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方面的新能源,有什么大体方向?
新能源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新能源专业的就业方向有三个,分别为工程学、能源经济学以及能源政策。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在现代电力企业和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变频器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扩展资料
一、新能源专业含义及课程介绍
新能源专业即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技术。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绿色电源、变频器、电动车驱动等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新能源专业毕业方向有哪些
1、工程学(engineering)
比如开发新能源技术,这就要选择工程类院校,并且对新能源有一定侧重的`;
2能源经济学(energy economics)
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各种新能源的可行性,经济类别的学校都可以选择,有没有能源侧重都无所谓,经济原理到哪都适用;
3、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
主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研究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促进新能源开发政策等,这就要选择国家政策比较好的学校,并且有能源政策或环境政策侧重。
三、新能源专业具体从事行业
新能源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专业服务、机械/设备/重工、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学术/科研、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教育/培训/院校等行业工作,可以成为销售工程师或者电气工程师。
新能源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新能源就业方向 毕业生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可在大型企业、相关公司以及相关的研究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门从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制造、试验、管理、教学等工作。主要就业方向为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机械、建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机械/设备/重工 3、建筑/建材/工程 4、环保 5、电气/电气/电力/水利新能源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新能源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现代电力企业和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变频器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扩展资料
目前来看,新能源专业相关学生的毕业方向大致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工程学(engineering),比如开发新能源技术,这就要选择工程类院校,并且对新能源有一定侧重的;
第二,能源经济学(energy economics),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各种新能源的可行性,经济类别的学校都可以选择,有没有能源侧重都无所谓,经济原理到哪都适用;
第三,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主要从国家政策的角度研究环境保护政策,以及促进新能源开发政策等,这就要选择国家政策比较好的学校,并且有能源政策或环境政策侧重。
新能源专业即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技术。新能源产业始终扮演着展现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角色。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新能源产业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战略的核心要素,世界发达闰家已经将新能源产业作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新能源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现代电力企业和研究设计单位、新能源设备制造、变频器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等相关单位,从事产品研发、系统设计、规划、运行维护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设备制造、检修与维护、集控运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扩展资料: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许多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领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
新能源科学专业属于国家“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我校在该领域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风力发电、光伏电池、绿色电源、电动车控制、变频技术、智能电网、脱硫技术等领域,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和北京市重大专项,开发了系列化的新能源装置和节能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发展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发展趋势:
1、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进入不可逆的快车道
全球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2、中国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领跑地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研究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2025年将达到至少700万辆,乐观估计为900万~1000万辆。从100万辆到1000万辆,也就几年时间,这个发展速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之最。新能源汽车当前的保有量、增速以及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在过去难以想象。以动力电池为例,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池装机量将达到600GWh。
3、中小城市与农村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
过去,中小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往往选择燃油车。进入电动化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的第一辆车很有可能是新能源车。因此,未来3~5年,继大型城市之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点,并成为市场增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碳减排、改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机动化出行发挥巨大作用。
4、中国电动汽车真正进入市场化竞争阶段
2021年是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水岭。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财政补贴将全部退出,所有车企将处于同一政策起跑线,竞争会更加激烈。补贴退出后,新上市的车型也会扎堆出现,特别是外资品牌车型。2022~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新车型、新品牌扎堆涌现的阶段。
5、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正式合二为一
过去10年,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题是电动化。下一阶段,变革的主题将是基于电动化的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要靠智能化来拉动,单纯的电动汽车不会成为市场卖点,只有更加智能的汽车才是竞争焦点。反过来看,只有电动汽车才能更完整地嵌入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最佳载体是电动化平台。因此,在电动化基础上会加速智能化,“两化”在汽车上将正式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