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为固定利率的里拉存款引入了 15% 的法定准备金规定,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帮助?
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下调会给进出口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那货币的升值/贬值咧?想知道答案…谢谢!
存款准备金是对市场资金流阀动量的调控,上调就会收缩银根,下调就会增加资金流,出口的主题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他们对于资金很敏感,当准备金上调是,贷款相对困难,影响其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货币贬值和升值对进出口影响较大,贬值汇率下降,增加出口,相反阻碍出口。
拓展资料: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企业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货币资金。
国际上,存款准备金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库存现金;
二是按存款总额或负债总额的一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为法定准备金;
三是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储备。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金融宏观调控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
二是增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能力。而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能力和资金清偿能力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其表现有三:
(1)限制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扩张能力,起着减轻商业银行债务负担和支付压力的作用,客观上增强了商业银行支付和资金清偿能力。
(2)中央银行集中的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和稳定起着最后的支持和保证作用。
(3)当商业银行存款下降时,中央银行按规定的比例调减存款准备金,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
从对存款人实施保护的角度出发,本条也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各商业银行既然吸收存款,则势必要准备一部分现款,以备存户随时提取,而不能全部贷放出去,从而有效地防止商业银行由于贷款过度而不能应付存款人提现的危机,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保证其在紧急时刻有足够的付现能力。
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使存款人的利益置于法律保护之下,同时这一规定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有权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现行法律法规就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的范围、比例和操作都有具体规定。目前商业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的范围是其吸收的一般存款,
包括:(1)企业存款;(2)储蓄存款;(3)农村存款;(4)其他存款。
商业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即其交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占其吸收的一般存款的比例为13%。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还必须按《金融机构缴存外币存款准备金暂行规定》的要求,缴存外币存款准备金。
该《规定》明确,商业银行缴存外币存款准备金的存款范围是:个人外币储蓄存款;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外国驻华机构的外币存款;发行外币信用卡的备用金存款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外币存款。外币存款准备金的缴存比例为外币存款平均余额的5%。商业银行应严格遵照执行。
对于迟缴或者少缴存款准备金的,中央银行从规定办理缴存的次日起,每天按迟缴、少缴额处以罚息,直至强行扣款。
根据《金融稽核检查处罚》规定:“占用属于人民银行运用的存款和擅自欠缴应向人民银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的,应追缴同额存款及应收利息,并对该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以占本人月基本工资额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八十的罚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 大幅增加 对经济发展利弊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法定准备金大幅度提高,银行就不得不提留更多的准备金,发放的贷款减少,从而使社会中流通的资金减少,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也是对经济有利的一面,另外还有利于经济的软着陆。另一方面提高准本金,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减少,企业生产萎缩,经济发展减缓,有可能使到经济衰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1)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2)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为什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通货膨胀?(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降低通货膨胀的原理是什么)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在央行的准备金额不变,商业银行就要收回贷款,减少存款额,减少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当发行的货币大于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时,人们挣得钱也随之增多,人们开始有更大的购物需求,商家为盈利也不断提高价格,只有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或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才可以恢复正常。适当的通货膨胀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一,在我国,中央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说的直白点,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货币发行单位,要制定货币政策,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所以要求商业银行把收集的储户存款拿出一部分来存到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保证金,以免出现不可控的风险。这个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还有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都是调节货币运行的工具。比如,央行在2021年12月6日刚刚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二,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下调这个比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利用的资金更多了,有助于刺激经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是针对的是外币。在我国主要的外币存款是美元,商业银行收到美元存款都要按一定比率交给央行,这个比率就是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三,现在全球经济衰退,我们的实体企业也很艰难,很多企业都面临没钱的窘境,所以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我们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让市场上的人民币更多一些,融资成本自然就下降(当然这个钱最终会流向哪里,这个不好说)。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目的是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就目前经济面而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不利。最近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可能会出现偏离经济基本面的汇率“超调风险”,所以要上调,把市场上的美元收上一部分来,加强预期引导,市场上的美元少了,就会减少结汇,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小了,这样人民币汇率就会趋向稳定。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
(1)作用速度快而有力;
(2)作用呈中性,即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对所有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产生相同的影响;
(3)特定条件下可以起到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4)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可以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2.存款准备金制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作用效果过于猛烈。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就会造成法定准备金的较大波动,对经济造成强烈影响;
(2)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而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
(3)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
多数人认为,中央银行应放弃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项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来使用;从具体的实际操作来看,多数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显示出“固定化”和逐渐“调低”的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