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益电子已经向客户提供包含 4D 雷达产品在内的多种高级辅助智能驾驶产品,这对企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R&S新型4D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发布 加速自动驾驶时代到来
易车讯 8月5日,罗德与施瓦茨(R&S)于北京重磅推出新型4D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以其前沿的创新认证和测试方案,为客户提供从零部件到汽车整车测试,从研发、生产到认证的完整测试服务,保障自动驾驶安全可靠,助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
传感器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乘用车能否实现无人驾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信任,这其中必然少不了对自动驾驶汽车新型传感器的全面测试方案。
结合德国汽车行业经验和中国汽车标准和市场测试需求,罗德与施瓦茨此次推出的新型4D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能为汽车雷达研发、硬件在环和整车在环进行射频性能和功能特性的测试,通过这种方式,它将协助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制造商,开发能在复杂交通和恶劣天气环境下正常工作的高性能汽车毫米波雷达。
“罗德与施瓦茨的新型4D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将无人驾驶的测试服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该系统能够模拟各种驾驶场景,可通过空口的方式测试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的雷达和自动驾驶汽车(AD)中的雷达。该RTS测试系统包括主机R&S AREG800A 汽车雷达模拟器和前端R&S QAT100射频天线阵列。”
在本次新品发布会上,罗德与施瓦茨(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与系统部高级总监金海良就全新产品及特点作了介绍,“该系统能够模拟从简单的AEB自动紧急刹车场景到包含多个雷达传感器的复杂交通场景,大大降低雷达功能测试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满足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应用需求;它是能生成动态雷达回波的目标模拟器,可用于包括从研发校准测试,到安装在车辆中的ADAS/AD系统功能的硬件在环和整车在环测试,等在内的汽车雷达传感器测试的所有阶段;用户可以组合任意数量的R&S QAT100射频天线阵列前端和R&S AREG800A主机,轻松配置整个系统的测试”。
在发布会现场,来自国汽智联的自动驾驶场景建设资深工程师王瑶先生,和AVL李斯特公司的虚拟测试技术专家沈杰先生也分别对应用案例作了介绍。
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的公司,罗德与施瓦茨始终坚持在研发方向的高投资策略,在通信行业和汽车行业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利用通信行业身后的技术积累,紧跟汽车智能化测试需求,开发了针对性的智能传感器测试方案及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车载以太网测试方案。
同时,罗德与施瓦茨利用射频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开发并提供众多像5G车联网、汽车雷达、高精度汽车导航、车载以太网、电磁兼容等满足汽车电子行业发展趋势的解决方案,涵盖从开发、认证测试到生产的所有阶段;也囊括了从零部件和整车的所有开发阶段的测试解决方案。
中国市场是罗德与施瓦茨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此次推出的4D汽车雷达目标模拟器将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汽车智能化测试需求。接下来,罗德与施瓦茨将继续前瞻性地规划产品和路标,为中国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网联汽车服务与解决方案。
华为不造整车,但愿共享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造整车,华为差得还太远了”。日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接受盖世汽车等媒体采访时直言。
因被曝欲将汽车业务划归消费者业务,加之此前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频频为汽车业务“站台”,给华为汽车BU业务方向从toB转向toC增添了诸多想象空间,近日关于“华为造车”的言论再度甚嚣尘上。华为的否认也是一如既往地干脆。
王军认为,对于一辆整车,无论车辆的布置,还是制造以及工艺,都非常复杂,要造这样一辆车,华为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的理想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王军表示。更具体一点,就是通过刚刚于10月30日发布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给予汽车行业全栈智能解决方案的加持,实现HuaweiInside。
像IntelInside一样,把Huawei装进每一辆车
IntelInside,指的是在计算机领域,Intel在消费者心中建立的一种品牌认知——一台好的电脑就应该用Intel公司所生产的处理器,以至于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电脑时都倾向于含有Intel处理器的产品,许多电脑品牌则因为采用了英特尔的中央处理机而大受欢迎。
在汽车领域,华为也有这样一个“Inside梦”,即让HI品牌成为汽车行业“要素品牌”的代表,被各大车企广泛采用,车内用华为的技术,车身印上HI品牌的LOGO,给予车企品牌加持、背书。同时在HI品牌的赋能下,消费者也能够信赖华为的科技,信赖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信赖华为和车企共同“造”的车,以及共同“打造”的“品牌”。
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图片来源:华为
为此,华为将过去数年在汽车领域积累的全栈智能解决方案悉数注入了HI品牌,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和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30+智能化部件。同时,HI品牌还从算力和操作系统层面规划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三大操作系统。涵盖了几乎一辆智能电动汽车的所有关键部件。
“如果把这些技术放到一辆电动车上,我们所瞄准的增量部件大概会占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则是电池,以及下车体、上车身、座椅内饰等传统部件,这些是我们不会涉及的。”谈及业务整合后HI品牌的发展方向,王军指出。即便如此,这个市场的前景依旧十分诱人。
在采访中,王军给出了一组数据:当汽车智能化程度每提高1%,全球汽车零部件(除美国市场外)市场空间可能就会扩大33亿美元;如果智能化程度和电动化程度同时提高1%,整个汽车零部件的空间就会扩大60多亿美元。“所以这个市场足够大,从市场角度,我们看到的全是机会。”王军表示。
华为三大操作系统,图片来源:华为
那么,华为计划如何将这块“蛋糕”吃进嘴里呢?据王军介绍主要商业模式有三种:第一种,做传统的Tier1,直接给车企提供激光雷达、ARHUD等智能化零部件;第二种,基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三大计算平台以及AOS、HOS、VOS三大操作系统,给OEM提供平台化业务,供OEM与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上层的应用开发;第三种,为客户提供全栈的HI品牌解决方案。模式十分多样化,客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
“其中,只有搭载华为全套HI解决方案的车型才会打上HI品牌标识。”王军指出。这意味着,HILOGO除了代表着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其实也是华为全栈智能解决方案的象征,以及在品牌及技术方面的承诺。
“最快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基于HI模式和车厂合作的车就会陆续上市,届时大家可以见到有HILOGO的车。”谈及目前HI模式的市场化进展,王军透露。“此外,我们的三电系统从今年开始也已经逐步上车了,明年会有更多的零部件陆续上市,比如智能座舱、智能车云服务还有传感器产品,都已经蓄势待发。”
立足软件、算法和生态,构建HI技术底座
在汽车领域,把一个零部件供应商的品牌LOGO作为“核心要素”印上汽车,这在过去是很多企业想都不敢想的,但华为不仅想了,而且还做了。不得不说华为虽然不造车,但其“野心”丝毫不亚于造车。因此,很多人很好奇华为的信心底座究竟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在此次采访及同期举办的“汽车媒体走进华为”活动中,华为通过对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全面展示,再一次做了诠释:核心还是华为过去在ICT领域的积累。在华为看来,智能汽车是ICT行业与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每个业务的底层逻辑其实都与华为传统ICT业务相关,且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加速,基于ICT的硬件和软件将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发挥更大价值,这正是华为进入智能汽车领域的根本原因。
比如华为在智能电动领域的充电、供电、电控以及电池管理等解决方案,其实就是华为数字能源产品线(原华为网络能源产品线)在汽车领域的延伸。毫米波雷达源自无线产品线,因为5G的毫米波和毫米波雷达技术同源。智能座舱作为未来智能汽车主要的交互中心,未来的控制中心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Pad,这与华为在手机和电脑领域的积累也是完全吻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右)和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苏箐(左)
至于ICT的技术底座之上,王军认为华为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软件、算法和生态,特别是软件,是华为现阶段投入的重点。因为在华为看来,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就是一个平台,只要硬件平台打造好之后,就能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软件快速迭代不断增加功能和特性,提供更好驾驶体验,解决在开车过程中“不用动脑、不用动手”的问题。
“软件方面,目前我们团队规模已达四千人,这还不包括2012实验室里的软件人员,在那里我们从事AOS、VOS等研发的工作人员就有五六百人。我们现阶段大部分的投入都在软件方面。”王军表示。软件背后的算法领域,华为基于过去在无线领域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积累,也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包括融合算法、感知算法等多个类型,可以满足智能汽车的多样化需求。而生态,更是华为的核心能力所在,在该领域目前华为已经为汽车行业开发了AOS、VOS、HOS等多个操作系统,其中HOS-A,据王军透露更是华为单独为车机开发的,旨在填补车机OS领域的空白。
不过,如同优势明显,华为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特别是安全,由于华为此前并没有汽车行业的积累,对于在安全方面如何构建能力,从而使产品真正达到车规级要求,王军坦言华为的经验还是十分欠缺的。据悉也正因为如此,虽然华为智能汽车BU成立不过一年半,但走弯路却走了快两年,期间不乏车企的质疑。
“还有盈利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赚钱不赚钱是最核心的。那么对于华为,按照汽车产业投资规律,我们预计华为新业务实现盈亏平衡平均周期需要八年。”王军表示。这一过程无疑是漫长,况且一旦将来市场成熟,华为如何实现从增量到增值的切换也是个问题。
不做低等级自动驾驶,以终为始推进技术落地
在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中,自动驾驶是十分关键的一环,目前围绕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和“眼睛”,华为均已进行了相关的布局。
其中在“大脑”方面,华为的主要产品是MDC智能驾驶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华为自研昇腾AI芯片、车控OS等核心产品,可通过裁剪软硬件功能,支持自动驾驶从L4到L2+的平滑演进。为满足不同合作伙伴的研发需求,迄今为止华为共推出了四款MDC智能驾驶平台,分别是MDC600、MDC300、MDC210和MDC610。
在“眼睛”方面,对于当前行业主流的传感器解决方案,华为几乎都有涉及,比如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的8M前视双目摄像头、超级鱼眼摄像头、77GHz毫米波雷达,支持短距、中距和长距多种不同应用场景、等效100线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4D成像毫米波雷达等,就是华为在该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
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图片来源:华为
“整体来看,在自动驾驶领域我们希望基于单车智能路线,面向乘用车市场在可泛化的市区场景中解决广大用户每日通勤途中的连续性问题。”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ADS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表示。
在苏箐看来,目前自动驾驶领域虽然路线众多,但真正适合中国驾驶场景的却少之又少,即使是目前走在行业前列的特斯拉,考虑更多的其实也是高速场景,而在国内比较高频的城区通勤场景基本不能用。“更别说Waymo的Robotaxi,系统虽然比较高阶,但ODD却严重受损,所以这么多年一直待在凤凰城出不来”。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苏箐认为如果想让自动驾驶发展更快,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技术等级和法规等级脱钩和解耦,至少未来五年内,自动驾驶的主要任务还是解决技术问题,而非做伦理选择,否则导致的后果是:在推一个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系统时,企业为了不承担法律风险,会刻意把系统的ODD限制在非常小的区域,这样的系统对用户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比较推崇的一种技术路线是在功能上面尽量向L4靠拢,能够帮助解决每日通勤的问题,但在法规上面,就是一个L2的系统,很长时间需要驾驶员或者安全员承担这个法律责任,这样才可以让整个行业循环起来,不然没有人愿意买单。”苏箐表示。从这一点上来讲,如果有企业和华为在思维上有点像的话,苏箐指出肯定是特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谈及华为的自动驾驶战略选择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明确指出华为不做低等级的智能驾驶,而是宁愿多加几个激光雷达,再配合毫米波雷达、视觉计算,融合起来走向自动驾驶,来解决中国路况场景的问题。这无疑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
“所以这就要求企业在技术构建上必须足够扎实,从底层的计算系统到算法栈再到数据平台能够具备一个完整的端到端的全栈流程,甚至包括一部分地图系统,以保证系统快速迭代。并至少保持10倍投入的队伍来支撑未来15年持续迭代,只有这样才可能活下来,甚至脱颖而出。”苏箐表示。
在他看来,这也是华为无线和手机产品线成功的经验,自动驾驶也需要这样才能成功,一开始几百人,然后数千人,然后需要上万人,持续投入十几年。华为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据悉,今年华为的目标是在城市道路上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目前研发团队正全力打造这样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最快2022年初,用户就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到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比传统车更智能,威马小鹏蔚来理想零跑是怎么做到的
手机从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汽车也在向同一个方向演变。
11部委联合最近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基本形成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这对造车新势力们来说,可谓欣喜若狂,“智能、网联”正是他们喊出的最响亮的标签。
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汽车?《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给出的定义是:通过搭载先进传感器等装置,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自动驾驶功能,逐步成为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的新一代汽车。智能汽车通常又称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等。
已经量产上市的新势力品牌车型究竟有多智能?一辆“懂你”的汽车,会跟你聊天,会主动播放你喜欢的音乐,会带你去最喜欢的餐厅,会时时刻刻保护你……会极尽所能满足你对出行的所有期待。EV视界就来帮您盘一盘,这些有“生命”的汽车。
蔚来:NIOPilot+NOMI
蔚来凭借两款量产车型ES8和ES6,在新势力中销量最高,产品宣称是智能电动SUV,ES8的售价区间在44.8-62.4万元,ES6的售价区间是35.8-54.8万元,价格比较高贵,在智能化方面有哪些亮点呢?
NI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
蔚来ES8是全球首款搭载MobileyeEyeQ4芯片的量产车型。NI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由蔚来自主研发,支持超过20项辅助驾驶功能,支持远程车辆软件升级(FOTA),持续学习,快速升级。
目前的NIOPilot只是辅助驾驶系统而不是自动驾驶系统,和目前主流的辅助驾驶类似,处于L2级。所起到的作用是在某些条件下,减轻驾驶者的负担并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性,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驾驶作用。
NIOPilot的功能包括:前向碰撞预警(FCW)、自动紧急制动(AEB)、增强版自动紧急制动-带行人识别(AEB-P)、增强版自动紧急制动-带自行车识别(AEB-C)、车辆盲点监控(BSD)、车道偏离预警(LDW)、车道变换预警(LCA)、窄路辅助(SDIS)、侧方开门预警(SDO)、定速巡航(CC)等基本功能。
此外选装的功能还包括:高速自动辅助驾驶(HighwayPilot)、拥堵自动辅助驾驶(TrafficJamPilot)、转向灯控制变道(ALC)、驾驶员疲劳预警(DDW)、车辆自动召唤(NS)、道路标识识别(TSR)、自动限速调节(ISA)、前侧来车预警(CTA-F)、后侧来车预警(CTA-R)、来车预警-主动制动(CTA-B)、自适应巡航(ACC)、道路自动保持(LKA)、远近光自动控制(AHB)、动态仪表界面及车道自动模拟(ALS)、全自动泊车系统(S-APA)、自动限速调节(ISA)、动态仪表界面及车道自动模拟(ALS)等,通过远程推送软件方式开放。
2019年11月,蔚来与Intel旗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bileye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蔚来第二代整车平台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车型。
NOMI车载人工智能系统
NOMI是基于强大的车载计算能力和云端计算平台,集成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的车载人工智能系统,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人车交互方式。
NOMI可以控制进出车辆,当作驾驶管家、导航助手,提供乘坐舒适度辅助,全车传感器智能互联来感知意图,可以自主处理车辆本身的使用需求,还可持续学习用车人的习惯与兴趣,根据驾驶和生活场景来满足需求,让车从机器变成有情感的“伙伴”。
蔚来的智能操作系统NIOOS在今年2月20日已经升级到2.5.0版本,好看的UI设计、好用的UX交互,以及更丰富的内容,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数字化体验。例如通过屏幕手势便可完成所有操作;快捷控制支持用户自定义;智能操作系统内整合了百度地图、QQ音乐、喜马拉雅FM等丰富的第三方内容,除此之外还集成了基于声音的线上社区NIORadio。
作为智能电动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对蔚来来说增强了产品竞争力。通过正向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才可以更快响应用户反馈,加快迭代速度,提供真正超越用户期待的产品体验。
威马:LivingPilot+LivingEngine
威马一直致力于通过“AI+硬件+软件+服务”的智能化发展路径,自动驾驶是耕耘的重要方向之一,意在加速智能电动汽车科技普惠于民。
LivingPilot智行辅助系统
2019年3月,威马汽车正式发布了LivingPilot智行辅助系统,随后在首款车型威马EX5上实现量产,达到L2级别智能驾驶辅助。
威马LivingPilot智行辅助系统,由威马汽车与博世深度合作,核心硬件包括一个前置单目高清摄像头、三个毫米波雷达、四个全景摄像头和十二个超声波雷达,综合考虑了中国路况、行车习惯、地域差异及不同天气在内的多方因素,做了一系列本土化定制开发,并通过大量实际测试验证,打造了贴近中国用户的实用型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智行2.0版威马EX5已经实现全系标配LivingPilot智行辅助系统,功能包括:带停走功能的自适应巡航(ACCA)、高速巡航车道中央行驶辅助(ICA)、低速跟车随行辅助(TJA)、交通信息识别(TSR)、车道偏离纠正(LKA)、自动紧急制动(AEB)、前方碰撞预警(FCW)、侧方盲区监测(BSD)、侧后方来车提醒(LCA)、车道偏离预警(LDW)、倒车后方穿行预警(RCTA)、自动泊车辅助(APA、选装)等。
威马汽车已与百度达成面向L3以及L4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在2021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落地。百度已批量采用威马汽车产品作为测试车辆,用于自动驾驶研发线控改装,并在2019年内展开ValetParking自主泊车、高速自动驾驶等量产功能的联合研发与测试运营。
LivingEngine全车交互智能引擎
由威马汽车智能网联团队打造的全车交互智能引擎(LivingEngine)让威马EX5好似成为一款“活”的汽车。
进化后的LivingEngine2.0已能按毫秒级频率,不间断采集覆盖全车22个控制器的671种信号的车辆运行数据。
基于完善的LivingID体系,威马与百度、腾讯、小米等生态合作伙伴,实现账号和服务体系的打通,跨平台整合了信息娱乐、车辆服务、衣食住行等主流应用的海量数据,并同时首创了一款契合车内场景的轻社交应用,根据不同行车场景、个人爱好和情绪状态,让用户与兴趣相投的人“偶遇”。此外,威马还会把用户需求第一时间反馈给合作伙伴,驱动车内软硬件协同升级。
小鹏:XPILOT+XmartOS
“小鹏汽车作为智能汽车的推动者与践行者,始终认为‘智能化是驱动汽车变革的核心源动力’,而软件、硬件、网络、运营、服务的结合是支撑智能化的基础。”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经这样强调过。
小鹏汽车主要围绕AI能力、自动驾驶辅助能力、远程管理和操作系统四个维度,构建产品的智能体验,并通过整车OTA升级服务赋予车辆不断迭代进化的能力。
X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去年,小鹏G3已拥有XPILOT2.5自动驾驶辅助能力,今年,拥有高速自动驾驶及360度感知系统的XPILOT3.0将在小鹏P7实现量产。到2021年,XPILOT3.5将具备自主变道能力的高速自动驾驶及停车场自主泊车能力,2023年的XPILOT4.0将拥有面向城市路况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这就是小鹏汽车抵达有限或部分场景的完全自动驾驶路线图。
小鹏G3搭载了20个传感器,12个超声波雷达、5个高清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能够对道路、车辆、行人、障碍物等进行精准识别,并反馈给智慧芯片,得到适合中国路况的自动辅助驾驶和多场景全自动泊车方案,从而实现XPILOT2.5级智能驾驶。
智能泊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超级自动泊车(多场景车位、多车位记忆与选择、可自动泊出)、遥控泊车、车辆召唤、前向自动泊车辅助、自由式自动泊车辅助。
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包括:定速巡航(CCS)、自适应巡航系统(ACC,带STOP&GO跟停功能)、车道居中辅助系统(LCC)、交通拥堵辅助(TJA)、智能巡航辅助(ICA)、自动变道辅助(ALC)、自适应弯道巡航(ATC)、自动限速调节(ASL)、辅助驾驶模拟显示系统。
智能安全系统功能包含:倒车影像带泊车辅助线、360°全景可视泊车辅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带行人检测(AEB)、前向碰撞预警(FCW)、加塞预警(CIW)、前向车距监测(FDM)、盲区监测预警(BSD)、车道偏离预警(LDW)、智能限速辅助(SLA)、后方横向来车预警(RCTA)、车道变换预警(LCA)、车门开启预警(DOW)、透明底盘。
小鹏P7基于SEPA智能电动平台架构打造,搭载高通顶级车用处理器高通骁龙?820A、系统级自动驾驶芯片NVIDIADRIVEXavier,XPILOT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进一步实现了本土化升级,在高速公路实现准L3级自动驾驶的场景表达,可根据导航和路况自动选择最优车道并自动变道,可自动切换高速公路。
XmartOS车载智能系统
小鹏汽车的XmartOS车载智能系统拥有AI深度学习能力,从远程控制、AI智能及不断拓展的V2X,三个层面深度确立了自己的智能优势。
例如,车内AI智能功能,可发送驾驶员疲劳预警及分神预警、心跳及健康状态检测等;“你好,小P”AI语音助手,可以完成导航、听音乐、调节温度、座椅等大部分用车功能,并在必要的时候给出合理建议;智能导航,搭载高德地图3000万离线数据及5000万在线数据,可以用语音完成所有导航设置、路线选择等;通过APP控制空调、门窗,还可以查找车辆和充电桩,用遥控摄像头查看车周边环境等等。
小鹏G3通过整车OTA持续进化,自2019年1月的首次OTA到2019年12月31日,一共完成7次OTA升级,新增逾56项功能,逾1732项功能优化升级,平均不到2个月就有1次OTA升级。
理想汽车:L2+四屏语音交互
城市用电,长途用油,理想汽车选择了增程电动技术,在智能化方面也有所创新。
在自动驾驶上,理想ONE标配L2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采用MobileyeEyeQ4视觉识别方案和博世的毫米波雷达及超声波传感器,具备自动紧急制动(AEB)、全自动泊车(APA)、前向碰撞预警(FCW)、停车位驶离(APO)、全速域自适应巡航(ACC)、高清倒车影像、自动车道保持(LKA)、车道偏离预警(LDW)、窄路辅助(窄路监测,自动启动全景影像)、侧方盲区辅助(SVA)、方向盘手握监测、并线辅助(LCA)、道路限速标识识别等功能,同时标配360o高清全景影像,行车更加安全。
理想ONE首创四屏与全车语音结合的交互方式,带来智能便捷的体验。四屏由双芯片和双系统驱动,中控屏与副驾娱乐屏由车规级高通骁龙820A芯片和AndroidAutomotive系统驱动,提供包括百度、高德地图导航、爱奇艺、喜马拉雅及在线音乐等在内的应用。其中副驾娱乐屏还提供独立的蓝牙音源,追剧听音乐可以与主驾互不干扰;数字仪表屏及下部的车辆控制屏采用德州仪器J6芯片和Linux系统驱动,保障行车信息及车辆控制安全稳定。
通过车内的4组阵列式高灵敏度麦克风,可实现全车语音交互。坐在车内任意位置的乘客都能唤醒语音助手。
理想ONE具备整车升级能力,覆盖动力、电器和娱乐系统,2020年2月末、3月末、4月末,每月将进行一次OTA升级,新增车载微信,可以在车上同步登陆个人微信账号,实现利用车机通过语音方式接收和发送微信,并可以主动发起语音通话。此外,车载微信功能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开启和关闭。
零跑:LeapPilot+LeapOn
由浙江大华及其主要创始人投资成立的零跑汽车,天生拥有IT基因,从摄像头、传感器、AI芯片,到软件算法、整车控制,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完整的自主研发能力。
零跑去年在国内拿到了2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并且和大华股份联手研发了自动驾驶芯片“凌芯01”,未来量产后有望成为首款中国人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
LeapPilot自动驾驶系统
零跑自研的LeapPilot自动驾驶系统具备11项智能驾驶功能,首款产品S01搭载了22个高精传感设备,目前已达到L2.5级的自动驾驶能力,后续可通过OTA升级。
LeapPilot的硬件系统有1个前双目摄像头、2个盲区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1个车内人脸识别摄像头组成,能够提供定速巡航(CCS)、车道偏离预警(LDW)、限速标识识别(SLIF)、疲劳驾驶预警(DFM)、自适应巡航(ACC)、低速跟随(LSF)、自动紧急制动(AEB)、前碰撞预警(FCW)、车道保持辅助(LKA)、智能泊车等功能。
按照零跑的技术路线规划,在2021年将首先实现C平台量产车L3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并同时进行小范围的L4/L5自动驾驶测试,最终在2025年实现全面量产。
LeapOn智能车机系统
零跑S01的双子星大屏所搭载的LeapOn智能车机系统,可提供资讯、视频、语音、娱乐、导航、社交等功能,还可以随时通过OTA技术远程无线升级,自我进化成长。
由指静脉进入与人脸识别技术组成的LeapIn生物钥匙系统,能让用户完全不需要钥匙,实现从进入车辆到启动的全过程操作。
而LeapCloud零云系统可联通车辆、手机端、云端三大环节,形成智慧出行、车机互联的闭环应用链,为自动驾驶、车机互联、智能操控、数据管理、车辆管理等提供安全可靠支撑。借助“LeapCloud”零云系统,零跑的车辆管理平台能够实现数据检测分析、位置探查、信息通知、远程升级、权限设置等功能。
小结
造车新势力在智能汽车方向开始了各自的创新尝试,普遍具备L2级自动辅助驾驶的量产车已经上路,这确实是他们很擅长的加分项。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在智能化战略层面积极布局,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电动化是未来汽车的新动力,智能化将成为提升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元素,无论是谁,都应该把握住这个新的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出行课堂(6)| 大家都在说的 AEB 究竟是啥?
AEB功能软件开发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LAhYM0SjfWdleUFtc3knA
提取码:097o(AEB)是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主要由3大模块构成,包括控制模块(ECU),测距模块,和制动模块。其中测距模块的核心包括微波雷达、人脸识别技术和视频系统等,它可以提供前方道路安全、准确、实时的图像和路况信息。
小鹏P5:解锁搭载激光雷达的智能汽车初体验 | 汽车产经
关于智能辅助驾驶的路线之争已经慢慢有了答案,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激光雷达是未来汽车的必备硬件。
不过,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激光雷达多年来还只活在终端用户的想象中。作为第一个让它“下凡”的车型,小鹏P5即将上市。
激光雷达的全球首次量产搭载并应用,带来更高阶的XPILOT 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除此之外,小鹏P5的智能化升级照顾到车机体验上,全系标配Xmart OS 3.0全新车载智能系统,搭载 SA8155P芯片结合丰富的科技娱乐配置。还有媲美B级车的超长轴距、宽敞可变的车内空间,小鹏P5拥有成为全能选手的体质。
小鹏P5智能化、长续航、大空间的设计,能家庭智能出行生活的多场景需求。
1
“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的头衔有多香?
进入2021年,不少车企都官宣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车型,其中不乏宝马和戴姆勒这样的豪华车企。
为什么车企对激光雷达趋之若鹜?当智能辅助驾驶逐渐成为标配,用户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已经成为部分消费者买车的参考因素之一。
但辅助驾驶向自动驾驶发展的进度受到了技术的制约,屡屡的发生事故不断提醒行业,技术的革新去解决。相比目前主流的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可以更准确地感知周边环境的三维信息,探测精度在厘米级以内,有效探测距离也更远。这让激光雷达能够准确的识别出障碍物具体轮廓、距离,避免误判。
激光雷达行业已经发展多年,但“量产装车”这“临门一脚”想要发挥好至今还很艰难。除了车规级量产交付标准严苛、开发周期漫长之外,成本居高不下也是难以克服的原因。
即使激进如特斯拉,面对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也含泪选择了纯视觉路线。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对马斯克隔空喊话——“从2021年开始,在中国的智能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今年,何小鹏准备“吊打”特斯拉的第一个武器,就是9月15日上市的搭载双激光雷达的小鹏P5,它将成为全球首款激光雷达量产车型。
小鹏P5上搭载了两枚固定式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来自与大疆旗下Livox揽沃科技合作的产品,水平视角120°,探测距离可达150米。据了解,Livox的激光雷达相比同等性能的机械式激光雷达相比具备有力的成本优势。
这两颗激光雷达让小鹏在辅助驾驶功能得到了更好的提升,它们让P5的能力在之前的高速/快速路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的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了城市道路。
高速NGP功能,高级驾驶辅助地图覆盖的部分高速公路,在驾驶员有效监控下,按照导航路径智能巡航行驶,包括自动上下匝道,自动切换高速、自主选择最优车道、自动超车、自动限速调节等。
城市NGP功能,高级驾驶辅助地图覆盖的与高速连接的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根据导航路线,辅助驾驶员执行驾驶任务,拥有红绿灯路口通行能力(红绿灯识别、直行、右转及无保护的左转),城市路况超车能力、定制化跟车能力、自动限速调节能力(可根据地面/道路路况进行动态调节),环岛通行能力。
在双激光雷达的加持下,小鹏P5对行人、静态障碍物、小物体的检测能力将有全面提升,覆盖更多黑夜、弱光、逆光、隧道明暗交替等疑难场景。提升安全冗余,更适合中国复杂路况,实现部分城市路况下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小鹏汽车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由此更新到了XPILOT 3.5,其不仅依托激光雷达实现了更高精度的测距和更强的感知能力,自身也演化出了越来越多的覆盖场景。
2
P5的智能化组合拳
小鹏汽车的XPILOT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是全球唯二全栈自研系统。为了实现更安全高效的智能驾驶,这次小鹏送上了一整套“硬件全家桶”——2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毫米波雷达、13个高感知摄像头、1套亚米级高精定位单元等多种感知硬件,对环境进行视觉+雷达360°双重感知。
这让XPILOT3.5除新增城市NGP功能以外,还实现了更强的高速NGP功能,以及更强的停车场记忆泊车功能。
今年3月,小鹏汽车启动“NGP3000公里远征挑战”,从广州到北京全程超3675公里,其中使用NGP功能的里程预计超过3145公里。从这段旅程的数据来看——变道超车成功率94.41%,出/入高速匝道成功率92.76%,隧道通过成功率94.95%,平均每百公里接管0.71次。这也让小鹏汽车的已标定及测试验证里程数达到百万级。
另一方面,在这次激光雷达的加持下,小鹏P5在会车、绕行、避让行人等场景的能力更强,记忆泊车X-Parking性能也会进一步优化。
除此之外,小鹏的车内智能化也得到了拓展——将“移动的家”的概念发挥到极致。
小鹏P5的智能第三空间绝不是仅仅是放倒一排座椅。
当语音控制P5进入“睡眠模式”,全车座椅、电动天幕遮阳帘、车窗、空调、音箱等软硬件联动,同时对车内空气进行智能调节,营造一个堪比住宅卧室的静谧移动休息空间。
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装47英寸专属幕布、投影仪(可连接车载音响)、睡眠套装、车载冰箱、多功能桌板、智能香氛系统,打造一个移动的家。
写在最后
小鹏P5作为国内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其后的抢位者并不少,极狐、WEY、智己等都将陆续上市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新一轮技术竞争一触即发。
不过,智能驾驶不只需要在企业在软硬件上投入研发,更需要后续用户对软件模型的反复训练。从数据积累的角度来看,智能驾驶领域的先发优势很重要。
作为新技术时代的引领者之一,小鹏汽车将智能驾驶的标签刻进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