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 驻华首席代表称「经济复苏情况令人忐忑,增长太低通胀太高 」,你对此有何看法?
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7%,主要原因有哪些?将有何影响?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与疫情冲击和不确定性的全球经济有一定的关系。
新冠疫情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全球经济增长已经连续两年呈现萎缩趋势。自今年7月以来,全球制造业 PMI已经连续两个月回落。从长期来看,即使疫苗接种和各国大规模经济回暖得以实现,但在中长期内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1、IMF下调明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2.7%
2022年10月11日,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新闻发布会中,发表的内容预计2022年的全球经济将增长32%与7月预测值持平,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至2.7%较7月预测值下调0.2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通货膨胀,对于全球的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金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也是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2、全球风险偏好大幅下降,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经济衰退压力更大。
由于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紧张,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等因素,使得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保持悲观态度。鉴于疫苗接种和财政政策可以为疫情后的复苏提供支持,因此这一过程应该不会受到很大限制。此外,在宏观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确定性升高时,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能够实现有效地恢复经济。
3、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经济复苏速度缓慢、疫情反复、国际贸易环境将拖累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回升势头。即使经济实现正增长,人们也会因为实际收入缩水和价格上涨而感觉遭遇了一场经济衰退。作为普通人一定要了解经济形式,在进行投资之前应当更加理性。
IMF下调2021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这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这一次的经济调查报告当中就表示,针对目前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了0.1个百分点。说句实在话,这一次的下调预期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造成任何的影响,因为在此前,他们对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报告为8%,就算下调一个百分点也高达7.9%,全球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9%。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国家2%。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下调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第一,为什么要下调目前的经济预测?
其实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就是考虑到现在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确不如此前,虽然现在有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接种新冠疫苗,但是去渍效果却并不是很好,再加上病毒正在不断的变异,德尔塔病毒现在正在不断地肆虐。而目前新的疫苗还没有被研制出来,所以全球疫情下经济想要快速复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才会选择下调0.1个百分点。
第二,对于我国所造成的影响。
因为国内对于新冠疫情控制的程度比较好,再加上我国一直是一个主要的出口国,所以在这一次的新冠疫情当中,成为了最重要的受益国家,主要就是因为很多国家没有办法开工生产,必须要向我们下达订单,所以现在国内的很多工厂正处于连轴转。
第三,如何看待未来的经济走向?
对于这一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进行过预测,在明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更低,已经跌破了5%。就比如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被预测可能只有3.2%,欧美地区的增长速度也只集中在4.3~5.2之间。而且在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只想现在的高通胀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大多数国家面对通货膨胀的现象,依旧没有拿出一个好的办法。
IMF如何评价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
IMF:中国经济和增长前景继续表现强劲。
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华盛顿发布中国经济2018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继续表现强劲,中国在数个关键性领域的改革取得进展。
报告指出,中国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将为6.6%。总体通胀仍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上,预计今后将逐步上升到2.5%。中国经济和增长前景继续表现强劲,为中国加快推进经济改革提供窗口。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政策和决心表示肯定,并赞赏中国近期改革取得的成果,尤其是降低金融风险的措施以及持续推进开放的进程。
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接近7%,最近的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6.7%,这些数据表明经济发展非常强劲。尽管未来经济增长率的数字会逐渐减小,但是这是恰当的转型过程。我认为中国的改革措施有效地管控了金融风险,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方面表示,在过去一年,中国在去产能领域取得进展;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开放进程也出现加速迹象。同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在2017年基本稳定,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大体符合基本面。
对于中国对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坚定承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方面还认为,现阶段的经贸摩擦应当以能够支持和加强国际贸易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方式来化解,不应采取单边主义行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第四条款规定,该组织每年都会派出工作小组到成员经济体调研,就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形势与成员经济体进行磋商,并在该组织决策机构执董会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