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被曝多部门裁员,一季度已减员 4524人,一年累计裁员 2.41 万人,目前该企业经营现状如何?

2024-11-18 08:24:30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魔法林财经网

网传阿里将裁员2万人,被裁如何最大保障自己的权益?

一则关于阿里将裁员2万人的消息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对此阿里内部人士回应说,“没有收到有关的通知”。

据悉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的同比利润下降了高达39%之多,而上述传闻的流出可能也是和公司近期的盈利状况有关。虽然2万人的裁员信息可能并不属实,但是有知名人士分析这则消息或许并非空穴来风,的确存在裁员的可能性,只不过涉及到的人员并没有2万人那么多罢了。

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阿里巴巴的总员工数已经有大约25.47万人,远远高于其它大厂(腾讯员工人数约为9.42万人)。而目前的阿里在许多业务上都存在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压力。在购物方面有京东和拼多多,在本地生活方面有强劲对手美团,在文娱方面基本已经处于落败的位置。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管阿里巴巴怎么样,它始终是一个庞然大物的存在,我们也不必过于“操心”。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那就是当自己被裁员的时候如何才能够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裁员在法律上的叫法是“经济性裁员”,对于被裁员,我们首先要搞明白对方裁员自己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如果没有满足以上条件的,自己被裁员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起申诉。如果满足上诉裁员条件,那么我们则可以进行下一步,对比自己是否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以及公司是否为自己合理办理了退工手续。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应按被裁员工之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性收入计算。这里的工资性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而非单指基本工资。如果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按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计算。补偿的期限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而定的,每满一年,就有本人一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满6个月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支付相当于员工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有关劳动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后7天内要办退工手续,包括给劳动者退工单第三联、发还填妥招工退工期限并盖了章的《劳动手册》和在相关职介所办妥退工手续、在社保中心封存劳动者社保关系。如用人单位不及时办妥退工手续,影响有关员工领取失业保险金或就业,可追究用人单位经济责任。

如果单位并没有给予自己赔偿金以及办理完善的退工手续,那么你都可以到劳动部门进行维权。如果以上所有的手续单位都为你办理了,那么这样的裁员则是被允许的,自己只能重新再找工作了。

36氪独家丨详解阿里2022裁员:多个业务有缩减,核心电商仍将扩充人手-

文 彭倩、董洁、苏建勋

编辑 杨轩、乔芊

36氪从多位接近阿里的人士处获悉,从去年底至今,阿里的部分事业群在持续进行人员缩减。

人员规模变动最大的是生活服务板块,包括饿了么和口碑等本地生活业务以及飞猪事业部。其次,盒马、淘菜菜(社区团购业务)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员优化。高德也在年前年后进行了部分人员优化,但比例不高。

不过,淘系电商并未波及,其运营、研发等岗位还在招聘中;此外,阿里云、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冻结。

此前在脉脉等多个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说法是,此轮阿里整体裁员比例高达30%。但多位接近阿里的人士表示,这个数字太过夸张。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阿里员工总数已经超过25万人,若裁去30%,则接近8万人。

“从阿里如今内外面临的挑战来看,不可能在短期内冒如此大风险裁掉这么多人。”一位接近阿里的消息人士向36氪表示。

阿里组织架构图

阿里裁员之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因为其财季从每年4月开始计算,通常2月、3月都会集中进行绩效考核和人才盘点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阿里冻结HC的动作就十分明显。一位接近阿里的猎头人士告诉36氪,往年Q2和Q3都是招聘高峰,但从去年Q3开始,阿里的需求就明显减少,Q4和年后基本没有了,“有些部门表示HC要5、6月再说,比如盒马”。

不过,目前市面上仍存在对于阿里裁员消息反应过度的情况。经济大环境整体下行、金融市场动荡、 科技 股市值大幅缩水,都加剧市场对大厂裁员消息的恐慌和悲观情绪。

36氪就各业务线裁员情况向阿里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对方无回应。

生活服务板块成为了此次阿里裁员的重灾区,尤其是本地生活业务下的饿了么和口碑。

从1月份开始,饿了么此轮裁员一直持续至今,春节之后更有加速趋势。 多位饿了么内部员工都向36氪证实,此次裁员的比例在15-20%之间,而非此前盛传的30%上下,原因之一是自去年9月以来,从阿里集团各BU转岗至本地生活的人员也在增加。

具体到裁员分配,到家到店的一线BD、区域市场和运营、本地零售大商超等前端业务线是重灾区 ,职能线以及研发岗位裁员比例则相对较少。

目前饿了么有四大业务资产:饿了么App、即时商流计算平台、即时物流网络(主要指蜂鸟)以及即时物流计算平台,以上裁员名额主要集中在饿了么主平台业务,商流、物流计算和蜂鸟涉及较少。

据内部员工透露,蜂鸟也是饿了么今年主抓业务之一。新上任的本地生活公司CEO俞永福对蜂鸟相当重视,在内部讲话中他也提到“未来本地生活竞争的壁垒在于即时物流,蜂鸟未来要做成一个即时配送平台,争取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多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美团与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占比已经来到7:3,从2019年开始,饿了么内部已经不再把市场份额作为作为衡量业绩的唯一标准。有饿了么员工告诉36氪,过去两年,内部提到更多的是“守住优势区域,做好防守,稳扎稳打”。

除蜂鸟配送网络之外,上述员工还表示, 今年饿了么将集中力量在主app的拉新、促活以及“圈测运营”上 ,后者是指在地区范围内,选择部分商家做精细化运营服务,帮助商家增长订单。

去年,“圈测运营”已经被饿了么内部视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如今伴随“引导外卖平台降低费率”的呼声,这一考核今年将延续。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以饿了么为主的“到家”和以高德为主的“到目的地”业务在四季度营收达到121.4亿,同比增长27%,但2021年Q2-Q4,阿里本地生活的经营亏损逼近240亿人民币,单季度的亏损就接近80亿。

口碑的裁员则早于饿了么。据晚点Latepost报道,目前口碑的餐饮业务从过去直营的 40 座城市收缩至 11 城,聚焦一二线城市,其余城市也将由直营转为服务商模式。

伴随业务规模的缩减,裁员也随之而来,“绝大部分直营城市只保留了1/3的员工,除少数可以转岗去饿了么外,近一半的员工被优化”,一位前口碑员工告诉36氪。

而据36氪了解, 年中口碑的业务可能会进一步收缩,并且不排除将剩余业务并入其他业务线的可能。 这从之前的调整中可以看出端倪。去年10月,“口碑”从支付宝的底部Tab标签页被搬移至首页“九宫格”,随后底部 Tab 正中间的 “口碑” 图标变为 “生活”。

此外,飞猪的裁人员优化也从1月开始,“总部的技术、运营以及用户增长部门也均有涉及”,有飞猪员工告诉36氪,“主要原因是疫情反复让平台难以开展业务,商户太少、运营成本太高。”

曾经重金投入,但因相关政策出台扩张受限的淘菜菜、迟迟未能盈利的盒马事业部等创新部门,也成了人员缩减的重灾区,这些部门精简人员主要目的是为集团节省开支。

据几位盒马员工透露, 盒马此轮裁员比例整体将达到20%,其中市场运营等是裁撤的主要岗位,裁员评分将于3月底完成。除了裁员,36氪还了解到,盒马P8以上员工降薪高达30%。不过,据一位接近盒马的消息人士表示,下降的30%薪资有可能换成盒马期权。

几位接近盒马的人士表示,盒马此轮裁员主要是完成集团给出的裁员KPI。事实上,在疫情紧张时期,为了保证供应,盒马还陆续增加了一些共享员工。一方面因为疫情故态复萌订单需求暴涨,盒马人手严重不足,而疫情导致线下餐饮员工大量闲置,可转为共享员工,充当盒马的配送员、分拣员和包装加工员。

数位接近盒马的消息人士告诉36氪,曾被盒马视为重要增长点的社区电商项目“盒马邻里”也于去年底开始进行人员优化,并缩减门店规模,例如珠三角区域盒马邻里门店目前已全部关闭。近期,盒马邻里还宣布新增外卖业务。目前,每单收取3元运费,达一定门槛可免配送费。

阿里在去年宣布要实行“经营责任制”,意在将各项业务进行拆分独立运作,这意味着包括盒马在内的曾依靠集团输血的业务(还有本地生活公司、Lazada、Trendyol)如今都将自负盈亏。

在新的制度推行后,盒马CEO侯毅也从多次表示盒马最新的目标就是盈利。而最近几个月,盒马、Lazada欲寻求融资的消息已经被广泛报道。

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的人员优化则从年前就已经开始,比例在20%上下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线BD,网格仓代理侧等是裁员的重点,研发人员也在近期被集中约谈”,这与此前美团优选的裁员如出一辙。

据36氪了解,在经历多次业务整合后,目前淘菜菜的增长势头不错,去年Q4其日单量已经突破了1200万单,GMV超130亿,逼近兴盛优选,今年其GMV目标则是突破1000亿人民币。不过由于运营管理成本较高,目前淘菜菜的整体亏损率约为15-18%,相比下多多买菜已经可以控制在10%上下。

伴随中国数字商业板块成立,淘菜菜正加速融入淘系。据内部员工透露, 如今淘菜菜的中台已经与大淘宝合并,在淘系中更多承担提高用户粘性以及拉新的作用。

大文娱版块的优酷视频本次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员裁减,包括计划解雇一个负责制作儿童节目的团队。而该版块中的阿里影业等,去年就有较大的人员缩减。

不过,淘系电商并未波及,其运营、研发等岗位还在招聘中;此外,阿里云、菜鸟物流不在此次裁员范围内,但阿里云主要部门的HC已冻结。

从裁员的比例分配来看,阿里该轮调整的整体逻辑是稳住电商大盘、收缩部分变现表现不佳的业务。事实上,在消费整体疲软、电商领域竞争空前激烈的大环境下,阿里近两年来的战略重点重新回到强加核心业务增长上,阿里也对组织架构进行多番调整。

2021年底,阿里曾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试图对多年来组织稳定的电商业务进行彻底变革,阿里CEO张勇在内部信中宣布公司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任命戴珊和蒋凡分别负责新设立的“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板块。其中,戴珊作为集团总裁,将代表阿里巴巴集团分管大淘宝(包括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业务。

目前,阿里确实处在艰难时期,无论财务还是业务上正处在一个不稳定周期,面临的环境和竞争挑战巨大。据2022财年Q3财报显示,阿里的国内业务营收增长降至个位数,为7%。为了维持营收增长,对抗持续恶化的宏观环境,今年阿里将重点发展自营和海外业务。

36氪独家获悉,除了B2C 零售事业群将设立品牌自营旗舰店,自去年底至今,阿里一直在酝酿孵化新的自营业务,并将对目前散落在各事业部的自营业务进行进一步整合,以提升该业务在整体营收中的比重 。2022财年Q3财报显示,阿里自营(高鑫零售、盒马、天猫超市)占营收的比重已经达到28%。

网传阿里要裁员,是真的吗?

网传阿里要裁员,是真的吗?


1.目前国家希望摆脱虚拟现实,走向先进制造,所以对互联网的监管变得更加严格,导致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影响,被罚了很多钱。估计未来互联网行业不会像往年那么火爆了。毕竟这些互联网公司都是民营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生存,企业不得不裁员和提高效率。所以效益最好的企业也有淘汰机制,更不用说互联网大公司了。年轻人代代更替很快,所以裁员也很正常。这也是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纷纷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进入体制内的原因,只是为了稳定和社会地位。

2.随着疫情影响下的经济衰退,很多企业不赚钱甚至亏损。就连爱奇艺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公司也开始裁员。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被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针对这一说法,阿里内部人士回应称,他们并未收到相关通知。11月18日,阿里巴巴第二季度营收2006.9亿元,市场预测2061.7亿元。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285.2亿元,同比下降39%。

3.显然,阿里在今年二季度的业绩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现在有裁员的传言,有分析认为可能不是空穴来风。但实际上,不一定涉及2万人,也不意味着裁员不可避免。即使涉及2万人,按照阿里的规模,大部分人都可以内部消化。很可能阿里会根据战略发展的需要,对个别业务条线进行整合调整。其中,个别部门被取消是正常的;同时,很有可能会增加一些新的部门。

4.目前,阿里巴巴在很多领域的业务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比如电商板块虽然还是大而强,但面临拼多多、JD.COM等平台的强大竞争,增速慢于友商。娱乐圈基本失败,本土生活被美团压制,蚂蚁金服前途未卜,其他业务的大扩张成效有限。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1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2日,据凤凰网科技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总部搬迁、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都直在裁员。

  无独有偶,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叮咚买菜也被传大规模裁员。据新浪科技消息,有员工称相比巅峰时期,公司少了上万人。不过,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然而,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有分析认为,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美菜、叮咚买菜陷裁员风波

  去年下半年就开始遇冷的生鲜电商行业,不时传出裁员消息,这次是美菜和叮咚买菜。

  根据报道,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爆料,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又裁了40%的人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称,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

  去年9月初,界面曾报道,美菜网就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其成都研发中心整体被裁撤,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有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所涉及人员中不仅包含新入职员工,也包含着二级部门负责人及以上的中高层,“有的部门只留了领导一个人”。

  同时一份内邮件显示,与裁员相对应,美菜网业务收缩同步进行,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彼时,美菜网回应称,公司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进行正常的组织调整与优化,不断提高组织效能和专业能力,同时美菜所有的业务城市均在正常运营。

  而对于最近这次裁员传闻,美菜网并未回应,但消息显示公司正筹备上市。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已经决定将在港交所申请上市,预计将在2022年上半年公开递表。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天眼查显示,美菜网自2014年起有过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12.5亿美元,最近一笔是2018年10月的E轮及以上,金额为6亿美元,对应估值约70亿美元,投资方为老虎环球基金和高瓴资本。

  此后,美菜网并未再次宣布公开融资事项。2019年中下旬,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资金链紧张,但遭到了其创始人兼CEO刘传军的否认。

  三年多时间未获公开融资,美菜网多次转型情况也不乐观。从商业模式看,走重资产自营的美菜在C端拼不过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B端又不断有美团快驴、海底捞蜀海等玩家加入。业内预计,在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C端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后,美菜网或将冲击资本市场寻求补血。

  而已经上市的叮咚买菜,也没逃过裁员或“组织调整”的命运。

  2021年6月29日,在募资金额缩减超7成后,叮咚买菜登陆纽交所,上市第二日股价一度冲至46美元,不过目前已较23.5美元发行价“腰斩”。截至1月13日美股盘前,叮咚买菜的股价收报11.32美元,市值26.72亿美元。

  市值大跌背后,叮咚买菜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的状态。根据去年11月份披露的财报,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1.9亿元,同比增长111%;但净亏损高达20.1亿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8.29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看,叮咚买菜三年时间累计亏损已超百亿。2019年其净亏损为18.7亿元,而2020年的净亏损为31.8亿元;2021年的三个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3.8亿元、19.4亿元和20.1亿元。

  财报之后的2021年12月份,叮咚买菜就传出了裁员的消息。有员工表示,采购、算法、技术等核心部门裁员比例从20%到50%不等。当时公司回应称,个别变动属小范围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不过近期,关于公司裁员的消息越来越多。据新浪科技,一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叮咚买菜已经开启大裁员,采购50%,算法30%,运营30%,招聘10%-20%。裁员对象中,试用期员工成为重灾区,“试用期6个月,在最后一个月下手裁员,还想尽量不给赔偿。”

  在多个岗位裁员之下,有内部员工表示,公司少了上万人,此外还强制给前置仓服务站员工无薪排休。

  对此,1月13日,叮咚买菜回应称,个别岗位变动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目前业务都在正常运转。同时,一线岗位不存在强制员工进行无薪排休的情况,平时会根据站点的工作情况,尤其是员工的意愿与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调整。

  然而,有评论表示,否认裁员之后,叮咚买菜依然面临核心拷问,还要亏多久?

   新一轮洗牌拉开序幕

  相对于裁员、业务收缩,那些已经退场的生鲜电商玩家,结局更加惨烈。

  2021年10月20日,呆萝卜App发布停运公告。公告显示,由于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最终没能引入重整投资人,菜菜公司即日起停止营业,呆萝卜App停止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各线下门店停止营业,并在近期内陆续关闭。

  “我们对增长的预期与需求太高,低估了生鲜的烧钱速度,以至于造成了消耗过快,这是我们用错的地方。”呆萝卜创始人李阳反思,公司倒在了融资问题上。

  据了解,从2020年1月23日起,呆萝卜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历经近21个月时间的挣扎,公司停止所有的采购、销售、支付、营收等业务,试图引入新的投资方,不过最终依然走向停摆。

  稍早的2021年7月份,一度估值10亿美金的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虽经多方努力,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营困境,”不得不宣告破产。

  除此之外,橙心优选大面积收缩、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饿了么旗下B2B食材配送平台“有菜”停止运营五个月。在剩下的玩家名单中,有阿里、拼多多、美团等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生鲜品牌和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等幸存者。

  不过幸存者也不好过,新的洗牌序幕已经拉开。

  去年底,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叮咚买菜的大本营上海地区祭出“斩钉价”,被业内解读为“向叮咚买菜宣战”。据悉,盒马的此次降价范围覆盖上海59家盒马鲜生门店、21家盒马mini店及其周边盒马覆盖地区用户,活动持续至年底。

  从流出的朋友圈截图显示,叮咚买菜创始人兼CEO 梁昌霖隔空喊话,表示积极应战,“老二最大的梦想就是拼死跟老大干一场”。

  盒马鲜生方面却对外回应,“斩钉”降价并非“斩叮”,只是回馈消费者、斩钉截铁降价而已。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也在微信朋友圈表示,盒马成立至今,从没有进行过价格战,一直追求价值战,面对生鲜行业多业态的激烈竞争,盒马同样有价格战的能力。

  业内人士分析,消费互联网时代“剩者为王”的潜规则下,生鲜电商没找到更合适的打法之前,同样逃不过价格战、烧钱换流量的宿命,这也是整个行业屡亏不止的因素之一。

  头豹研究院分析师成祺认为,这轮价格战过后,生鲜电商玩家们会反思现有的供应链模式是否可行,现有的经营战略是否违背了生鲜电商的初衷。直接的结果就是还会有一批企业倒下,行业的发展重心会回到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本质。

  不过尴尬的是,融资市场遇冷后,对一些玩家而言,长时间烧钱换市场可能已难以为继。统计数据表示,行业参与者大多“造血”能力有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曾统计,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入局者,其中仅有4%营收持平,88%陷入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

  以跻身第一梯队的叮咚买菜为例,2021年Q3财报中公司的账面资金累计为68.17亿元,剔除短期投资部分剩下的现金及现金仅30.98亿元,但对应着流动负债中的付账款是27.97亿元,短期借款是27.18亿元,还有应付的薪资和福利2.08亿元,经营租赁部分的负债8.41亿元。

  这也意味着,在支付完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后,叮咚买菜并没有多少余力再去补贴打价格战了。

   积极尝试,向盈利靠拢

  “生鲜电商如果只是烧钱做规模做增长一点也不难,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在百亿到千亿的淘汰赛中,那些业务还不能实现盈利性增长的玩家,经营会越来越困难。”2020年4月,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的一封内部信中,直指行业痛点。

  尽管如此,经过了前期的几轮激战,现存的玩家们在物流和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建设及获客等环节都有了一定积累,但目前尚未有企业步入稳定盈利期。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鲜产品天然的高损耗率、非标化,拿菜毛利本来就低,还得末端再配送,成本自然上涨;外加消费者价格敏感、客单价提升有瓶颈等因素,决定了生鲜电商是一门非常难赚钱的生意。

  叮咚买菜财报显示,2021Q3公司毛利率为18.2%,同期综合费用率却在50.9%,对应每单位 GMV 履约成本在0.33 元。因此在三季报中,叮咚买菜提出战略转向,变成“效率优先,兼顾规模”,放弃之前以扩张为主的目标。

  从当前形势来看,各家都在进行提升毛利率,或降低履约成本的尝试。

  一是绕过中间商,提高直采比例。有数据显示每日优鲜目前生鲜直采比例在 90% 以上;或者直接自建产地,自己“下田种菜”,叮咚买菜投资超10亿元在沪郊建了块自营菜地。

  二是扩充商品品类,提升客单价。比如通过扩大销售附加值更高的预制菜新茶饮、健康零食等快消品。

  三是重回线下,降低履约成本。2022年首个工作日,盒马CEO侯毅发布内部邮件表示,盒马鲜生从“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升级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双轮战略。

  业界分析,此举的意义在于,让消费者走进店里消费,不仅能实现更好的加工服务体验,还能省去线上订单的配送成本。

  但这些尝试的效果如何,目前似乎难以断言。重要的一点是,在实现盈利之前,不能倒下。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2

  “衣食住行”人生四件事,“食”无疑最重要,在“今天吃什么”逐渐成为哲学难题的当下,“买菜难”、“买菜贵”等问题又困扰了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2012年是生鲜电商的元年,2014年社区团购兴起,2017年巨变丛生,后借着互联网东风,生鲜电商成了被资本追捧的“宠儿”,特别是在2020年底各大巨头火拼带火了社区生鲜之后。

  疫情为国内生鲜电商创造了事业第二春,资本扎堆入场推动此赛道迎来空前发展机遇,更有甚者已奔赴二级市场,达到最高峰。

  然而,疫情催生起来的生鲜平台,在2021年却开始走下坡路,不是裁员就是停止运营。

  2022年新年伊始,曾一度红火的社区团购玩家再度迎来衰败的日子!

  这不前不久,曾经和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一起传出争夺“生鲜电商第一股”消息的美菜网,再次被曝出裁员和总部搬家的消息。

  生鲜电商资本已经退潮,3年没融资的美菜还怎么“美”下去呢?

   裁员潮刮到了生鲜电商行业?

  近期,生鲜电商赛道频频传来坏消息。

  1月13日,叮咚买菜因“大裁员”登上热搜。但对于此次裁员,叮咚买菜方面及其员工却各执一词。

  据华夏时报消息,多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叮咚买菜已开启大裁员,采购、算法、运营、招聘部门将裁员20%到50%。

  叮咚买菜则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无独有偶,就在前一天另一家生鲜电商玩家被传大规模裁员,甚至连总部都搬了!

  1月12日,生鲜电商平台美菜网又传出了裁员消息。

  据凤凰网科技,近日,有疑似美菜网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表示,继上次50%比例裁员后,美菜北京总部再裁员40%。

  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

  另一位已离职的美菜网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前段时间裁了一些业务总监和产品总监:“总监级的员工还好,有些基础的业务人员强制解除合同,当天走当天谈。”

  美菜网方面暂未对上述情况作出回应。

  相比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菜网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继上次9月份暴雷后,美菜网已成生鲜圈的名人。

  去年9月,美菜网北京总部被爆裁员50%,部分城市服务关停。

  据界面此前报道称,来自一份内部邮件显示,北京总部产品研发等技术部门、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财务等职能部门均面临着50%及以上的裁员比例。

  此外,美菜成都研发中心将整体被裁撤,部分城市服务关停,大区合并。

   纵观生鲜电商过去一年,“烧钱”、“融资”甚至“破产”成了扯不掉的标签。

  美股上市的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净亏损额30.17亿,叮咚买菜同期净亏损额也达到53.33亿元。已上市的前置仓双雄亏惨,剩下没有巨头扶持的.腰尾部玩家易果生鲜、同程生活和呆萝卜等补血无门后,宣告破产退出竞争。

  要知道,生鲜赛道是一条比较长的赛道,而这场漫长战役中,所有玩家都要穿越零售死亡谷。

  而在这条路上大家都需要比拼很久,拼到最后谁剩下来,就是所谓的“剩者为王”!

  不再执着于谋求规模化扩张的“流血”,融资、上市于是就成了生鲜电商玩家们“止血”的重要手段,因为融资跟不上烧钱的速度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在爆出裁员消息之前,美菜网上市的传闻就一直不断。

  1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菜网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提交香港上市申请,并已选定投行筹备上市详情;

  据悉,美菜网已委聘中金、花旗及野村负责上市事宜,估计集资3-5亿美元(约23.4-39亿港元)。

  其实,美菜网传出IPO上市的“风声”已有时日。

  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有传闻美菜网新一轮融资失败,导致资金链紧张,但这一消息后来被美菜网CEO刘传军否认。

  2020年7月,复星集团前CFO王灿加入美菜网,担任CFO,这被外界视作美菜网上市的前奏。但美菜网随后否认了这一消息,称王灿的加入与上市无关。不过,王灿入职美菜网仅半年时间,便传出了离职的消息。

  去年5月,美菜网再被爆出拟赴美IPO,计划筹资5亿美元。知情人士称,美菜网正在与财务顾问就潜在的IPO事项进行合作。

  美菜网对此不予置评,不过明显可以看出美菜网着急了!

  因为,在近3年来未获得融资的情况下,这家B2B生鲜电商平台已经历了数位高管出走,2C业务卖身经京东未果,多轮大幅度裁员,以及数次转型并不乐观等多次阵痛。

  公开资料显示,美菜网于2014年成立,为生鲜食品供应链服务平台,提供餐饮食材采购服务予中国近1000万家蔬菜店铺及餐厅,前年开始为个人家庭用户提供配送服务。

  自成立以来,美菜网一直是资本眼中的“明星企业”。

  短短四年间,完成8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百亿,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真格基金、高瓴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其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18年10月,当时美菜网获老虎环球与高瓴资本6亿美元投资,估值超过70亿美元。

  然而从那以后,美菜网未再出现新的公开融资事项。如今,美菜网传出IPO计划,是否与近期资金链紧张有关?

  美菜网早期凭借资本迅速打开互联网卖菜大门,曾经试图抢占“生鲜第一股”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互联网3.0时代,年轻人们不再走进菜市场,传统餐饮供应链地位岌岌可危。资本的目光逐渐投向美菜网这类的新兴餐饮供应链服务商。

  新型餐饮供应链行业方兴未艾,迅速由无人问津蜕变成为蓝海。

  2020年,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先后有多达14家平台获得融资,融资总额超136.5亿元。

  如无意外,2021年的生鲜电商市场将延续2020年被资本追逐的现象。然而,生鲜电商赛道上不断洗牌淘汰,烧钱难题一直未能破解。

  究其根本就是,各生鲜电商平台为了抢占市场,开始了最粗暴有效的“价格战”手段;

  只要价格足够便宜,就不怕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盛行的社区团购平台模式下的营销逻辑和融资手段。

  也是,生鲜电商市场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盈利困难,一方面是客单价提升达到瓶颈,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在进一步降低成本上遇到了困难。

  就目前而言,生鲜电商赛道还没跑出真正的赢家。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特别是生鲜赛道,几乎十死无生!

  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生鲜电商,仅100家左右盈亏平衡,亏损占到95%,其中有7%是巨额亏损,而最终盈利的仅有1%。

  若不是突如其来的疫情,生鲜电商可能猝死得更快更多一些。

  2021年下半年开始,裁员、关城、拖欠货款等成为了社区团购老玩家们的关键词。

  随着平台的接连倒下,社区团购的大坑最终完全凸显。

  因为各大社区团购平台上的货品质量太差,特别是一些蔬菜水果,让用户没有忠诚度,流失严重。靠低价和促销聚集的流量,难以转化为粘性的用户,这成为众多的社区团购玩家的潜在顽疾。

  正如阿里副总裁、盒马鲜生创始人侯毅所言,“从价值本身来讲,社区团购并没有倡导价值,仅仅是靠大量的营销调研推动。这种商业模式不能创造真正的商业价值,作为营销手段真的很好,但是并没有创造价值。”

  顽疾越来越严重,并没有巨大价值,败北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从这点来看,社区团购的洗牌有了第一个,马上就会有下一个。

  生鲜电商接连被爆裁员3

  生鲜电商江湖已经变天了。

  2020年疫情影响下,挟着显山露水的高调打法,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从不隐讳自己对于更大零售市场的觊觎野心,众多互联网大厂决心重注买菜赛道,生鲜电商无疑成为了最为拥挤的赛道之一。

  根据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至12月,国内生鲜电商发生了13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了136.3亿元,足以佐证这片市场曾经的无比繁荣。

  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们不断扩大的亏损、跌跌不休的股价,不断被爆出的裁员及停止运营消息,让其模式的可行性饱受质疑,资本的热钱也转变成了“死亡”的加速器。

  早在新冠疫情之前,生鲜电商行业曾经遭遇大规模亏损,当时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只有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还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而新冠疫情下,居家隔离使得“网上买菜”出现了一波繁荣。但不到两年时间,大批量平台正在加速离场。

  同程生活宣布破产、呆萝卜重整失败、松鼠拼拼资金链断裂、宝能生鲜多城闭店、十荟团陷入裁员关闭危机。近日以来,生鲜电商赛道“顶流”叮咚买菜、美菜网也纷纷被爆出裁员传闻……

  从风光到撤退,剩下来的生鲜电商还能坚持多久?

   各执一词的裁员风波

  近日,叮咚买菜、美菜等纷纷曝出裁员传闻。

  据媒体消息,最近,脉脉上一名认证为叮咚买菜员工的网友称叮咚买菜在大规模裁员,具体到各业务板块:采购裁员50%、算法裁员30%、运营裁员30%、招聘裁员10%-20%。还有内部员工表示,巅峰时期公司员工数量(包含配送员)高达6万多人,目前只剩6万人左右,少了上万人。

  对此,叮咚买菜回应称消息不实、没有事实依据和严谨数据来源,公司个别岗位变动属正常组织资源调整。针对公司减少上万人的传闻,叮咚官方也辟谣称,“这是恶意猜测,叮咚从来没有过那么多的员工。”

  除裁员传闻外,叮咚买菜跌跌不休的股价也给了外界一个信号:生鲜电商正在走下坡路,未来充满未知。

  成立于2017年的叮咚买菜,在2020年快速扩张,并在营收及GMV方面超过了先于它成立的每日优鲜,2020年其130亿的GMV已经是每日优鲜的1.7倍。2021年6月上市后,叮咚买菜仍坚持一路扩张,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叮咚买菜已有1375个前置仓,较上年同期的711个增加了近两倍。

  但随之而来的是履约费用增长翻倍、亏损的不断扩大。虽然2021年叮咚买菜成功赴美上市,但2019年至2021年第三季度,叮咚买菜累计亏损超106亿元。

  没有漂亮的成绩单,直接导致了叮咚买菜股价的“一泻千里”,股价从30.04美元一路跌至现在的8.58美元,期间几乎没有反弹。

  与叮咚买菜的处境一样,同属赛道“顶流”的美菜网也内忧外患,压力不小。

  今年1月,有媒体报道,美菜网在赴港上市前夜,被爆裁员40%,其中一位员工表示,美菜网一直在裁员。此外,原本在北京市王府井银泰商场的美菜网总部,现已搬到北京站附近。去年9月初,美菜网就曾被爆出进行了裁员和业务范围收缩。

  不可否认,生鲜电商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其面临的盈利难、客单价低、履约成本居高不下等等难题,已经让资本市场逐渐失去耐心,烧钱换流量的时代难以为继。

   重振市场步履维艰

  事实上,叮咚买菜从去年开始,已经在主动调整战略重点,叮咚买菜主动调整了战略重点,从规模优先转变为效率优先,进一步显露出其在盈利压力之下的重心转变。

  但从目前来看,生鲜电商们很难真正“上岸”。

  去年,6月9日,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双双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IPO招股书。彼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都处于亏损状态。

  招股书显示,叮咚买菜在2019年、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人民币。每日优鲜在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也分别高达22.16亿、27.77亿 、15.90亿。

  当时市场猜测,随着兴盛优选、美团优选、橙心优选、多多买菜等大厂猛虎环伺生鲜赛道,并善于运用低价补贴的重兵压境,传统生鲜电商用户面临大量分流境地,与此同时生鲜电商天生模式比较重,从供应链、冷链仓库以及末端,加上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都是生鲜电商迫切寻求上市的重要因素。

  但登陆资本市场,也并没有转变生鲜电商深陷亏损泥潭的局面,生鲜电商们集体亏损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上市的成功并没有带给这片市场多久喜悦,“每日优鲜”IPO首日破发,市值蒸发了1/4。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本质上在于生鲜是一个烧钱的行业,加上生鲜的时效性、后端供应链的匹配、区域性等诸多要求都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虽然整体上现在竞争激烈,但是基本上还没有形成一种高效的盈利模式,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与此同时,生鲜电商付出了高昂的履约成本,收获到的用户体验提升却十分有限。

  生鲜电商至今仍是用户投诉“高发地”。

  在2021年“电诉宝”受理的投诉中,根据投诉量从高到低,被投诉的生鲜电商平台排名依次为叮咚买菜、易果生鲜、每日优鲜、本来生活、顺丰优选、盒马鲜生、兴盛优选、朴朴、京东到家、美菜网、Flowerplus花加、十荟团、永辉超市、大润发优鲜。

  其中,退款问题、商品质量、发货问题、霸王条款、售后服务、虚假促销、订单问题、客服问题、网络欺诈、网络售假等问题是2021年全年生鲜电商投诉的主要问题。

  在确保资金链安全的大前提下,生鲜电商们急需找到体验更好的产品,更优质的供应链,更轻盈的模式、更有效率的组织架构。告别烧钱换量时代,生鲜电商下半场将是实力和细节的近身肉搏,一时懈怠即可能被洗牌出局。

相关文章

  • 美光就建设首家印度芯片工厂签订初
    美光就建设首家印度芯片工厂签订初

    高通斥资42亿美金加购格芯芯片,从商业角度如何解读此举?高通斥资42亿美金加购格芯芯片,从商业角度如何解读此举首先是高通在不断的扩大对应的生产规模,其次就是高通需要多渠道合

    2024-11-17
  • 信义储电一季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 6
    信义储电一季度业绩,股东应占溢利 6

    太平保险为啥不好大家觉得太平人寿不好,可能是看到有的小伙伴购买了太平人寿的保险,最后出险了却没有赔付,就觉得太平人寿不好。
    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被保人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没

    2024-11-17
  • 交通银行成功发行 2023 年 300 亿
    交通银行成功发行 2023 年 300 亿

    交行消费新驱动近年来,交行信用卡率先完成了移动支付的多元化布局,构建了从线下到线上的消费金融生态圈,随时随地。促消费、稳增长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例会上,中

    2024-11-17
  • 精技集团授出合共 290 万份购股权,
    精技集团授出合共 290 万份购股权,

    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费金融控股权获监管批复,如何从商业角度解读此举?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费金融控股权或监管批复,从商业角度解读这项举动,可以发现这也是成为苏宁消费金融控股的

    2024-11-16
  • 百度全资入股短视频公司右划科技,如
    百度全资入股短视频公司右划科技,如

    深度|从企业营销解读短视频风口,品牌方如何利用好新兴渠道?目前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的,他的主要的输入来源于广告,以及相关的会员付费等等!那么广告的载体一般的是网

    2024-11-16
  • 杰维思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能提供上门

    杰维思商业管理公司可以进行企业咨询吗?可以的,我们公司就是在杰维思商业管理公司这里进行的企业咨询,他们家的专家都非常的有耐心,经验丰富是根据需求量进行定制的。杰维思商业

    2024-11-15
  • 安诺其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2.77 亿元
    安诺其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2.77 亿元

    中国国航拟募资不超150亿元,从商业角度如何解读此举?中国国航拟募资不超150亿元,从商业角度如何解读此举首先是为了满足国航的长期扩张,其次是满足国航的人员扩招,再者就是需要采

    2024-11-13
  • 山西福万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山西福万家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互联网行业前景怎么样?互联网行业这几年很火,主要是高薪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而且华为、阿里、腾讯、百度、头条系大厂不光待遇好,前景逼格多好。但今年的世界形势越来越严峻

    2024-11-13
  • 智明达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 4.11
    智明达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 4.11

    中国国航拟募资不超150亿元,从商业角度如何解读此举?中国国航拟募资不超150亿元,从商业角度如何解读此举首先是为了满足国航的长期扩张,其次是满足国航的人员扩招,再者就是需要采

    2024-11-13
  • 阿里巴巴公司的企业文化怎么样?
    阿里巴巴公司的企业文化怎么样?

    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精神、制度、行为、物质)1、精神层面,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形成企业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基础和原则,决定了企业的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它包括企业使命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