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得 2023 年双创板块继续下行的原因是什么?
近期的投资热点是哪些方向和行业?
当前的投资热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向和行业:
1. 5G技术:随着全球范围内5G网络的建设逐渐完善,5G相关产业迎来新的机遇。5G通信设备、芯片、通讯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都将是未来的热点。
2. 新能源:随着全球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新能源行业将成为未来的热点。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交互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 消费升级板块:消费升级板块包括教育、文化娱乐、健康医疗等行业,这些行业都受益于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5. 新零售: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新零售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包括无人售货、智能购物、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型零售模式都将受到市场的追捧。
以上是当前的主要投资热点,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行业和领域也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是什么原因导致A股全线大跌的呢?
A股三大指数出现单边下跌行情一点都不出奇的,全线下跌的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恐慌情绪杀跌”导致A股下跌,并非是利空造成下跌的。
市场恐慌情绪杀跌主要是由两个方面造成:
第一,高位个股出现闪崩,严重打击投资者持股信心;
第二,股市环境太差,大盘趋势转弱,让市场担忧;
这两个方面是让A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要细分A股下跌的主要原因如下:
原因一:当前大盘本身就是非常弱,尤其是在周三尾盘出现跳水杀跌,导致大盘技术面走坏,同时也让市场出现恐慌情绪。
周三跳水就发出大盘要继续下跌的力度,而早盘受到煤炭和有色冲高回落,金融股开盘直接震荡下跌,两大板块放弃护盘,加入下跌列队。
正因为这两大板块放弃护盘,连护盘的都没有了,随着大盘指数越走越弱,让更多投资者担忧情绪上升,恐慌情绪越来越高,抛压越来越重,点燃A股大跌的导火线。
原因二:近期A股完全没有赚钱效应,最重要一点就是近期高位个股出现闪崩,唯一支撑盘面的个股都倒下,对市场、对投资者都是这个特别大的打击。
高位个股最典型的例子主要有由仁东控股点燃,仁东控股从高位已经连续12个一字跌停板,股民投资者看到这种跌幅,很多人都会远离高位股。
再度加上有一只千亿市值的白马股分众传媒出现闪崩,这只股票一口气已经涨幅高达2倍,出现高位闪崩对弱小的散户内心更是打击。
原因三:目前市场因素和环境影响所致,就要近期大盘来分析,上周大盘出现假突破阶段性高点后,随后一路阴跌下来,尤其是个股特别弱,一路走跌,整个市场环境太差了。
股市市场就是这样,有羊群效应,一旦市场走弱会出现连锁反应的。比如大盘每天走跌,会让市场越来越弱,很多投资者就会担忧,导致大量抛压,一旦集中抛压会导致恐慌,一旦恐慌就是大跌难免。
而且近期市场没有明显的热点,天天在炒作白酒没用,白酒涨幅太大了,即使有赚钱效应很多人也不敢买入,怕成为最后的接盘侠,所以没热点,没赚钱效应,导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导致市场环境太差。
原因四:不排除有潜在利空消息所致,当然目前只是一个猜测而已,也许是由隐形的利空导致A股全线下跌。
因周末休市两天,周末利好利空在周五盘面都是有提前炒作的。一般周末有利好周五会提前拉高,如果有利空周五会提前砸盘下跌,所以这个因素不可完全排除。
汇总分析
综合根据A股市场的走势进行分析,A股全线下跌的归根到底就是受到“恐慌情绪杀跌”而已,当然不能完全排除有潜在利空消息。
总之大盘下跌跌出了短期抄底机会,不管是情绪下跌还是利空下跌,这种下跌是不可持续的,相反给大盘启动抄底的反弹铺好了路,所以大家要理性看待大盘的下跌行情。
股市中的触底反弹是什么意思?
股票触底反弹是指股票经过长期的下跌,已经下跌到极限了,股价见底之后,开始逐渐上涨的情况,当个股出现触底反弹的时候,投资者可以考虑在此时适量的买入一些。
触底反弹否极泰来都是指市场即将见底,它后续可能结束漫长的阴跌而转为上攻。一般来说,在触底反弹否极泰来之际进行的操作都是所谓的左侧交易,所以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着买了后个股继续下跌或者是买了后个股就开始企稳的情况。当然,触底反弹否极泰来只能说市场已经有见底可能,而不是说绝对见底。
大多是创业板股票和中小板股票。一般情况下,一些反弹率较高的股票往往是中小板股票或创业板股票。原因也很简单,比如小板块,各种学科概念等等。上市年数也少了,捧盘也少了,容易被拉起来。强劲反弹的股票大多是近5年上市的。软件、科技、信息等行业是反弹的主力。在行业方面,这些股票很多都与软件、科技、信息等行业有关。拔起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金额。基本上很多强势反弹的股票都会伴随着巨大的涨幅。
就国内市场而言,年初以来股市的上涨也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而中美贸易关系的缓解使得对中长期悲观的预期得到修复。往前看,今年将是基本面向下、政策面向上的格局,房地产经济回落导致经济面临持续的下行压力,而改革开放的利好政策会增加,尤其值得关注科创板的推出给新经济领域带来的投资机会。在一些投资者看来,股市触底可能是迎来投资的好机会,但并非所有股票都在明显上涨。如果投资者在选股方面有问题,他们可能会被困在投资中,导致投资损失。
房地产行业的未来是怎样的?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房地产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万科A(000002)、保利地产(600048)、新城控股(601155)、招商蛇口(001979)、绿地控股(600606)、华侨城A(000069)、龙湖集团(00960.HK)
定义
房地产业是指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是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分为住宅房地产、商业房地产及产业房地产。住宅房地产是指用以居住的地产,包括普通住宅、公寓、别墅等房地产形式;商业地产通常指用于各种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健身、休闲等经营用途的房地产形式;产业房地产是指以产业为依托,地产为载体,实现土地的整体开发与运营,打造产、学、研产业集群,帮助政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型房地产形式。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与转型升级
自2016年第一次提出“房住不炒”的理念以来,国家层面及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房地产调控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对“十四五”期间房地产市场提出了发展目标及方向。其中,有部分地区对“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行业规划了具体目标,例如江西省在《江西省“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规划》中指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00亿元,江西指出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500亿元,黑龙江提出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85平方米;部分地区对房地产行业的规划了发展方向,例如福建省在《福建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坚持房住不炒,加快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
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国进入碳达峰碳中和关键窗口期,低碳经济将成为各行各业未来重要的发展机遇之一。而房地产行业作为绿色减碳的关键领域,尤其是目前正面临着发展模式转型的“阵痛期”,低碳发展无疑是房地产行业重要的经济发展长线逻辑,更将成为突破行业困局的全新机遇。在“双碳”政策的助推下,借助数字化技术向低碳发展转型,无疑将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的新风口,是实现告别“高杠杆、高负债、高风险”的“旧三高”模式,迈向“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的“新三高”发展关键所在。
2、预期2022年房地产市场逐渐修复
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反弹以及前期调控政策对市场传导作用的滞后显现等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景气度继续下行。在市场景气度加速下行背景下,为防范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中央多次释放维稳信号,将“保交楼”作为下半年工作重点之一,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地产纾困基金”,通过资产处置、资源整合和重组等方式,参与问题楼盘盘活及困难房企救助等纾困工作等,但“房住不炒”仍为政策主基调。
在房地产政策相对平稳的条件下,《房地产蓝皮书: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9·2022)》预计,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将增速回落,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增长0.8%,住宅开发投资由正转负,下降0.2%;在土地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销售均价将保持小幅上涨,全年增长2.8%。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顺周期板块是指什么?
顺周期板块是指跟随经济周期而运作的股票板块,比如经济景气时板块上涨,经济不景气时板块下跌,板块上涨下跌根据经济周期不停切换。
顺周期板块包括:大金融板块、房地产、基建等,股票包括:海螺水泥、上汽集团、宝钢股份、北方稀土、紫金矿业、荣盛石化等。
扩展资料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相对于近两年表现较亮眼的医疗、科技、消费行业的较高估值状态,以传统行业为代表的顺周期行业估值相对较低,顺周期板块可能受益于低风险和估值修复,低风险的偏好特征有希望能够持续发力。特别是对于银行、建材、机械、家电行业等板块。
从盈利的角度来看,根据历史的情况,如果经济持续复苏,企业盈利情况好转的话,顺周期板块也会迎来上涨的机会。疫情的影响已经明显逐步减弱,国内的经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顺周期行业在经济好转的背景下改善盈利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从行业配置的角度来看,资金配置需要尽可能的分散风险,但是,在热门板块和顺周期板块估值明显分化的情况下,大部分基金对热门板块的配置比例都比较高,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而顺周期板块的配置比例则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具体统计数据显示,基金对于医药生物的配置比例已经超过了21%。相当高的比重了,而对于各顺周期板块的配置比例基本上不超过3%,非常明显的对比结果,如果是希望做资金配置的话,投入一部分资金到顺周期板块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