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瓷电子称消费电子生产线建设目前在联机调试中,该公司目前经营现状如何?
方正电机称目前上海公司生产经营已恢复正常,该公司发展现状如何?
首先从微特电机到新能源驱动电机,已成为国内驱动电机的佼佼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家电智能控制器、微电机和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业务:产品涵盖家电控制器和电动工具控制器。主要客户包括家电行业和电动工具产业链的主要国内外龙头企业。采用双电机的中高端机型占比持续提升,国产驱动电机行业供需形势逐渐发生变化,扁线电机产能将供不应求。
其次方正电机现有驱动电机产能为35万台/年,已满负荷生产。扁线电机生产线产能将达到50万台/年。内部制造体系和外部供应链管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为后续提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进一步放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产能,确立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对做大做强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具有积极作用。
再者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开发。比如直流电机、感应电机等。电机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直流电机分为有刷电机和无刷电机,交流电机分为同步电机、异步电机和开关磁电机。目前90%的应用场景应该是永磁同步电机,效率相对较高,结构简单,体积小。
能够更好的带动电机新增长点,传统业务稳步发展。驱动电机业务把握新能源市场高速增长和新能源驱动电机大功率、小型化的大趋势,积极布局扁线电机、油冷电机、800V高压电机等新技术。上汽通用五菱、吉利等低端自主扩张至小鹏、蔚来、长城等造车新势力和强大自主性,未来有望依托技术和规模优势拓展更多优质客户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3研究所中瓷公司怎么样?待遇如何?
国企嘛。 薪水福利各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不过一般进去要求的学历、专业性也很高噢 。MLCC的发展前景如何
MLCC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MLCC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风华高科(000636)、三环集团(300408)、火炬电子(603678)等。
本文核心数据:MLCC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MLCC成本结构、中国MLCC配方粉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及中国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中国军用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手机用MLCC需求量、中国基站用MLCC需求量、中国汽车用MLCC需求量、全球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中国MLCC进出口、全球MLCC企业竞争格局、全球MLCC主要供应商产能、中国MLCC行业主要公司经营情况、全球MLCC区域竞争格局、中国MLCC区域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MLCC行业分类众多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由内电极、陶瓷层和端电极三部分组成,其介质材料与内电极以错位的方式堆叠,然后经过高温烧结烧制成形,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得到了一个类似于独石的结构体,故MLCC也常被称为“独石电容器”。
MLCC分类较多,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按照所采用的陶瓷介质类型可分为Class 1类、Class
2类;按照温度特性、材质、生产工艺、填充介质可分为C0G、NPO、X7R、Z5U、Y5V;按照材料SIZE封装大小可分为3225、3216、2012、1608、1005、0603、0402、0201、01005等。
2、产业链剖析:行业应用范围广泛
MLCC行业上游主要是陶瓷粉体材料和电极材料,其中陶瓷粉体材料包括高纯钠米钛酸钡基础粉和MLCC配方粉,属于纳米材料、稀土功能与信息功能材料的交叉行业;电极材料包括镍、银、钯、铜、银等。MLCC行业下游是终端电子产品行业,MLCC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其下游客户几乎涵盖了所有需要电子设备的领域,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武器装备领域到轨道交通、汽车电子、智能电网、新能源、消费电子等工业和消费领域,终端电子产品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MLCC的需求。
MLCC产业链涉及多个行业和企业,上游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有国瓷材料、三环集团、海外华晟、博迁新材等;中游MLCC制造重点企业主要有风华高科、三环集团、火炬电子、鸿远电子、宇阳科技等。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MLCC的生产起步在80年代中期,“原电子工业部下属715厂、798厂以及若干省市直属企业先后从美国引进13条MLCC生产线,为中国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内MLCC行业通过持续引进吸收国外生产技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和生产能力,常规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指标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的市场需要。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当下国产MLCC厂商迎来关键的国产替代机遇期。
上游供给情况
1、MLCC陶瓷材料
MLCC的成本主要来源于各类原材料,总体占比基本都在50%之上。其中,陶瓷粉体材料是MLCC的关键原材料,在高容MLCC中,陶瓷粉料占比高达35-45%;在低容MLCC中,陶瓷粉料占比在20-25%。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从事MLCC配方粉批量生产的企业极少,主要包括国瓷材料、三环集团等,其中国瓷材料是国内MLCC配方粉的主要生产并对外销售的企业,目前其MLCC产能为10000吨/年,其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
2、电极材料
电极材料是MLCC的另外一种主要原材料,占MLCC成本的10%~20%左右。其分为内电极和外电机两类。其中内电极材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镍、银、钯,外电极材料中使用的导电相金属粉体主要有铜和银。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约86.87亿元,中国MLCC电极材料市场规模约45.05亿元。
下游需求情况
1、手机市场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手机产量达到了14.7亿台,累计下降9.5%。2021年一季度中国手机产量达到3.5亿台,累计增长33.9%。
从手机用MLCC需求规模来看,前瞻结合国家统计局、HIS、财通证券等多方数据,对中国手机用MLCC需求进行测算。目前,单部手机MLCC量平均在1000只左右。随着生活质量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手机行业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于MLCC的需求量将会持续增长。因此,按照此用量,2020年我国手机行业MLCC需求规模在14531亿只左右。
2、汽车市场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产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共计生产1999.4万辆,同比下降6.5%;商用车产量为523.1万辆,同比增长20.0%。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同比增长7.5%。
从需求规模来看,前瞻结合中汽协、华创证券等多方数据,对中国汽车用MLCC需求进行测算。2020年我国常规燃油车、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用MLCC需求量分别约为7157700万只、312000万颗和1989000万只,合计9458700万只。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约为1102亿人民币;2019年,全球MLCC市场量价齐降,整体市场规模为9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2020年上半年,由于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受损较重,疫情初期多数MLCC生产企业的正常经营被打断。下半年随着MLCC主要生产地区逐步恢复生产,MLCC产业逐渐升温,全年全球MLCC市场规模达到1017亿元。
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MLCC市场。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MLCC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60亿元,约占全球的45.23%。
2、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MLCC进口依赖度较高。2020年,中国MLCC进口量为3.08万亿颗,出口量为1.63万亿颗。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中高端,2020年,MLCC进口平均单价为26.35美元/万颗,出口单价为23.60美元/万颗。
行业竞争格局
1、 企业竞争:日系厂商占主导地位 国产进程加速
——全球:MLCC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MLCC企业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主要为日韩厂商,比如村田和三星电机,在产能和技术上领先全球;第二梯队为中国台湾厂商,在技术上略逊于第一日本大厂,比如国巨和华新科等;第三梯队为中国大陆厂商,比如风华高科和三环集团,在全球份额较低,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全球MLCC行业龙头企业为村田、三星电机、国巨。2020年,村田、三星电机、国巨全球份额分别为32%、19%、15%。
——我国:MLCC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MLCC行业主要公司有风华高科、三环集团、宇阳科技、火炬电子等。
2、区域竞争:全球集中于日本 中国集中于广东
——全球:MLCC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从区域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日本地区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56%,而中国大陆MLCC制造商仅占全球6%的份额,大陆厂商产能供应较小。
——我国:MLCC行业区域竞争格局
从MLCC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我国MLCC产地主要集中于广东。截至2021年8月17日,广东省的MLCC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的40%左右,说明我国MLCC企业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下游市场需求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5G应用的加速推进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爆发,MLCC需求迎来爆发。前瞻预测到2026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到730亿元。
2、产品向“五高一小”发展
MLCC广泛应用于手机、PC、基站、物联网、汽车及军工等领域,随着5G、新能源汽车、军工信息化等建设进程加速,MLCC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同时,随着下游电子产品逐渐向轻薄化方向发展,推动MLCC产品向“五高一小”方向发展。即高容量化、高频化、耐高温、高可靠性以及小型化;然而当前我国MLCC仍需大量进口,国产化进程迫在眉睫,在当下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国产MLCC厂商迎来关键的国产替代机遇期。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MLCC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