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财政大臣亨特表示,税收水平过高,这透露了哪些信息?
外媒:英国10月通胀率达11.1%,创41年新高,当地会作何应对?
外媒:英国10月通胀率达11.1%,创41年新高,当地即将采取的措施: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数据表示,英国10月CPI同比增长11.1%,再度爆表,创41年以来的新高;英国财政大臣亨特表示,我们有责任帮助英国央行,通过对国家财政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实现将通胀恢复到目标水平的使命。
英国10月份通胀率创下41年来的新高,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加速至11.1%;其中食品价格年通胀率急剧上升至16.5%,为45年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菲茨纳也曾表示,不断上涨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将总体通胀推至四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英国财政大臣亨特也警告,英国经济无法在高通胀的情况下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英国的汇率真的是受美国的影响非常大呀,还有就是应该更换总统的原因,其经济泡沫真的非常大呀,最近起通货膨胀率是达最高呀英国 10 月通胀率升至 41 年高位,促使政府在周四发布新的税收和支出计划时采取更多措施缓解该国的生活成本危机。英国 10 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升至 41 年来的新高,促使人们要求政府在周四发布新的税收和支出计划时采取更多措施来缓解该国的生活成本危机。
更糟糕的是,英国人的生活成本上涨不止体现在电费翻倍这一个方面,英国10月通胀飙升至11.1%,一些“平价食品”价格涨幅远超英国通胀率,例如意大利面价格上涨60%,茶叶价格上涨65%,薯条价格上涨39%。牛奶、饼干和面包价格同样大涨。
英国税收高吗
一.英国新首相的艰巨挑战在英国央行短暂下场购债、新任财政大臣亨特推翻几乎所有小预算减税措施、前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接替英国史上任期最短的特拉斯担任新首相后,英国金融市场的局势总算是稳定了下来。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英国国债扩大涨幅,30年期英债收益率大幅回落,英镑汇率出现升值。
金融市场暂时企稳,但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在50年来最大规模的减税措施彻底破产后,市场预期英国将开启加税并削减公共开支,确保债务下降。
目前英国的债务压力非常高。截至2022年8月末,公共部门净债务占GDP的比例从金融危机前的约三分之一左右, 飙升至大致与国民收入相当的水平( 是二战后1960年代以来的新高,继续增加借债显然已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但节源的难度也很大,英国人民深陷生活成本危机,英国能源监管机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该国200多万户家庭拖欠电费,打破纪录,政府仍需要为家庭提供能源补贴。长期来看,英国老龄化也意味着更高的医疗支出压力。
提高税收看来成了唯一的选项,英国政府此前已经对向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征收“暴利税”,税率为25%,预计一年内将给财政增收50亿英镑,除此之外,英国还有没有进一步加税的空间呢?
二.英国税率较低
英国的税收负担并没有其他欧洲国家那么高。
从税收占GDP的比例来看,2019年英国税收占GDP的33%,略低于七国集团的36%和经合组织的34%,显著低于欧盟14国(2004年5月1日之前加入欧盟的成员国)的39%。
从个人所得税来看,对收入最高的人所征收的税率也较低,在所有主要的欧洲国家中,英国的最高税率为45%,仅排在第17位,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最高税率在45%到55%之间,丹麦最高,为最低的是匈牙利,仅为15%。
英国税收负担较低一方面是北海石油为英国财政部带来了意外之财。
北海油田是世界著名的石油集中出产区,在1970-80年代的高油价时期,英国从北海油田获得的财政收益一度占到GDP的逾3%,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财政支出的财源。
另一方面,英国税率较低也是为了增强英国对外国投资的吸引力。
从国际收支来看,英国是一个经常账户大幅赤字(今年二季度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大量依靠金融账户资金净流入的国家,这使得英国非常依赖海外资金的流入。
三.增税空间有多大?
英国较低的税率为其加税打开了空间。
据英国预算责任办公室预测,税收占GDP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4%提高至2026-27年的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对收入和消费的增税。
政府提出的加税方案包括:
1从2023年4月1日起将公司税从19%增加到25%(略高于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
2从2022年4月起将受雇人士和自雇人士缴纳的国民保险费(National Insurance)增加冻结个人免税额和基本税率,高通胀下这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将被征税,并且以更高税率征税的比例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36%的税收负担仍低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英国加税的幅度还可以更大。
从所得税来看,由于英国正深陷生活成本危机,对薪酬加税还是要谨慎对待。截至6月至8 月,英国人工资同比增长6%,算是历史上较高的增速,但工资增长追不上通胀。
9月英国CPI同比增速升至重回近40年来高位,实际工资反而下降,实际上,在此前苏纳克竞选期间,曾许诺在2024年将基本所得税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至19%。不过最高收入的税率仍有提高空间。
对财富加税也是可行的方案。英国总体财富快速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总体财富是产出的三倍,2020-21年财富已经接近产出的倍。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同期财富税占GDP的比重仅从增加到3%,这意味着英国可以加大对财富征税的力度。
总的来看,英国加税空间较大,需密切关注英国政府将于10月31日公布的中期财政计划,预计届时英国政府将阐明如何降低债务、保障财政支出。
但若财政计划无法让市场满意,其政治和经济危机可能再次发酵。
分析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推行的是哪种经济政策?
您好,分析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推行的是哪种经济政策?大规模减税政策,不过当地时间15日,他又公开表示,此前英国政府拟定的财政政策过于草率,特别是在大规模减税等问题上“存在错误”。关于保险行业的税收政策
税收与保险的关系
保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环节都有密切联系,尤其与财政税收的关系更为密切。
保险和税收是社会后备基金的两大来源。社会后备基金分为集中形式的后备基金、分散自保的后备基金和保险形式的后备基金三种。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费形成的保险基金和国家以税收形式集中的后备基金是社会后备基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分散自保的后备基金一起对......
摘要:世界保险业的经验表明,一国保险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其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不无关系。本文通过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对于保险产品的相关税收规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保险需求和税源造成影响的原因和结果,结合我国保险业的现状提出政策建议,健全税收法规,刺激保险需求的发展并同时为微观主体的财务筹划提供分析方法.
关键字:保险税收寿险所得税财务筹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保险和税收是经济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的现象。它们所属的层次不同:其中保险是在微观层面上的、投保人缴纳保费、保险人负责赔付保险金的一种经济活动;而税收则是在宏观层面上的、国家依据有关法律规章向纳税人收缴税款的经济活动。尽管性质和内容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正是由于这种联系使得对保险业不同的税收政策会给一国税源和保险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将这种联系及影响作一探讨。
一、保险与税收关系的理论分析
保险与税收的关系是相互的。一方面,保险作为社会稳定器,担负着经济补偿职能,即其可以弥补各种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帮助受损企业及时恢复生产,从而为税收保证了课税来源;当然,保险业本身即为税源之一,其中保险人的保费收入、经营所得以及某些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险金所得都是税法中规定的课税对象;此外,保险人的保费收入作为当今社会资本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若直接或间接地投资于其他行业,就会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甚至是新兴行业的产生,这也间接地扩大了税收来源。这对于现阶段的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一国的税收政策尤其是针对保险行业的税收政策对于该国保险业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首先,税率的高低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一国若对保险公司实行较高的营业税率或所得税率,那么这将会减少其税后利润,从而也就减少了保险公积金的积累能力。由于保险公积金是保险偿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这有碍保险市场主体的培育和保险市场的稳定。其次,税收的歧视政策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一国针对内外资保险企业实施不同的所得税率,那么这将破坏保险市场秩序的重要基础——公平竞争,竞争的不公平影响了规范有序的保险市场的建立;而一国若对所有种类保险业实行统一的税率,那么将难以体现国家对各险种的政策导向,使保险产业发展政策难以配合国家经济发展计划,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保险产业发展政策的完善。再次,对企业和居民购买保险有无税收优惠政策,将会影响保险需求的有效扩大。如果一国企业和居民购买保险的保费可以作为费用项目从其收入所得中扣除,保险金可以不予列入其收入所得之中,那么这将会激发企业和居民购买保险的热情,从而扩大保险的有效需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险与税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到作为课税源泉的税源和作为保险业发展动力的保险需求两个方面。而对保险业的税收政策则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主要动因。若一国为了增加税收收入,则可能提高税率,但这样就会抑制保险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在长期内对其他税源有影响;若一国为了促进保险业的发展,那么可能会降低税率、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以刺激保险需求和保险业的发展,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会减少税收收入。由此可见,税源与保险业发展及保险需求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从长远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最优的策略是在保证一定税源的情况下尽量的给予保险业以优惠政策,达到既促进保险需求和保险业的发展,又在保证保险业一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加征税来源的目的。
二、保险税收政策对保险需求和财政收入的实证分析
1、保险税收政策对保险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税收体制健全完善的国家,国民养成了纳税的风气,同时寻求合理避税的方法。他们关心税收的原因主要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如果国家为保险产品提供的税收优惠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筹划,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必然加大对该类产品的消费。
举例来看,在养老保险具有延期支付所得税的好处情况下,由于在大多数国家个人一般所得税率采用超额累进税率。通常一个人在工作期间的收入会高于退休的收入,因而他可能部分收入存在个人退休金帐户(IRA),而IRA的年金能够抵减应税收入,这就降低了个人工作期间的所得税应税收入。当个人退休后从该帐户领取现金时,个人收入通常低于工作期间的收入水平,会采用较低的税率进行纳税。
纳税人在为自己作财务筹划时一定会将资金用于购买养老保险,从而扩大了保险需求。关于投保方所获得的保险赔款是否纳税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规定,个人所获赔款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之前扣除,即对保险赔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如甲某为自己新购的使用期限为10年、价值十万的汽车购买了保险,在使用了一年以后该车被盗。保险公司按直线法折旧后支付给甲某8万元赔款。这8万元是保险公司对甲某所遭受的损失进行的补偿,而非甲某的收入,因而免税也在所应当。
我国不久即将开征的遗产税也会刺激人们对人寿保险的需求。遗产税与其它税收除了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以外,其特殊性在于遗产税要求其纳税人必须具有缴纳税款的能力。所谓缴纳税款的能力是指遗产的继承人在接受遗产时就必须备有足够的纳税款项。也就是说,遗产继承人不能用所继承的遗产缴纳税款,继承人必须在全部继承财产过户登记办理完毕以后,包括缴纳遗产税税款之后,才有权处分其所继承的财产。因此,继承人必须先筹措一笔资金以缴纳税款,然后才能得到所继承的遗产。遗产被继承人生前购买人寿保险,可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举例来看:世界上其它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国家,遗产税实行的都是高额累进税率,一般在40%以上。按照这个税率,如果将一幢漂亮的房子留给子女,很可能出现因缴不起遗产税而不得不将其卖掉或放弃继承。但如果父母留给子女的不仅有房产,还有以父母为被保险人的高额的人寿保险保单,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我们看到,同样是储蓄,存在银行和存在保险公司,就会有如此大的差别。由此可见,将部分财产透过保险公司可合法地规避一笔不小的税款,并可以利用保险赔偿金缴纳遗产税,避免了由于现金不足变卖资产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程度地保全了资产。
2、保险税收政策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保险税收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实际影响是多层面的。首先,针对投保人的保险税收政策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及与其相关的遗产税。个人所得税既包括投保人购买社会保险及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时所缴纳的保费的税收减免,也函盖了由于受益人获得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的税收减免,及受益人获得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的税收减免政策而给财产继承人缴纳遗产税所带来的相关影响。
首先,关于保费的税收减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局在1997年颁布的财税字1997144号文件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的金融机构交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金,不计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所得税。意即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他们缴纳的社会保险费都可以税前列支、计入企业经营成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国家实施社会政策和劳动政策,以保障国民的基本生存需要、稳定社会秩序的立国之计。虽然表面看来国家财政减少了一部分税收收入,实际上国家财政不是收入减少了,而是支出减少了,因为支出减少额大于收入减少额。支出减少主要体现在社会救济、医疗费用等方面。这些费用由社会保险来解决。社会保险费由企业、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保费在规定限额内所得税免税办法可以鼓励那些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通过为其职工购买养老商业保险,既为职工提供了高水平的养老保障,减轻国家的后顾之忧,也使得保险需求扩大,从而使财政对保险企业的营业税征收数额增加。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大多数国民的生老病死问题通过保险这种互助合作的方式得到解决。因此,免征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险费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个人所得税,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形式上减少、事实上增加。
其次,对于保险受益人所获得的赔偿或给付保险金减免所得税,在刺激国民的保险需求,提高保险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财政营业税收收入的同时,使不幸身故的被保险人的家属得到足以继续生活的资金支持,从而减轻国家的民政救济负担特别是遗产税的开征,能够极大的刺激由于寿险保险金的所得税免征特点及遗产继承人在获得遗产所有权之前必须缴纳一笔可观的遗产税的需要,如一个拥有200万资产(包括它的不动产、动产、证券、金银珠宝、古董、商标权、印书版权等)的人,按照10%的税率,需要缴纳的遗产税为20万元,而且要求缴纳现金。这样,无疑会使得大约占我国13亿人口0.5%比例的需要缴纳遗产税的500万左右(考虑农民因素减去一定比例)的富人成为保险公司的准客户群,因为拥有资产的人可以通过为自己购买人寿保险(即遗产被继承人以自己为被保险人),并指定遗产继承人为保单受益人的办法,来解决巨额的遗产税现金缴纳问题。这是由于在已购买人寿保险的遗产被继承人身故后,保险公司必须在保单受益人报案之日起60天-70天内将保险金以现金方式支付给保单受益人即遗产继承人。这样,若按照200万资产为起征点,采取30%、40%、50%、60%累进税制,则500万富人平均每人需购买的保险金额(即被保险人也就是遗产被继承人身故时,保险公司给付的保险金)为60万元。假设保费缴纳期限都是十年,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为2.5%,则以大约每人年缴保费10万元计,这对于财政来说,不仅可以保证遗产税的顺利征收,、保险公司10年增加5000亿的保费收入,而且还创造出一笔可观的保险公司营业税(金融保险业的营业税率是5%)收入,具体计算10年中财政可得到静态营业税收入数额为:(10万元X500万个投保人X5%)X10(年)=2500亿元
可见,对保险业的税收优惠,不仅利民,而且富国,是国家、个人都获益的双赢之策。
三、我国保险税制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的保险税制
我国现行的保险税制1983年后逐步建立起来。根据现行税法,国家对保险业主要征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两大税种,同时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小税种。1、营业税,其计税依据为全部保费收入。实行分保业务的,初保业务以全部保费收入减去支付给分保人的保费的余额为营业税计税依据。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统一按8%的税率计征。税收优惠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保险免税;第二,保险公司开办的一年期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免征营业税;第三,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不作为境内提供的保险,为非应税劳务,不征收营业税。2、企业所得税,中、外资适用不同税法。中资保险公司适用33%的税率,外资保险公司适用15%的税率,寿险公司免征企业所得税。3、印花税,财产保险业务按保险费收入的1‰贴花,对农业保险合同免税。4、城市维护建设税,只适用于中资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免税。
(二)我国现行保险税制的弊端
从上可以看出,我国保险税制体现了一定的国家政策导向:为减轻农牧业生产的负担,对国家扶持的农业保险提供较多的税收优惠;对具有社会保障功能的险种如返还性人身保险等险种减免所得税、营业税和印花税。但是,我国现行的与保险相关的税收政策也存在着弊端:首先,税负不公平。中外保险公司在营业税、印花税方面差别较小,在企业所得税和城建税方面表现的税负差别却很大。1、税率不同。中、外资保险公司分别适用两套企业所得税法,而两套所得税法在具体规定上存在不少差别,导致中、外资保险公司在税负方面产生巨大的差距。外资保险公司享有“免二减三”的税收优惠,即使过了五年减免期,也按15%的所得税率征税;而中资保险公司所得税现在统一为33%,中资公司的高税负同实力雄厚的外资公司竞争,显然有失公允。
2、税基不同。中、外资保险公司缴纳的所得税在计税工资、职工福利费、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规定都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对外资公司税收条件比较宽松,而对中资公司相对来说就比较苛刻。
目前,中资公司计税工资的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额为550元,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省级)可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报国家财政部审定调高,职工福利费按计税工资的14%计算扣除;而外资公司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费无此项规定,只须报送支付标准,经当地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即准予列支。
在捐赠支出方面,中资保险公司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支出在不超过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的1.5%的标准以内可据实扣除(其它非金融性中资企业为3%),超过部分不得扣除;外资保险公司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可以作为当期费用全部列支。
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规定中资保险公司折旧残值一般应不高于原价的5%,而外资保险公司折旧残值应不低于原价的10%。(4)在业务招待费方面,中资公司按全年营业收入划分为1500万元以下(不含)、1500万元到5000万元(不含)、5000万元到1亿元(不含)和1亿元以上四档,处于不同区间的营业收入部分分别适用5‰、3‰、2‰和1‰的扣除限额;而外资保险公司按全年业务收入划分为两档,全年业务收入总额在500万元以下的,不得超过业务收入总额的10‰,全年业务收入总额超过500万元的部分,不得超过该部分业务收入总额的5‰,扣除标准明显比中资保险公司要高。
3、外资保险公司可享受再投资退税。外资保险公司将从公司经营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可退还其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4、中资保险公司要交纳附加于营业税的城市维护建设税,而对外资保险公司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其次,税负偏重。83年税制改革以前,国家一度将保险业作为特种行业,征收55%的企业所得税,一半上缴中央财政,另一半上缴地方财政;同时征收15%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5%的营业税。税制改革后,人保公司适用55%的企业所得税,太平洋保险公司适用33%的企业所得税,平安保险公司则为15%,同时征收5%的营业税和15%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97年初,中资保险公司统一所得税率为33%,但营业税相应地从5%上调到8%,实际税负依然居高不下。我国保险业与其他金融业一起适用8%的营业税率,比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建筑安装业、交通运输业适用的3%和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适用的5%都高。而且保险业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保费收入,而保费收入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以赔款或给付的方式给被保险人的,这一点与金融业以存贷利差为计税依据并不相同,所以保险业实际税负比金融业还要高。保险业适用的印花税税率也很高,并且印花税是以保费收入为计税依据,实际税负更高。在市场日愈开放、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保险业的高税负无疑加大了保险业的行业风险,这与我国保险业水平还很低、保险市场前景广阔、需要进一步鼓励发展明显相悖
4、我国的税法和税收相关规定对保险产品的税收规定不明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9月通过,经过1993年的修订,对保险产品的相应税收规定也仅限于在个人所得税允许抵扣应税收入的第四条规定“保险赔款可免纳个人所得税”。从字面上理解“保险赔款”单指财产保险中由于保险标的灭失和损坏所获得的保险金赔付,而不包括寿险类产品给付性质的保险金。即对于寿险产品的保险金给付没有相应的规定。虽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保险金的给付并没有收取所得税,即将其视为免税项目。但这并不是由于税收优惠政策造成的,而是由于法律上的不作为。含糊的条例形成了征收上的灰色地带,这些都不利于政策引导。同时影响了保险需求的有效扩大,未能为将人们储蓄中具有保险因素的部分转向保险市场提供必要的政策环境。(三)国家在加紧制订相关的法规
2001年6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对9类高收入行业和单位,9类高收入个人作了详细的规定。西方国家早已开征遗产税,荷兰的遗产税征收历史迄今已有404年的历史。我国人均收入差额日益扩大,遗产税的征收势在必行。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国家税务部门已表示开征遗产税已板上钉钉,财政部有关官员透露,遗产税草案起草已完毕,已报请国务院审批,这说明距离遗产税的征收为期不远。至于税率美国在37%与50%之间,英国最高情况曾达90%。这就是说无论对高收入者还是低收入者,遗产计划势在必行,寿险产品必在选择之列。遗产税的征收必将加大我国对于死亡险的需求,同时社会将呼吁关于死亡险的税收规定的出台。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王颖扬明周楷奉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肥胖税的各国措施
德国萨克森州保守派议员范德维兹7月22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应该向体重超标的人征收“肥胖税”,因
为他们为德国的医疗保险体制带来了额外的开支。范德维兹表示,因为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的肥胖症已经给德国的医保系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这笔费用由纳税人平均分摊是不公平的,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没有义务为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买单”。因此,向体重超标的人征收额外的赋税是“合理的”。由于范德维兹被视为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在基督教民主联盟中年轻议员的代表人物,他的言论一直很有影响力。
德国的医保制度几乎涵盖了该国的全部人口,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强制性的健康保险基金,然而近年来这些基金都出现了严重的赤字。
尽管范德维兹的提议遭到了政治对手的激烈反对,但德国不来梅雅各布大学日前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德国民众同意向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征税。 英国政府计划对“垃圾食品”征收增值税,以减少肥胖人口数量。这项“肥胖税”计划在社会各界引起不同反响 。
拟征税
在英国,食品眼下免征增值税。根据政府“战略小组”计划,将可能对易致人肥胖的汉堡包、薯条、碳酸饮料、黄油等征收17.5%的增值税。
《每日邮报》10日报道,至于“肥胖税”征收范围,眼下尚无统一方案,可能性较大的是针对加工食品、快餐和含糖饮料。另一方案包含的征税对象扩及全脂牛奶、黄油和奶酪等,希望以此推崇饱和脂肪含量低的食品。
税后,一些高脂食品价格将有所提升。以阿斯达超市600克装“英国车打奶酪”为例,将从现价3.36镑(约合4.99美元)升为3.95镑(5.87美元)。这种奶酪每百克含饱和脂肪21.7克。
食品标准局正着手调研“肥胖税”能否促使人们健康饮食。这家食品监督机构认为,英国民众偏好饱和脂肪,这会增加动脉阻塞、心脏病和早逝风险。
2016年3月16日,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表示,过度饮用含糖饮料会引发某些疾病,政府不能坐视不管。为了“拯救下一代”,英国要开始对生产含糖饮料的企业征税。
为了让生产商有足够时间调整产品配方,英国计划在2018年4月开征这个新税种。
战肥胖
英国国家肥胖论坛支持政府这项计划,认为征收“肥胖税”有助人们改变饮食习惯,减少罹患冠心病、中风、肥胖和糖尿病几率。《英国医学杂志》周刊近期一项研究显示,“肥胖税”或有助每年减少1000例因心脏病早逝病例。
《泰晤士报》预计,“肥胖税”计划会得到英国医学会支持。医学会去年支持对饱和脂肪征税,以缓解肥胖问题。
事实上,“战略小组”早于2004年考虑征收“肥胖税”。因为该机构调查发现,英国肥胖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占总人口不到10%增长为超过20%。
《每日邮报》说,除缓解肥胖问题外,经济收入也是政府考虑因素之一。牛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学者2004年研究发现,大范围征收“肥胖税”一年可增加税收收入20亿英镑(29.73亿美元)。
遭反对
“肥胖税”计划触怒一些食品制造商,他们宣称,民众将起来抗议这一“保姆式”举措。
食品和饮料联合会的朱利安·亨特说,这或是一个供讨论的明智话题,但如此一项税收政策“除了使消费者荷包缩水外别无他效”。他认为,食品制造商自愿改善食品配方或能取得更佳效果。
有些机构和人士认为,“肥胖税”未必能实现初衷。
权威机构财政研究所发表研究报告警告说,“肥胖税”对贫困家庭影响更大,占他们食物预算比例超过富裕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