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2023 上半年 GDP 同比增长 4.7%,这一增长幅度说明了什么?
知乎:2023 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284997 亿元,同比增长 4.5%,如何解读这一数
2023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2022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五年年均增长5.2%,十年增加年均增长6.2%,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政策具有风向标意义,它关乎千千万万市场主体的发展,更关乎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来自上海的代表委员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过去十年经济平均增速6.2%,使得中国纵然历经风雨,仍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
今年的报告明确,要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权衡认为,宏观政策的相互配套性、协调性、衔接性,不仅影响着政策实施效果,更影响着企业群众的预期。
比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能简单以稳增长为目标,而要更加关注对微观主体的感受度,从提升各类企业的获得感出发,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可预期的环境。稳住了微观主体,就稳住了投资、稳住了就业、稳住了收入,居民消费也有了保障。
GDP的增长意味着什么?
GDP数值增高意味着经济形势越好;对普通百姓而言,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不错,老百姓收入也会增长。所以GDP的增长还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新常态下的GDP增长还是比较注重质量的,即不单纯地追求GDP增长,而是在考虑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等综合因素下的增长。因此增长速度和前些年相比会有所下降,但对老百姓而言幸福指数未必降低。
扩展资料:
GDP核算方法: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1、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2、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3、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统计局:2022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0%,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在上半年的GDP也并不是特别高,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了很多企业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据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中国GDP达到56.2642万亿元。可以计算,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2.5%。你怎么解释?据相关消息来源称,尽管中国上半年GDP增长相对较小,但略有增长,这充分表明中国国民经济强劲,对疫情具有很高的抵御能力。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中国目前的经济弹性仍然能够与之竞争。然而,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仍然能够实现GDP增长。
这充分表明中国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目前所有国家的经济形势都非常不稳定,大多数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所下降。然而,今年上半年,中国的GDP仍有小幅增长,这也让我们感到惊讶。中国目前正处于“十四五”计划的关键一年。中国还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加大放松贷款的力度。
这也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扩大他们的经济需求,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至于中国上半年的GDP增长,很多网民都在谈论。一些网民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仍然非常强劲。面对今年上半年的严重疫情,国民经济仍然能够增长,这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一些网民认为,疫情近年来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希望疫情很快消失,人们将恢复正常生活。
基于此,笔者认为,202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是非常值得的,这充分表明,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疫情,中国仍然能够保持总体方向,实现国内经济增长,这是非常值得。
从国内一季度经济数据,能看到什么?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总体来看,一季度随着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举措靠前发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开局良好。 ▲上海一处招聘会现场(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近年来,在国际局势和新冠疫情的叠加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进入2023年,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正式开启强势复苏,这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的公布,给出了有力答案。 谈数据:释放经济发展积极信号 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吸引了国际各大主山河四省是什么意思
山河四省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山河四省是指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简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这四省中有两个以“山”开头,两个以“河”开头,故称“山河四省”。
这四省所构成的疆域,才是最正宗的中国。历代汉人的基本板块便是这四省。四省总人口超过3亿,其中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山河故人。
这四个省又称菜园子、气罐子、粮坛子、矿坑子,主要是因为山东是我国第一蔬菜大省,河北是我国第一钢铁大省,河南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山西是我国第一煤炭大省。个个实力非凡,那山河四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如何呢?
煤炭大省——山西
数据显示,2022年山西省经济总量再创新高。按地区GDP统一核算结果,全省地区GDP总量为25642.59亿元,增量2772.59亿,实际增速4.4%。在2021年达到“两万亿”的新水平后,首次突破2.5万亿元。
2022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32元,比上年增加2099元,增长5.6%,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根据统一计算区域生产总值(GDP)的结果,山西省2022年各级城市实现的区域生产总值(GDP)排名:太原为5571.17亿元,增长3.3%。长治达到280.48亿元,同比增长7.2%,总量和增速保持全省第二。吕梁地区突破2400亿元,达到2418.9亿元,同比增长3.9%。
蔬菜大省——山东
2022年,山东GDP为87435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截至2023年2月10日,16个城市GDP均超过2000亿元。其中,青岛和济南这两座万亿级城市位居第一方阵,烟台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烟台有望成为万亿俱乐部的一员。东营位列前十,菏泽紧随淄博之后。
青岛和济南长期以来作为山东省的“双核”,到2022年占全省GDP总量的30.8%。因此,他们分别被赋予“强龙头”和“强省会”的重任。
产粮大省——河南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2年,河南GDP初值为6134.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3.1%,扭转了2020年以来增速连续两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这是河南GDP首次达到6万亿水平。
从排名上看,河南2022年18地名次的GDP排名与2021年持平。其中,“郑龙头”仍保持绝对优势,以12934.7亿元遥遥领先。随着各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成绩单”陆续出炉,2022年“GDP万亿城市”的排名也尘埃落定。郑州经济总量在24个“万亿城市”中排名第16位,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位。
作为两个副中心城市,洛阳和南阳紧随其后,分别约5800亿元和4555.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鹤壁2021年GDP已达1064.64亿元。至此,河南省17个省辖市全部晋升为“千亿城市”,这一成就将在2022年继续保持。
钢铁大省——河北
据河北省统计局统计,根据地区GDP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GDP为42370.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加快0.4和0.1个百分点。
2022年,石家庄GDP达到7100.6亿元,增速9.40%,居河北省第一!唐山作为河北省GDP第一的城市,2022年GDP接近9000亿。极有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进入“万亿俱乐部”,成为北方城市的又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