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称本年度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人民币 31 亿元,如何看待此事?
小米集团官宣造车,你看好小米的汽车业务吗?
如今的小米已经是一家千亿市值的公司了,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是足够的,所以长期来看,小米汽车业务还是有前景的。按照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说法,自己很清楚造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业,但小米目前账上还有一千多亿,未来打算为汽车业务投资100亿美金以上,自己也会担任小米汽车业务的总裁,亲力亲为负责该业务的发展。其实雷军说汽车行业烧钱是对,例如蔚来汽车,目前仅上市三辆车,就烧掉了四百亿人民币,汽车行业完全是重资产,重投入的一个行业。
但按照雷军的说法,小米公司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不仅是现金流水平还有研发能力,目前小米已经拥有一万多名科研人员,去年研发投入接近百亿规模,绝对有实力尝试汽车业务。而且最关键的是,与传统燃油车不同,电动汽车的门槛更低,小米如果发展足够快,完全有机会和其他车企一较高下。
再加上小米在手机和IOT生态的优势,未来可以给小米车主提供一个更加优质的车联网体验,通过手机连接汽车,打造一个新生态,这才是小米真正想做的事情。
参考资料:
小米集团昨晚在港交所也发布公告,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公司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集团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公告表示,小米希望用高品质的智能电动汽车,让全球用户享受无所不在的智能生活。
雷军表示,近期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不断,公司实际上在今年1月15日开始调研造车。此前两次造访马斯克,自己对电动汽车产业非常看好,过去也投了接近10家电动汽车产业公司。
真的是一时兴起?小米入局造车靠谱么?
易车原创 3月30日小米集团正式宣布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小米集团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由雷军亲自带队,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预计投入100亿美元。
小米集团作为国内移动通讯、智能生态领域的巨头,此番宣布入局造车既有些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意外是小米在自家的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是一家年轻、成熟且成功的科技互联网企业,没有什么理由造车。情理之中的是,在这个时代,多方势力进入造车已经不新鲜了,例如恒大。不过话说回来,造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此番小米入局,会面临哪些挑战?它的车又会是什么样的?小米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我们不妨猜想一下。
对于造车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资金,小米集团先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加上后期投入的100亿美元,以现在的汇率来看总数超过了750亿元人民币,单看数字来说这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不过造车就难说了,国内造车新势力代表蔚来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经亏损超过了300亿元,理想汽车自2018年至2020年也亏损近40亿元,小鹏汽车自2015年至今也已经亏损超过了64亿元。以这三家的情况来看,造车这件事可以称之为“金钱粉碎机”,短期内利润转正难以实现。
这么一看小米集团总投入超过750亿元,而且还是成立全资子公司,可谓是财大气粗,和上面说的三位前辈相比,出手阔绰。小米集团在3月30日的发布会上还公布了现有1080亿元的现金储备,所以从短期内来看,小米造车这件事是不太缺钱的。
小米一直有着勤俭持家的作风,想必不会像恒大那样疯狂砸钱,以现今造车新势力作参考,小米未来可能也会采取轻资产,重服务、研发的模式,换句话说就是努力研发,做好服务,至于生产很有可能找个代工厂搞定。
从2018年开始国内的造车新势力噩耗不断,破产、亏损、清算比比皆是,现今剩下的企业虽然没有实现盈利,但都有了相对成熟的产品和一定的市场认可。同时传统老牌汽车厂商也开始加紧推出纯电动车型,在未来纯电动车型又是一个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进入,所以小米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还是不小的。
而小米在2021年1月15日才开始调研造车,从时间线上来看显然有点晚,而技术的积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现在对于小米来说与时间赛跑非常重要。
在纯电动车型这个领域下有宏光MINIEV统治微型车市场,上有大佬特斯拉稳坐高端产品第一把交椅。从车型的分类和跨度上来说,市场上的产品已经涵盖了绝大多数车型,因此对于小米来说靠单一车型切入细分市场,精准定位一部分用户似乎希望已经不大。
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小米起家的手机做一个参考,小米在诞生之初用超高的性价比将山寨手机彻底击垮,同时也将智能手机的成本扒了个精光,真正让普罗大众都能用得起智能手机,凭借无比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小米手机一直是高性价比产品的老大,同样配置水平,小米手机一直比同类产品要便宜许多。
这么多年小米还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米粉”群体,如果小米造车,第一步肯定会把握住“米粉”,人对于价值的判断是不会变的,或者说总会有那么一类人秉承着性价比这个观念,那么小米的车型如果想先期把握住“米粉”,性价比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能将电子产品上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放到汽车上,造出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车型,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同时也能延续小米在电子产品上的特征,从而间接的去吸引一部分人群。
小米除了手机产业之外还开发了各种周边产品、家用电器,这些产品在米家的生态链之下实现了互联,在当今国内的科技企业中可以说是独一份,那么在未来小米很有可能将米家的生态延续到车上,构建一个新的互联体系,在这方面小米有着天生的优势。
汽车智能化推进是一个大趋势,传统汽车厂商是在车辆本身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智能化的设备或者是控制方式,那么小米则可以反其道行之,依托本身互联网企业的优势,结合国内大的背景,以智能化生态为基础去造车,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汽车,如果小米生产出了第一款车型,很有可能重新定义汽车的智能化和互连这两个概念。
早期的特斯拉被无数人取笑,但它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同时也给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思维、生产方式的革新与转变,特斯拉用自己的方式定义了纯电动车是什么,他们更像是用生产电子产品的方式去生产汽车。
对于小米来说,入局时间晚,来自资金、市场、技术都有压力,作为科技、互联网公司造车,小米对于汽车的定义或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们也希望小米能将勤俭持家、务实的作风运用在造车上,同时能够依托自己在智能化生态、互联网大背景下的优势,造出一款像小米手机那样高性价比的智能化车型,就像那句广告词一样“为发烧而生”。
小米二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26%,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米集团(1810.HK)公布截止到在今年的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表明,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营业收入701.7亿人民币,同比减少20.1%;经调节纯利润20.81亿人民币,同比减少67.1%。
会议电话中,小米首席总裁王翔回应了营收和利润下滑问题。他指出,小米二季度销售业绩起伏关键因全世界好几个销售市场通货膨胀,再加上中国疫情反复,导致消费疲软,严重影响收益。他提及,在今年的二季度小米在“618”大促主题活动采用降价促销,为盈利产生工作压力。小米集团CFO林世伟觉得,小米的收益起伏还遭受新业务的投入危害,二季度新业务资金投入达6.11亿人民币。
从收入结构看来,小米收入主要分智能机、IoT与生活商品、信息服务与相关业务四块。财报表明,小米二季度智能机各分部收益同比减少28.5%至423亿人民币,可能是由于智能化手机出货量降低而致;智能化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26.2%至3910万部,可能是由于全世界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的及中国大陆新冠疫情反复。
销售量下滑一部分主要原因是国内手机市场整体的不景气。财报表明,遭受全球宏观经济周期、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等多种因素对整体智能手机市场的需求危害持续,依据Canalys数据,二季度全世界和中国大陆智能机股票大盘销售量同期相比各自下滑8.9%和10.1%,同比各自下滑7.7%和10.9%。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小米全世界智能化手机出货量排行维持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3.8%。提到销售量下滑问题,小米首席总裁王翔表明,预测分析后半年手机出货量会好于上半年度,在疫情平稳的情形下将维持增长幅度,但未来仍然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财报表明,二季度小米遭遇比较大的库存工作压力,成品库存做到324.9亿人民币,同比增加35.7%,资产减值拨备23.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76.6%。
在网络会议中,怎样“清库存”变成关心聚焦点。对于此事王翔表明,小米库存比较高,仍在健康与可掌控的范畴内,在清除库存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对利润率形成了一定影响。库存的建立可能是由于全部业内也没有预料到国际性总体经济环境与政治形式的改变,对经济影响的也超过领域预估,但基本每一个库存全是“能够处理”。他提及,在上半年度,小米主要是通过618等购物狂欢节等常规营销手段降低库存,后半年也考虑到根据购物狂欢节等方面进行库存清除。
在新兴业务层面,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自主创新业务费用为6.11亿人民币。在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已建立超出500人产品研发卓越团队,并制定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性合理布局发展战略。小米在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第一期整体规划产品研发有关资金投入为33亿人民币,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先前8月,小米公布全栈自研人型人形机器人CyberOne,受外界高度关注。在电话大会上,小米首席总裁王翔在参加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仿生机器人将来有很大发展趋势运用发展潜力,以后会不断在这样一个类目和周边产业链资金投入。如今智能机器人的整体研发经费依然非常高,现阶段小米仍在探索和提升前端技术,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批量生产的时期,可是小米在实践新产品的与此同时,也是有观查新的产业机遇,整体而言这是一个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
财报表明,在今年的二季度,小米的海外市面收益为340亿人民币,占收入的48.4%。依据Canalys数据,在今年的二季度,小米在全球范围内55个国家智能化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在全球范围内67个国家销售量排前五,在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均完成市场占有率环比提升。
会议电话中,小米也回应了接纳印度政府部门调查的难题。王翔详细介绍,小米已经从容应对印度政府部门的调查,现阶段并没拨备的准备工作,由于小米在印度的业务仍在正常进行之中,小米层面已经成功解冻了7亿多美元的被冻结资产。他提及,小米还有一部分被冻结资产已经商谈中,小米在印度的业务进度和厂家生产也都在正常的火热进行中。小米将用心积极主动与印度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以诚相待沟通交流,从而根据司法体系开展投诉。
品牌化战略的考试成绩层面,小米引用第三方数据称,第二季度小米智能机在中国大陆rmb3000元至4000元价钱段市场占有率同期相比提高3.5个百分点,达18.2%;在rmb4000元至5000元价钱段市场占有率同期相比提高2.0个百分点,达15.5%。
“小米坚持不懈走高端品牌途径,绝对不是根据一个产品一战决胜负,而是要长期性勤奋。大家认可,小米也做了一些不是太取得成功商品,但坚持不懈走长久线路,做长期性研发与资金投入,就是我们设定的高档战略方针。”在网络会议中,王翔表明。
疑似小米汽车首款车型路试曝光 预计2024年量产
易车讯 近日,社交媒体上曝光了疑似小米汽车首款车型路试谍照。据悉,图片拍摄于小米科技园附近,考虑到传言中首款车型造型酷似保时捷Taycan,因此本次曝光的谍照有着较高的真实性。根据小米汽车公布的规划显示,旗下首款车型预计2024年正式量产。
此前有媒体爆料称,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已经定版,造型酷似保时捷Taycan。从本次曝光的路试谍照来看,新车的车侧造型确实有些保时捷Taycan的韵味,采用了溜背式的轿跑车身结构,车顶上方还配备有激光雷达。
小米集团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投入为8.29亿元,较第二季度增加35.68%。今年前三季度小米造车业务已累计投入18.65亿元。小米集团总裁王翔在财报会议上表示:“对于小米汽车实现2024年正式量产的目标,公司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小米在造车上投资的效率和规模对于集团不会构成重大影响。”
2022年8月,雷军在年度演讲中透露,小米自动驾驶要全栈自研已组建了500人规模的团队,计划到2022年底扩张到600人,目标是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谍照来源:微博电动知士大雨)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小米独家投资傲芯科技 车内网络系列芯片或将受益
易车讯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傲芯科技在近日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傲芯科技在车内网络(CAN/Etherner PHY)系列芯片方面的研发,并由小米产投独家投资。未来小米汽车实现研发和量产之后,或许会采用傲芯科技的产品。
此前,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9月29日一次内部讲话中透露:“小米汽车首台工程车已正式下线”。此外,雪球博主粮厂研究员Will也在其个人微博上表示:“小米汽车首台工程车已于9月28日下线,下一个重要项目节点是年底前的汽车工厂竣工。”根据规划,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上半年量产。
在8月11日举行的2022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表示:“汽车工业各个板块都非常复杂,其中最复杂非自动驾驶莫属,同时自动驾驶也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决胜关键点,小米造车自动驾驶将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自动驾驶的目标为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雷军表示,小米造车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研发投入33亿元,专属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目前第一期规划140辆测试车将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现场大屏幕还公布了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的测试视频。
根据此前的爆料,雷军对小米汽车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只要在小米科技园办公,几乎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待在小米汽车单独所处的办公楼里,目前小米公司不少员工对此感到兴奋。
自2021年3月宣布造车以来,小米汽车动作频频,包括去年宣布小米汽车落户北京,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3月22日,小米集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称:“2021年3月宣布造车计划以来,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进展超预期。截至目前,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未来继续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领域拓展研发,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保值率、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经销商、易车号榜单。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