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等 10 亿成立新能车产业基金,该公司日后发展前景如何?
江淮汽车的前景怎么样?江淮汽车 主力净流入?江淮汽车配股分红在几月?
最近几年的时间,全球多个国家就发布了将来几年或十几年后禁止出售燃油车后,不少盛名品牌车企相继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因此能源汽车领域得到了前所未见的发展红利和前景,并且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属于新兴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和研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为投资者的我们是否存在机会一起搭上这趟驶往未来的"列车"呢?关于汽车行业的上市公司--江淮汽车,我今天就在此与大家好好聊聊!
在正式测评江淮汽车之前,我把这份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给大家看看,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汽车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于1964年,是一家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及动力总成研产销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截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同时也属于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为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
大致叙述了江淮汽车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了解下江淮汽车公司有什么长处,值不值得我们投入?
亮点一: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的报告显露出,在轻型货车方面,公司一共卖出了19.1万辆,销量在同行业该领域名列前茅。并且MPV销量逆势增长,全年的销量突破了6.65万辆。在汽车出口总量上,公司在同行业中可排名到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还是跟以前一样排行第一,SUV出口数量高于4万辆,处于行业出口第一。
公司的MPV及轻卡在国内外市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帮助公司可以在该细分领域保持地位不变以及扩张。
亮点二:新能源车先发优势
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在2017年销售了2.8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和往常相比增长了53.86%。以及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这些方面都属于行业中领头羊。还有华霆动力、巨一自动化也和公司是合作伙伴,他们协作在电池系统、电机电控方面投资创立了合资公司。
与此同时,公司还协同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共同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公司将来可以在新能源领域具备突出优势。
因为篇幅不够,要是想知道更多关于江淮汽车的深度报告与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江淮汽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中国的汽车品牌在2021年顺利达成从奔跑追赶世界品牌到齐头并进一起跑的目标,然后再彻底超越的非常关键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领域中不断占据技术和先发制胜优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已经得到政府的全面支持和市场的好评,接下来,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和认知度能够领先欧美日国家的很多驰名的老车企的可能性很大。
如上所述,江淮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的研发技术已经获得全国知名汽车生产企业的认可,之后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之一!
只不过文章具有时限性,假如想更准确地了解江淮汽车行情,可以点击此链接瞧瞧,有专业的投资顾问能够帮你,看下江淮汽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江淮汽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江淮汽车股票值得持有吗
目前,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在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内禁止销售燃油车,许多知名品牌车企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方向。因此,能源汽车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红利和发展前景。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这个行业的发展和R&D潜力将会非常大。
投资者有机会搭上这趟通往未来的“列车”吗?今天借此机会带大家了解一下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江淮汽车。
在分析江淮汽车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下汽车行业龙头股名单。想看的请用手指拿起来:宝藏资讯:汽车行业龙头股排行榜。
首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4年,是集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动力总成的研究、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汽车企业集团。目前,公司是安徽省12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也是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品牌5强。其主要经营范围是R&D,生产和销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
在简单说明了JAC的公司情况后,我们来看看JAC有什么优势,是否值得我们理财。
亮点1:细分市场领先优势
2017年报告显示,公司累计销售轻卡19.1万辆,在同行业中该领域销量也位居前列。此外,逆势中的MPV销量也有不错的增长,全年共售出6.65万辆MPV。公司出口汽车总量在同行业中排名靠前,可排第四。其中,轻卡和高端轻卡出口继续保持之前的成绩,即第一。SUV出口突破4万辆,全行业第一。
我们的MPV和轻型卡车在国内外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使公司能够保持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地位并继续扩张。
亮点二:新能源汽车的先发优势
2017年,江淮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83万辆,同比增速为53.86%。不仅如此,公司在新能源技术积累、市场推广、合资合作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同时,公司、华亭电力、聚义自动化进入电池系统和电机控制行业,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此外,公司还与大众的合资公司、蔚来汽车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使公司未来在新能源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由于篇幅有限,更多与江淮汽车相关的深度报道和风险提示放在下面。请点击链接:【深度调研报告】江淮汽车评论,推荐收藏!
第二,从行业来看
中国汽车品牌从跟跑到追赶世界品牌,再到并驾齐驱追赶对手,2021年顺利完成了关键的一年。中国汽车在世界上一直占据着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受到政府的鼓励和市场的好评。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和认可度将领先于欧美日众多知名老牌车企。
如前所述,江淮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的R&D技术得到了国内知名汽车厂商的认可,未来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不过这篇文章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你想更准确的了解江淮汽车市场。
江淮汽车:为何能跑赢2023上半场?
2023上半年,消费需求持续走低、“价格战”让不少上市车企牺牲盈利,江淮汽车为什么能跑赢?
2023上半年,中国车市承压前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市场需求持续走低,并且在6月市场需求指数跌至40%以下。与此同时,新能源浪潮快速来袭,智能化热潮在资本市场高潮迭起。怎样在销量、利润之间取舍,不仅是摆在所有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同时也是投资人关注的重头戏。
反观江淮汽车,不仅整体销量、出口增速全面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净利润大幅增长。
这不禁令人好奇,为什么江淮汽车能跑赢2023上半场,面对全新开启的下半年,江淮汽车又将给人们带来哪些新的期待?
1 车市艰难回暖,全面跑赢大盘回看2023年初,中国车市虽然告别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和为期7个月的部分30万以内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但由于全社会同时也结束了三年的疫情困扰,整个汽车行业都对重启的车市充满期待、摩拳擦掌。于是,一场席卷全国多地的价格战在一季度瞬间打响,导致消费者纷纷持币观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得益于中央和地方促销费政策相继落地、国六切换,以及全国多地的营销活动等,中国汽车行业顺利走出了一季度的市场过渡期,二季度形势明显好转,上半年车市逐步恢复,整体累计产销以9.3%和9.8%的同比增幅,重回正增长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新能源和出口仍然是中国汽车业两大增长点。
聚焦各大传统汽车集团,2023上半年普遍没能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据《汽车K线》统计,截至2023年6月,仍然有部分传统大型汽车集团累计销量同比下跌,而实现上涨的,涨幅也普遍在个位数。
不过江淮汽车是个例外。
据其6月产销快报显示,江淮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7.88万辆,同比增幅达到了18.53%,不仅远超其他传统大型汽车集团,同时也明显领先于中汽协公布的行业平均增速。更重要的是,从上半年累计销量表现来看,江淮汽车年度目标完成率已经达到了44.4%,在所有传统大型汽车集团中,位居第一。
有人说跑赢大盘或许是同行的衬托,从江淮汽车自身来看,2023上半年整体销量回暖的同时,还实现了全新价值架构下的商乘并举。继上年同期扭转“商强乘弱”的格局后,2023上半年,两大板块全面重回正增长,其中乘用车板块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29.09%,接近三成,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至58.3%。
更为关键的是,江淮汽车上半年出口量达到了8.92万辆,同比增长82.98%,增速超过中汽协公布的行业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出口业务持续发力,不仅让江淮汽车在《2023凯度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中,排名上升4个名次,位居中国全球化品牌第36位,同时还有效拉动了江淮汽车2023上半年规模和效益双增长。从国际化的品牌地位,和销量结构的维度重塑集团价值。
2 净利润大幅增长,笑看江湖混战以价换量的价格战,既是挽救销量最直接的手段,往往也是一把牺牲利润的双刃剑。
近期,恰逢各家汽车业上市公司集中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时间段。在《汽车K线》关注的70家中国汽车业上市公司当中,截至7月中下旬,预计将会出现亏损的多达35%,而在实现盈利的公司中,又有三成预计将出现盈利下降。
资本市场随即给出回应,据《汽车K线》近期发布的汽车股周度涨跌榜显示,在结束了上半年最后一周“压哨逆转”、下半年“开门红”之后,第28周汽车股增速明显放缓,三大股指也在进入7月下旬后震荡下行。
「图片来源于江淮汽车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
此时,江淮汽车发布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这样的成绩为汽车股带来了一抹亮色,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江淮汽车股价触底反弹,多家投资机构对江淮汽车给出了买入和增持的评级。
对江淮汽车来说,上半年盈利能力的大幅增长,让曾经的很多猜疑不攻自破。
时间拨回到2022年,在全行业仍然被疫情笼罩,年初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的情况下,不少车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不得不采取原地观望的保守态度。但江淮汽车主动求变,在2022上半年一举改写了公司创立以来“商强乘弱”的固有格局。然而,每一次壮举的背后,都免不了付出相应的代价,2022年江淮汽车不仅整体产销出现同比下滑,同时一整年都困扰在亏损的阴影当中。
2023第一季度,江淮汽车实现扭亏为盈,5月22日,江淮汽车再发公告显示,公司1-4月实现营收144.51亿元,同比增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提升至19.8%,归母净利润同步实现高速增长,并将这一趋势保持到前不久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中。从公司经营的维度,实现价值重塑。
3 “以智能领导智能”,实现价值重塑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业绩的好坏只是一时的成就。投资者们所期待的,是江淮汽车更为宏大的野心。
2023年,跑赢了上半场的江淮汽车,似乎终于可以卸下压在肩上的负担、抛开质疑,以饱满的姿态发力下半场的争夺。只不过,和过往的时光相比,江淮汽车这次要赢的,不是自己,而是放眼全球最热门的赛道。
2023年4月12日,江淮汽车高调官宣,正式进入到“无智能,不造车”的全新时代。将以全球新布局、智能化平台、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技术、智能化制造五大维度为行动要点,践行“以智能领导智能”的全新品牌战略。
其中,在全球化布局方面,不仅涉及到超5000人次的智能领域研发团队,还涵盖了120亿元的累计研发投入;在持续与大众、蔚来、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等深化合作的同时,还将牵手新伙伴,不断完善产业布局。
此外,基于MIS架构、DI平台、MUSE共创智电架构的推出以及江淮QX混动、钇为3、江淮瑞风RF8等多款新品年内相继落地,全面覆盖轿车、SUV、MPV三大品类,以智能化平台,为用户带来更丰富的全新智能化产品、体验到更多全新的智能化技术。
而普通用户或许无法直接感受到的,是在这背后江淮汽车智能化制造层面的全新成果。得益于全新构建的J-MES智能制造系统架构,能够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的广泛互联和感知,支撑生产过程全流程的智能化管控。对消费者来说,这是打造一款智能化产品的制造基础,在投资者眼里,智能化赋能的造车水平,无疑将为接下来的盈利表现,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
4 View of Autoskline时至今日,中国在世界智能汽车领域已经实现领先。但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方面也遇到了瓶颈,终端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资本市场中智能化概念资本热潮不断冲击。谁能打破行业困局,谁就有望全球智能汽车行业的引领者。
展望下半年,汇聚全集团之力的江淮汽车,合纵连横。在为自己重塑新生的同时,人们更加期待的是,江淮汽车能否完成由行业破局者向领导者的转变,让中国汽车在全球智能化汽车的舞台上走得更远。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K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能源车企的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行业概况
1、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2、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接近800万辆
2020年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其中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5年我国汽车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前瞻在此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02万辆,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783万辆。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代工厂”江淮自立门户,新车杠上比亚迪,开局即败局!
在经历了前些年由政府牵头的汽车新能源化,在花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进行推广之后,如今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来到了30%左右。
在犹如“淘金热”一般的新能源起步浪潮退去之后,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也已相对稳固,以比亚迪为首的技术型“元老”以及以理想、蔚来等品牌为首的新势力“元老”成功靠着更为扎实的前期铺垫和更快的决策反应能力,成为第一批吃到“虫子”的“鸟儿”,印证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古话。
但实际上,在这些成功案例背后,仍旧有许多早早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早鸟”们,如今依旧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江淮汽车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早在2002年,江淮汽车就已经开始布局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相关内容,先后研发出了铅酸版电动中巴、弱混BSG以及中混ISG等产品,并于2009年明确提出了以纯电动为企业的主攻方向,后续在2010年便推出了iEV系列车型。然而时至今日,作为中国汽车品牌前5强的巨头,江淮汽车为数不多的知名度竟然还是靠给蔚来代工,跟大众合资得来的。
既为车界大拿,江淮集团自然无法接受代工人生,2023年4月,江淮汽车集团发布了全新的新能源品牌钇为,后续江淮汽车集团的总经理李明在接受采访时对外表示:在未来的3-5年内,江淮汽车集团将会为江淮钇为成立的新公司实现IPO。
结合高层人员的高调发言,再参考江淮钇为目光直指的纯电A级市场,不难看出江淮汽车集团这次是真的打算动真格,靠江淮钇为这个品牌打一场翻身仗了。那么承载了集团复兴重任的江淮钇为,真的能帮助江汽集团夺回应有的目光吗?
起大早赶晚集,钇为3再难破局
在钇为品牌正式发布的一个月之后,2023年5月20日,江淮钇为旗下首款车型,钇为3的全球预售发布会正式于杭州举行,根据会上信息显示,钇为3定位为小型纯电汽车,提供有405km以及505km两种续航版本车型,并且配备了集成度极高的九合一电驱系统,并搭载了与科大讯飞、华为联手打造的钇为OS系统,预售价定在了9.79-12.99万元区间。
这样的价格,这样的配置,再结合上钇为3小巧呆萌的设计,不得不说钇为3这款车型确实会让人在第一眼时有购买的冲动,然而在理性分析之后,笔者认为钇为3成功的概率是十分渺茫的。
前面我们提到了,江淮汽车这张名片如今在中国乘用车界并没有太大的分量,因此品牌给江淮钇为所带来的提升,个人认为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了。而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已经进入了相对稳固的阶段,在市场上有所成就的品牌如今所拥有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号召力都是经历了多年时间积累的,江淮钇为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局,完全可以说是“起大早赶晚集”,想要平地起高楼,相信大部分人是不会为之买账的。
除去上述几点,我们再来聊聊产品定位。结合钇为3这款车型的定价以及尺寸来看,这台车未来进入市场以后大概率会与比亚迪海豚、海鸥以及欧拉好猫等小型纯电车形成竞争关系,而上述的这几款车型在10万元上下的小型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基本都是“大哥”级别的存在,海豚月销破2万基本是家常便饭,海鸥在正式交付之后潜力同样巨大,欧拉好猫上个月7000+的销量同样让人刮目相看。
简而言之,A0级纯电车这一细分市场虽然蛋糕巨大,但已经被现有的车型死死咬住,市场上也不缺乏有特点有个性的车型,而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的钇为3,大家觉得有可能跟上面提到的这几款车型掰掰腕子么?
至于产品本身,根据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来看,钇为3的车身长宽高分别达到了4025/1770/1560mm,轴距则为2620mm,提供有95马力+405km续航的版本以及136马力+505km续航的版本。对照之下,钇为3比起比亚迪海鸥、海豚等车型,也仅仅是在续航层面略有一些优势,比尺寸,钇为3大过了比它便宜的海鸥,但比它贵点的海豚却比它大了不少,充电效率三款车型之间没有太大区别,甚至比亚迪的车型还会更具优势。
综合来看,作为品牌首款车型的钇为3如今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无论是价格、尺寸、三电,它的表现都只能算是达标,没有特别大的惊喜,在这样的情况下,钇为3又属于是一款起大早赶晚集的车型,来得太迟、品牌影响力弱、性价比并没有特别突出,终将导致这款车型难以破局,想要达到品牌方预计的月销1万,更是难上加难。
弃思皓立钇为,新品牌亦无优势
相信对江淮汽车有所了解的朋友们一定都听说过思皓这个品牌。2017年江汽集团与大众集团携手成立合资公司,并在之后推出了思皓这个品牌,思晧含着金汤匙出生在当时既承载了大众集团在华电动化的美好蓝图,同时也肩负起了复兴江汽集团的责任。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伴随着几次股权变更,伴随着合资双方的运营不利,思皓已经渐渐成为一个毫无存在感的品牌,彻底成了江汽集团的弃子。
回望品牌短短的几年时光,营销不力、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换壳成常态、渠道布局效率低下贯穿始终,根据车质网的数据显示,思皓旗下的花仙子、E50A以及爱跑等车型皆是投诉的重灾区,并且投诉原因大量涉及三电领域,可以说思皓品牌的整个运营团队都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然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负责思皓的团队如今已经加入了江淮钇为,基于这一情况,钇为未来在运营、技术以及渠道层面的表现着实也是令人感到忧虑。
当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较为成功的品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其一就是比亚迪这类以技术为基础,同时拥有非常完整的汽车全产业链,规模效应强的企业;其二就是长安、吉利之类,企业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盈利能力强,在国人心中有着较高认可度的企业;其三就是以蔚小理为主的新势力品牌,虽说自身技术和规模都不算太强,但是以互联网为主,懂得造势营销,并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然而透过思皓来看钇为,很明显钇为这个品牌当下的情况完全达不到上述三种类型企业中的任何一种。
论技术,江淮钇为发布的DI平台、MUSE架构以及MIS架构似乎颇具吸引力,但是放眼整个中国车市,自研新能源技术强的比比皆是,2023年又是大厂新技术大批量落地的一年,在此背景下江淮的技术不具任何优势。况且结合之前思皓产品的表现,非要说钇为技术强大可靠,也着实让人难以信服。
而在资金层面,根据数据显示,江淮汽车在2018-2021年间的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86亿元、1.06亿元、1.43亿元以及2亿元,而对应时间内江淮汽车所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2.78亿元、11.17亿元、13.03亿元以及20.05亿元。如此看来江淮汽车的资金链亦是非常薄弱的,完全是靠补助在撑着。
至于营销层面,江淮钇为未来的表现同样令人感到忧虑。此前思皓的营销表现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一个成立多年却毫无知名度的品牌何来的营销可言?而如今负责钇为营销的,大概率也是思皓的原班人马。除此之外,江淮钇为这个品牌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接连完成了品牌发布、产品首发,可知晓相关信息并了解江淮钇为的人确实寥寥无几,这样近乎不作为的营销,似乎也已经提前宣判了江淮钇为的“死刑”。
写在最后
综合来看,江淮如今推出的钇为,无论是品牌影响力、品牌认可度、受众面、集团资金储备、营销表现以及技术积淀,都未能展现出太大的优势,而这个姗姗来迟的品牌却选择一头扎进竞争最为凶狠的小型纯电车领域,它的未来可想而知,大概率会如思皓一般,石沉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号车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