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份青岛新增企业量领跑全省,当地有哪些措施值得借鉴?
国家发改委:中西部地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当地有哪些措施值得借鉴?
国家发改委:中西部地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如下的措施值得借鉴。
一、中西部地区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 GDP由22.2万亿元增长到49万亿元,年均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增长2.2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5.8个百分点,区域发展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我国中西部的铁路总里程已超过90000公里,自2012年起,已在全国范围内增加了近70%,我国中西部目前拥有350万多万公里的高速公路,自2012年起,我国新增加的道路里程已达到80%。
中部地区大通道大枢纽、西部地区“五横四纵四出”一体化运输通道的建设正在加速,地区的通达性、通畅性、均等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二、抓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点任务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强化农业的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加快科学、技术、教育、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在五至十年内,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上已经取得突破,在中西部地区发展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中西部地区已经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中西部地区。
三、优先安排建设项目
重点发展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重点发展高科技和军工技术。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等。
四、加大金融信贷支持
银行按照贷款的自主性原则,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重点支持大中型能源项目,如铁路、干线公路、电力、石油、天然气等。
加快对国债配套贷款项目的审核,确保按施工进度尽早发放贷款。对于基建投资大、建设期长的工程,要视建设周期和偿还能力而定。
新技术形势下,企业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新技术形势下,企业的应对措施 1、关注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根本所在。相关规定对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取日期、获取方式、占有期间、产权范围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要确保企业符合具体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对以全球独占许可形式获取的核心技术要予以特别关注。 2、关注企业的研发费用归集 工作指引中对于研发费用的归集有着较为细致的规定,需要确保企业研发费用的归集符合相关规定。另外,企业要留意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也要保证一定研发费用的投入,以确保其占销售收入之比符合法规要求。对于企业委托外部研究开发部分费用,需要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且其计入研发费用总额未超过规定标准;企业政府对复工复产有哪些支持措施?
1、政府出台了哪些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影响的惠企政策?如何尽快知晓并享受政策支持?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纷纷出台了一批支持产业领域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的惠企政策。这些政策有些更加适用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影响,有些也适用于各种所有制和各种规模的企业。
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已推出开设“守’沪’战‘疫’”专栏(www.ssme.sh.gov.cn),对相关惠企政策作进一步动态汇总和梳理,并在上海市企业服务云的“政策知识库”专栏中及时发布和更新,助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2、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原材料或零部件供应紧缺、运输仓储服务不足等问题,将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后续上海市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深化支持复工复产企业的联合联动、链式保障,在行业、领域等方面进行拓展,包括物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配套等企业。
3、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链供应链如何确保安全畅通?
4月30日,长三角地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5家直属海关发布联合通告,全力保障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通告具体措施包括五方面。
一是在海关总署指导下,建立由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海关参与的保通保畅协调工作机制。二是加速上海口岸货物报关和提离。三是建立重点企业重点物资通关绿色通道,统筹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名单,实现“白名单”企业五关互认。四是加速长三角地区进出境货物跨关区流转。五是搭建长三角关企信息互通平台,在五个海关的“12360微信平台”共同开设长三角关企互通专栏。
4、单个企业复工复产之外,如何有效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上海不断扩大复工复产企业范围,滚动推进,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比如,汽车行业是以整车带动关键零部件和仓储物流企业复工复产。
5、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企业复工复产的需要,是否考虑过出台一些缓解人员跨国、跨省流动问题的政策措施?
上海市将根据国家关于人员跨国、跨省流动的标准,及时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及规定,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和实施。
6、满足复工复产资金需求,哪些重点领域和企业将获得信贷支持?
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投放,满足复工复产资金需求,鼓励银行机构单列信贷计划,主动对接民生保障、防疫建设、医药医疗、物资生产等企业需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住宿餐饮、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文化娱乐、会展等行业,加强研判,做好对接,对于有发展前景、信誉良好但暂时流动资金受困的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7、针对复工复产,保险业有哪些支持政策?保险产品有哪些创新?
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减费让利、适度延后保费缴纳时间、扩展新冠肺炎责任、赠送保单等方式,支持受疫情影响较重企业和人群渡过暂时难关。鼓励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餐饮业等,加大保险政策倾斜。
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企业特定保险需求,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开发设计责任更广、价格更低、覆盖更全的责任保险、营业中断险、复工复产复市疫情防护综合保险等,不断扩大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覆盖面,帮助缓解企业和群众的后顾之忧。加大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履约保证保险、健康险、养老险等业务拓展力度,为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相关人群提供更多保障。鼓励针对驾驶员、邮政快递人员、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公益志愿者等定制专属保险方案,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普惠性的保险保障。
支持在沪保险公司进一步丰富抗疫保险产品供给,扩展新冠肺炎保险保障责任,扩大因疫情导致营业中断险等风险保障的覆盖面,创新推出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保险。加强抗疫保险保障服务,研究推出适当延长保单期限、降低保险费率、延后保费缴纳时间等措施,建立保险理赔绿色通道,提升理赔效率。
8、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流动性困难企业有哪些延期还款支持?
对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有还款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支持银行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双方自主协商确定通过续贷、展期等方式纾困解难,原则上做到能续尽续、应续尽续,尽力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可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延长还款期限或当期、实施征信保护等方式减轻客户还款压力,对于受疫情影响未能及时还款或办理赎当、续当的客户适当暂缓催收,确保不因疫情导致的办理不便而增加客户额外融资息费,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不盲目做逾期绝当处理。
9、针对产业链复工复产有哪些金融纾困支持措施?
支持核心企业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融资后,以适当方式减少对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占用,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通过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存货与仓单质押融资等方式,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增加外贸信贷投放,加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全球产业链协同发展。
10、疫情期间,企业如果面临一些生产许可证到期怎么办?
以食品生产企业为例,如果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因疫情影响无法办理许可证延续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顺延至本市疫情解除后1个月。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应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禁止安排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重新进行健康检查的,其健康证明在2022年3月1日后到期的,视为继续有效,相关从业人员应在本市疫情解除后1个月内办理健康证明。
11、环评如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于4月30日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优化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从优化环评和排污许可手续办理方式,统筹衔接环评与排污许可试点改革政策,转变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强化政府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出台13条支持政策。
比如,豁免抗疫保供类项目的环评和排污许可手续。对医疗机构改扩建、集中隔离点或方舱医院新改扩建、抗疫保供物资生产、研究实验等临时性抗疫保供项目的环评及排污许可手续予以豁免。
适当延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期限。原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因疫情防控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验收工作可顺延至本轮疫情社会面解控后的3个月内完成。延长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在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完成到期排污许可证的延续或换发手续的排污单位,可在本轮疫情社会面解控后的3个月内办理手续,期间排污许可证仍然有效。
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及支柱产业发展。对列入市、区重大项目清单的建设项目以及本市支柱产业的部分建设项目,实施技术评估提前介入,专人跟踪指导,定期调度进度等保障措施,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12、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实现信用修复?
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助力各类市场主体稳定发展,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市信用办)制定了《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助力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的实施方案》。
目前,上海建立了疫情期间信用修复快速办理机制。对企业通过“一网通办”提交的信用修复申请,当日转办至行业主管部门。已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经营企业和生活物资保障企业,可凭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等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通过上海法院网上诉讼平台等途径向执行法院申请修复,执行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意见,经审核认定可恢复信用的,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在收到修复通知后1个工作日内撤下信息。建立税务“快速办”信用工作机制,对防疫重点企业,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信用补评、信用复评、信用修复等相关流程办理,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完成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用修复的企业,因融资、招投标等需要提供信用修复证明的,执行法院应当收到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相关证明文件。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标准,除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不予修复的信息,对涉及交通、城管执法等领域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申请,在履罚后及时予以修复。
在“一网通办”网站、“随申办”APP、“信用中国(上海)”网站上等为企业开设信用修复申请专栏。通过线上查询、手机短信提示等多样化方式供企业了解办理进度、获取修复证明文件。优化信用修复申请流程、缩减申请材料,加快上线电子签章功能,对能够通过数据共享核实的身份证明、信用报告等材料,不再要求企业提交。
13、用人单位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致生产经营困难的,是否可缓发劳动者工资?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的有关指导意见以及《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十条的规定,企业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致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但延期支付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14、受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用人单位因停工停产、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等原因,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以此为由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如何处理?
对于因疫情或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导致停工停产或暂时生产经营困难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引发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纠纷的,应注重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着力化解矛盾,促成双方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坚持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坚持审慎处理的原则,一般不予支持。
全省早稻丰收实现“三增”,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措施?
2022年的早稻生产进入了收割阶段,安徽省的早稻不仅实现了面积的增加,而且也实现了每亩粮食产量的增加以及粮食总产量的提升,这也为安徽省早稻的丰收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能够保障2022年的早稻实现全面丰收,安徽省在生产种植期间做出了很多技术性的转变。此外为了加强科技对水稻种植以及生产的支持作用,安徽省的相关部门也响应号召集与强大的政策扶持力度,实行“两强一增”的行动,为早稻的丰收提供基础上的帮助。此外在粮食生产目标上,实行粮食发展以补贴等专项资金的发放,这样的补贴方式不仅能够给农民带来示范性的支持作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实现集中育苗、插秧等环节的服务,使早稻的种植面积逐步稳定下来,这也让早稻的收割实现了大丰收。
其次在早稻的生长过程中,为了防止病虫害、自然天气对早稻的成长造成干扰,各技术部门也做好了相应的培训工作。这样的培训技术也让农民能够在应对夜和等害虫时,有效地将其灭除病且不伤及水稻的结穗。这种技术支持以及生产上的指导,使早稻能够实现水分以及氧料的充分吸收,进而为早稻实现三增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总之,无论是技术扶持、政策支持还是农民日夜不断,在田间除杂草、防害虫等行为,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而这样的技术以及艰辛的工作态度,也让我们在秋稻的种植以及收割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帮助作用。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够促进粮食的增产,农民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收入,补贴家用,促进农民经济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