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如何?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贸易和储备货币?有何优劣势?
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的优缺点?
优点:
1、人民币走出国门,被国际贸易体系接纳,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才算真正完成了重要一环。
2、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企业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能够避免汇率风险.
缺点
1、使用人民币结算能够减少汇兑成本、避免汇率风险,境内企业自然愿意与银行合作,但由于境内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难占据主导地位,用人民币结算的要求往往被外方拒绝.
2、人民币仍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且内地的资本项目仍有管制,导致境外企业不愿接受人民币。
扩展资料:
人民币不去做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原因:
1、条件不允许。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日本,但是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发达。
2、时机未到。当中国国家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那种发达水平时就差不多了。
虽然,在全球还没有,但是在东南亚已经开始实践了。相信,中国真的强大了,也就差不多了。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与弊?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建立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体系,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加国际博弈工具。但是,出口导向,主导的国际市场规模,国际金融监控体系建设等也影响人民币国际化。 1、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建立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体系,企业或个人在海外交易时方便。 但是,这个需要中国国内市场够大,也需要中国主导下的国际市场够大。。 (1)中国与德国、日本一样是出口导向的国家,即便通过国际援助、贷款等方向出去,还是会在出口贸易中被赚回来。 (2)瑞士法郎无法国际化的原因是,瑞士经济体太小,流出的货币比本国经济体能够承载的货币大很多,一旦流出的瑞士法郎回流,对瑞士经济的冲击是瑞士无法承担的。 2、人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将产生何种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进程,短期表现在贸易上的安排,主要体现在对华贸易计价和结算方面。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表明人民币已经在金融市场上成为交易工具了,从中期来看可能会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交易工具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拥有与美元及欧元并驾齐驱的地位。具体如下:
1、人民币应该可以在境内和境外自由兑换成外币,可以在境外银行中开设人民币账户,在境外使用以人民币为基础的信用卡和借记卡,在个别情况下还可以小规模地直接使用人民币现金;
2、在国际贸易合同中可以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而且不仅可用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可以在不涉及中国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买卖双方都同意使用的计价货币;
3、在国际贸易结算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甚至在一些未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国际贸易中,也可以经买卖双方同意后采用人民币支付;
4、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投资和融资的货币,这不仅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并购等活动,还包括人民币可以用于虚拟经济领域的各种金融资产及其衍生产品,例如股票、债券、票据、保单、保函、期货、期权、远期和互换;
5、人民币可以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不仅可以作为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而且应在特别提款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如何?未来应该怎么发展?
本文核心数据:“双循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路径、双边货币互换/合作协定汇总
1、政策引导人民币国际化适应真实需求
——“十四五”引导人民币国际化推进偏向稳健
政策指引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十四五”规划明确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提出,要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相较于“十三五”的“稳步推进”,“稳慎”强调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要与国家综合实力、金融开放程度、真实使用需求等相适应。真实使用需求的拓展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需要中国从自身加强人民币的吸引力,并促进国际间的互利合作,从而促使更多的市场主体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
——政策指引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发展
2021年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提出,从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五个方面对跨境人民币政策进行优化,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跨境人民币使用便利化发展。
2、人民币国际化与“双循环”协调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是“双循环”建设的一大支柱
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致力于将国内市场做大做活,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来不断推动产业链升级。而“双循环”建设离不开“新型城市化” 和“人民币国际化” 两大支柱。人民币国际化是“双循环”格局建设在金融体系层面的重要支柱,对于中国在逆全球化浪潮中维持经济稳定发展不可或缺。
——“双循环”促进人民币软硬实力双提升
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目标为人民币靠近国际货币第一梯队创造新的历史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王芳表示,高水平的经济内、外双循环才能支撑起主权信用货币的高水平国际使用。国内大循环的畅通能够释放国内消费、投资市场的潜力,保障人民币资产的盈利性和安全性,通过提升人民币硬实力创造非居民对人民币的需求;而国际大循环的畅通基于高水平的开放和多形式的贸易,创造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增加人民币国际使用场景和黏性,提升软实力以养成非居民对人民币的使用习惯。
3、法定数字货币有利于人民币支付结算
——数字货币利于降低人民币跨境结算安全隐患
当前,尽管中国上线了人民币跨境清算系统CIPS,但由于跨境金融信息通信环节不独立,人民币跨境结算仍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SWIFT系统。基于跨境结算效率的提升,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的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和结算体系将成为SWIFT系统的有力竞争者,有望避免美国利用SWIFT系统进行“长臂管辖”,降低人民币跨境结算安全隐患。
——数字货币助推人民币国际化需结合金融改革
长期来看,数字货币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支付结算系统的完善及打破国际货币使用惯性三点上。但需注意的是,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是人民币国际化推进的非充分条件,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重点在于人民币支付结算技术方面的提升,而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更多地取决于中国体制政策和改革开放的进展以及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
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推动金融改革以实现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只有在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数字货币才能实现高效的跨境支付清算,进而助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
4、RCEP签订可拓展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
——RCEP稳步推进中国与成员国间货币合作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历时八年,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署,RCEP被称作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包括中国在内共有15个成员国。截至目前,中国已与9个成员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合作协定,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能够有效增强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基础保障。
——RCEP签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广阔市场及应用场景
RCEP的签订在跨境电子商务、对外援助与建设、投资于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贸易等场景下为人民币的使用增长了更多的真实需求,能够进一步的发挥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和金融交易职能,为人民币使用提供更广阔的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增添新动力。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
利:
(1)有助于减少我国外汇储备损失我国长年的贸易顺差使我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其中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比重达到70%以上。目前,美国持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起美元贬值,稀释其对外债务。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大幅缩水的风险。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我国外汇储备的持有量,降低储备持有成本,因为国际化后的人民币本身就是一种储备货币。因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当务之急,以人民币作为贸易计价和结算货币,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降低我国外汇储备所面临的外汇风险。
(2)降低我国企业的外汇风险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计价与结算大部分都是以美元进行的,这增加了中国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汇兑成本和进行外汇避险的交易成本。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使得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面临不小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更多的外贸和金融交易将由人民币计价和结算,中国企业面对的汇率风险和成本都将降低。
(3)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现人民币的流出和回流。我们可以通过跨境贸易结算,货币互换等措施成功实现人民币的流出,而对于人民币的回流则更依赖于国内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国际化货币回流的一种重要渠道是资本市场,也就是允许外国投资者投资购买人民币证券。所以发达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坚实基础。这些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有利于获取高额铸币收入人民币国际化后,我国可以获得凭借发行特权获得的货币面值减去发行和管理成本的收入,也就是铸币税收入,这样我国就可以通过输出本国货币取得实际的资源进口。
(5)促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在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交往中,人民币已经作为结算货币使用,周边贸易伙伴欣然接受我国国币,说明了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和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上的真诚已经深得周边国家的信任。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将会减少其他国家与我国交易的成本,我国稳定的币值和汇率保证也会降低他国的汇率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虽然目前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
弊:
1) 货币金融市场自由开放,货币投机加剧,汇率风险成本增加2) 利率自由化,利率波动不稳定,冲击贸易和投资3) 调控成本加大,人民币国际化后,央行调控经济需要考虑国内国外两方面因素4) 信心成本,货币国际化中增强持有信心的“升值成本”和维持信心的“承诺成本”5) 政策偏离成本,国内外市场联系紧密,导致国内调控政策受到干扰而偏离甚至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