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跌破警戒线,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净息差下行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有何影响?
为什么银行纷纷下调个人存款利率?是什么原因?
银行下调存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下调存款利率就意味着在政策层面上国家不鼓励存款储蓄,鼓励人们把存在银行的钱拿出来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在银行工作的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政策导向。
存款利率一旦下调,就会让想在银行存款的人无利可图或者是只能获得很低的存款利息收入。很多人就不会把钱存在银行,不会把钱存在银行要么就是把钱花了,比如买房、买车,要么就是把钱投资到资本市场,但是目前来说资本市场也没有很好的投资渠道。
简单地讲,存款利率下调就是逼着人们去消费。
前一段时间,各大银行也下调了房贷利率,其实就是鼓励人们买房,以房地产行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来说其实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因为疫情影响的这几年,大部分居民是没有多少闲钱的,根本无力消费。存款利率下调,也就意味着贷款利率也会下降,在政策层面就是鼓励企业贷款扩大投资规模,拉动经济发展,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央行放水,但目前来说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没有那么旺盛,银行有很多闲置资金,根本放不出去贷款。
我所在的银行在账面上的闲置资金大概400多亿,根本放不出去贷款,很多个人消费贷款逾期率也非常高,优质的大型国有企业不缺乏资金,中小企业受疫情的影响根本不想贷款因为风险很大,产品销售的不确定性也很大,很多民营企业是不愿意扩大生产规模的。
因此,各大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是在人民银行指导下实施的一种货币政策,是一种积极的货币政策,目的就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发展,但是是否有效果还要取决于人民的收入,如果收入很低或者根本没有钱,任何政策都是无力的。
下调定期存款利率的原因
1. 存款利率下调,人们存入银行的钱贬值、不值钱,人们会把钱取出来,增加收益比较高的投资,或者增加消费。投资者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动量,从而刺激股市的上涨;消费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动内需,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 2、降息对于存款的人民来说,其钱贬值了、不值钱,但对于贷款的人民来说,他们要还的钱在一定程度上变少了。 3、降息在一定程度上使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我国的产品出口。“六大行”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业内人士是如何解读的?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是为了要鼓励大家消费,刺激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
首先是国际大环境的因素。因为新冠疫情,造成很多行业裁员或缩减开支,所以很多老百姓不敢去消费,对未来信心不明朗。世界其他各国也是如此,缺失了消费这一项,无法刺激生产者进行生产。这是老百姓对此政策的理解。站在国家角度来说,下调存款利率是为了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融资成本。在我国,制造业虽然净利润不高,但在增加就业方面,维护社会稳定的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是因为下调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密切相关。今年8月份,国家分别下调了1年期LPR、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5个、15个基点。银行业都面临着存款低息差的巨大压力。下调存款利率有助于降低银行的付出成本,增加银行抵抗分险的能力。
最后国家这样做的目的还是希望实体经济能够安稳地度过,因为国家的方针是保稳,只有国家稳定,才会有我们安居乐业的生活。作为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具有专业的理财知识,只有把钱存进银行这一条路径。其实国家也鼓励居民储蓄的多元化,可以购买基金,理财产品、保险、等多元化方式,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从国际上来说,下调存款利率也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手段之一。因为大家都喜欢存钱,不利于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国家希望钱在市场上流动起来,才能带动很多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一种说法是;存款利率下调说明人民币贬值,对我国的出口是有帮助的。人民币贬值是因为受到了美元加息的影响。
为什么今年上市银行利润普遍下跌?
今年上市银行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大方面:
第一,经济基本面对银行业绩影响较大。疫情导致实体经济受挫,虽然在“六稳”“六保”等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带动下,经济基本面持续好转,但是也仅仅是转正,从10月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1个省市区中已经有26个省份转正。但是经济对金融的影响是持续的,且是滞后的。今年一季度银行发放了大量的抗疫贷款,这部分贷款如果出现不良,需要等到2021年3月之后才能发现,另外,这部分贷款的利率基本上处于基准水平,进一步缩窄了银行的净息差收入空间。
第二,银行净息差空间缩窄,盈利能力下降。从数据来看,国内中小银行资产质量与盈利状况面临压力,尤其是中小银行加大风险计提等因素影响,对中小银行的营收与净利润构成挤压。其中,受疫情冲击大、经济结构单一、欠发达地区的中小银行面临的经营压力更大。数据显示,已经披露今年前三季度财务数据的100家非上市中小银行进行统计发现,超七成银行净利润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同时,拨备的计提力度加大也加剧侵蚀银行利润空间,导致银行业绩增速不及预期。
第三,外部监施压,多家银行被罚。据统计,截至10月末,银保监系统已合计开出超过1900张罚单,罚没金额超过11亿元,已超过2019年银保健系统全年开出的罚单数量。如建行、农行等国有银行单张罚单过亿,中信、浦发、广发等银行也频频受罚,这对于本身经营就不及往年的银行业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压力。举个例子,10月1日到10月30日,银保监会机关、本级、分局本级共向银行业各类机构和个人开出106个罚单,合计罚没1.07亿余元。共有72人员受到行政处罚,其中,46人被警告,1人被取消终身高管任职资格,10人被处以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顶格处罚”。
第四,反洗钱、防范电信诈骗等压力巨大。随着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洗钱的形式更加复杂多样,不仅地下钱庄、电信诈骗、非法传销等经济犯罪活动高发,非法集资、虚拟币炒作、虚假注资、层层嵌套、控制金融机构、挪用套取资金等金融乱象尚未得到完全遏制。这也给今年银行业经营带来不少麻烦。
如今年5月,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召开全省金融机构攻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暨跨境赌钱事情推进会,对违规银行通报品评、暂停开户资格、追责相关机构和人员、降级。暂停了4家银行网点3个月的新开立单元银行账户业务,暂停18家银行网点1个月的新开立单元银行账户业务。除此之外,银行员工除了日常开展营销活动外,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核实企业开户的真实性,进一步加大了经营压力。
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 ,意味着什么?
4月25日,部分银行下调了“特色存款”利率,也就是大额存单利率。下调定期存款利率,意思就是存钱利息少,叫你去花钱消费,别存着。因为消费是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内储蓄率从1999开始持续高速增长,最高在2009年达到51%。随后在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储蓄率有所下降,但近几年又开始逐渐抬升,已经达到45%的储蓄率,显著的高于其他国家。高储蓄率带来的是较低的消费率。
因此,当前降低储蓄率,鼓励居民消费,存在客观条件。于是就出现了部分银行下调利率。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约10个基点,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在MPA考核中予以加分奖励中。
存款利率对整个金融体系有巨大影响。因为存款是国内居民最主要的理财手段之一,同时也决定着银行的负债成本。240多万亿的人民币存款市场发生利率变动,势必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定价中枢。
从宏观经济而言,理论上降低存款利率有利于引导居民降低储蓄,鼓励消费。同时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引导融资成本的下降,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同样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表现。
从银行体系而言,有利于改善银行的盈利能力,提振银行业绩。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能现住地改善银行的净息差,而息差又是影响银行股市场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息差进入上行通道时,银行股往往有较好的表现。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非息收入占比较低,息差会极大程度上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因此当银行息差触底反弹时,中小银行的市场表现也往往比大行更有弹性。
理论上是能刺激消费,但是今年的就业率比去年还难,各大厂都在裁员,单看应届生的起步薪资就知道了,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买房了,平时的消费都是要降级。普通老百姓还是没事儿别乱花钱,投资更是要谨慎。虽然国家是想鼓励消费,但是目前的状态是遇到了疫情和经济转型这两个同时发生,普通老百姓还真的是不敢花钱了,能保持基本的消费就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