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吗?
现在是大萧条吗?
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场几十年一遇的经济大萧条。 很多人以为经济危机意味着满地狼藉,民不聊生、大家连饭都吃不上了。实际上,经济危机就是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贫富分化。有效需求,就是人们有能力并且愿意购买的需求。比如市场上生产了1万个面包,有钱人确实买得起,但有钱人只占少数,撑死了也只能消化1000个;而绝大部分的普通人,虽然也有需求,但买不起。 所以市场上不是没有商品,而是商品卖不动。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中,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就大量销毁了“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让整条河变成“银河”。反观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只能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什么是大萧条时期?
历史上发生过四次大规模通货紧缩,具体如下: 1.1837-1843: 由于资本的自由流动,英国央行的储备不断减少,为了抵御资本外流的窘境,英国宣布加息(与现在何其相似乃尔), 间接造成全球融资成本的抬升。美国出现了通缩,据Thorp (1926)统计达到了-6%的峰值。 影响:伴随着棉花价格的暴跌,美国南方经济遭受重创。而美国政治也出现了内部斗争,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拒绝美国第二银行(央行)的再授权,央行的最后贷款人作用丧失,各个地方银行开始惜贷并自行其事。这一现象逐渐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和兑付危机,部分银行的倒闭和公司债务违约。 2. 1873-1896 (Long Depression 长期通缩经济萧条是什么
经济萧条是指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的情况。其中,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DP(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与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
经济萧条的现象除体现在社会产出剧烈降低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等情况。
经济大萧条的表现有哪些?
通货膨胀、商店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生产锐减等。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一般定义为: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当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货币所得增加,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2、商店倒闭
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商店就倒闭了。
3、银行破产
如果有银行破产了,储户的存款是否会血本无归。银行市场化,老百姓的钱靠谁来保障。简介银行破产,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北大经济国富论坛上表示,银监会正在酝酿加快推出银行破产条例,一石激起千层浪。
4、工人失业
商品没办法销售工人就会没有工作,就变成是事业状态。
5、生产锐减
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
为什么经济大萧条时期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
经济萧条时商品卖不出去政府只好往市场投钱让商品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不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商品越来越便宜,人们大量失业。
【拓展资料】
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提升总需求,以及如何看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过度货币增长和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收入分配恶化、僵尸企业和延迟经济结构调整、对其他经济体负面外溢效应等观点。总体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推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宽松货币政策质疑的观点不乏洞见,但是或缺乏证据支持,或缺少通盘考虑。宽松货币政策会伴生负面后果,但任由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危害更严重,宽松货币政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为什么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都会首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这是经济学家从历史上多次应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天,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与我们细数历史上数次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他还告诉我们,技术、政策和预期是影响经济拐点的三个深层原因。
经济萧条是指当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N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萧条,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狭义的“经济萧条”特指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其的含义也为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
经济大萧条所伴随的现象:
1.股票市场暴跌;2.经济损失;3.失业+工资很低;4.商品积压和生活日益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