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能否利用反射镜的“重点培养”,在农作物的田地,多台由电脑控制的反射镜,照射一棵农作物,配合肥料?
温室大棚的原理是什么?
温室大棚采用的是吸热保温原理,是通过透光覆盖材料和环境调控装备,形成局部小气候,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室大棚的功能是进行高效生产,使棚内温度提高,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并且温室大棚可以栽种反季蔬菜。
温室大棚采用的是吸热保温原理,是通过透光覆盖材料和环境调控装备,形成局部小气候。
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室大棚的作用是进行高效生产。
温室大棚的原理在于锁住太阳光热量,提升温室内的温度,满足农作物生长。
我想问问在我们生活中,共振应用在哪些方面,比如是什么,谢谢
共振现象--原理共振是物理学上的一个运用频率非常高的专业术语。共振的定义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的现象。 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它指的是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 在电学中,振荡电路的共振现象称为“谐振”。 产生共振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弹性,而且一件物体受外来的频率作用时,它的频率要与后者的频率相同或基本相近。从总体上来看,这宇宙的大多数物质是有弹性的,大到行星小到原子,几乎都能以一个或多个固有频率来振动。 共振不仅在物理学上运用频率非常高,而且,共振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宇宙间最普遍和最频繁为什么通过镜子能看到对方的像
光的反射定律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Ø 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Ø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Ø 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Ø 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Ø 通过“小制作”和“我的设计”,学习控制光束方向。 Ø 通过对比观察,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Ø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Ø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活动,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Ø 通过“走向社会:太空镜”,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急急急!!!帮我想一些寻根究底,探求科学奥秘的人的例子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美国《探索》杂志近日评选出了美国20位40岁以下的最聪明的科学家。他们被视为各自研究领域的天才,结下了累累硕果,这些青年才俊还因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屡获殊荣。以下便是这20位青年才俊: 1.陶哲轩(Terence Tao) 陶哲轩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数学家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数学家当中,许多可能在SAT考试的数学部分得过800分的满分。但陶哲轩8岁时就获得了760分的高分,小小年纪便展现出数学的天分。25年过去了,33岁的陶哲轩如今已成为美国研究成果最多、最受尊敬的数学家之一。1999年,24岁的陶哲轩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后获得专为40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有哪些
1、张衡发明地动仪。地动仪是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一传世杰作。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地震比较频繁。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他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
2、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3、造纸术。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为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4、火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做神仙并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5、走马灯。公元1000年左右,中国人就创造了走马灯,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热气上升带动叶轮旋转,是现代燃气涡轮工作原理的原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