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们老了,我们会被下一代讨厌吗?

2023-02-26 11:46:41 来源 : 网络 作者 : 听雨楼

如果你老了以后你的儿女嫌弃你,你会怎么做?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就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一样,人也都有从年轻到老去的一天,这是人生常态。 然而人一老,各种问题就出来了,像生活上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思想上的……等等各类问题都会遇到。

比如:身体动作开始变得缓慢,身体机能也在逐渐退化,思想思维跟不上时代节奏,对儿女的关怀变成了重复的唠叨,身体上的疾病变成了儿女的拖累……

最后可能引发的结果就是,和儿女们的关系不好,导致不招待见、不受欢迎、不被关爱、不被孝顺……等等,不仅弄得自己郁结成伤,儿女们也感到堵心难受,这时该怎么办了?

其实啊,面对这些问题不要忧心和慌张,只需要做好“四个不做”和“五个要做”,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并改善关系。 不仅能让你自己感到舒心,儿女们也会感到顺心,最后一家人和睦相处,你也能安享晚年

1、四个不做

第一、不和儿女住在一起

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是有代沟的,老人和子女们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经常在一起碰撞,总免不了起一些火花,最后你看不惯他,他也看不惯你,互相不待见。

这时,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和儿女们住在一起,正所谓“距离产生美”,只要你们不住在一起,不给“代沟”出现的机会,眼不见心不烦,那么很多矛盾和争吵就可以避免。

这一点,即是对父母说,也是对子女说 ,只要条件允许,父母的生活能自理,尽量分开住,可以住的近一些,时常往来,彼此有个照顾,但不要天天在一起,否则确实容易产生矛盾。

第二、不干涉儿女的家事

做父母的,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儿女们在成家之前,Ta是“属于”你的,你可以关心这要求那,都没有问题。可是,一旦Ta成家之后,Ta就不“属于”你了,而是属于Ta自己的小家,以及Ta的配偶,这时你就不要过多干涉和操心Ta的事情了,否则就会自找麻烦。

很多父母就是因为不明白这层关系的转变,以为儿女结婚前后都是一个样,以前怎么对他们,现在也怎么对他们,不该管的在管,不该操心的也在操心,结果引发起一些家庭矛盾和争端, 像现在的一些“妈宝男”、“扶弟魔”、“婆媳闹”的悲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造成的。

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儿女既然已经成家,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使命就已经完成了,你陪Ta长大,但陪Ta到老的那个人不是你,千万不要再像Ta结婚前一样,管这管那,要求这要求那,否则就等着糟心吧。

第三、不承诺包办带孙子

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生孩子都是管生不管养的,孩子一断奶甚至有些还没断奶,就丢给了父母,这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的 社会 现象 。当然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很多都是迫于无奈的选择,有的是要出门打工挣奶粉钱,有的是两口子都要上班没人带,还有的是完全不懂带不好……

这时,做父母的可以答应帮助他们,但一定不要承诺全权负责,承诺了责任就重大了,还吃力不讨好。 这样做的好处是,退一万步讲,你若是干的不好不开心,还可以撂挑子走人,因为不是你主动要来干的,而是子女请你来干的,主动权在你手中。

要记住,在一开始就不要承诺包办,照顾孩子的主要权力和责任,一定要交给他的父母,你只需做好辅助工作就行了,这样你也就没有那么大的担子。其次是,涉及到孩子的饮食、 健康 、教育方面的,你也不要过多操心,一切都有他的父母来定夺。

第四、不给儿女添惹麻烦

人虽老了,但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能丢掉,不要轻信他人,不要贪图便宜,不要封建迷信。 有些老人看见什么“特价”、“不要钱”的广告,就信以为真,结果被骗了。还有些老人今天去听个“ 养生 课”、明天去听个“保健课”,花500元买个锅,200元买盒药……最后买一大堆“没用”的东西回来,儿女们看到了能不糟心吗?

其次是,人老了就要懂得看开和放下,不要再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邻里乡亲发生口角和矛盾 。这种事情在农村里比较多,有些老人经常为了三瓜两枣,而和邻居闹的不可开交,最后没办法儿女们又来调解, 其实这又是何必了,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活了大半辈子的人了,该看开了!

这样的事情,我们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屡见不鲜,最后不仅老人自身遭受了损失,还给儿女们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人老了,不要糊涂,更不要做糊涂事。

2、五个要做

第一、改正不良习惯

老人不和儿女住在一起就还好,但如果住在一起,就要记得约束和调整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个人卫生要做好、在室内不要抽烟、剩菜时间长了不要吃、不瞎掺和儿女们的事……等等, 别看这些事小,但如果不注意,往往就会因为这些小事产生矛盾。

年轻人和老人在生活习惯上面,会有很多的不同, 如果儿女们懂事 ,他会选择理解和包容,并恰当的提醒,以避免矛盾。 如果儿女们愣头青一个 ,他就会不耐烦不待见,直接表达出不满,引发争端。

无论哪种,都是你生养和教育出来的,又能怎样了,改变不了他们,就改变自己吧。

第二、保持良好心态

人老了,不仅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还要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

不要为不确定的事担忧,不要过多为子女的事操心,不要为一些琐事烦恼……而要学会享受自己退休和年老后的生活。

可以去培养一个有利于身心 健康 的兴趣,可以去完成年轻时未完成的梦,不要觉得老了,就是垂暮之年了,依然要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

所谓“心态决定状态”,只要心态好、心不老,生活就会阳光常在。

第三、经常锻炼身体

人到老年, 健康 的身体是高质量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许多老人“晚年糟糕”就坏在身体上, 一方面自己深受病痛折磨,另一方面拖累儿女不受待见。

正所谓“久贫家中无贤妻,久病床前无孝子”,老祖宗的话可谓道尽了人间辛酸。

所以,人老了,要尽可能保证自己的身体 健康 ,一些不良的习惯和嗜好改改的一定改掉,像什么抽烟、酗酒、熬夜等之类的事就不要再干了。

保持 健康 的锻炼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作息时间,只要身体好,就是对自己对儿女最好的礼物。

第四、有自己的圈子

老年人时常会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爱好和圈子,没有地方打发时间和释放心情,找不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

所以才会感觉到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孤独寂寞,这是当下许多老人的现状。

解决的办法就是老有所友,老人要有自己的圈子和伙伴,在这样一个圈子里,和伙伴们做一些有趣的事,你会感到轻松自在。

因为相同年纪和经历的人,会有相同的话题和感受,你们彼此理解、互相开导,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

第五、学习新鲜事物

老人要有一点“不服老”的心态,不要觉得自己老了,就落伍了、掉队了、跟不上时代了,就对新鲜事物保持距离、心存畏惧、自我设限。

而应该积极的去尝试和学习,先从基本简单的开始,反正你有大把的时间,何愁学不会呢?

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学习的能力,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去践行的。

想要和儿女们改善关系,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你就要懂得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然后才会有共同话题,这是和谐相处的前提。

写在最后:

俗话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人人都有难唱的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如同婆媳关系,是千年不变的规律,是千年难解的课题。

作为老去的一代,我们改变不了自然规律,也改变不了子孙儿女,就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我们自己。你说呢?

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早晨我起床去买早点,走到小区西门的时候,猛然看见门口乌压压围着一群人,110和120的红蓝灯在寒风中无声闪烁。我本有热闹不看王八蛋的心理也凑了上去。 我在人群外站定,隐约看到不远处的地上盖着一张白布单,布中间凸起一个人形物,周围渗出的是血迹和黄白色的固态物体。

我心里一惊,转身便逃,我这人 天生心软 ,见不得别人受苦,更见不得别人出意外,所以这样的热闹一眼都不想多看。

但是身后人群中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我的耳朵。


“听说是8号楼的那个老太太?咋跳楼了?!”

“是8号楼的!哎呀呀真惨,脑浆子都砸出来了!”

“废话,33层跳下来的,人都摔得不成型了,惨啊……”

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叽喳声,嗡嗡的像一群麻雀,而且远处还有更多的麻雀围了过来,好像这地方满地都是食物。

我深吸一口冷气,快步走着,最后竟然情不自禁地跑了起来。

我一口气窜回家,瘫在沙发上半天没缓过神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很可能是面色苍白,毫无血色。

周阿姨

小区就这么大,有人跳楼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我不愿意打听这个事,可是广场上,菜市场里,小区门口的小超市中,大家都在谈论这个事情,毕竟一个大活人跳楼,又是本小区的,没有什么话题比这个再刺激好玩的了!

跳楼的人姓周,五十多岁,农村来的,一直在这给儿子看孩子,大家都喊她 周阿姨 。

周阿姨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微微有点驼背,身材瘦小,不善言语,见人喜欢先笑。

小区里这样的阿姨不在少数,都是过来带孩子的,现在年轻人都忙着上班,抚育下一代的重任往往得交给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们。

周阿姨有一个小孙子,她视为掌上明珠,平时对照顾孩子非常上心。

这引起了她儿媳妇的强烈不满,感觉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现在的年轻人中有不少都奉行 “狼爸虎妈” 教育理念, 好像两三岁小孩就必须得自己会穿衣吃饭一样。

为此,儿媳妇没少和周阿姨起冲突,后来,甚至在小区广场里就直接朝老人大吼。

周阿姨是个苦命人,老伴前年刚去世, 她自己无依无靠无收入 ,只能投奔儿子,所以面对这样的大吼,她通常都 不敢还口

她儿子过得也并不轻松,年纪一把了还没买上房子,后来周阿姨一跺脚一狠心,就把老家的宅院给卖了,又东拼西凑了一些,用自己毕生的积蓄给儿子买上了房子。

周阿姨天真的以为,自己如此虔诚地奉献了所有,那儿子儿媳肯定会对她好,再差也不会嫌弃她吧,不然他们还算个人吗?

更何况,她对自己的小孙子是极好的。

天台上的一夜

后来警察从物业调出监控,发现周阿姨跳楼的时候,竟然在楼顶的天台上待了一夜。

那一夜,她可能是想说服自己,也可能是对自己的小孙子多有不舍,毕竟她走了,谁来照顾孩子呢?

但是最终不知为何,她还是走了最后一步。

跳楼的前一天晚上,周阿姨同儿媳妇在广场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准确来说,她是被儿媳妇当着众人大骂了一顿。

起因无非是周阿姨看孩子太要紧,小孙子跑到哪她都得跟着,儿媳妇让她别管,说孩子就得散养。

周阿姨不解地说, 他才三岁啊,路上这么多人啊车啊,摔了碰了怎么办?

“三岁孩子啥不能干?咱家淘淘(孩子名)这么娇贵,都是让你惯得!” 儿媳妇声音高亢尖锐。

守着那么多人,周阿姨涨红了脸,于是嘟囔了几句。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儿媳妇情绪非常激动,张牙舞爪, 大喊着让周阿姨滚出她的家,让她从哪来回哪去,别再这祸害她的孩子。

周阿姨低着头,不言语了,她老家的房子都卖了,自己还能滚哪去呢?

而且,她一个农村老人,离开了世代耕作的土地,连一分收入都没有,花每一分钱都得问儿子儿媳要,拿人家的手短,所以这个时候她只能默默忍受。

本来这事,到这就可以结束了,周阿姨继续苟且偷生,能熬一天算一天。

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巧,第二天是周末,本来说好一家人要出去玩两天,可儿媳妇赌气,坚决不许带着周阿姨。

周阿姨的儿子也是懦弱可恨,踌躇了半天,最终还是一家三口开车溜了,把周阿姨独自扔在了家里。

小孙子哭着喊着要奶奶,被他妈妈一巴掌打得没声了,拖拉着上了电梯。

更悲惨的是,周阿姨儿子走的时候,一分钱都没给她留!

那天晚上,周阿姨敲过邻居家的门,借了20块钱,还笑着说她儿子忘给她钱了,自己没钱吃饭,等她儿子回来就还。

这些矛盾的积累,这些阴差阳错,这些种种的委屈,这些生活中无法排解的愁苦,最终还是让周阿姨走了绝路。

在天台上踌躇一晚,不舍万千,最终还是毅然从33楼一跃而下了!

当我们老了

我一直不太相信养儿防老这句话,养儿他不啃老就很好了。

从周阿姨这个事上,咱们可以看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原来人老了以后,寄人篱下,是这么不招人待见。

特别是当你没钱的时候,这种 不招人待见 直接会变成 厌恶 !

哪怕你用毕生积蓄给他买上房子,哪怕你日日夜夜伺候他们吃喝,哪怕你用全部心血给他们看孩子,他们好像都觉得理所当然!

只要你花他们的钱了,那你就是欠他们的!

几十年舐犊情深的亲情,抵不过柴米油盐的现实。

我们原以为牢不可破的血缘关系,在生活矛盾之前不堪一击。

所以,别抱任何幻想,别想着把自己的老年生活托付给儿女,咱们赌不起。

那从现在开始,咱们就需要做好准备,准备打一场 老年生活的漫长战役。

周阿姨的事情或许是个特例,但婆媳矛盾、家庭不和是现代家庭的一个常态。

在城市化进程中, 原生农村家庭老人 和 新生代城市家庭年轻人之间 的碰撞、摩擦和交融,总不会那么容易,大多数都很艰难。

因此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幸福,得做好以下准备。

1、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不论何时,都要有一个栖息之地,以防万一被儿女赶出家门,老无所归。

垂垂老矣之年再露宿街头,这个体验恐怕不会太好。

2、要有棺材本,有点退休金。

拿人家的手短,花别人的钱就得看人脸色,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至亲也不行。

年轻时一定要存一点养老钱,最好有点退休金,这样老来老去也不至于花一分钱都得问儿女要。

在这个世界上,兜里有钱,永远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3、保重身体。

身体好是自己的福气,也是儿女的福气。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我们得从现在开始锻炼好身体,老了少生病、少用人。

一个 健康 有钱的老人才是受人爱戴的老人,一个病恹恹走路都需要别人扶的穷老人,去哪都招人嫌。

如果真老到需要人了,但凡有能力,建议请护工、进养老院。

轻易别给儿女添麻烦,原因大家都懂。

4、过不到一起,就别强求。

年轻人和老人的思维想法、生活习惯都不同,如果真过不到一起,那就别强求。

强扭的瓜不甜,强行融合的家庭也不幸福,与其在一起看着都讨厌,不如各过各的。

孩子们逢年过节来看你一眼,大家其乐融融一番,也是就是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永远陪着谁。

大家生而孤独,老而孤独,死而孤独。

毕竟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结语

人生不易,别自己给自己添堵。

当你老了,猫嫌狗弃,那就自个过自个的,大家都图个清静,其实也挺好。

身体 健康 ,有点小钱,养花遛鸟,人生也不见得就枯燥无味。

非得舔着个老脸往儿女跟前凑,让人厌恶,图个啥啊?

我大姨今年71岁,教师退休,大姨夫75岁,国企退休,两个人都有很高的退休金,按理说两个人应该过得很舒适,可实际上,老人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15年的时候,大姨在火车上突然中风,送到医院抢救,结果还是落下了后遗症,走路走不好,只能靠轮椅。

在大姨住院期间,表哥以性别的原因,伺候起来不方便,就让表嫂去伺候,表嫂那更不愿意了,虽然表面上照顾着大姨,可是其中的事情只有大姨自己知道。



记得,我和母亲去看望大姨的时候,大姨看着母亲直流泪,说自己为什么不生个女儿啊,自己很多天没洗澡了,拉屎拉尿基本上都是护士帮忙,换下来的衣服没人洗,内衣内裤,更是被表嫂扔了,后来,母亲留下来照顾她的姐姐,一直到大姨出院,期间,表哥和表嫂从来没有来过。

18年的时候,大姨夫呼吸困难,送到医院检查,说需要做心脏支架,表哥把大姨夫送到医院,就给母亲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忙,走不开,希望父亲过去照料大姨夫。

父亲确实去了,可是在父亲照料大姨夫期间,表哥连个人影都不见,一直到大姨夫出院。



自从大姨夫出院之后,表哥家的氛围就变了,表哥和表嫂对大姨和大姨夫种种的嫌弃,他们觉得两个老人已经帮不上他们什么忙了,还需要他们帮忙,心里很不舒服。

吃饭的时候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吃饭,洗衣服的时候不愿意帮他们洗衣服,聊天的时候更不愿意和他们一起聊天,甚至孩子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是要告诉孩子,他们有病,会传染的。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大姨和大姨夫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氛围,就和表哥商量,两个老人住到了乡下,彻底和他们分开了。



如果老了以后儿女嫌弃该怎么办呢?

1、老人和儿女分开住。

老了儿女嫌弃,最好的做法就是分开,眼不见,心不烦,即使住在一起,他们各种的嫌弃也会让自己受不了,自己干嘛还要受这个气呢?


2、加强身体锻炼,保持一个好身体。

人老了,什么最重要?当然是身体最重要了,如果身体不好的话,需要麻烦儿女的时候,本来嫌弃自己的儿女,更会嫌弃自己。

有一个好的身体,不仅自己过得自在,儿女也省心,自然矛盾就少一些。


3、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己有一个好的兴趣爱好,就不会把重心放在儿女身上,即便她们嫌弃自己,自己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多听听他们的想法

我们都会变老,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从一开始的他依偎着你,有事没事都会喊爸妈,到后来的几乎没有共同话题,这是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的老去。老人和子女成长在不同的环境,即便是同一件事,不同的生活经历也会让他们之间的看法也不同。作为老人,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看法,也多去了解哪些新鲜事物,多去和孩子聊聊,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而不是以我是你爸妈这种说法去强迫子女,子女长大了,不会再那么顺从你的话。

孩子为什么讨厌你,可能就是因为你过于自以为是,不在乎他们的看法,可能从小开始就是这样。所以老人要改变一下心态,虽然他们是自己的子女,可是他们成家了,不再是懵懂的少年,有着自己成熟的想法很正常,给出一点指导是没错的,但是若是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想法就不太合适了。

和他们分开住

很多老人担心自己会被孩子所忘却,所以选择和孩子一起住。而这一点,往往成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哪怕是情侣之间的相处,如果没有了距离感,感情也会渐渐淡下去。亲情也是如此,每天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未必是一件好事,孩子在过自己的生活,老人这时候和他们住在一起,反而是一种打扰。

不要想着自己能为孩子收拾家务,也不要把自己的生活绑在孩子的生活之上,这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自己老了,如果没什么病,可以自己每天去公园散步,和公园的其他老人拉拉家常,下下棋。还可以选择去跳广场舞,锻炼身体。老人和子女之间是需要一个空间的,分开住就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可以让孩子没事来看看你,和你聊聊天。子女长大了,不是那个什么都需要父母来照顾的孩童了。当然分开住也是为了避免另一种尴尬的情况,就是婆媳吵架,儿子遭殃。

少管孩子的事

分开住之后,也不要整天打电话去问这问那的,给孩子点空间吧。他们可能本来就比较反感老人这种多管闲事的性格,规划自己的生活,可以培养一些爱好,比如书法什么的,把自己日子过的充实,而不是每天想着自己子女今天咋样了。

千万不要过多插手子女的生活,言多必失,亲人之间也是如此,说的多了,谁都会感到厌烦。我们教了子女几十年,让他们学会了独立,那我们老了也要学会独立生活。时代在进步,孩子们是紧随时代的脚步的,我们或许会与这个时代脱轨,思想或许会停滞在上个时代,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懂,所以少管闲事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你老了以后你的儿女嫌弃你,你会怎么做?

小时候以为人老了就是单纯的头发白了,脸上长皱纹了,声音沙哑了,仅此而已。而且老了还不用干活,每天喝喝茶、聊聊天、遛遛鸟,不用养家,日子好不惬意。不知为什么人们会害怕老去呢?

长大了以后一直到奔四的年龄才明白,老去的真正意义以及老去后的残忍现状。“只有新人笑,谁闻旧人哭”,幼儿园门口挤满了翘首以待的家长,养老院从来都是令人敬而远之的地方。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其他身体机能也老化的厉害,这不是你被 社会 淘汰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你的思想,你的觉悟甚至你的认知都老了。而且你曾经讨厌的老人味,在你不自察时已全身弥漫。

这样的自己会确定不被儿女嫌弃吗?

当你老了,你非要和儿女生活在一起,。就像一颗生机勃勃的树木,上面有一根枯死的树枝,即使了无大碍,但有碍观瞻啊!喜新厌旧不是人们普遍的心理吗?

要有自知之明,倚老卖老的结果是加大令人讨厌的筹码而已。 有的人喜欢道德绑架,认为一个 社会 应该以尊老敬老作为它的文明体现,国家和 社会 也在大力的提倡。殊不知,越是需要宣传提倡的所谓的优良传统,越是有令人诟病的地方。

要想老年活的有尊严且体面,那就要年轻时未雨绸缪,高瞻远瞩地为之奋斗且规划。

不久前网上有个养老版本,说的是农村有位退休老教师,晚年不能自理。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老教师每个月有八千多块的退休金。两个儿媳妇轮流照顾,轮到谁谁就领取老人那个月的退休金。

老人对儿媳妇们说,只要你们把我伺候好了比你们喂猪效益强。这一时被传为笑谈,但话糙理不糙啊!现在 社会 生活压力很大,很多人都是全家奋斗,勤勤恳恳不停努力,才能在 社会 有一席之地。如果家庭经济的主力军被老人牵绊,那将是很无奈的事情。而这种事情在如今 社会 已普遍存在。


在我尚有能力之时,一定为自己留一处归宿。哪怕三间瓦房,二分薄田。如果我老了,生活尚能自理,头脑还算清晰,我一定不会牵绊子女。回归故里,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修缮屋顶,围上院子,在瓦屋里支起一处炕。

二分薄田一半莳花一半种菜,养一条田园犬看家护院,喂几只草鸡下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使养老金微薄,依然能够勉强度日。何苦去参与儿女的生活,增添他们的苦恼呢!

实在老迈无力不能自理,趁自己还清醒作出决定,住到养老院去。如果自己的养老金不够缴纳费用,剩余的可以由儿女补齐。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晴天时在养老院温暖的阳光下,漫长的一生足够你回忆。

去年冬天的一个周末,早晨我起床去买早点,走到小区西门的时候,猛然看见门口乌压压围着一群人,110和120的红蓝灯在寒风中无声闪烁。我本有热闹不看王八蛋的心理也凑了上去。 我在人群外站定,隐约看到不远处的地上盖着一张白布单,布中间凸起一个人形物,周围渗出的是血迹和黄白色的固态物体。

我心里一惊,转身便逃,我这人 天生心软 ,见不得别人受苦,更见不得别人出意外,所以这样的热闹一眼都不想多看。

但是身后人群中的声音还是传入了我的耳朵。


“听说是8号楼的那个老太太?咋跳楼了?!”

“是8号楼的!哎呀呀真惨,脑浆子都砸出来了!”

“废话,33层跳下来的,人都摔得不成型了,惨啊……”

人群中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叽喳声,嗡嗡的像一群麻雀,而且远处还有更多的麻雀围了过来,好像这地方满地都是食物。

我深吸一口冷气,快步走着,最后竟然情不自禁地跑了起来。

我一口气窜回家,瘫在沙发上半天没缓过神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很可能是面色苍白,毫无血色。

周阿姨

小区就这么大,有人跳楼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我不愿意打听这个事,可是广场上,菜市场里,小区门口的小超市中,大家都在谈论这个事情,毕竟一个大活人跳楼,又是本小区的,没有什么话题比这个再刺激好玩的了!

跳楼的人姓周,五十多岁,农村来的,一直在这给儿子看孩子,大家都喊她 周阿姨 。

周阿姨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她微微有点驼背,身材瘦小,不善言语,见人喜欢先笑。

小区里这样的阿姨不在少数,都是过来带孩子的,现在年轻人都忙着上班,抚育下一代的重任往往得交给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们。

周阿姨有一个小孙子,她视为掌上明珠,平时对照顾孩子非常上心。

这引起了她儿媳妇的强烈不满,感觉老人对孩子过于溺爱,现在的年轻人中有不少都奉行 “狼爸虎妈” 教育理念, 好像两三岁小孩就必须得自己会穿衣吃饭一样。

为此,儿媳妇没少和周阿姨起冲突,后来,甚至在小区广场里就直接朝老人大吼。

周阿姨是个苦命人,老伴前年刚去世, 她自己无依无靠无收入 ,只能投奔儿子,所以面对这样的大吼,她通常都 不敢还口

她儿子过得也并不轻松,年纪一把了还没买上房子,后来周阿姨一跺脚一狠心,就把老家的宅院给卖了,又东拼西凑了一些,用自己毕生的积蓄给儿子买上了房子。

周阿姨天真的以为,自己如此虔诚地奉献了所有,那儿子儿媳肯定会对她好,再差也不会嫌弃她吧,不然他们还算个人吗?

更何况,她对自己的小孙子是极好的。

天台上的一夜

后来警察从物业调出监控,发现周阿姨跳楼的时候,竟然在楼顶的天台上待了一夜。

那一夜,她可能是想说服自己,也可能是对自己的小孙子多有不舍,毕竟她走了,谁来照顾孩子呢?

但是最终不知为何,她还是走了最后一步。

跳楼的前一天晚上,周阿姨同儿媳妇在广场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准确来说,她是被儿媳妇当着众人大骂了一顿。

起因无非是周阿姨看孩子太要紧,小孙子跑到哪她都得跟着,儿媳妇让她别管,说孩子就得散养。

周阿姨不解地说, 他才三岁啊,路上这么多人啊车啊,摔了碰了怎么办?

“三岁孩子啥不能干?咱家淘淘(孩子名)这么娇贵,都是让你惯得!” 儿媳妇声音高亢尖锐。

守着那么多人,周阿姨涨红了脸,于是嘟囔了几句。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儿媳妇情绪非常激动,张牙舞爪, 大喊着让周阿姨滚出她的家,让她从哪来回哪去,别再这祸害她的孩子。

周阿姨低着头,不言语了,她老家的房子都卖了,自己还能滚哪去呢?

而且,她一个农村老人,离开了世代耕作的土地,连一分收入都没有,花每一分钱都得问儿子儿媳要,拿人家的手短,所以这个时候她只能默默忍受。

本来这事,到这就可以结束了,周阿姨继续苟且偷生,能熬一天算一天。

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么巧,第二天是周末,本来说好一家人要出去玩两天,可儿媳妇赌气,坚决不许带着周阿姨。

周阿姨的儿子也是懦弱可恨,踌躇了半天,最终还是一家三口开车溜了,把周阿姨独自扔在了家里。

小孙子哭着喊着要奶奶,被他妈妈一巴掌打得没声了,拖拉着上了电梯。

更悲惨的是,周阿姨儿子走的时候,一分钱都没给她留!

那天晚上,周阿姨敲过邻居家的门,借了20块钱,还笑着说她儿子忘给她钱了,自己没钱吃饭,等她儿子回来就还。

这些矛盾的积累,这些阴差阳错,这些种种的委屈,这些生活中无法排解的愁苦,最终还是让周阿姨走了绝路。

在天台上踌躇一晚,不舍万千,最终还是毅然从33楼一跃而下了!

当我们老了

我一直不太相信养儿防老这句话,养儿他不啃老就很好了。

从周阿姨这个事上,咱们可以看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原来人老了以后,寄人篱下,是这么不招人待见。

特别是当你没钱的时候,这种 不招人待见 直接会变成 厌恶 !

哪怕你用毕生积蓄给他买上房子,哪怕你日日夜夜伺候他们吃喝,哪怕你用全部心血给他们看孩子,他们好像都觉得理所当然!

只要你花他们的钱了,那你就是欠他们的!

几十年舐犊情深的亲情,抵不过柴米油盐的现实。

我们原以为牢不可破的血缘关系,在生活矛盾之前不堪一击。

所以,别抱任何幻想,别想着把自己的老年生活托付给儿女,咱们赌不起。

那从现在开始,咱们就需要做好准备,准备打一场 老年生活的漫长战役。

周阿姨的事情或许是个特例,但婆媳矛盾、家庭不和是现代家庭的一个常态。

在城市化进程中, 原生农村家庭老人 和 新生代城市家庭年轻人之间 的碰撞、摩擦和交融,总不会那么容易,大多数都很艰难。

因此我们必须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为了自己的老年生活幸福,得做好以下准备。

1、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不论何时,都要有一个栖息之地,以防万一被儿女赶出家门,老无所归。

垂垂老矣之年再露宿街头,这个体验恐怕不会太好。

2、要有棺材本,有点退休金。

拿人家的手短,花别人的钱就得看人脸色,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至亲也不行。

年轻时一定要存一点养老钱,最好有点退休金,这样老来老去也不至于花一分钱都得问儿女要。

在这个世界上,兜里有钱,永远是一个人最大的底气。

3、保重身体。

身体好是自己的福气,也是儿女的福气。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我们得从现在开始锻炼好身体,老了少生病、少用人。

一个 健康 有钱的老人才是受人爱戴的老人,一个病恹恹走路都需要别人扶的穷老人,去哪都招人嫌。

如果真老到需要人了,但凡有能力,建议请护工、进养老院。

轻易别给儿女添麻烦,原因大家都懂。

4、过不到一起,就别强求。

年轻人和老人的思维想法、生活习惯都不同,如果真过不到一起,那就别强求。

强扭的瓜不甜,强行融合的家庭也不幸福,与其在一起看着都讨厌,不如各过各的。

孩子们逢年过节来看你一眼,大家其乐融融一番,也是就是了。

毕竟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永远陪着谁。

大家生而孤独,老而孤独,死而孤独。

毕竟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结语

人生不易,别自己给自己添堵。

当你老了,猫嫌狗弃,那就自个过自个的,大家都图个清静,其实也挺好。

身体 健康 ,有点小钱,养花遛鸟,人生也不见得就枯燥无味。

非得舔着个老脸往儿女跟前凑,让人厌恶,图个啥啊?

我大舅舅被表哥轰出家门,后来一直住在地下车库直到去世,每天捡垃圾桶里的剩饭剩菜吃,有时候会有好心人给大舅舅送饭,母亲曾接大舅舅来我家住,大舅舅宁死不离开表哥所在小区,久而久之也没人愿意再管他。

大舅舅是个文化人,大专毕业,那时国家还包分配,只不过分配的工作有好也有坏。外公外婆都是农民,没有什么背景,更帮不了大舅舅一点忙,大舅舅为了下一代能更好的发展,接受了国家所分配的工作。

我和大舅舅几乎很少见面,小时候大舅舅除了过年几乎不回外公外婆家,我也没机会见到他,后来,我读大学了,刚好是大舅舅所在城市,这期间和大舅舅熟络起来了!

在我记忆中,大舅舅特别爱干净,但他不喜欢乱花钱,可能与他生长环境有关。每次见大舅舅,大舅舅的衣服都很整洁,虽然衣服颜色有点褪色,但没有一点灰尘。

我大学毕业那年,大舅舅退休了,表哥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很快,表哥结婚了,为了买一套婚房,大舅舅不得不把他的老房子卖掉,大舅妈去世已有七八年,大舅舅一个人住很孤单,就和表哥商量卖掉他的房子,买一个大点的房子,给他留一间屋子就行。

表哥和表嫂二人都同意,大舅舅也没多想其他的,房子下来后,大舅舅又拿剩下所有积蓄给表哥的房子装修,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让人羡慕!

五年后,大舅舅突发脑溢血,还好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腿脚落下不便,刚开始表哥还积极帮大舅舅,后来时间久了,表嫂先烦了,表哥也跟着烦了,而且大舅舅对腿脚不便这件事心里本就有过不去的坎,再加上表哥、表嫂的变化,大舅舅日日生闷气,很快就复发了,再次抢救过来时,几乎无法走路,只能用爬的。

这对大舅舅而言,是致命的打击!他吃喝拉撒睡全在床上,有时候家里没人,他想自己处理,但每次都搞砸,表哥、表嫂一回家就埋怨大舅舅,久而久之,表嫂发怒了,扬言要轰走大舅舅,表哥不做声,保持沉默,终于在某一天清晨,表嫂把大舅舅轰出了家门。

大舅舅的脾气也倔,半靠在墙角愣是一句话也不说,最后,表哥看不下去,就给大舅舅一些吃的,大舅舅实在是饿的受不了,就趴在地上吃了,那场面相当心酸,就这样大舅舅在楼道住了三天,这期间邻居们怨声载道,因为大舅舅吃喝拉撒睡都在楼道,可见那味有多大。

邻居们见找表嫂说不通,转头去物业投诉,后来经过协调大舅舅又住进了表哥家,只不过这次没住半个月又被表嫂赶了出来。

就这样一段时间后,表嫂直接把大舅舅丢到车库,这时亲戚们才知道这事,我母亲曾去接过大舅舅不下十次,但大舅舅宁肯饿死在车库,也不愿意离开!

我第一次去看大舅舅时,我惊呆了,他全身发臭,我想找人帮他洗澡,我还没碰到他,他疯狂地叫了起来,神智好像有点问题,后来,我在周围邻居口中得知,大舅舅可能患上了精神病。

物业也强制把大舅舅清出小区,可不知什么时候大舅舅又爬到了车库?物业也曾多次找表哥、表嫂商量怎么办?表哥、表嫂冷漠的和物业说和他们没关系!

往后的日子,我都会固定时间去车库给大舅舅送吃的,但他真的不记得我是谁?

那天,天下瓢泼大雨,我心里隐隐不安,也不知怎么搞的就是想去看看大舅舅,一番挣扎后,我还是去了,到了小区,我身上已彻底湿透。

我翘首期盼的来到车库,但我没见到大舅舅,那个地方干干净净的,好似没人住过一样。

后来,我把整个车库都找遍了,还是没见到大舅舅,问过物业才知道大舅舅已死了!

霍泱泱说:

如果老了被儿女嫌弃,该怎么办?

这个很重要,有些老人为了孩子,把自个的房子卖掉,然后和孩子挤一块,这个想法不能有。

父母住孩子家一年半载这个没啥问题,但时间长了,问题就会慢慢浮出水面,以至于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自私是一门学问,父母对孩子自私更是人一生的追求,在绝大多数父母眼中,父母可以为孩子牺牲所有,包括命,但孩子却不会这样。

父母学会自私才能安定和孩子的关系,一味的付出得不到孩子的回应!

父母老了把所有寄托都放在了孩子那里,孩子一有啥事就跟着着急,这是不对的,应多培养兴趣爱好,把注意力转移一下,这不单单对孩子有益,对父母也有益!

父母老了,手里有钱不用看孩子脸色行事,更不会给孩子带来烦恼,孩子没烦恼就不会嫌弃自个父母。

人生要经过的过程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 以前总喜欢一个人躺在夜空下看星星,吹着有点凉意的夜风,让有点清醒的头脑任意的发挥。可来到着以后,在也没有那么多星星可看了,我也再也没有那样在夜里一个人吹凉风了。今晚睡不着,没有星星可看,就看看这屏幕吧。 回首过去的一年,我感觉到的只是压力。我几乎是拖着身子走过来的,感觉很累。唯一觉得有点欣慰的是“无语了”的创建。“无语了”的创建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更好的展现自我,也让我心灵有了点依靠,我的精神也有了寄托。 人的心灵总要有一个港湾去停靠,不然会觉得很无助,很空虚的。朋友曾对我说:在这一年中,你把自我丢失了。是的,这一年来,我经历了太多太多我从来未遇到的事,一下子那么多事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