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期货波动对市场带来了哪些影响?
碳酸锂价格下跌有哪些影响?
碳酸锂是锂电池生产中常用的正极材料,其价格下跌可能对锂电池负极生产企业带来一些利好。 1. 成本降低:碳酸锂价格下跌意味着锂电池负极生产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购买原材料,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可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2. 增加市场需求:碳酸锂价格下跌可能刺激锂电池市场的需求增加。较低的价格使得锂电池产品更具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和使用锂电池产品。这将为锂电池负极生产企业带来更多订单和销售机会。 3. 促进技术创新:碳酸锂价格下跌可能促使锂电池负极生产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降低原材料成本可以释放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用于研发和改进负极材料的性能和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碳酸锂每吨5万涨到了50万,这会对新能源车行业有什么影响?
碳酸锂每吨5万涨到了50万,这也就导致新能源汽车提价对于新能源车行业来说应该会受到一些影响,那么就是没有多少人会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和燃油车的价格其实也差不多,而且燃油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虽然现在油价比较贵吧,但是跟这个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更划算。
一、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没有多少人会选择购买
小编学完驾照之后,其实有这样的一种冲动,就是去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因为这个车它不是烧油的是充电的,最起码可以省一笔花销,但是经过了解之后发现新能源汽车它需要几年更换一下电池,这个电池就需要好几万,结果现在说这种电池可能还会涨价,碳酸锂每吨从5万涨到了50万,这个价格是小编意想不到的,涨价之后新能源汽车应该会减产或者是停产,因为大家都买不起,买得起也换不起。碳酸锂涨价,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会上涨,所以大家都不会选择购买了。
二、电池供货不足,供需紧张
汽车的成本还是需要注意的,而且整个车的价格是否合理,也关乎到人们购买的意愿,如果说成本失控造成压力,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减产或者是不再生产新车,电池供货不足,只会导致车行业受到影响,随着供需紧张价格还会再次上涨。小编想说的是能买燃油车尽量还是买燃油车比较好,燃油车只要是有油就行了,如果新能源汽车没电的话一点都不了解。
在买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一下现状,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所待的位置,买了这个车之后能不能够用得上,有没有地方充电,现在碳酸锂这么贵,估计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也会翻一番接近条件,不是很允许的情况下,不建议大家去购买。
碳酸锂价格重回50万元/吨大关,这会给相关行业造成哪些影响?
多家第三方平台碳酸锂均价已突破49.5万元/吨,正向50万元/吨关口逼近。在现货市场上,碳酸锂单笔交易价格已突破50万元/吨,最高已达52万元/吨。目前,上下游点对点碳酸锂多头合约价格在49.3万元/吨以上。
近年来,下游锂电池厂商扩张速度快于上游锂供应增量,这导致中短期锂供应继续处于相对紧张的局面,锂供需平衡仍需一定时间。受益于终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碳酸锂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上了火箭”。2022年3月,电池级碳酸锂的平均价格超过500000元/吨。受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市场景气度从2022年4月开始下降,碳酸锂价格一度跌至46万元/吨。自2022年8月以来,下游采购和库存需求恢复,碳酸锂价格迅速上涨。
目前,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需求扩张速度仍在提高。“金九银十”消费季提振需求,下游企业积极囤货。福宝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发布的产能计划中,磷酸铁锂产能超过246.7万吨,三元共聚物材料产能超过26万吨。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锂的需求是强劲的。碳酸锂价格将再次回归50万元/吨,这无疑会对下游正极材料和电池厂商造成更大的成本压力,这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持续关注。碳酸锂的价格上涨的背后,都有原材料成本的支持。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游原材料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工信部多次提出,提高锂、镍、钴、铂等重点资源配套能力,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发展进度,当务之急是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
碳酸锂产品基础知识及行业概述
【导语】碳酸锂是锂电池中锂离子的提供者,碳酸锂在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碳酸锂期货产品即将上市之际,本文将对碳酸锂基础知识进行介绍。
1.碳酸锂基本属性
碳酸锂是基础锂盐的一种,化学分子式为Li2CO3,为无色单斜系晶体或白色粉末,属于无机化合物,微溶于水、稀酸,不溶于乙醇、丙酮。
2.碳酸锂的分类和用途
碳酸锂根据含量不同分为工业级碳酸锂、电池级碳酸锂。其中工业级碳酸锂可用于制备储能型磷酸铁锂、锰酸锂产品,并广泛用于玻璃、陶瓷、合成橡胶、医药等行业;电池级碳酸锂一般用于制备钴酸锂、中低镍三元材料、动力型磷酸铁锂等产品。
3.碳酸锂的分布特点及生产工艺
碳酸锂产品对于资源依赖较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华东地区以锂云母矿石提锂和废料回收提锂为主,在江西省相对集中;西南地区是以四川省为核心的矿石提锂主产区;西北地区是以青海省盐湖资源为依托的卤水提锂产区。
由于原料来源不同,碳酸锂生产工艺也具有较大的差异。锂辉石提锂工艺发展已较成熟,锂回收率较高,且入行门槛较低,主流技术企业正通过技改持续提高回收率、降低矿石单耗以及扩大产能。
在盐湖卤水提锂工艺方面,因我国盐湖资源禀赋不尽相同,镁锂比差距甚大,因此各盐湖所使用提锂工艺均需契合本身资源状况,不具备普适性。当前察尔汗盐湖所使用的吸附法可小批量出产电池级碳酸锂,东台吉乃尔盐湖因其本身镁锂比较低,可生产准电池级产品并进入部分电池材料供应链。目前工业化提锂技术中并没有一种技术能够适应所有的盐湖卤水类型,提锂技术适用性单一,将不同提锂技术进行综合应用,才能更高效地回收盐湖中锂资源。
4.碳酸锂上下游概况
碳酸锂在产业链内处于偏中上游加工环节,上游原料为锂矿、锂云母、卤水等锂资源,直接下游产品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钴酸锂、锰酸锂)、玻璃、陶瓷、橡胶等行业,其中正极材料是碳酸锂最大的直接下游行业,消费占比在84.2%左右,根据正极材料产品的不同,其对碳酸锂的单耗在0.2-0.4吨不等。
5.碳酸锂成本构成
不同原料生产碳酸锂,成本有较大差异。
卤水提锂,盐湖卤水成本3000-4000元/吨,不同盐湖工艺不同,大致成本在2万元/吨-4万元/吨之内。锂辉石提锂,以氧化锂含量6%锂精矿计算,8吨锂精矿可生产1吨碳酸锂,原料成本跟随锂精矿价格波动而波动。锂云母提锂,锂云母中氧化锂含量低,2%-3.5%的锂云母矿考虑到收率问题,需17-20吨生产1吨碳酸锂,原料成本跟随锂云母价格波动而波动。
6.碳酸锂行业发展概况
碳酸锂产品处于成长阶段,随着供应增速的逐步提升,未来几年行业将逐步向成熟期过渡。碳酸锂上游原料资源获取难度大、企业运营资金要求高,行业门槛高,上市公司、国营、合资企业占比较大,收购、入股、头部企业扩建等是近年来国内碳酸锂企业扩大产能规模、下游企业向上延伸的主要方式。中小型企业近年来开工不稳,部分逐步转变为代加工生产。
7.碳酸锂供需结构变化
我国碳酸锂国内生产企业规模来看,2万吨/年以下产能的企业数量占比约75%,原料获取难度大、技术水平等问题是制约企业产能规模化的因素。我国碳酸锂主要应用领域在锂电池行业,其对碳酸锂的消耗占比逐年提升,碳酸锂产品发展与锂电池行业密不可分。
从供需结构上来看,我国碳酸锂供需格局多次转变。从近5年来看,我国碳酸锂行业由供应过剩趋于供应紧张,2020年是行业供需结构变化的时间点。2020年,政策端利好终端行业发展,带动中游材料企业投产集中,而碳酸锂装置投产周期长,导致国产供应增量速度慢于需求增速。2022年是新能源补贴最后一年,下半年终端行业积极产销、买方业者提前抢货推动锂盐现货市场货源持续收紧。2023年初,终端消费量减半,产业链各环节进入去库存阶段,碳酸锂供不应求局面有明显缓解。
8.碳酸锂进口市场
我国锂资源储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开采难度大,碳酸锂进口是货源供应的另一渠道,近年来我国碳酸锂进口依存度逐步提升至30%左右。智利、阿根廷作为碳酸锂产品主产国,两者货源进口数量基本占据我国碳酸锂进口总量的97%以上,其中智利货源占比接近90%。我国进口碳酸锂近8成货源由华东地区企业进口,且受需求提升带动,上海、福建、广东三地企业进口占比逐年提升。
9.碳酸锂价格变化
近年来,碳酸锂市场价格呈现价格跨度大、价格波动速度加快的特点,供需、成本、政策、资金、消息面等均是市场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2015年前后,国内碳酸锂行业供需两淡。2016年新能源汽车逐步发展推动需求提升,碳酸锂价格上涨至170000元/吨左右水平。2018-2020年产品供应过剩,碳酸锂价格一路走低,在2020年中旬价格跌至40000元/吨左右水平。随着政策利好、消费提升,产业链需求改善,2020年中旬之后市场价格开始为期两年半的上涨行情。2022年11月中旬,碳酸锂市场价格超600000元/吨。随后,终端补贴政策即将结束、买方市场补货情绪减弱,碳酸锂价格触顶回落,5个月时间,碳酸锂价格跌至150000元/吨以下水平。价格超跌至成本线以下,4月下旬价格调整至30万元/吨左右水平。
10.碳酸锂未来发展
碳酸锂及下游行业属于较为明显的需求导向型的行业,终端消费市场变化直接影响产业链中上游产品市场。展望未来,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发展情况是影响碳酸锂产品价格、利润、供应提升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内外锂资源开发进度的推进,碳酸锂规划产能逐步释放,供应结构将趋于宽松;国内终端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未来数年将继续发展直至需求趋于饱和,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终端产品出口是需求增长的另一发展方向。长期来看,供需结构趋于平稳,碳酸锂价格波动空间预计逐步收窄。但需要注意,近年来新能源行业关注度高,碳酸锂环节也是资本关注的重点,市场心态对于价格影响效果逐步加强;除此之外,新能源行业技术革新速度不断提升,钠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替代品发展迅速,未来电池行业格局如何变化将影响锂电池发展,从而对碳酸锂需求产生影响。
(卓创资讯韩敏华)
3个月后新能源车价或将出现大变化?这一原材料价格创4个月来新低
曾因成交价暴涨被称为“算锂狠”的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正在持续回落。
公开数据显示,1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跌7000元/吨至47.65万元/吨,创逾4个月新低,价格已连跌26日。要知道,在过去的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全年累计涨幅超过80%,甚至有部分零散成交达到了60万元/吨的高价。
如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50万元/吨,大有继续下行之势。国信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锂盐供需基本面会出现反转,从2022年的供需错配短缺转为供给过剩,预计供需将维持偏紧格局,锂价出现回落,整体是缓跌的格局。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下跌,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倍感兴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落后,动力电池采购成本应该也会同步降低,从而使车企在产品的价格上有更大的自主(操作)空间。”某自主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暂未传输到下游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长,从下游到上游依次为整车厂、动力电池制造商、电极材料商、锂盐矿商。此轮电池级碳酸锂等锂电材料的调价,并不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传导至下游,大概需要2~3个月时间。
据记者了解,在经历过多轮原材料涨价后,当前上游锂电企业与下游企业已形成价格协商,必要时提出调价指引、价格共担等机制,从而保证供应和终端销售价格的稳定。
天齐锂业(SZ002466,股价87.22元,市值1431亿元)董秘表示:“公司国内锂产品的具体销售价格结合不同客户的商业需求和商务条件随行就市确定,价格大多是每月一签。国外客户以长单为主,合同时间一般约为3~5年。目前公司与客户签订的长单通常是约定数量而不锁价的,价格按照双方约定的定价机制执行。”
动力电池厂商亿纬锂能(SZ300014,股价83.33元,市值1701亿元)工作人员也表示:“根据现在的价格传导机制,如果(碳酸锂价格下行)需要跟下游进行协商谈判。”
但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受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出降低市场增长预期等因素影响,碳酸锂价格已经在期货端降到40万/吨以下,未来几个月的电池成本必然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调,但由于春节假期的临近,下游企业陆续进入到放假准备或已放假状态,从而影响了采购需求,另外由于市场预期价位不断走低,观望情绪较重。
有分析认为,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下游询价订单下滑,多数厂商暂无补库意愿,“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作用下,季节性观望情绪浓厚,贸易商恐慌抛售心态增强,现货成交维持冷清局面。
多家上游锂电股业绩预增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行,上游锂电企业似乎并不担心。
日前,天齐锂业拟通过旗下控股子公司TianqiLithiumEnergyAustraliaPtyLtd(TLEA)以超6亿元收购EssentialMetalsLimited(ESS)。据悉,ESS拥有锂矿石资源约1120万吨,平均氧化锂含量为1.16%,推算至具体氧化锂当量超10万吨。
“目前公司各生产基地正常有序生产运营,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稳定开展,生产处于饱和状态。”天齐锂业董秘在回复投资者时表示。
复盘2022年可以看到,波动的锂价让锂资源一度成为“白色石油”,拥有者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中的大赢家。盐湖股份(SZ000792,股价23.99元,市值1303亿元)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实母净利150亿元~156亿元,同比增长234.94%~248.33%,原因是报告期氯化钾及碳酸锂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推动公司业绩大幅上升。
主营锂电正极材料的当升科技(SZ300073,股价62.18元,市值314.9亿元)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2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101.65%~110.82%。
虽然目前业内对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主要趋势以看跌为主,但在下游需求的支撑下,碳酸锂价格下跌幅度似乎有限。
华西证券预计,随着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经营将逐步恢复正常,下游需求有望好转,锂盐价格大概率逐步企稳。特斯拉Model3和ModelY近期宣布大降价,也有望刺激市场需求,从而提高对锂盐需求的预期。
另外,尽管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行,较长的锂矿开发周期与已规划的动力电池扩产需求矛盾目前仍然存在,锂矿仍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电池产业链中的“战略资源”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