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奇迹的终结这一论点?
四大支柱支撑中国经济奇迹进入第二阶段是怎么回事?
3月30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刊登汤普金斯国际公司负责中国业务的副总裁迈克尔·扎库尔的文章,题为《中国奇迹没有终结,它进入了第二阶段》。
文章称,1980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40年时光荏苒,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去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0.8万亿美元。许多人把这个转变称为“中国经济奇迹”,描述得恰如其分。以前从来没有哪个拥有中国这种面积、范围、复杂性和历史的国家在这么短时间内这么快崛起:它从一个基本停滞不前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变成了一个连续20年每年增长逾10%的市场经济体。
但在过去六年里,中国的增长率为“区区”6%至9%,于是有些人称之为中国奇迹的终结。他们错了。它只是进入了第二阶段。中国刚刚开完两会,一个关键性重点是经济和“稳中求进”。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中国致力于使经济从重型制造和出口转向更加成熟的支撑GDP增长的行业。以下是中国实现这一点并继续增长须重点关注的四个行业:
1、消费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该国的“超级消费者”现已不再停留于模仿西方购物者的格调而成为潮流引领者和创新者。
这里形成了一个超级反馈循环,消费者的需求正影响着阿里巴巴、京东和亚马逊等电商巨头如何开发新的零售模式和技术来为其服务。世界各地零售商(包括实体店和网店)都在迎合这些购物者,通过创新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商品获取渠道。
中国消费者在推动着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增长,其力量在未来十年会有增无减。短短七年前还不曾有人预测到从西方跨国公司到中小企业的各大品牌会把“双十一”(光棍节)、“6·18”(京东创始日)、10月1-7日(国庆黄金周)和春节(中国农历新年黄金周)纳入节日促销安排。
同样,也不曾有人预料到中国旅行者会对全球各城市、品牌和服务商产生的影响。
2、技术与创新
创造技术产品并使之商业化的能力必须是中国未来25年发展的核心重点。好消息是,中国正在为此努力。
毕马威近日关于全世界增长最快技术中心的报告将上海排在第二位,其次是纽约。这也是在不久前还不可思议的事情。这本身就证明了奇迹尚未终结而只是改变了形态。我们再次看到了中国从追赶潮流和技术走向真正的创新和原创。
这在电子商务领域尤为明显。从许多方面来讲,就电商服务、经验和技术而言,中国领先于西方和其他市场两三年。
中国在移动支付方面也比西方要先进。该国大力投资于技术研发,很快会成为一支制造先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劲旅,这些产品将销往全球。
3、先进制造业
西方有些人存在带有一点误导性和不合时宜的想法,他们想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地重新推广低端、低价值制造业。这不仅不现实,而且忽略了两个要点。
西方的就业岗位变动和损失大多是由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造成的,20多年来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正从低端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转向先进的、由技术推动的高附加值生产活动。
一个典型例子是,中国是制作筷子和袜子的世界领先者。他们从德国和日本购买了制造这些产品所需要的机械。但现在,中国想生产这种机械再卖给新的低成本生产国。我们还看到,中国正通过像华为这样的公司向世界各地市场输出先进技术。
4、服务业
服务业必须成为中国未来增长和财富的第四块基石。历史证明,一个经济体想要摆脱出口和基础设施求进步,就必须使服务业成为财富创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正在推进FIRE + H行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医疗保健)。但这个支柱虽然是最重要的却恐怕也是最难实现的。
文章称,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相关联,其增长不仅关系到中国公民生活的改善,而且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如今,中国占全球经济增长的30%左右。
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可以通过着眼于消费、技术、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这四大支柱来转变和发扬其“奇迹”。如果说从过去可推知未来,那么,我相信,匪夷所思之事在中国将依然是现实。
中国的经济奇迹怎么理解
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在粗放式的方式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不健康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不再是闭关锁国的中国了,使得中国能够和外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而中国的劳动力丰富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廉价,投资者都是跟着利益走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外国企业就到中国来投资,尽管外国来投资时外国赚的比我们多得多,但是,量变引起质变,外国投资也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另外,我们一直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为了经济,在政策上就会优先照顾经济发展,这让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了政府的后台保障,有了很大的推动力。 此外,就过去的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的代价也比较大,环境的破坏是一个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和中国式难题
如何看待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式奇迹和中国式难题:
中国式奇迹: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既取得了辉煌的“中国式奇迹”,又面临着诸多“中国式难题”。对此,我们应辩证对待,清醒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通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中国式奇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这些成就都是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果。
中国式难题: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过进一步改革认真加以解决。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