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个月来全国百城住宅库存首次同比下降,这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
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0%,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了8%,这也表明了现在房地产市场非常的不景气,而且这些开发商都在缩减自己的投资,有一些小的开发商甚至资金链出现的问题,面临倒闭破产的风险,引发了很多的社会负面影响,在现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开发商在后续还会不断的缩减自己的投资。
由于国内的经济发展受阻,再加上疫情的反复爆发,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也是充满着一种悲观的情绪,在以前楼市高歌猛进,但也埋下了很多的隐患,为了更好的维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银行也在缩减对房地产公司的贷款,然而有不少地方依靠土地政策,如果开发商的投资比例下降,势必也会影响政府的税收,很容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房地产市场关乎我们的方方面面,一旦楼市出现了问题,可能国内的经济发展也会遭受到重创,所以政府也一直对楼市进行调控,推出了很多的优惠措施,例如降低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连续下降房贷利率,还有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放开了限购限售,也有很多地方推出了购房补贴,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就是为了尽快的消化楼市的库存,提振市民对楼市的信心。
现在国内的生育率在持续的下降,市民对楼市都是处于一种悲观的情绪,然而不少的开发商还在不断的建造房子,在未来势必会出现人少防多的局面,已经没有更多的人来接盘这些房子,不少地方的房价可能会变成白菜价,为了让楼市回暖,政府也是绞尽脑汁推出了很多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想让房地产市场恢复到之前的繁荣,肯定是不可能的。
百城住宅库存规模创五年来新高 多城施策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全国100个城市当前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较为明显。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至少有19个城市及地区出台鼓励性购房政策,激活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缓解库存压力。 库存增长 12月10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截至11月底,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1%;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连续36个月同比增长。当前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5年来新高。 截至11月底,100个城市中一、机构:8月百城新房均价环比下跌0.01%,为何房价还在不断下降?
因为很多城市的房价根本就没有出现大幅降价的现象,很多城市也会通过限跌令的方式来阻止房价下跌。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城市的房价只会缓慢下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城市都出现房价同比下跌的情况时,这基本上已经意味着很多地方的房地产行情非常差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降低放假的方式来解放人们的购房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城市会推出各种鼓励买房的措施,同时也会进一步阻止房价下跌。以我个人来看,如果我们依然通过人为的方式来阻止房价下跌的话,这个方式只不过是在拖延短期矛盾而已,短期的矛盾也会进一步演化为长期矛盾,我们根本就不可能通过人为的方式阻止房价下跌。
这个数据是怎么回事?
这是来自房地产行业的统计数据,在整个8月份期间,全国100个城市的新房的销售均价同比下跌了0.01%左右。虽然这个数据的下跌幅度并不大,但对于我们购房者来说,购房者所能感受的很多城市的房价可能已经下跌了30%以上,很多城市的楼盘也存在大量库存的情况。
房价本身就需要缓慢下跌。
之所以很多地方的房价依然在下跌,主要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允许房价遵循市场规律,我们再通过各种人为的方式来干预房价下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为的方式根本就不可能阻拦这个进程,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个城市的房价都会出现缓慢下跌的行情。如果以理想的情况来看的话,这个情况至少需要持续1~5年左右。如果是以正常的角度来看的话,很多城市的房价可能会在未来的10~30年内缓慢阴跌,这个情况反而会比较符合客观规律。
8月百城新房均价环降,二手房均价连续4个月下跌!这受哪些因素影响?
这主要是受到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行情影响,同时也跟居民的购买能力有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全国上下已经推行了超过500个鼓励买房的文件之后,这个现象本身应该提振各个地区的房价,同时稳定当地的房地产行情。但对于很多城市来讲,我们会发现很多城市的一手房的价格依然出现了环比下降的情况,甚至有些地方的楼盘的降价幅度已经达到了30%以上。尽管如此,愿意买房的购房者的数量依然不多,很多人也表示当地的房价确实太高了,所以直接导致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房子。
1、第1个因素是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行情问题。
因为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行情已经走向了下行趋势,很多地方的房价达到历史高峰之后,能够买得起房子的人已经买过房子了。而对于那些没有买房子的人来说,他们本身也不具备买房的能力。只要一个地方不降低当地的房价,这个地方的房地产行情就不可能好起来,当地的房价也会逐渐降低。
2、第2个因素是居民的购买能力问题。
除了房地产行业的行情问题之外,因为居民本身的购买能力有限,很多人的生活和收入也会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如果普通人想要在自己工作的城市买一套房子的话,普通人不仅需要调控家里的所有积蓄,同时也需要让自己的父母和自己共同偿还房贷,但这个方式一旦不能解决很多地方的房地产交易量萎缩的问题。
总的来说,全国上下的房价确实已经达到了历史高峰,即便很多城市通过限跌令的方式来阻止房价下跌,房价下跌的趋势也不可能被人为阻止,所以以后的房价会变得越来越低。
“因城施策”!全国近百城出台房地产新政
今年以来,不断有城市通过调整现行政策来稳定房地产市场。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近百城加入了因城施策队伍。而多地政策调整的背后,当地房地产市场整体依旧处于低迷态势。
根据克而瑞监测,4月份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8%,同比跌幅扩至58%。虽然近期有个别城市出现回暖迹象,但整体看,政策效应尚未传导至市场。
而五一节前高层会议对房地产的定调,释放了更加积极的维稳信号。此后,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召开的专题会议,也均对房地产行业有所提及,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对近期房地产市场中的金融需求给予了总结,对未来的相关金融政策优化进行了推进。
因城施策特点明显
最近官方的各类表态,无疑在为房地产市场注入信心。从稳定市场和购房者预期等因素考虑,多地政策未来存在进一步调整的空间。而从此轮政策调整的内容来看,因城施策特点明显。
4月26日,沈阳市房产局和税务局联合发布通知,将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由5年调整为2年;4月25日,无锡市四部门发出通知,改善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的居住条件。除上调了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限额外,还对限购政策进行了局部松绑,对生育两个孩子及以上的无锡市户籍居民家庭,可以在限购区域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值得注意的是,沈阳是第一个对二手房增值税进行调整的城市,通过政策调整,有助于降低二手房的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活跃度。同样,无锡新政更是充分体现了满足二孩及以上家庭的住房需求,减轻此类家庭的购房负担,对其他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实际上,此轮政策调整早有端倪。自去年12月以来,监管层就曾多次表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此后,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对楼市政策进行调整,不仅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调整的力度也越来越大,而调整城市的级别也逐渐向省会城市蔓延。其中,以郑州、哈尔滨、福州等省会城市为代表的40余个城市,对一直以来执行最为严格的"四限"(限购、限贷、限售、限价)政策进行了不同程度调整。
3月初,郑州率先打响“第一枪”,成为首个放松限购、限贷的省会城市。随后,同为省会城市的哈尔滨、福州和兰州也先后对限售、限购政策进行了调整。4月20日,湖南也宣布支持长沙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就业人员落户,并在长沙享有购房资格。
根据中房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接近100个城市不同程度对房地产政策进行了调整。政策内容主要包括调整“四限”政策、人才政策、发放购房补贴或契税补贴、重启货币化安置、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以及调整增值税年限等措施。
整体来看,对住房公积金政策优化的城市多达67个;40余个城市对“四限”政策进行了调整;接近40个城市出台了购房补贴政策。
中房研协分析认为,从地方房地产调控历程来看,主要表现出了两大特点:一是松绑城市由下行压力较大的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扩展至热点一二线城市;二是调控逐渐深入,宽松力度加大。尤其自3月份以来,一二线城市相继对“四限”政策作出调整,地方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箱和松绑力度明显加大,宽松政策导向更加明确。
地方政策调整将延续,“房住不炒”仍是调控主基调
从全国市场来看,当前政策的回暖力度,对房地产市场的修复仍显不足。叠加疫情影响及居民加杠杆意愿受到挤压,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8.6%。商品房销售额29655亿元,下降22.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5.6%。
虽然近期个别城市住房需求有一定释放,但不同能级城市的库存仍保持上扬。根据克而瑞数据,3月份百城库存去化周期延长至22.70个月。其中,一线城市增至15.55个月;二线城市增至21.56个月;三四线城市更是高达25.83个月,已经超过2020年疫情期间水平。
对此,首创证券指出,从当前的政策反馈效果来看,宽松范围及力度均有待升级,才有可能逐步打破行业供需负反馈的局面。
在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看来,政策救市效果仍需要时间验证,后续能否促进房地产市场真正回稳,能否有更大力度的刺激性政策落地是关键点。
自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来,时至今日,坚持"房住不炒"仍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主基调。那么,在本轮政策调整过程中,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此前在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尽管当前房地产销售在下降,但是也要看到,随着多地适度放开限购限售,降低公积金使用门槛,加快购房贷款审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释放,销售面积降幅有所收窄。下阶段,各地坚持“房住不炒”,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积极满足合理住房需求,全国商品房销售下行的态势可能得到缓解。
官方的表态,也客观反映了管理层对当前地方政策调整的认可。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前提下,未来地方将进一步落实房地产调控城市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调控自主权,楼市因城施策预期延续。
丁祖昱认为,随着高层会议定调,后续将有更多城市因城施策促进行业良性循环,核心一、二线城市调控政策或将适度松绑,但限购政策较难全面退出;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或将跟进放松调控,甚至刺激居民购房消费。
中房研协预计,在一二线城市“四限”政策松动导向下,后续或将有更多二三线城市因城施策,对相关限购、限贷、限售类政策作出宽松性调整,促进地方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对于热点一二线城市而言,由于城市自身房地产市场支撑性较好,松绑“四限”政策对楼市的刺激作用要比三四线城市要更加强烈。因此,在“房住不炒”定位和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目标指导下,热点一二线城市在“四限”尤其是限购政策调整上将保持审慎,政策维持或小幅调整的可能性较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近日也在其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房地产行业继续从需求端边际放松是现实的举措。各地应灵活把握因城施策和全国统一政策的平衡,以不增加行业风险为底线,在缓解疫情影响的同时巩固已经取得的调控成果。目前各地的政策仍在调整,整体看来是在适度放松并体现了因城施策的精神,但热点城市政策放松仍需谨慎。
附:2022年以来部分城市政策调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