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90多亿医院突然申请注销!如何看待此事?
密春雷“无法履职”已3个月,旗下的览海医疗濒临退市,你如何看待此事?
在审议此次年报的第十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览海医疗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密春雷因暂时无法履职而缺席会议。实际上自2022年初起,密春雷就已经去向不明。据上游新闻报道,密春雷另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则是著名主持人董卿的丈夫。
密春雷走入大众的视野,可能是因为董卿吧。
而现在他旗下的览海医疗已经戴帽,马上就要退市了,可见整个公司发展的并不景气。
其实我们会发现,今年以来整个医疗行业都面临着重大的考验。
而它的压力主要是来源于,去年医疗股票的一波大涨,利好全部都已经体现完了。
那么现在一些业绩不是很好的公司,就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显现真身,而览海医疗就是最主要的例子。
根据他的财务报表显示,今年来这家公司的业绩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主要的原因则是因为经营不善所导致的。
自从2022年开始医疗行业的股票就一直呈上涨的趋势,相关的行业股票已经上涨了将近好几倍,估值严重偏高。
当疫情逐渐好转,这个炒作的趋势才逐渐放缓,大家也不再将眼光看向医疗。
而是逐渐转向一些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和新基建,这势必会让医疗股票重挫。
今年以来医疗行业的股票一直下跌,相关的医疗基金。跌幅甚至已经超过了30%以上。
而对于那些业绩不好的股票,则体现的更加明显。
览海医疗这家公司,为了能够实现快速的盈利,前期投入了非常多的项目。
然而大家都知道,医院项目具有前期投入较高、运营回报周期较长的特点。
医院即便经历了几年建设,其项目进度依旧不达预期,业绩的下降也成为了必然。
4月29日晚间,公司公告收到来自上交所的《关于拟终止览海医疗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是否会退市,还需要密春雷的抉择。
雅戈尔终止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此事引发了哪些争议?
雅戈尔之前提出的捐赠引发了众多网友以及中小股东的热议,他们所持的意见都是不赞同的。有些股东认为大股东没有权利随意的处置,属于全体股东的资产,应该征得中小股东的同意。在这种情况下,雅戈尔就宣布终止捐赠普济医院及相关资产。这样的决定并没有平息中小股东的怒火与怨气,他们将矛头直指两个人的独立董事,并表示应该追究其责任。因为独董当时发表的意见是支持捐赠的中小股东,认为这样的独董是没有用的,应该进行罢免。
一个大公司的一举一动是会引起很多牵扯的,比如公司的很多股东都是持有股票的。如果真的把普济医院及相关的资产捐赠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肯定要受到损失。大股东是能够赢得美名的,可能还能够获得政府的支持去投资其他的行业,但中小股东就是无处申冤的。幸亏只是中小股东的反应是比较迅速的,立即进行了建议,让这次的捐赠停止了。像小编在上面所说的罢免独立董事也是很多中小股东的要求,他们认为独立董事应该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说公正的话语,不可以随便的去支持某一个决定,不能随波逐流。
只能说这次公司做的决定是比较随意的,之前的捐赠没有进行广泛的讨论之后的终止捐赠,也是比较突然的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在中小股东的指责之下,雅戈尔的三名独立董事也进行了发言,称捐赠符合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利于提升公司的形象。不过这次没有考虑到很多中小股东的利益,只是考虑到了全局。终止捐赠的公告发布之后,雅戈尔的股价上涨了1.13%。
这次的舆论以及相关的争议也让人们认识到中小股东的权力,一定要据理力争,不能让大股东去决定公司的任何事情。
是否可以私人投资公立医院,比如个人有几十亿等投资某公立医院是否可行
既然是公立医院,依法由政府投资,政府经营,是不允许私人的资金流入的。某人说的不可行。
是公立医院就绝对不可能的事。
不存在分配之说,除非医院改变性质,成为股份医院或者私立医院。
你对他要万分小心,必要时到该医院或者卫生主管部门去了解。
茅台19亿办医院,你怎么看待大企业办医院的事?
我觉得大企业办医院是一件好事,对医疗行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凡有个头疼脑热,人们都喜欢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可是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让很多地区居民都难以接受更好的治疗。在这种情况之下,大企业办医院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茅台19亿办医院,将在2021年6月建成投用。日前贵州茅台集团透露,遵义医科大学茅台医院将在2021年6月建成投用。茅台19亿半医院的新闻迅速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调侃“喝最好的酒,住最好的医院"。
据悉,该医院位于贵州仁怀,目标是打造成三甲综合医院。茅台集团表示该医院是作为一项非营利性民生工程,虽然是在布局大健康产业,但其本意在于改善仁怀本地及周边医疗条件。
但有行业内人士表示仁怀五十余万常住人口,七十余万户籍人口是否能支撑起茅台医院的发展,这在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我认为大企业办医院应该辩证看待,但总体来说是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发展的。茅台大手笔投资办医院,对于仁怀本地居民来讲当然是一件好事。这是个不需讨论的问题,当医院建成投用之后,仁怀本地居民可以享受到更多医疗资源,家庭成员遇到突发疾病时,即使抢救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考虑,除硬件设施之外,医护人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茅台集团创办的医院高薪聘请医护人员,受影响最大的或许是其他医疗资源并不丰富的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这有可能导致其他地区医疗资源更加短缺和贫乏,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医院出现缺少医护人员的状况。
凡是大企业办医院,其实都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本地居民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某些地区来说却未必是好事。可是不论是出于布局大健康产业,考虑还是出于改善当地医疗环境考虑,大企业办医院都代表着巨量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之中。
我觉得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既能够吸引年轻人投身于这个行业,增加医护人员的后备力量,也能够对于医疗科研领域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总体来说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任何一件事都有正反两方面影响。在无法阻止大企业布局大健康产业的状况之下,我想如何利用这个风口,让市民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才是相关部门应应该考虑的问题。
仅一年内,2万家民营医院亏损1300亿,民营医院为何现在不赚钱?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布,数据显示仅一年,民营医院亏损就高达1300亿,而公立医疗机构,虽然同样是亏损状态,却只亏损22亿。这个数据无疑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那么民营医院为何现在不赚钱?
一、医院多病人少
从卫健委的《统计年鉴》中我们不难看出,近几年民营医院一直是持续增长的状态。到2020年末,已经达到23524所,占医院总数的66%左右。
之所以民营医院发展如此迅速,和我们的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从2015年到2020年间,单是中央层面就有20多份是鼓励民营医院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地提出了“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私人诊所。”
虽然在政策的影响下,有一些民营医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民营医院依然是艰难求生的状态。《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我们国家的公立机构收入为4.87万亿元,而非公立医疗机构只有8067亿元,两者完全没有对比性可言。
想要知道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参照另一组数据。2020年公立医院的接诊人数为27.92亿人次,而私立医院仅有5.31亿人次。虽然民营医院数量占比很高,但是接诊人数远远不及公立医院的五分之一。因为没有患者,所以民营医院的收入自然会降低。
二、成本高昂
民营医院虽然盈利的能力变弱,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们高昂的支出。无论是房租、水电、设备还是员工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现在有很多民营医院急于改变现状,不惜花重金去聘请各个领域专业的医疗人才。毕竟想要吸引客源,还是要靠这类的医生和服务。这样一来,支出更是成倍地增长起来了。
收入减少,支出却在不断增加,这样的情况下,民营医院很难不亏损。曾经有不少的上市公司,梦想着能有一家医院。但是当大批的资本涌入市场,就会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如果时间可以倒退,相信有不少入局的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退出。
三、丧失消费者的信任
如今民营医院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因为多年来的种种乱象,渐渐失去了大家的信任。不仅经常出现过度治疗的情况,还有乱收费,骗保等事情的发生。这样一来,人们对民营医院的不信任感越发增强,导致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少。
四、国家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扶持力度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不同,他们是自负盈亏的。而近几年,我们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尤其是在2018年以后,随着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使得民营医院再次走入困境。因为药价的下降,很多基层的公立医院也开始崛起。不仅医疗设施得到了完善,医疗服务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一来,民营医院就没有优势可言了。
而且根据财政部的官网显示,仅2020年国家补贴到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资金就有100.86亿元。这里还包括卫生健康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传承等专项的补助。而这些是民营医院完全没有的待遇,它们只能从市场去拿钱。
在多重打击之下,很多民营医院难以维持,渐渐走上了破产的道路。还有一些苦苦挣扎的民营医院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迫切地想要融资。只是现在的投资者也看出了这一领域的生意很难做,对他们逐渐失去了热情。即便是有些民营医院在大举并购之下艰难上市,之后的路也并不好走。
就像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原医疗第一股”鹤壁京立医院,就在2022年1月6日无奈走上了被拍卖的地步。曾经资本大批涌入民营医院市场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如今他们正努力地想要退出。
结语
如今的民营医院正在困顿之中,这个行业整体都在走向“衰落”。想要快速地改变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这样的现状,民营医院更应该做出反思。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服务和医疗水平,重新取得大众的信任。只有得到患者的信任,民营医院才有机会重获新生。其次可以考虑转型,向专科医院的方向发展。只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帮助自己从泥潭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