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你有什么看法?
怎么看待未来房地产的发展状况?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房地产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万科A(000002)、保利地产(600048)、新城控股(601155)、招商蛇口(001979)、绿地控股(600606)、华侨城A(000069)、龙湖集团(00960.HK)
定义
房地产业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分为住宅房地产、商业房地产及产业房地产。住宅房地产是指用以居住的地产,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房地产形式;商业地产通常指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产业房地产是指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型房地产形式。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与转型升级
自2016年第一次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以来,国家层面及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对“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市场提出了发展目标及方向。其中,有部分地区对“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行业规划了具体目标,例如江西省在《江西省“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中指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00亿元,江西指出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00亿元,黑龙江提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85平方米;部分地区对房地产行业的规划了发展方向,例如福建省在《福建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
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进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窗口期,低碳经济将成为各行各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之一。而房地产行业作为绿色减碳的关键领域,尤其是目前正面临着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低碳发展无疑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经济发展长线逻辑,更将成为突破行业困局的全新机遇。在“双碳”政策的助推下,借助数字化技术向低碳发展转型,无疑将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新风口,是实现告别“高杠杆、高负债、高风险”的“旧三高”模式,迈向“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的“新三高”发展关键所在。
2、预期2022年房地产市场逐渐修复
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以及前期调控政策对市场传导作用的滞后显现等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继续下行。在市场景气度加速下行背景下,为防范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中央多次释放维稳信号,将“保交楼”作为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和重组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及困难房企救助等纾困工作等,但“房住不炒”仍为政策主基调。
在房地产政策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9·2022)》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增速回落,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增长0.8%,住宅开发投资由正转负,下降0.2%;在土地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销售均价将保持小幅上涨,全年增长2.8%。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
2023年 1-2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5.7%,住宅投资下降 4.6%,这意味着什么?房地产行业行业萎缩趋势早就已经形成,只是疫情和经济下行加速了萎缩的进程而已,这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而且这个下降趋势是完全不可逆的,主要基于以下四个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将会放缓。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比较高,未来增速将会显著降低。城市化率预计将从现在的60%增长到70%,城市化率上升面临天花板现象,城市人口增速放缓,未来每年再增长几个百分点是不可能的,城市化的人口红利会逐渐消失。二是旧城改造总量将会减少。经过20多年的城市建设,旧城改造“大拆大建”的状况会逐渐消失。三是住房质量已大幅提高。2012年,当时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是什么?
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趋势:
1、2021年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总体成交体量与今年相当。金融对房地产的助推红利逐渐弱化,房价普涨的时代一去不返。
2、从结构上看,区域之间的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大,2021年长三角城市房价将保持温和上涨,珠三角市场可能受调控影响而有所降温,但市场基本面仍然强劲。其他非核心城市市场降温的可能性更大。
3、未来我国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逐步减弱,购房需求逐步回归居住本质,由经济增长、人口流动等基本面主导的供需变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
几大趋势将开始出现:第一,市场存量化程度加深。第二,从卖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第三,买方市场还对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买房要注意事项:
一、全款买房更优惠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也着急快速回笼资金,所以,他们就会以各种优惠活动来让购房者全款买房,就比如全款买房均价降5个百分点,面对这样的诱惑,相信许多购房者都会心动。殊不知,就算你贷款买房,只要你努力争取,也是可以享受到该优惠的。
二、内部价只是噱头
在开发商还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时,他们会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内部认购的活动,此时的房价会比市场价便宜一些,不少购房者都会参与其中。殊不知,内部认购只是噱头,开发商也许永远拿不到预售许可证,届时你可就等于买了违规建筑。
三、样板房有猫腻
在买房时,售楼小姐都会先带着购房者看样板房,此时购房者需要注意样板房所存在的猫腻,就比如缩小家具的比例,让购房者觉得房子空间很大。所以,购房者在买房时,不仅要看样板房,更要多去实地考察。
四、赠送面积不实用
在这个高房价时代,谁看到“买房赠送面积”的活动都会眼红,不少购房者就是冲着这个活动才买房的。殊不知,开发商所赠送的面积并不计入房产证,而且还不实用,完全就是坑购房者!
国内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怎样?有没有可能房价下跌?
我觉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会变得越来越差,很多地方的房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虽然房价已经经过了20~30年的上涨周期,很多人也会认为房价会永远上涨,同时也不会下跌。事实上,任何事物和行业本身都会有这一定的周期规律。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当各个城市的房价已经达到历史顶点以后,房地产行业也会进入下行周期,这也意味着以后的房地产行情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今后愿意买房的人也会变得越来越少,很多地方的房子将会无人问津。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会变得越来越大。
这个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对于广大90后和00后来说,因为很多人本身并不看重所谓的房产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度,很多人也确实没有经济实力来买房。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房价的问题已经导致年轻人的生育率变得越来越低。在未来的20~30年里,年轻人的数量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整体的房地产行业会变成供过于求的市场,整个市场行情也不会太好。
很多城市的房价都会出现一定的跌幅。
除了一线城市以外,几乎所有的城市的房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跌幅。对于二线城市来说,这些城市的房价可能会出现至少20%以上的跌幅。对于三线城市和四线城市来讲,这些地方的房价可能至少会有50%以上的跌幅,特别是在以后出台房产税以后,为了降低自己的持房成本,很多房子可能会以非常廉价的方式来出售。
最后,我个人并不建议年轻人在房价高的时候主动买房,因为这个行为可能会透支自己一生的消费能力,年轻人也需要充分评估自己是否愿意承担买房所带来的代价。
你觉得房地产今后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今年以来,关于房地产的行业前进和头部房企的生存之道的关注和议论非常之高。有一种观点就认为,很多房企正在放弃房地产,退出楼市,从而认为房地产的好日子走到头了,房价也必将大幅下跌等等,各种看法,不一而足。当然也各有自己的观察和道理。
应该说迄今为止,明确提出逐步退出楼市的,大概只有万达吧,而且我认为实际上万达属于迫于无奈之下的策略性宣布而已,实在不足以预示或代表着什么趋势。
而一些头部房企所称的去地产化,应该说是对自身业务的基于趋势、形势和模式变革环境下的再定位。现在各行各业的跨界融合如此具有颠覆性,以至于房地产公司作为嗅觉敏感的群体,已经感受到趋势变化的压迫性节奏,而提出的重新适应性的新商业模式。
房地产开发、二手房介入、长租公寓、商业综合体、文化综合体、文旅小镇、养老度假物业、物业服务、品牌输出、轻资产运营、现代农业、体育娱乐、智能家电、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文化产业、保险寿险、电影智造……房地产大佬们似乎跨入了又一轮新的跨界多元化之路疯狂大跃进。实际上昭示了一些企业的前景焦虑症。
感觉上,房地产行业的确进入了新的瓶颈期阶段。行业管控之手越掐越紧,房企辗转腾挪的空间似乎越来越少;品质管控也似乎如同魔咒,不管是万科一贯得意的严谨作业还是碧桂园引以为豪的施工体系,似乎也很难再让楼盘品质更上臻境。造房文章黔驴技穷山穷水复之下,是否功夫在造房之外?于是多家公司纷纷试探之、尝试之、摸索之、总结之,希冀通过多元化的业态融合达到开辟新的地产利益共同体。比如题主的老东家碧桂园集团,近年来就在精准扶贫、现代农业、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大打出手,力图大显身手,有所作为。
所以,我认为,这些动作并非是要退出房地产,而是在单纯的地产产出接近峰值之后,围魏救赵,依然围绕着房地产行业开辟新的包容性增长点,使主营核心业务更加场景化、潮流化、多元化,最后取得新的相得益彰之功效。比如万科、恒大、碧桂园近期的动作,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不久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出乎意料而又情理之中的地产新生态的奇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