭,这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法国外长的言论透露出了西方国家会加强对于伊朗核问题的制裁,同时还会关闭和伊朗谈判的渠道,除此之外,伊朗的行为

    2023-06-17
  • 高盛预计在英国,通货膨胀压力最大,目
    高盛预计在英国,通货膨胀压力最大,目

    英通胀回40年最高水平,英国人“节衣缩食”,目前英国经济现状如何?在经济方面,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据估计,2021年第三季度,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

    2023-06-17
  • 新中国面临着怎样的经济起点?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比较特殊,而帝国主义的掠夺和代表四大家族利益的国民政府的搜刮是在蒋介石掌握中国政权直

    2023-06-17
  •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科技学院有哪些推

    东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研究生就业如何?首先:东北财经大学是个不错的学校,但是现在数量经济学研究生的就业不是很理想。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银行、会计事务

    2023-06-16
  • 你如何看看待当下各经济体工作时长
    你如何看看待当下各经济体工作时长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总体经济社会形势一、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合理区间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与发达经济体增速变化轨迹相比,符合经济发展的一

    2023-06-16
  • 普通人如何度过经济周期?
    普通人如何度过经济周期?

    普通人如何度过大下行时代?普通人如何度过大下行时代?1.紧张起来,未来两三年尽快多搞钱,不乱花钱,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主业的勤搞点副业,多多储备现金,不负债,保持稳健的现金流。2.审

    2023-06-16
  • 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有
    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有

    金融危机对哪些行业的影响比较大?答:经济衰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活动下降的状态,通常会对各行各业造成影响。但是,在经济衰退期间,一些行业会比其他行业更容易受到影响

    2023-06-16
  • 我国经济的复苏,普通人该如何抓住机
    我国经济的复苏,普通人该如何抓住机

    如何抓住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机遇,提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的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

    2023-06-16
  • 当今经济形势下,大部分储蓄投入货币
    当今经济形势下,大部分储蓄投入货币

    买货币基金风险大吗1.什么是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本质上是通过“众筹”的形式,大家一起凑钱借给银行,享受相对不错的收益,钱又短期就能取出来用,不啻为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式。货币型

    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