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智能称 1.47 亿股限售股将于 9 月 8 日解禁上市,企业将如何寻求发展?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详细资料大全
港交所,即“香港交易所”,全称“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 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英文简称HKEx),是全球一大主要交易所集团,也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
港交所在香港及伦敦均有营运交易所,旗下成员包括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还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属市场── 伦敦金属交易所 ( London Metal Exchange ,简称LME)。现任董事会主席 史美伦 ,集团行政总裁为 李小加 。香港交易所近年来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发展成为一家提供全方位产品及服务、且纵向全面整合的全球领先交易所,并做好准备以把握中国资本项下审慎、加速开放的种种机遇。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次改革被市场人士视为25年来,港交所意义最为重大的上市制度改革。作为此次IPO改革的重点,同股不同权成为关注焦点。2018年香港市场新股融资额再次荣膺全球榜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港交所
- 外文名 :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 通称 :香港交易所
- 股票代码HKEx :00388
机构组成
港交所 ( 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 )是一个独家经营香港股票市场的机构,在未得财政司司长同意下,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持有香港交易所超过5%的股份。2006年9月11日,香港交易所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1999年,香港特区财政司提出对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和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根据改革方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拥有。三家公司于2000年3月6日完成合并,2000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交易大堂
2005年7月,香港交易所为使用接近20年,位于交易广场的交易大堂进行翻新,减少交易柜位,并增设多功能场地、展览馆及图书馆等设施。装修完成后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并由财政司司长唐英年主持启用仪式。交易大堂的展览馆则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区行政长官 *** 主持揭幕仪式。 周松岗与李小加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后,设有294张交易台,交易场地面积为12200平方呎,设有传媒采访区及新闻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电子显示萤幕则改用全彩色显示屏,以圆筒形设计。另增设交易所展览馆,占地13800平方呎,对外开放,向公众介绍交易所的历史及发展,成人入场费20港元。交易系统
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电脑进行,第一代的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于1993年11月启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启用,系统让证券行的终端机连线,令交易不再局限于交易大堂内。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AMS/3)于2000年启用,证券经纪可以透过开放式的连线器,将买卖盘直接输入中央处理系统进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处理的交易量。 香港交易所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所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10月推出了第叁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AMS/3)。AMS/3将投资者、交易所参与者、其他参与者及中央市场连线起来,使交易过程变得更有效率。衍生市场
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于1976年成立,是亚太区内主要的衍生产品交易所。期交所提供一个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场,让投资者可透过逾130家交易所参与者(许多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机构)买卖期货及期权契约。 港交所前主席周松岗 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衍生产品市场为各类期货及期权产品提供交易的市场,这些衍生产品包括股票指数、股票及利率期货及期权产品。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属公司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实施一套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让交易所参与者及其客户能在一个高流通量和监管完善的市场,进行投资和对冲活动。治理结构
港府增持股份 2007年9月7日,香港特区 *** 以平均价$155.4港元增持香港交易所股份,令其持股量增至5.88%,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港府增持香港交易所,显示对香港交易所的支持,有助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受讯息 *** ,香港交易所当日急升$10港元,收市报158港元,2007年9月10日更暴升$32.1港元,收市报190.1港元,自港股入市起,香港交易所最高上升至268.6元的水平,升幅接近70%,市盈率超过100倍,当时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证券交易所,也是全球最高市盈率的证券交易所。 然而,香港交易所独立董事大卫·韦伯(David Webb)强烈反对 *** 增持香港交易所,认为这种干预市场的行为有违自由市场原则和积极不干预原则。 董事会 香港交易所董事会成员包括不多于6名由财政司司长委任的董事,不多于6名由股东选出的董事、及行政总裁。机构职能
股票交收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于1989年注册成立,其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于1992年投入服务,成为所有结算系统参与者的中央交收对手。 中央结算的运作是建基于存放于中央存管处的非流动化股票来进行。股份交收则以持续净额交收的方式,透过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参与者的股分户口进行电子存账或扣账完成。所有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之间的股份交易均需要于成交后第二个交易日(T+2)进行交收。香港结算同时提供代理人服务。结算交收
香港交易所内多种产品的结算及交收程式,分别由香港结算所、期权结算公司及期货结算公司这叁个结算所办理。其中,香港结算所负责在联交所主机板及创业板进行交易的符合资格证券的结算及交收。 持续净额交收系统 香港结算实行持续净额交收制度。在持续净额交收制度下,每一名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向其他中央结算系统参与者买入或卖出某一只证券,均会按滚动相抵销剩下的净买或净卖股份作为交收标准。 交易所参与者通过自动对盘系统配对或申报的交易,必须于每个交易日(T日)后第二个交易日下午3时45分前与中央结算系统完成交收,一般称为“T+2”日交收制度(即交易/买卖日加两个交易日交收)。发展历程
香港的证券交易历史悠久,早于19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已出现,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 香港交易所 1914年,改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经纪人协会。 1947年,这两家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后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满足不了股票市场繁荣和发展的需要, 1969年以后相继成立了远东、金银、九龙三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四家交易所并存的所谓“四会时代”。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创立时间:香港证券交易所创立于1947年,远东证券交易所创立于1969年12月17日。金银证券交易所创立于1971年9月15日,九龙证券交易所创立于1972年。 当时的香港证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国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属英资企业。1960年代末,香港经济起飞,华资公司对上市集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促成更多以华资拥有及管理的交易所开业,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先后创立。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证券市场四会并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种弊端。 1980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 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并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 1986年4月2日,联交所开业,并开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市场的专营权。联合交易所开始运作,并成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市场进入一个新时代。联交所交易大堂设于香港交易广场,采用电脑辅助交易系统进行证券买卖。 1986年9月22日,联交所获接纳成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的正式成员。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证券市场渐趋成熟。 1999年,时任财政司司长 *** 公布,为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及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建议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拥有,当时联交所共有570家会员公司。 港交所业务 2000年3月6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成立,全资拥有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属公司。三家机构完成合并。 2000年6月27日,香港交易所(HKEx: 00388)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 截至2007年首季业绩,香港交易所资产总值为435亿港元,资产净值为62亿港元,纯利为9.2亿港元同比增长93%,每日成交529亿港元。 截至2007年9月11日,香港特区 *** 是香港交易所单一最大股东,持有5.88%的股份。其次是摩根大通,持有股份占比5.54%;花旗银行持有股份占比4.13%;Horizontal Asset持有股份占比2.30%。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共465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37%,市值约61,610亿港元,占总市值约60%。自1993年至2008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筹集资金逾12万亿港元。 2010年1月16日,香港交易所集团迎来有史以来首位内地背景的行政总裁李小加。 2011年8月11日,香港交易所发放上市公司资讯的“披露易”网站,上午受到黑客入侵,无法显示讯息。包括汇控的7只股份及1只债券,下午被迫停牌。港交部已就事件报警。 2011年10月,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俄罗斯莫斯科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印度孟买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和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在南非举行的国际证券交易所联会会议上宣布成立金砖国家交易所联盟。 2011年10月21日,香港交易所正式与中关村签署协定推动企业海外上市,作为策略备忘录。 2012年4月1日,成为首家获批在内地上海设立“数据站”的交易所,日后可为内地市场直接提供最快最新的港股报价。 2012年4月24日,港交所举行董事会,选出前港铁行政总裁周松岗,接替夏佳理为新任主席。 2012年6月15日,以13.88亿英镑成功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 2012年9月26日与沪深交易所成立合资公司“中华证券交易服务有限公司”,计画2012年底推出全新跨境指数系列,2013年首季推出相关指数产品。 2012年11月29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宣布,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已批准香港交易所取得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控制权。 2013年9月及10月期间,港交所亦举办了一连12场的半日研讨会。2013年11月13日,港交所宣布,已捐出30万元(港币 下同)予香港红十字会支持台风“海燕”的赈灾工作。 2014年香港交易及结算所宣布,将于4月7日起在收市后交易时段推出人民币货币期货交易。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将为内地及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做好准备。 根据最新安排,港交所每天下午5时至11时的收市后期货交易时段,交易、结算及风险管理措施将适用于人民币货币期货交易。上下波幅限定在各契约月份在日间交易时段最后成交价的3%。若契约月份在日间交易无成交,将采用前一日的结算价为参考价。 另外,港交所同日起为人民币期货契约推出第4个季月的契约月份,使契约月份增加至8个,契约期最长达16个月。港交所正在评估延长收市后期货交易时段至午夜的可行性,期望与美国市场有更长的重叠时间。 2017年10月27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交易大堂在收市后关闭,不再用作交易用途。 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发布IPO新规,在港交所官网披露的《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总结中表示,港交所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IPO新规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新上市规则将于4月30日生效,正式接纳相关上市申请。 2018年4月26日,香港交易所董事会宣布委任史美伦为董事会主席,她将成为港交所历史上第一位女主席。机构准则
交易规则
在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须遵守《交易所规则》的有关规定。较重要的规则如下: 价位 每个在交易所交易的证券是以指定“价位”来进行交易,它代表价格可增减的最小幅度,并与该证券所处的价格区间有关。交易所的价位表规定了从每股市价在0.01-0.25港币(价位为0.001港币)到每股市价在1000-9995港币(价位为2.50港币)的股票价位。当某股票的价格上升或下跌至另一价格区间时,其价位也会随着变动。 开市报价 《交易所规则》规定“开市报价”应按程式进行,以确保相邻两个交易日间价格的连续性,并防止开市时出现剧烈的市场波动:每个交易日第一个输入交易系统的买盘或卖盘都受开市报价规则所监管。第一买卖盘的价格不能超过上日收市价上下4个价位。上市条件
最低公众持股数量和业务记录 市值少于100亿港元,公众持有股份至少25%。 市值在100亿港元以上,由交易所酌情决定,但一般不会低于10%或10%-25%,每发行100万港元的股票,必须由不少于三人持有,且每次发行的股票至少由100人持有。 最低市值 上市时预期市值不得低于1亿港元。 盈利要求 最近一年的收益不得低于2000万港元且前两年累计的收益不得低于3000万港元(上述盈利应扣除非日常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及亏损)。 上市公司类型 吸引海内外优质成熟的企业。 采用会计准则 香港及国际公认的会计原则。 公司注册和业务地点 不限。 公司经营业务信息披露规定 申报会计师报告的最后一个财政年度的结算日期距上市档案刊发日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其他因素 略交易时间
时段 交易于周一至周五(公众假期除外)进行,交易时间如下: 竞价时段(开市前时段 ) 9:00-9:30(可以用竞价盘、竞价限价盘等方式进行交易); 早市交易时段 9:30-12:00; 延续早市交易时段 12:00至13:00(早市收市后,在此时段内也可进行交易,但会在午市开市后才会成交); 午后(下午)交易时段 13:00-16:00; 在圣诞前夕、新年前夕及农历新年前夕,将没有延续早市及午市交易。要是当天没有早市交易,当天也不会有延续早市交易。 调整 香港交易所董事会同意延长交易时段,在开市时间将与A股接轨,但交易时间将长于A股。此次延长时间将分两步进行。香港交易所主席夏佳理表示,香港交易所延长交易时段分两个阶段进行。 从2011年3月7日起,港股的上午交易时段将调整为9:30-12:00,下午交易时段调整为13:30-16:00,全天交易时间延长至5小时; 从2012年3月5日起,港股的上午交易时段将进一步调整为9:30-12:00,下午交易时段调整为13:00-16:00,全天交易时间进一步延长至5.5小时。 以前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时间是10:00-12:30,14:30-16:00,香港交易所与A股交易时间的重叠部分只有2小时,且港股早盘和午盘开市均晚于内地股市,不利于香港投资者回应市场讯息。 若香港交易所调整交易时间的两步均完成,香港交易所上下午交易的开市时间将均与A股趋同,且交易时间长于A股。提前开市时间,有助于强化香港市场对内地相关证券的价格发现功能,并尽量延长香港与内地市场交易时间的重叠,促进香港与内地市场更紧密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加强香港交易所在亚太区内乃至全球的竞争力。 期货 香港交易所2013年2月14日公布,将于当年4月8日推出收市后期货交易时段,届时恒生指数和H股指数期货的交易时间,将增加香港时间17:00至23:00的收市后时段。 此外,港交所还表示,稍后亦会考虑把黄金期货纳入收市后交易时段。 恒生指数及H股指数期货可于香港时间9:15至12:00,13:00至16:15的正常交易时段进行交易。 港交所表示,决定推出收市后期货交易,令市场参与者可因应欧美营业日出现的市场讯息及事件对冲或调整其持仓;此外,香港逐渐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收市后期货交易将有助港交所部署满足环球市场未来对人民币产品的需求;并有助吸引更多欧美投资者到旗下衍生产品市场进行交易。经营成果
据香港交易所统计,2018年香港市场新股融资额再次荣膺全球榜首。2018年共有209家公司来香港上市,融资总额约2800亿港元(截至12月18日)。其中,新经济公司的新股发行成为主力。港交所介绍,截至12月18日,包括小米集团、美团点评在内的28家新经济公司已在香港上市,融资额累计约1360亿港元,占2018年香港IPO(首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总额的近一半。经营产品
证券市场 股本证券:即股票,大致可分为普通股及优先股。 主机板 创业板 衍生权证 可收回牛熊证(“牛熊证”) 股票挂钩票据 交易所买卖基金 单位信托/互惠基金 债务证券 美国证券交易(试验计画) 衍生市场 股市指数产品 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 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期货 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期货及期权 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 股票产品 股票期货 股票期权 利率及定息产品 港元利率期货 三年期外汇基金债券期货 贵金属产品 黄金期货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如何?
——预见2023:《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百度百度(BAIDU)、腾讯(TCTZF)、阿里巴巴(BABA)、科大讯飞(002230)等。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情况、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情况、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轮次分布、人工智能各技术方向岗位人才供需、人工智能本科新专业高校名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人工智能行业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派系、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人工智能定义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将其视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指出其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行业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来看,我国人工智能可分为三个下属行业,分别为人工智能软件开发、人工智能消费相关设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系统服务。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涵盖行业庞大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是包括AI芯片等硬件设施及云计算等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撑;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技术路径;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集成一类或多类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术,面向特定应用场景需求而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处在突飞猛进阶段
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始于1956年的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人工智能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诞生至今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分别是1956-1970年、1980-1990年和2000年至今。
1959年Arthur
Samuel提出了机器学习,推动人工智能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期。此后70年代末期出现了专家系统,标志着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
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美国和日本立项支持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期,期间人工智能相关的数学模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如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BP反向传播算法等,算法模型准确度和专家系统进一步提升。期间,研究者专门设计了LISP语言与LISP计算机,最终由于成本高、难维护导致失败。1997年,IBM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Garry
Kasparov,是一个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当前人工智能处于第三个发展高潮期,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进展。2006年加拿大Hinton教授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极大地发展了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提高了机器自学习的能力,随后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为代表的算法研究的突破,算法模型持续优化,极大地提升了人工智能应用的准确性,如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的普及,全球网络数据量急剧增加,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GPU、NPU、FPGA等各种人工智能专用计算芯片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机器处理海量视频、图像等的计算能力。在算法、算力和数据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行业政策背景:行业发展从技术过渡到产业融合
人工智能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产业政策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
2017年之前,人工智能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突破方面。从2017年开始,政策的重点已经从人工智能技术转向技术和产业的深度融合,特别是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
从2018年两会发言的不完全汇总也可以看出,人工智能+产业的融合将是未来的重点,包括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等官方部门和百度、腾讯、联想等民间代表,均提出了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医疗等。
2019年,两会更是将“智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技术对于社会的赋能被给予最高层次的期待。在工业经济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期,“智能+”的理念给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提供了最广阔的落地空间和回报想象。通过智能化手段把传统工业生产的全链条要素打通,可以更好地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更能反向助推技术自身的迭代和进步。
2020年,明确人工智能作为“新基建”建设重要一环,“十四五”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并且各省市也在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打造应用场景,示范项目。
行业发展现状
1、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占比最高的核心技术
从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看,计算机视觉技术占比最高,达到34%;其次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占比分别为18%和17%;智能语音技术、自然语音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的热度也较高,分别占比8%、8%和7%。
2、行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注: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典型的融合交叉产业,对产业统计口径的不同会带来市场规模数据上的出入。下文整理了统计口径不同的三大研究机构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的测算数据,以期展现多方视角。其中:中国信通院统计口径>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统计口径>中国电子学会统计口径,三大研究机构的统计口径在图表下方注明。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资本和人才的驱动,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根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测算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4041亿元,同比增长33.3%。
注:中国信通院对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测算口径包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及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即包括人工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市场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方面,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测算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38.9%。
注:中国电子学会对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测算口径包括: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对话式AI、机器学习(含自动驾驶)、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核心技术软件、AI芯片等核心硬件
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公布的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测算数据来看,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58.2亿元,同比增长35.4%,总体上看,当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主要包括软硬件)市场规模增速大于整体产业市场规模增速,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注:①中国人工智能协会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统计范围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和硬件市场,不包括服务市场规模;②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尚未发布最新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测算数据
3、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政府城市治理和运营
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主要客户来自政府城市治理和运营(公安、交警、司法、城市运营、政务、交运管理、国土资源、监所、环保等),应用占比达到49%,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8%和12%。
企业和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应用逐渐升温。在决定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各个环节,都已能够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AI
核身帮助人们安全生活、远程交易、便捷通行;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分析预测、科学决策;人机对话提升了拜访登记、服务响应中的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将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推动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时代。前瞻估算,目前中国大型企业基本都已在持续规划投入实施人工智能项目,而全部规上企业中约有超过10%的企业已将人工智能与其主营业务结合,实现产业地位提高或经营效益优化。
4、资本更倾向于人工智能企业的早期投资
截止2022年10月9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总计共有6486起投融资事件发生,总计融资金额为9994亿元。其中2014-2018年在融资事件及融资规模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8年融资金额达1366亿元,融资事件1049起。2019-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相较之前冷静不少,融资事件有所下降但是融资规模有所上升。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资本市场再次迎来增长大潮,投融资事件数量及规模均达到历年峰值,分别增长至1066起和3062亿元。截止2022年10月9日,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共有投融资事件532起,融资金额达到1008亿元。
注:2022年数据截至10月9日,下同,不再赘述。
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融资轮次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初创型企业融资金额与估值相对较合理,泡沫较小,因此资本更倾向于人工智能企业的早期投资,2014-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天使轮和A轮占比最高。随着人工智能市场板块的逐渐成熟,早期的投资占比逐渐降低,人工智能投资轮次逐渐后移。2021年,人工智能行业A轮融资占比下降至37.9%,C轮融资占比则上升至11.37%。
5、技术方面人才不足,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相关数据,人工智能不同技术方向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说明该技术方向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从细分行业来看,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的岗位人才供需比分别为0.08、0.09,相关人才极度稀缺。
注:岗位人才供需比=意向进入岗位的人才数量/岗位数量。
相对国外,我国高校人工智能培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加快推进,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渐形成。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
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资格。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人工智能竞争能力遥遥领先
从1990年至今,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城市格局几经变化,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变现稳定,这些城市都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在互联网业发展中也排名靠前。这些城市均强化科研与人才优势、加速补充完善人工智能自身及面向行业落地的产业链、建设示范性智能应用场景、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相关标准体系、推动公共资源共享、提升城市环境与宜居性、支持系统性超前研发布局等措施将成为城市把握人工智能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的谋划方向。
在2021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区域竞争力排名中,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和江苏,属于第一梯队;排名第六至第十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四川省、安徽省、辽宁省和湖南省。
在四大都市圈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长三角,排名第二的是京津冀,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珠三角和川渝地区。
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主要分为三个派系
从企业的竞争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派系,分别是头部平台代表企业、融合产业活跃企业、技术层面代表企业。
人工智能平台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百度、阿里云、腾讯、华为、京东和科大讯飞;而小米、平安科技、苏宁、滴滴是融合产业较活跃的企业;技术层企业代表有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作为独角兽公司。
从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来看,根据胡润排行榜,商汤科技以500亿元的价值位列2021年胡润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排行榜首位;其次,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地平线机器人与明略科技也具备较大的市场潜力,价值均超200亿元。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十四五”建设继续推进,高质量、现代化、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已经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十四五"及未来十余年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核心技术突破、智能化转型与应用,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部署。
2、“十四五”期间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000亿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为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科技部于2019年8月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旨在有序推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截至2021年3月末,我国已有14个市+1个县获批建设试验区;至2023年,试验区数量预计将达20个左右。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比亚迪将推出全新品牌;哈弗二代大狗今日上市
编辑| 西四
出品|电动公会
1. 比亚迪年内推新品牌,内部代号“F品牌”
2月27日,比亚迪有关人士透露,比亚迪将于2023年年内推出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内部代号为“F品牌”。“(比亚迪)F品牌是个性化潮牌混动,和长城坦克300一样,是一款越野车”。
该人士介绍,比亚迪在2023年将推出多款全新产品,价格区间从10万元A0级车型到百万级豪车,包括海洋系列中的比亚迪海鸥、海狮、驱逐舰07、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仰望U8、腾势大5座SUV N7,以及新确认的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F”。
据了解,未来,比亚迪将形成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
2. 哈弗二代大狗今日上市
电动公会从哈弗汽车官方获悉,哈弗二代大狗将于今日(2 月 27 日)正式上市,该车定位于中型 SUV,动力上换装了混动系统,综合续航里程超过 1000km。
二代哈弗大狗外观变化明显,前脸采用了大面积黑色装饰,在内部还融入了镀铬前格栅以及内嵌式前大灯,配合中部的蓝色哈弗品牌 LOGO,拥有较高的辨识度。
车身侧面造型平直,深刻的线条以及外扩的轮眉增加了硬朗气息。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 4705mm*1908mm*1780mm,轴距为 2810mm,与现款车型相比除了高度外均有增加。车辆尾部造型简洁,个性化的尾灯以及中央的英文标识均提升了识别度。
车辆内部采用了全新的设计风格,中控台采用了大量皮质面料包裹,副驾驶前方依旧配有越野扶手。中控屏尺寸也进一步增加,且显示效果更为出众。此外,新车挡把造型也类似于坦克 300,看上去更加硬朗。
动力上,新车采用了 1.5T+2 挡 DHT 动力总成,系统最大功率 240kW,最大扭矩 530N · m,WLTC 综合油耗为 1.85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超 1000 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还支持 220V 反向放电,满油满电放电时长达 30 小时以上。关于新车更多消息,电动公会将持续关注及报道。
3. 零跑C11增程版将于3月1日上市
2月27日,电动公会获悉,零跑C11增程将于3月1日正式上市。上市当天,零跑C11增程将正式公布各版本配置及官方指导售价,并预计在3月中旬正式开启交付。
本月初,零跑C11增程公布了预售价:15.98万-20万元。凭借更省、更大、更豪、更智能与更安全的产品优势,零跑C11增程以285km同级最长纯电续航与1024km超长综合续航,重新定义增程SUV。
较之纯电版本车型,C11增程可提供极限纯电、纯电优先和燃油优先3种智能工况模式,可油可电切换自如,灵活应对不同出行场景。
据悉,作为零跑汽车开启纯电+增程双动力布局的首款车型,零跑C11增程自2月9日亮相后,预售24小时内订单量即突破5120台。
自成立以来,零跑一直在纯电车辆领域发力,并相继推出了S01、T03、C11、C01四款车型。零跑C11增程正式上市后,零跑汽车将正式开启双动力驱动战略发展路线。
4.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上市,12.98万起售
2月27日,五菱汽车旗下首款混动旗舰产品——五菱凯捷混动铂金版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车型配置,分别为2.0L DHT悦享型、2.0L DHT臻享型、2.0L DHT奢享型,官方指导售价为12.98万-14.98万元。
设计方面,凯捷混动铂金版采用“翼动美学”设计,搭配全新的翡冷翠紫专属配色,内饰提供“星月蓝白”“麦田金棕”两款配色选择。
此外,车内二排座椅配备了 560mm 磁浮式滑轨、72° 的电动腿托并支持 180° 电动放平;第三排座椅支持 5/5 独立纯平放倒,大四座状态下最多可拥有 1514L 储物空间;第二排设有折叠桌板,搭配自动恒温空调、PM2.5 滤芯 + 负离子发生器。
动力方面,凯捷混动铂金版采用最新的五菱混动技术,搭载 2.0L 混动专用发动机与 320N・m 电机。电动公会从五菱汽车官方获悉,新车市区工况平均油耗仅为 4.75L / 100km,综合油耗 5.9L / 100km,最高续航可达 1100km。
5. 福特全新纯电SUV将于3月21日发布
日前,福特欧洲设计总监Amko Leenarts 在其社交平台透露,该品牌将于3月21日推出呀一款基于MEB架构的中型跨界新车型,该车是福特与大众计划推出的两款合作车型中的第一款,新车前期或许仅在欧洲地区销售。
结合此前的谍照图来看,虽然采用大众的MEB平台,但却没有ID.4那种曲线圆润的造型,新车采用福特家族四方的造型。前脸预计采用全封闭的格栅设计,侧面门把手并非电动车主流的隐藏式门把手。
据悉,该车定位将低于Mach-E。新车 WLTP 工况续航可达 500km,电机功率预计将会是 300 马力,双电机布局。
6. 比亚迪王朝系列降价,降幅超1万元
电动公会2月26日讯 据知情人透露,比亚迪王朝系列产品已经启动降价,老款车型的优惠幅度在1万元以上,部分热门现款产品也有上千元的优惠。与此同时,交车周期较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缩短。
比亚迪王朝展厅一位销售人员表示,“2021款汉EV下调了2万元,2021款秦EV降价1.5万元,而新款车型优惠幅度普遍在6000至8000元之间。”
上述降价幅度仅限于北京,预计将在3月份结束。上海与深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价,调价幅度最高在万元左右。目前,比亚迪暂未通过官方渠道公布降价讯息。
7. 奔驰计划在华销售L3级自动驾驶系统
近日,德国《明镜周刊》援引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aefer的话报道称,尽管奔驰目前的重点是扩大其“Drive Pilot”自动驾驶系统在美国的销售,但该公司也计划开始在中国销售其“Drive Pilot”自动驾驶系统。
据悉,奔驰已在北京申请许可。
Drive Pilot系统被认证为L3级自动驾驶系统,允许司机在慢行的交通中脱手驾驶。奔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Drive Pilot系统能帮助司机避开车流,去做一些次要的事情,如在车内与同事交流、回复电子邮件、上网和看电影等。”
据了解,Drive Pilot系统使用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和湿度传感器为车载计算机提供路况数据。该系统可以控制车辆速度、刹车和车道位置。此外,该系统可以随时要求驾驶员接管车辆控制,这也是L3级自动驾驶的先决条件。
8. 合创汽车获广汽6亿“输血”
近日,广汽集团公告称,经董事会同意,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将按持股比例4.46%、20.54%分别向合创汽车增资约1.07亿元及4.93亿元。
公告信息显示,本次董事会会议实际参与表决董事11人,其中一位董事就《关于合创汽车增资的议案》投出弃权票,理由为其认为合创汽车的未来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建议谨慎投资。
合创汽车的前身成立于2018年4月的广汽蔚来。成立之初,蔚来汽车、广汽集团、湖北长江蔚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合伙企业和广汽埃安(时名“广汽新能源”)各持有广汽蔚来22.5%的股权,剩余10%的股权由员工持股平台广州开创共进投资合伙企业持有。
这家由广汽和蔚来两大共同创立的造车新势力,如今却陷入了被自家董事“质疑”的困境。
9. 滴滴出行再发新补贴
为使运力调配更加合理,滴滴又推出了新的补贴规则。近日,滴滴在北京面向司机推出了针对五环内区域的激励机制。具体而言,<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公会,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明阳智能股票怎么样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716.98万股,占流通A股1.62%。
拓展资料:
1.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是风力发电的关键设备,同时,公司为客户提供风力发电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风资源测评开发、风场微观选址、风电机组安装技术指导、调试、运维服务和智能运营等服务。
2.2019年1月23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总股本为1,379,722,378股,其中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为275,900,000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为1,103,822,378股。该部分有限售条件流通股中的648,842,323 股限售股已于2020年1月23日起上市流通。详见公司于2020年1月20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披露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公告编号:2020-009)。
3.2020年11月18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20]1516号”文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413,916,713股限售股。上述股票已于2021年5月18日上市流通。详见公司于2021年5月12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披露的《关于非公开发行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公告编号:202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