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直觉是利率不会回到非常低的水平,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美联储宣布降息到几乎为零意味着什么? - 知乎
美联储宣布连续三次暂停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5.50%之间。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罕见表态却引起了市场的震动,他称“降息已开始进入视野,决策者正在考虑何时降息合适”。鲍威尔还强调即使没有经济衰退,美联储也愿意降息,不会等到通胀降至2%再行动,因为那样将太晚。这表明美联储转向鸽派,市场普遍预期明年的降息概率大幅上升,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明年5月降息一次的概率已达到49.6%。这一转向导致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和标普500创下去年年初以来的新高。美联储的这一变化,对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来说,都是好消息。鲍威尔的鸽派表态背后的原因包括就业数据不及预期、通胀数据连续两个月稳步放缓以及美债规模狂飙。就业数据的下滑削弱了美联储加息的底气,通胀数据的放缓使得美联储不必等到实际降至目标才采取行动,美债规模的增加也迫使美联储不得不考虑降息以避免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最终,美联储的降息决定被视作是为全球经济带来了复苏的希望。
美国降息为何被视为利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影响显著。当美国加息时,全球资金流向美国,推高美元价值,其他货币贬值,导致全球市场面临压力。相反,释放降息预期意味着全球经济压力减轻,市场乐观情绪增加,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对于中国而言,随着美国降息,全球经济环境改善,中国出口压力减小,经济复苏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此外,这一变化对全球经济和新兴经济体都是利好,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支持。
总结,美联储宣布考虑降息,基于就业、通胀和美债压力的考虑,预示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随着美国经济环境的缓和,全球经济有望逐渐摆脱下行压力,迎来复苏的机遇。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中受益,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加速经济的恢复进程。
2024年9月美国降息了吗
在2024年9月,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美联储”)实施了降息政策。此前,在8月下旬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释放了即将调整货币政策的信号,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9月的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事实上,降息的可能性在当时非常高。鲍威尔的讲话中提到了几个关键点,这些点支持了美联储降息的决定。首先,美国的通胀压力已经开始缓解,这是美联储考虑降息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过去一年中,美联储通过连续加息来应对高通胀问题,而随着通胀数据的持续下降,美联储有了调整政策的空间。其次,鲍威尔也承认了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冷却的迹象。尽管他表示不希望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冷却,但这一表述也表明了美联储在平衡通胀和就业目标时,可能会更加关注就业市场的稳定。
此外,美联储降息的决定也受到了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美联储降息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并缓解潜在的经济风险。
综上所述,基于鲍威尔的讲话和市场的反应,可以确认2024年9月美国确实实施了降息。这一决策是基于通胀压力的减轻、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更广泛的经济环境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降息预计将降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活动,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北京时间7月17日凌晨,美联储公布7月 FOMC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显示,美国经济活动增长势头强劲,就业市场强劲,通胀持续低于2%的目标,且劳动力市场状况继续改善。基于上述原因, FOMC委员们一致同意加息75个基点到2.75%-2.75%区间。至此,美联储已经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0.1%)。从历史数据看,本次加息75个基点的结果是非常积极的。根据彭博对四位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FOMC主席鲍威尔、 FOMC副主席克拉里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的采访来看,他们都表示自己愿意在未来12-18个月内继续加息75个基点(或更多)。另外一个比较大的疑问是,为何近期市场利率呈现下行趋势?
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6月通胀数据创2009年6月以来新低;二是美联储内部对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预期开始转变。美联储内部对美联储加息周期的预期转变的原因是目前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逐步上移,从1.25-1.75%下降至1.25%-2.5%;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减弱,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逐步向2.5%-3.5%区间变动。此次 FOMC会议纪要显示:与会者普遍认为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自2019年以来已经升至2.5%-2.8%区间(6月曾升至2.8%),今年也将升至这一区间(今年年初至今);
此外,美国6月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失业率降至3.7%(3月)以来最低水平,显示美国就业市场继续扩张并持续改善。目前看来就业情况进一步改善是导致此次 FOMC会议纪要中所提及薪资涨幅不断缩小(3月 CPI同比增幅0.7%)的原因所在。美联储在7月 FOMC会议上讨论了三个加息方向:(1)短期内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逐步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3)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水平。
美国什么降息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大概率将在2024年9月降息。这一预测主要基于多个方面的考量。首先,从经济数据方面来看,美国通胀压力已出现下降,而就业市场则显现出疲软态势。具体来说,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已从高峰值回落,表明通胀正朝着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回归。同时,劳动力市场的显著降温也减轻了通胀上行的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为美联储降息提供了空间。
其次,美联储内部也传递出了降息的信号。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多个场合表示,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已到”,并指出利率下调的时机和步伐将取决于最新数据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表态无疑增加了市场对美联储即将降息的预期。
最后,从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美联储降息也符合当前形势。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美国国内经济亦面临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降息有助于刺激经济活动,提振市场信心,并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基于通胀压力的下降、就业市场的疲软以及美联储内部的表态等多个方面的考量,可以预测美联储大概率将在2024年9月降息。这一举措有望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动力,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挑战。在具体降息幅度方面,这将取决于美联储对未来经济数据的评估和判断。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可能会采取渐进式的降息策略,以避免对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过大的冲击。
7月降息预期会反转吗?美联储主席本周的国会听证会非常关键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美联储被市场逼迫到了被动的境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于当地时间7月10-11日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这距离7月的议息会议还有21天。由于关于7月降息,美联储内部、美联储与市场之间均存在较大分歧,此次听证会变得尤为关键。
发生了什么?
把时间线拉回到6月初。
6月4日,美联储在芝加哥举行Fed Listens会议上首度释放降息信号。虽然当日美联储主席与副主席都提出,美联储将采取恰当措施维持经济持续扩张,暗示了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鲍威尔对比1999年美联储“保险性”降息的时期称,彼时美国经济处于扩张周期的第八年,核心通胀为1.4%,失业率为4.1%,与现在差别不大,但当时与现在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当时的联邦基金利率为5.2%。从那时起,对长期中性利率的标准预期跌了2到3个百分点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当前联邦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是阻碍美联储降息的重要原因。
鲍威尔强调说,美国核心通胀在过去12个月小幅低于2%,如果这种“低位意外”持续存在,将令美国联邦基准利率更加接近有效利率下限(ELB)。换言之,通胀数据在美联储是否决定及时降息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6月19日,6月决策声明删除“耐心”论调,显示出美联储开始为降息“造势”。此次会议公布的点阵图显示,17位美联储官员中有8位认为今年该降息50个基点。17名官员中有8位官员预期今年至少降息一次(每次25个基点),其中7人认为会降息两次;另有8人认为年内应按兵不动,仅一人支持今年加息。鲍威尔承认这次是点阵图首次发出降息信号,美联储很多官员认为有更好的理由采取更多宽松措施,并认为降息是合理的。
6月末鲍威尔出席在纽约举办的对外关系委员会的一场活动,鲍威尔虽然介绍了美联储考虑降息的缘由,但他仍坚称,通胀将会回升至2%,尽管速度会比此前预期的要慢,鲍威尔还试图重申“观望”立场,“我和我的同事正在努力分析的问题是,这些不确定因素是否会继续影响前景,从而需要额外的政策调整。我们将密切关注收到的信息对经济前景的影响,并将采取适当行动来维持扩张。……货币政策不应该对市场情绪的短期波动反应过度。”
鲍威尔此举试图为7月降息预期降温,会议结束后,芝商所Fed Watch预期7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大降,但是降息的概率仍为100%。
7月初,6月美国非农数据出炉,就业人数增加22.4万,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16万,为近5个月以来最高。非农是美联储最为关注的数据之一,亮眼的非农数据也进一步弱化了美联储降息的动机。
芝商所Fed Watch工具显示,截至发稿,市场对美联储本月宣布降息的概率预期仍为100%,但预计调降50个基点的预期降至4.9%,调降25个基点的预期升至95.1%。
于是在短短一个月就出现这样一番景象:美联储尚未给出明确的降息时间信号,市场却非常笃定7月会降息。
市场与美联储的对赌
通过梳理6月美联储的动态,可见美联储近期的决策逻辑和依据:
一是市场与美联储对当前非农、经济放缓趋势、程度的认识分歧。鲍威尔在6月末的讲话中强调,相对于波动,美联储更注重趋势。美联储认为货币政策不应过度对任何个别数据,事件或短期情绪波动做出反应。
二是当前美联储担心较低的名义利率下,利率政策空间“不足”,不能贸然动用。然而,市场对此认识不够充分。鲍威尔强调“当央行利率接近于零界限时,当真正潜在的经济衰退出现时做出政策反应会更有效”。目前美联储2.5%的利率空间,低于2008年超过5%的利率水平,也低于1999年“保险型降息”的水平。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7月到底要不要降息?如果7月不降息会怎么样?
鉴于美联储内部、美联储与市场之间均存在较大分歧,这种分歧也可能酝酿较大的超预期,如果7月美联储会议不降息,那么对于经济判断、政策解读和市场走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基金利率期货反应的市场预期却一度给予7月降息100%的概率。这个数据靠谱吗?
国泰君安宏观团队指出, 历史 上的政策变动拐点,市场大多数情况下比美联储更为激进;市场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预期也会经常“犯错”,甚至有时候是长时间的偏误。例如,2009年-2016年,市场预期利率上调,然而实际情况是美联储持续保持按兵不动;再比如,2008年、2009年在美联储快速下调利率中,市场却曾出现过利率上调的“错判”。
如果7月没有降息,会发生什么?
兴业研究回顾过去30年中,议息会议前30天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而最终美联储却没有降息的例子只出现在了1990年2月和1992年2月两次,这两次美股均出现了调整,油价也出现了调整和震荡走势。
中信建投宏观团队表示,由于市场对7月降息的预期上升到了100%,美联储实际上已经失去了进行预期管理的好的时间窗口。当前市场对7月降息预期仍维持在100%,如果7月真的不降息,这反而会给市场带来新的不确定性,这可能是美联储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尽管数据并未显示衰退将很快到来,但美联储可能已经陷入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尴尬境地。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亦认为,美联储确实似乎已被逼入墙角。考虑到市场坚信较为宽松的政策现在即将出炉,如果美国央行按兵不动,市场可能会遭受严重冲击(与去年12月出现的动荡类似)。
不过,调节市场预期也是美联储主席这一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鲍威尔也会将此次的国会证词作为一个阐明其立场的独特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