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了,如果有资本躺平,要不要躺平?
年轻人为什么不能选择“躺平”?
年轻人躺平是对社会压力的一种宣泄。而选择躺平的背后是巨大的压力。我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成本,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并不友好。 如果年轻人选择一位得躺平会逐渐丧失生活激情,不思进取虚度光阴,最终一事无成。 同样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如果任由大量年轻人躺平将会导致社会大规模出现消极心态,而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化建设主要是由年轻人主导,如果年轻人躺平,那么对于国家社会化的建设及发展将是极大的阻碍。 面对选择躺平的年轻人,我认为各方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宏观调控,年轻人的住房,教育,等措施。 企业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必要的人文关怀等,从而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创新的活力。 社会媒体应该正面宣传如何看待年轻人“躺平”的现象?
1、躺平不意味着放弃努力,放弃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也不应该叫躺平,追求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不能定义为躺平,每个时代都会有“躺平”的人存在,只是大家躺平的姿势不一样。
2、如今生活压力大,年轻人拿多少钱做多少事情可以理解,毕竟大家来上班都是为了赚钱,无偿给老板加班,陷入内卷的恶性竞争,还不如准点下班多给自己一点自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躺平”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但并不一定全部代表生活态度。
3、大家对于躺平的认知太狭隘,觉得躺平一定消极,颓废,不上进,但是现实是躺平的人处处存在,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我们可以选择躺平喘口气,但是我们也同样会站起来继续努力奋斗,躺平只是一时的。
当然,也有反面的声音存在,认为当代的年轻人躺平可耻,主要有以下观点:
1、年轻人不应该选择躺平,在20-30岁的年纪你拼命努力工作赚钱,你是有机会往上走的,但是等到40岁以后结婚成家,身体越来越不好,体力越来越不如从前,父母养老,赡养儿女都需要钱的时候,别说躺平了,你天天站着奋斗恐怕也是焦虑感满满的。
2、躺平的根源和本质是对未来迷茫看不到希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人更加不应该选择躺平,明白自己内心的需求,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的方式去寻找自己的价值点,让自己能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定位清晰,目标明确,过程肯定是极其痛苦的。
让当代的年轻人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获得生活和工作上的精神满足,躺平一族自然也就不复存在,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现实很残酷,几乎没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真正的躺平,在20多岁的时候和躺平,那些有底气去喊躺平的,无非就是你前面的父母没有躺平,一直都冲在你的前面。没有人可以轻易说躺平,无非就是背后有个一直“站”着的父母替你撑着。20多岁的年纪,本是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好年华,莫让躺平害了自己。
看了网友们的评论,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所谓标准答案,都是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每个人关注的点不一样,考虑问题的维度和层面不一样,就根本没有什么可比性了,大家都是在自说自话。
从大环境上来讲,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就拿赚钱这回事情来说,那些70后和80后,随便选择一个行业坚持到现在就能拥抱风口,实现年入百万千万甚至是财务自由。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行业饱和度高,变化速度快,竞争压力大,资产价格暴涨,虽然说机会很多,但是抓住机会越来越难。
十几年前整个社会都处于精神和物质的匮乏阶段,就像我上面说的如果选择下海经商能坚持到现在的不是千万富翁,也至少是个百万富翁了,社会阶层上升的空间相对比较大,比较容易,机会也多,只要你努力,坚持奋斗,混得总不会很差。
但是现在赚钱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阶层开始固化,社会阶层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狭窄,就连那些人大附中子女的爸妈都在打着排除竞争对手主意,说着年轻人不该内卷的违心话,从精英阶层的角度来讲,他们反对内卷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工作太累,价值被压着,而是觉得通过内卷的竞争,普通人在变得越来越厉害了。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朋友家的孩子是在人大附中上学,爸妈都是大学教授,是明显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人家的孩子周六周末都排满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然后在演讲台上给你讲你不要让你家的孩子陷入内卷,不要给他报那么多的补习班,让她释放天性啊什么,你说这不是扯淡吗?这叫什么?这就像大学那会儿,平时叫你别读书别复习的那个人,总是偷偷摸摸去图书馆看书一样,先给你灌输放弃努力的思想,不要去竞争,竞争没有用,然后慢慢拉大你们之间的差距,最后实现阶层固化。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去上好的学校,精英阶层的反对内卷其实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定程度的内卷反而是社会进步,有竞争才有对比,有对比才有提升,这样普通人往上走的机会才会更大。
所以讲内卷,也要看是什么样的人在讲内卷。
所以光是鼓励年轻人不懈奋斗,不要选择躺平肯定是不够的,选择躺平与否的关键在我看来是需要你我,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拿出有效能落地的措施去缓解社会的压力,在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之下,如何让现在的年轻人寻找到自己的价值。
与此同时,需要社会资源的相对合理分配,减缓阶层对立,缓解阶层固化,给年轻人更多上升的空间,给年轻人能往上走的机会,让他们能看到向上发展的希望,这样才是让年轻人不选择躺平,重新站起来的根本,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当然,想要做到这样,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看待“躺平”的社会现象?
。 文章图片1 “躺平”就是放弃、是不作为、是不合作、是负能量,尤其对于青年人危害更甚。我们都知道,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更多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积极努力、百折不挠、和奋发有为;而“躺平”理念却于此大相径庭、格格不入,一个缺乏勇敢、进取、和奋斗精神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所以,我们必须对“躺平”大胆说“不”,特别是青年人,必须有社会担当、勇往直前,在合作共赢中开拓创新,向着新的目标不断成功和前进! 文章图片2 教师尤其不适合“躺平”,因为教师相较于其他职业,具有更强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人很可能就会说了,现在的教育大环境让教师很无奈,诸多对教师不公现象让教师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反正管不管学年轻人为什么不能选择“躺平”?
“躺平”两个字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互联网上悄悄地火了,它一出现,即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
互联网公司裁员,校招缩水,大批人面临失业,努力得不到回报,于是年轻人们纷纷喊着:“我要躺平。”
只要我降低消费欲望,不结婚不买房,那么我不需要努力也可以勉强活下去。
但事实似乎并不是如此。
年轻的时候,我们有用不完的精力,没钱了,打份零工,赚点钱糊口,这是很容易的。
但当衰老降临,失去工作的能力,那个时候,年轻时的躺平对年老的我们带来的可能会是居无定所、老无所依。
不知道是否有人看过一部名为《富哥哥穷弟弟》的国外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出生于同一个家庭的兄弟俩的不同人生结局。
哥哥成为了亿万富翁,而弟弟则流落街头,过着漂泊的流浪汉生活。
明明由同一对父母养大,为什么二人长大后的生活会如此不同?
可以看下两个人的生活轨迹。
哥哥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帮人遛狗、送报纸,小小的年龄,就懂得在工作中赚取金钱,以能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幼年的经历为他积攒了宝贵的经验,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成功获得了自己的第一笔原始财富,之后凭借着机智的商业头脑,一路奋斗,最终拥有了自己的亿万财产。
而弟弟,由于自小受到父母的溺爱,在舒服的环境中长大。
在他长大后,也并不清楚努力奋斗的意义,他的青春岁月便在“躺平”中度过。
当老年到来时,他只能陷入贫穷的困境,打着零工,没有固定的住房,年龄越来越大,却仍旧没有足够的财富使自己安定。
从二人几十年的生活轨迹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
二人之所以会有迥异的人生之路,很大程度在于一个年轻时选择拼尽全力,而另一个则选择懒散度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躺平”。
如果,我们在该拼搏的年纪选择躺平与安逸,那么到了真的该躺平、享受生活的老年时,我们反而无法停下脚步。
贾平凹在他的散文集《人生从容》中,分享了对人生的看法,他告诫年轻人,在任何年龄段都要选择奋斗,而不是“躺平”。
正像他书名说的那样,一个人应该从容完成好每个生命段的事。
在童年时期该玩就好好玩,在学生阶段就认真读书,到了工作的年龄,就努力把工作做好。
那么人生迈入年老时,才能从容享受。
所以,年轻人,在该努力的年纪不要选择躺平。
如果你的确累了,想要休息一下,那么我们可以把“躺平”反过来看,让“躺平”不再“躺平”。
很多人选择躺平,是因为现实中有太多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付出得不到回报、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心累、做的事不是自己喜欢的、压力太大叫人脱发......
一句话总结:内耗。
因为所得到的结果让人失望,于是产生了干脆做咸鱼的想法,只要我躺着不动,敌人就拿我没办法。
短期这样的确让身心放松,但长期以往只会丧失斗志,逐渐变成一条真的咸鱼。
人还年轻,心就已经提前迈入老年。
不如换一种躺平方法。
对那些让你心累的,消耗心力的事情以躺平的心态去应对:
从容完成,坦然面对,不再纠结于得失对错,让自己的心能够真正安静下来。
只有心静下来了,才能去认真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对于内心喜爱的事、或让你得心应手的事,就要将躺平丢在一边,放开身手去大干一番。
写出《海底两万里》的凡尔纳,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
其实最开始,他为了取悦父亲,学的是法律。
但法律并没有带给他太多的成就感,文学却渐渐吸引了他的目光。
最终他拒绝继承父业,开始转战文学。
一方面来看,他对于曾下了一番功夫的法学选择了躺平,置之不理,拒绝深造。
但另一方面,在文学上他却笔耕不赘,最终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经典佳作。
如果他选择了不喜欢的法律,也许终生只能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律师。
年轻,意味着激情、拼搏、努力,朝着自己热爱的方向不断前进。
如果在某条路上,你觉得累了,那不如停下来,暂时“躺平”,好好思考一下这条路是否是自己真正想走的。
如果不是,那么就换一条,继续前进。
当我们老到走不动路,躺在摇椅上,回想过往一生时,可能会禁不住地感慨:
幸好我年轻时选择努力向前,不然,我现在就没有办法好好躺在这里享受余生的时光了吧。
只有年轻的时候不躺平,年老的时候,才能好好躺在摇椅上回忆人生。
成年人35岁之后,应该躺平吗?
我感觉成年人35岁之后也不应该躺平的,还需要继续努力,认真地去生活,给家人提供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什么成年人不要躺平
第一点,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不努力就得有别人为你负重前行,我们要知道的是一切的资源和经济的根本都来源于人的劳动,那么如果大家都躺平了,我们的国家强盛,家庭美满,乃至一个幸福的社会都会遥遥无期
第二点,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根据生存法则,一个人只要活着,每天最少要进行四小时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质料,所以我们如果不能接济天下,最起码要做到独善其身。
但是呢问题又来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工作比较内卷,生活呢也一塌糊涂,每天也挺努力,生活依旧如此。这该如何是好呢?
其实我们生在天地间,在撑不下去的时候,有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第三点, 在彷徨的时候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心累的时候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四点,在感情不顺的时候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以江湖。说了怎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可以多读书,但不要读死书。亦或者给自己找一个信仰,就是一个和哲学结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