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包揽中国估值最高的 5 家大模型独角兽,企业此举有何意图?
海信电视里没有hi投屏怎么办而且海信电视里的应用商店下不了?
没有hi投屏且应用商店无法下载时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投屏,详细步骤:
1、打开手机上的微信,如下图所示:
2、搜索“海信聚好看”。
3、点击海信聚好看公众号。
4、点击“看电视”。
5、点击右上角“TV未连接”。
6、点击“添加设备”。
7、并按上面提示的步骤,扫描二维码绑定电视。
8、完成绑定。
9、就可以打开手机上的视频,点击电视图标就能投屏到电视上了。
2020胡润独角兽榜发布,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8月4日,胡润研究院与苏州高新区共同发布《苏州高新区•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估值计算截止期限为2020年3月31日之前。该榜单显示,在全球十大独角兽中,中国就独占六席,包括蚂蚁集团、字节跳动、陆金所、快手、滴滴出行和菜鸟网络等。
独角兽公司,主要是通过颠覆现有行业的形态和规模来创造价值。被独角兽企业颠覆最多的行业就是金融服务和零售业,其次是传媒娱乐、企业管理解决方案以及医疗健康。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对此表示:“这些成立年限平均只有9岁的年轻公司,是世界上最激动人心的初创企业,它们引领着世界新一代颠覆性技术,吸引着世界顶尖的年轻人才。大家之所以对独角兽兴趣那么之大,主要因为一旦它上市,影响会非常大。” 据悉,榜单中的独角兽企业基本上都有来自第三方的投资者。
其中,腾讯排名第二,在2019年一共投资独角兽46家,2020年投资独角兽52家;阿里巴巴则位居第八位,2019年投资独角兽22家,2020年投资独角兽25家。从全球十大独角兽榜单来看,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集团以1万亿元估值蝉联第一。最近,蚂蚁集团刚宣布了在科创板和港交所的上市计划,据业内有关人士估算,其目标估值达到1.4万亿人民币。
目前,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在多个行业的细分领域领跑。在人工智能行业,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上榜;房产平台贝壳和社交电商平台小红书在SaaS领域排名最靠前;而共享经济领域,滴滴出行则名列前茅;在健康科技行业,平安医保科技位居首位,其次是医药零售商京东健康;传媒娱乐行业的前五被5家来自中国的独角兽包揽,分别为一下科技、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大地影院和博纳影业。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首次破万亿,为何能有这么高的商业价值?
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首次破万亿,为何能有这么高的商业价值?一:总估值再破新高
在长城战略咨询联合天津市科学技术局举办的2021年中国(天津)高成长发布会上,《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1》(后简称“报告”)正式出炉。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独角兽企业251家,总估值首次超万亿美元。相较于前一年,2020年新晋独角兽企业72家,其中26家由潜在独角兽企业成长而来。2020年,上市已“毕业”独角兽24家,创立时间超十年毕业独角兽4家。那么独角兽企业到底是什么企业呢?为什么他们的估值能够超过万亿市值?
二:独角兽企业所谓独角兽企业,被认为是2013年风险投资家AileenLee创造出来的概念:简单定义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也有投资机构将“初创”定义为成立不到10年。可以看出来独角兽企业就是指那些迅速成长起来的企业,这里面可能包含多个方面的企业,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企业企业是独角兽企业呢?
三:多家知名企业入榜截止目前,估值超过(含)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共12家,分别为字节跳动、蚂蚁集团、滴滴出行、菜鸟网络、快手、微众银行、京东科技、猿辅导、SheIn、京东物流、商汤科技、满帮集团。12家整体估值占中国独角兽企业群体总估值的52.6%。可以看出来,这里面有物流行业的,有购物行业还有教育行业的,可以说是什么行业都有,而且都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企业,只能说这些企业的发展实在是太过于迅速,不得不让人佩服,不过他们也是洞察了人们的需求而推出来的产品,也只能说他们有一双好的洞察的眼睛以及一批优秀的员工。
为什么菜鸟网络可以成为全球十大独角兽企业之一?
2013年5月,菜鸟网络由阿里巴巴牵头设立,阿里通过天猫投资21.5亿元控股43%。菜鸟网络背靠阿里,掌握国内最大的电商资源,在电商件为主的国内快递市场占有很大主动权。近年来,菜鸟网络通过整合协调各方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已然成为物流行业的一颗新星。 物流网络大平台 目前,围绕电子商务物流,有三大参与方,分别是电商自建物流、物流网络平台、第三方快递(三通一达为代表)。而菜鸟网络的定位是物流网络平台。菜鸟网络主要是提供标准,扮演平台的角色,将仓储、干线、配送,甚至铁路、公路、航空等社会资源可自由接入菜鸟平台。 菜鸟利用大数据来进行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实现物流效率的最大化。这一点从菜鸟联盟整体的股阿里巴巴港股市值突破6万亿港元,换算成人民币有多少?
约合人民币53万亿元,美金7742亿美元。
8月26日,阿里巴巴港股收涨416%,创出了新高,总市值突破了6万亿港元,为6017884港元。
8月25日下午,蚂蚁集团同时向上交所及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文件,有专业人士预计在10月20日前后上市,有望成为近年来全球最大规模的IPO,业内预计此次IPO估值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约14000亿人民币。其中,阿里巴巴是蚂蚁集团的最大股东,目前持有33%的股权,如果按14000亿元上市估值计算,阿里的这部分股权估值大约为4000亿元。因此,阿里巴巴今天有不错的涨幅。
6万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3万亿元,美金7742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我们先来看看知名科技股的市值,截止8月25日收盘,苹果公司的总市值为213万亿美元,亚马逊公司的总市值为168万亿美元,微软公司的总市值为164万亿美元,谷歌-C的市值为6106亿美元,谷歌-A总市值为4825亿美元,Facebook的市值为8000亿美元,英伟达公司的总市值为3147亿美元,奈飞公司的总市值为2164亿美元,阿里巴巴的市值排在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Facebook之后,此外,阿里巴巴的市值是亚洲科技公司的第一。
阿里巴巴富得流油。2019年国内的生产总值是991万亿元,阿里的市值占GDP的535%。2019年GDP排名第五的河南省的GDP为54万亿元,阿里巴巴的市值与其相近。2019年,政府进行减税降费,全年减税降费合计236万亿元,还不足阿里巴巴市值的一半。阿里巴巴曾经的造富神话,轰动一时,2007年,阿里巴巴以B2B业务作为主体在港交所上市,仅以发行价预计,上市后接近有1000名阿里员工成为百万富翁。这次蚂蚁金服将上市,阿里系持有70%以上的股权,又是一次造富的神话。
阿里巴巴到底为什么如何强大?
阿里巴巴的零售业务是电商行业中最能赚钱的“印钞机”,同时新零售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菜鸟、本地生活等单元随着规模效应出现进一步减亏,全面向主业收缩战略初见成效。足够厚的家底为阿里巴巴在电商持久战中赢得时间,积极布局支付、物流、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互联网进入到下半场,逐渐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积极布局的阿里云,位居亚太市场的第一位;支付领域的蚂蚁金服,成为金融科技超级独角兽,大数据优势逐渐凸显;物流领域的菜鸟网络,深耕智慧物流赛道,同城+下乡+出海,未来增长可期。阿里巴巴善于捕捉商机,在电子商务时代脱颖而出,之后再精准布局支付领域,再凭借其强大的财力切入云计算领域。
最为佩服的是,阿里巴巴每年的营收增长能保持平均50%左右,这么大的一家企业,每年还能保持这种增速,实在是非常难。我们想象一下,一只大笨象,还能够轻盈地跑起来,可算是叹为观止。阿里在电商行业的市占率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且公司在品牌商品领域的市占率仍在继续提升,此外,公司的金融科技及云计算等新业务增长强劲,旗下的蚂蚁金服等业务部门开始进入A+H股IPO程序也给公司的股价带来催化剂,未来依然有成长空间,大象还在起舞。
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
本文为《创造一下·公司兵法》栏目
硅谷新贵ZOOM1291亿美元市值背后的商业逻辑
作者|苗正卿
狂热继续。
9月1日,视频会议服务商ZOOM股价一度暴涨 47%, 以 1291亿美元 市值超越IBM,成为 美国市值最高的20大 科技 公司之一 。
凭借手中股份,ZOOM创始人、CEO袁征以超过200亿美元的身价杀入全球富豪榜前70名。
让资本市场对ZOOM信心大增的根源,是ZOOM交出的成绩单。 二季度ZOOM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5%,而其中81%的收入增量源自新订阅用户。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如何获得新用户成为了华尔街和硅谷都在忧心的事。这甚至成为了To B和To C公司都绕不开的必考题。
贵为FAANG成员之一的奈飞,只是因为新用户预期增速放缓,便引来股价暴跌10%的“惩罚”。而中概股、To B玩家声网,则凭借疫情引发的“用户超额增量”态势成功在纳斯达克IPO。
ZOOM已经成为华尔街和硅谷都在研读的新“兵法书”,因为获得新用户的能力正是ZOOM擅长的事。
2020年以来,ZOOM最重要的目标客户群“拥有10人以上的公司级客户”增长了295万个,比2019年全年增扩293%。值得玩味的是,从2011年开始创业算起,袁征带领ZOOM杀入的并非蓝海。在当时的视频会议市场,微软的Skype、思杰公司的GoToMeeting以及并入思科的WebEx旗下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赛道迅速获得企业级用户? 这成为了袁征和ZOOM需要思考的问题。
“ZOOM用To C的思维,做了一款To B的产品。” 分析师、SAAS市场研究者Baldwin对《创造一下》表示,ZOOM暗示了一种潜在趋势: B端和C端市场界限逐渐模糊。
ZOOM的诞生和一场爱情有关。
1987年,考上山东矿业学院的袁征出现了一个刚需:如何与异地女友保持联系。当时二人分隔两地,只有乘坐10小时火车才能见面,刚需焦虑让袁征萌生了一个想法:用某种技术实现音视频同步。这其实是袁征的底层逻辑: 从需求出发设计产品,技术只为需求服务。
“在硅谷,有太多的天才工程师,但其中大多数只是在开发自己喜欢的产品,而非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工程师秦洁早在WebEx时代便与袁征共事,在他眼中袁征属于硅谷异类:在WebEx的会议桌上,当一群工程师讨论技术时,袁征也会用温和语气指出“这个设计似乎不符合用户需求”。
甚至用户需求成为了袁征日后从思科离职的导火索。
2011年作为思科工程副总裁的袁征在用户走访调研时发现,思科提供的远程会议系统已不能满足用户。这套基于昔日WebEx技术而成的系统在稳定性和便捷性上已不能让2011年的用户满意。在和思科高层交涉无果后,袁征决定创业并开发全新的系统。
重视需求的基因,最终嵌入到ZOOM之中。和硅谷同行相比,作为To B企业,ZOOM在产品研发和推广时采用了不同的模式,B端企业用户之中的员工需求被视为重要信息。
Anne是在美国一家创业型生物公司工作的员工。她最早使用ZOOM,是因为一封邮件。当时她给一位ZOOM的工程师推荐了自己公司的生物产品,在愉快的交流后对方又发来了一封“推荐ZOOM产品”的邮件。这让Anne略感意外,之前她使用过的企业会议软件,都是由软件公司直接向客户公司的采购负责人推荐。像ZOOM这种直接将产品推荐到目标公司基层员工的打法并不多见。
一位供职于ZOOM的人士回忆,在早期推广产品时,ZOOM销售部门制定的策略可以描述为 “由小到大、由下到上、由散到聚” 。ZOOM销售人员的KPI考核之中,对接了多少采购部门负责人或公司高层并非最重要指标。“和多少目标公司基层员工实现对接”反而被看得很重。
当时ZOOM的销售推广理念,甚至是鼓励销售人员引导客户公司员工将ZOOM用于私人场景。“我们并不是让这些基层员工向公司高层推广产品,从而实现公司采购,ZOOM的目标是让这些人真正用产品,并获得体验。”
Emergence Capital普通合伙人苏博托夫斯基是最早投资ZOOM的投资人之一。在和袁征接触时,袁征并没有向苏博托夫斯基展示PPT。在会议室中,袁征将ZOOM的产品直接放在苏博托夫斯基等投资人面前,并允许他们随以使用,而体验后苏博托夫斯基决定参与投资。“人们想要的是一款他们喜欢的工具。” 苏博托夫斯基说。
分析师Baldwin将ZOOM的模式归结为两个基本点: 产品本身质量过硬+能满足用户需求。 “在满足这个前提下,ZOOM的产品通过个体向群体推广。这和传统的To B公司模式不同,并非那种公司统一采购后向下分发的模式。”
国内某中型风投公司在2019年开始使用ZOOM。最开始是几个海外留学背景的员工在夜里居家协作时自行使用,之后ZOOM的产品被“安利”给了部门领导,两个多月后,ZOOM成为了这家公司统一采用的远程会议软件。这其实是ZOOM崛起过程中最常见的情况: 先赢得C端用户,再逐渐影响到B端。
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程浩是ZOOM的用户之一。他发现ZOOM成功的逻辑是To B的企业“ 通过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利用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 ”迅速发展。
ZOOM深度用户张翰是一家9人创业公司的CEO,最早他发现ZOOM还是在和投资人交流时。当时他身处北京,而投资人远在新加坡。在对方的提议下,张翰试着使用了ZOOM。
“当时非常紧张,担心软件复杂,耽误聊事。”让张翰意料之外的是ZOOM的极简主义设计。他用了3分钟的时间下载软件并加入会议,而在之后32分钟的交流中也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这次体验之后,张翰将ZOOM推广到自己公司之中,并且将之推荐给了其他几个创业的朋友。
社交裂变并非ZOOM的唯一打法,ZOOM也善于借力知名品牌。ZOOM国际和合作伙伴营销部负责人德里克·潘多透露,除了用户个人通过社交网络推广ZOOM,公司本身还很看重和品牌的合作。在F1方程式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奖赛上,ZOOM已投入使用,车迷通过ZOOM可以看到实时更新的赛况。
“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很像许多消费电子产品甚至消费品公司的打法,通过品牌露出扩大影响力,并通过个人的社交裂变获得新客户。”营销研究者朱民认为ZOOM最大的特点,就是获得C端流量后,最终演变为B端的公司级客户。“这是ZOOM在产品质量之外,最大的成功秘诀。”
在获客方面, 免费增值模式 也是ZOOM的战略之一。ZOOM的产品分为两大体系,一对一的免费模式,以及40分钟免费的群组会议模式。一对一免费模式,进一步促进了C端个人成为ZOOM产品的体验者。而群组会议的40分钟免费模式,也是基于用户实际应用场景而设计出的方案。在公开采访时袁征透露,40分钟免费模式,是早在WebEx时期团队通过实际调研发现的“最佳时间”。来自ZOOM的研究显示,40分钟免费模式最容易实现付费用户转化。
“本质上这是一种免费增值模式。” Baldwin对比了在2020年成功IPO的声网。和袁征类似,声网创始人、CEO赵斌同样源自WebEx,而声网和ZOOM同样是To B的公司。有趣的是,赵斌和袁征不谋而合地都选择了免费增值模式。
“声网给每个账号提供了10000分钟的免费使用时间,之后才收费。”赵斌认为10000分钟足以让用户体验到声网的优势并抉择是否继续使用。和ZOOM颇为类似的是,声网在营销推广过程时,最看重的也非客户公司的采购负责人,而是实际使用声网API的工程师。
Brown同时是声网API和ZOOM产品使用者,作为工程师他经常需要用ZOOM和加拿大等地的分公司工程师交流协作。他觉得ZOOM和声网和传统的思科、Oracle等To B类公司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模式下,基层员工无法提前尝试使用这些To B级产品,除非公司高层决定购买、引入。但声网和ZOOM的产品首先让基层员工用到,而且这些产品甚至具备To C的特质。“一位个人开发者也可以使用声网API,家庭成员间也可以用ZOOM交流。”
但程浩认为,并非所有的To B产品都可以To C化发展。在他看来,ZOOM的产品“足够通用、足够标准化、足够独立并且非常年轻化”。而大部分To B产品并不具备ZOOM的这些特点,如果一味模仿ZOOM或声网的模式,可能水土不服。
ZOOM并非一帆风顺。
2020年4月初,袁征在YouTube平台亲自下场直播,主题是“道歉”。让袁征坐立不安的是ZOOM爆出的安全隐患问题。
ZOOM轰炸(ZOOM Bombing,指突然有人闯入到会议视频中并留下不可描述的行为或言语的现象) 在2020年第一季度开始在网上发酵。这导致ZOOM的股价一度暴跌15%。
除了安全隐患,ZOOM所在的赛道可谓拥挤。2020年4月Facebook推出同类产品Messenger Rooms。而谷歌的Hangouts Meet则实现“云化”,无需安装软件在Web页面即可实现100人视音频远程会议。
缺失场景一直是ZOOM被质疑的地方 。
“ZOOM说到底是一款工具,它缺少了自带的场景。”以谷歌为例,从2019年开始谷歌就开始整合Gmail和Hangouts Meet。这是谷歌场景化战略的一部分,用户在一个场景内可以体验到产品的多种功能。以Gmail最大的单一市场印度为例,印度的Gmail使用者在通过Gmail进行工作交流时,可以即时通过Hangouts Meet实现音视频深度交流。相比于单独一款软件,这种场景化服务的优势在于便捷和系统整合。
这也是ZOOM在2011年创业伊始就面临的问题。在袁征初创ZOOM时,他的朋友曾提出过质疑:公司采购思科的产品,不仅为了远程会议一款产品,还会有诸如企业路由器、安全产品等。
“ZOOM作为一款工具,在面对平台类公司和巨头公司竞争时处于天然劣势,除非产品竞争力保持持续优势。”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ZOOM业绩大涨离不开疫情带来的“无接触经济”。在无接触经济的业态下,ZOOM规避了“场景化缺失”的问题。但在疫情之后,ZOOM能否保持如此高的增长性,并不能轻易判断。
起码在新兴市场,ZOOM的好运气并未延续。2020年5月,ZOOM逐渐停止了中国个人用户在产品上的注册。8月ZOOM将在中国的发展模式改为OEM经营模式 (新模式下,ZOOM在中国选择三家代理商进行合作) 。
“随着ZOOM逐渐成为市值近万亿元的公司,ZOOM所面临的挑战已经和以前不同。” Baldwin表示ZOOM已经走上了Facebook曾经的道路,随着体量增加,宏观环境和所在市场政策的影响,将会对公司发展起决定性影响。
不过袁征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潜在危机。比如在新兴市场上,ZOOM正在全力开拓印度市场,到2020年5月时印度已经成为了美国之外的ZOOM最大单一市场。
而为了解决场景缺失的问题,ZOOM也开始 定制化服务 。随着疫情带来的在线教育市场飞速发展,ZOOM为多家在线教育厂商推出了定制化软件。ZOOM不仅可以根据公司特点调整软件功能,还可以将ZOOM的功能嵌入到一些企业的产品中去。“未来在To B的市场,人们也会更加关注定制化,每个企业都希望获得针对自己需求的精准服务。从这个角度上B端和C端都正在进入个性化时代。” Baldwin说。
为了拿掉“安全隐患”这条锁住ZOOM生死命脉的锁链,ZOOM也在奋力一搏。最新的消息显示,ZOOM宣布启用双重验证功能,这被视为ZOOM提高用户账户安全的举措。毕竟在ZOOM基于社交裂变的获客模式下,一个用户选择离开ZOOM时也会影响其朋友对ZOOM的评价。
正如袁征自己所说:“ZOOM需要小心谨慎地发展。”
互联网发展趋势?
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
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据国外媒体报道,Netflix正在私下向投资者和广告商透露,拟推出付费广告业务,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
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1国外流媒体巨头Netflix一直被认为是业内标杆,只需一次付费就能解锁所有内容,并且没有广告干扰,每年有大量独立制作的优质影片可看。但现在这个业内标杆似乎也沦陷了。
近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Netflix正计划推出广告投放业务,相关广告每达1000次浏览,广告商便需支付80美元(约合人民币540元)费用。这已经是业内天价收费标准,让Netflix成为最昂贵的广告投放平台之一。
据消息人士称,Netflix董事长兼联合首席执行官Reed Hastings等高层曾私下向投资者和广告商透露,Netflix将推出广告业务,相关广告每达1000次浏览,通过帮助广告商锁定特定受众群体,广告商便需支付80美元的费用。
Netflix高层正在对广告业进行全面调查,与广告商对话并制定策略。Netflix正在讨论广告业务的推进相关方案,形式不限于在视频之前播放广告,以及在平台中插入广告,但公司未透露具体广告数量以及广告出现的方式。
Hastings已经为Netflix的广告业务设定了很高的财务目标。考虑到公司在广告销售方面经验不足,Netflix正在物色具有广告专长的高层人选,并接触了Comcast行政人员。
Netflix于5月宣布开始推出带有广告的低价订阅服务,但并未透露该服务的具体收费,预计将低于999美元。此外公司计划在明年开始向家庭收取共享费。有消息人士指出,Netflix本打算在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全新含有广告的订阅服务,但这一安排可能被推迟了。
此前Hastings曾表示引入广告会破坏Netflix创造的无广告净土,还会分散用户注意力。那为何现在他对广告的态度发生大转变呢?一位Netflix广告业务人士表示,部分原因是Netflix正面临用户流失的阵痛,而流媒体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2近年来,虽然国内视频、音乐等方面的版权意识越来越重,但从整个商业市场上来说,反而像是割用户韭菜。
虽然用户花了不少钱开通会员,但是依然要忍受各种广告信息,甚至还有VVVIP,需要持续付费解锁,用户体验非常差劲。
而国外的流媒体巨头Netflix(奈飞)一直被认为是业内标杆,只需一次付费就能解锁所有内容,并且没有广告干扰,每年有大量独立制作的优质影片可看。
但现在,这个标杆似乎也要沦陷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Netflix正在私下向投资者和广告商透露,拟推出付费广告业务,每条广告获得1000次浏览,广告商需支付80美元(约540元人民币),这几乎是业内天价收费标准。
而这背后其实也是在付费用户大量流失下的'无奈之举,据此前财报显示,Netflix今年用户数大幅下滑,甚至市值也不断下跌,损失惨重。
因此,Netflix于5月宣布开始推出带有广告的低价订阅服务。
不过他们还未透露该服务的具体收费,预计价格将会低于999美元,这是目前最便宜的基础订阅价格。
Netflix广告投放业务收费高达千次80美元3奈飞正在加速进军广告业。
据《华尔街日报》8月3日报道,流媒体巨头奈飞(Netflix)私下向投资者和广告商透露,拟推出付费广告业务,每条广告获得1000次浏览,广告商需支付80美元。
一直坚持对广告说不的奈飞,在经历了一季度付费用户大幅度流失后,于5月宣布开始推出带有广告的低价订阅服务。奈飞并未透露该服务的具体收费,预计价格将会低于999美元,这是目前最便宜的基础订阅价格。
奈飞CEO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为广告业务设立了长远的财务目标。知情人士透露,哈斯廷斯及奈飞高管私下告诉投资者和广告业,通过帮助广告商锁定特定的受众群体,奈飞能够向广告商收取每1000次广告浏览约80美元的费用。
《华尔街日报》称,这将使奈飞成为最昂贵的广告投放平台之一。
知情人士表示,奈飞的高管正在对广告业进行全面调查,与广告商对话并制定策略。一位近奈飞广告业务的人士称,该公司正在讨论广告业务的推进相关方案,形式不限于在视频之前播放广告,以及在平台中插入广告。
但奈飞至今仍未透露具体的广告数量及广告出现的方式。
为加速推出广告业务,奈飞曾向竞争公司寻求合作。如此奈飞就不必自己组建广告销售团队,也无需投入巨额资金研发相关技术。
此前的6月,奈飞与有线电视巨头康卡斯特(Comcast)旗下的NBC环球(NBCUniversal)会面,探讨广告销售合作。康卡斯特旗下的NBC环球运营着Peacock流媒体服务。
知情人士称,康卡斯特为奈飞制定了代号为“Calamari(鱿鱼)”的宣传方案,暗指此前大爆的剧集《鱿鱼游戏》(Squid Game)。该公司表示可以为奈飞提供Freewheel广告技术平台的技术,NBC环球的销售团队也会参与合作。
但最终,奈飞选择了广告业务经验不足的微软。7月,奈飞宣布微软成为其全球广告销售和技术合作伙伴。知情人士表示,奈飞不打算长期外包广告业务,而是寻求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这样能为其创建自己的广告团队留出时间和空间。
此外,知情人士还称,奈飞打算今年第四季度推出全新的含有广告的订阅服务,但这一安排可能会被推迟。
实际上,很早之前奈飞就考虑过进军广告业。据《华尔街日报》,大约十年前,奈飞的财务和内容战略高管曾就广告业务展开讨论,内容涉及何种内容适合投放广告,以及广告如何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
该项目的代号为“Crickle”,原本计划在加拿大首次推出,但最终并没能成功。
知情人士称,当时奈飞将全球扩张视为主要目标,在西欧和亚洲市场大举扩张。哈斯廷斯认为引入广告会破坏奈飞创造的“无广告净土”,还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但如今,哈斯廷斯对广告的态度已经180度大转弯。一位近奈飞广告业务的人士表示,发生如此改变的部分原因是奈飞正面临用户流失的阵痛,以及流媒体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华尔街日报》称,尽管奈飞已经连续两个季度流失订阅用户,但这家流媒体巨头仍然对用户增长抱有信心。知情人士透露,奈飞正在强化网站设施,以便在未来三年能够容纳5亿用户。
7月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6月30日奈飞订阅用户为2207亿,相比第一季度的2216亿流失约97万用户,少于公司预期的流失200万用户。奈飞一季度流失了20万订阅用户。奈飞预计新季度将净增100万订阅用户。
一、在产业融合、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下,市场垄断的趋势更加明显。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垄断经济时代,产业集聚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集中度,又称市场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中的少数企业在生产、销量和总资产等方面对某一产业的支配程度。一般用这些企业的某些指标(多数情况下是销售指标)占整个行业的百分比来表示,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表明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支配市场的能力,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去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将迎来高速增长的一年,虽然受年底反垄断政策影响,部分公司股价有所回落,但毕丽毕丽、拼多多、魏梦集团、中国有赞等SaaS平台在此期间快速突破,股价几度上涨。
1、大平台使得市场呈现出一个强而有力的态势,后起之秀奋起直追,竞争日趋激烈。
在经历了去年的暴涨之后,中国互联网企业与FAANG的估值差距进一步缩小。目前,在中美互联网十强企业中,中国互联网企业占据了一半的席位。其中,腾讯的市值非常接近脸书,排名第二的阿里巴巴经历了反垄断带来的股价下跌,市值依然超过5万亿港元,将奈飞等公司远远甩在身后,美团、拼多多等中国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第三梯队正在迎头赶上。
2、大产品推动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目前中国互联网已经按照产品分类定义了各自在国内市场的势力范围,分别是腾讯系、字节系、阿里系、百度系和Aauto快手系。从用户规模和渗透率来看,腾讯、阿里、百度用户基本覆盖全网用户,增速有所放缓。在短视频产品的推动下,Toutiao和Aauto faster用户渗透率加快。在用户时长方面,互联网巨头之间的竞争加剧,头条部和Aauto快手部的产品呈现“进攻态势”,而腾讯部、阿里部和百度部的产品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二、互联网巨头加大投入,试图抓住结构性增长机遇。
今年在流量红利耗尽和国家反垄断政策的背景下,头部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大投入,使得市场股票竞争日趋激烈。阿里巴巴国内互联网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本地服务、新零售、全球化、云服务。针对这一核心业务领域,阿里成立了MMC业务集团,其使命是锁定600万家正在进行数字化升级的夫妻老婆店。MMC就是对夫妻店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实现商品配送,走C2B2M模式。此外,经过10多年的投资,阿里目前已进入盈利阶段,并计划未来进一步扩大投资,腾讯将把发展和投资重点放在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初创公司上。
a 、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通过投资快速成长。
美团新业务的投资项目为社区团购、自行车打车、骑驴。尽管其自行车(包括摩托车)因旺季和新车上市遭受了巨大损失,但由于其长期投资价值,未来仍将继续投资。京东为京西集团全面布局了供应链和物流网络,由京西品品、京西通、京西电商整合而成,其中京西是社区团购业务。便利店业务京通建立了B2B供应链。京西是一家电商企业,为一线城市用户提供服务,目前已初步实现京西用户向京城分流。
3、生态型企业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网巨头通过跨界融合建立了企业生态系统。
目前全球行业巨头和龙头企业都围绕自身构建了良好的企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是指企业与企业生态环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在某个领域,就像生物一样,没有一个企业或单一组织能够长期独立生存。就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一样,企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企业最终都会与整个企业生态系统共命运。因此在制定公司战略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公司本身,还要考虑全局,了解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及公司在系统中的作用。基于生态系统的战略不仅让公司自身受益,也让所有系统成员共同受益,从而在生态链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随着新兴市场的逐渐发展,互联网行业已经从增量竞争转变为存量竞争,任何一家巨头的商业行为都会侵犯另一家巨头的商业空间。未来所有互联网巨头在稳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一定会通过跨界融合进入其他领域。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在把握核心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拓展边界,实现商业模式的多元化,构建全方位的生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