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经济?

2023-05-12 16:52:12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魔法林财经网

为什么现在经济这么不好

1

市场经济的拉胯就不用多说了。

疫情一到,社会整体流动性就彻底被打没了,除开带有那些保障性质的行业,社会上百业停滞,市场经济的供需两端受到了最大冲击。

而大多数实体经济的固定成本是很高的。

不说别的,你最起码得有个经营场所或是雇点人吧,这瞬间就产生了成本。

1

疫情来了,大多数人被迫待在家里,业务基本无法开展,这是没有收入,但支出还是要的,虽然现在有部分拿着“都发工资等于不发工资”将员工工资给砍掉了,但就算是疫情那么严重的2020年,政府最多能做的也不过就是扭扭捏捏地让银行不将逾期算入征信,钱还是要还的。

至于房东,在实质掌握到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情况下,那更是现代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根本就不可能让受一点影响的。

在地主和印子钱的双重压力下,不掌握生产资料的实体经济运行会背上非常沉重的枷锁,一刻都不能停。

于是你发现那些于疫情中屹立不倒的商家大都有两个特点。

要不就是店铺做的久,生意稳定有保障,要不就是店铺是自个的,开支较低。

但比起这些,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市场经济的特点。

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面临的都是个人,要在个人需求得到释放,但在疫情状况下,在市场经济让位于防疫后,社会上的民间需求整体是收缩的。

在个人流动性受阻的情况,民营情况肯定不容乐观。

可能这里一些人会想拿外贸的例子来对我进行反驳

那我要说了,外贸是面对国外的,国内流动性差不代表国外流动差,当然在港口可能关闭的情况下,外贸订单也是有隐患的。

总得来说,流动性是市场化的基石,在流动性起不来的情况下,除了食品这类最基本的消费外,与国内个人消费者相关诸如餐饮、旅游、服饰行业都不会好过。

换句话讲,疫情,房东,债主,共同铸成了市场经济的三座大山。

2

但计划经济就不是这样。

在现有经济产业机构里,计划经济相关产业发展实际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大的影响,甚至在疫情影响下,这些产业还有了逆势增长。

一个原因在于牌照。

出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一些领域必须国字打头,国营企业天然就在对应的行业占据了优势,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它们的收益是相对高的。

举一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就像前段时间对山东地炼的清理一般,同样是石油加工,国营加油站里的油可能要卖到9块,但地炼厂卖到4块依旧存在利润,这实际就是牌照带来的影响。

当然,相较民营资本,国营企业也承担了较高的赋税任务,地位高一些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直接的一点就是银行。

在处于去年疫情恢复阶段下,为保金融安全,金融机构集中对互联网理财这类理财产品进行了清理,而借此契机,传统银行业绩大涨,动则两位数的利润增长不仅没有收到疫情影响,反而为“让利实体经济”提供了巨大空间。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银行之善,莫过于此。

当然,有介于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里的重要作用,银行的准入门款并不算低,而其它非银金融领域也更是“一照难求”,当然,银行也不能算是实体经济。

剩下的就是诸如隔离酒店这样的场所了。

对于境外归国需要隔离的人员来讲,隔离酒店需要自费还不能指定,我去年回国的时候在厦门隔离了14天,可选最低房费550元/天,餐费180元/天,入住率也相对较高,相较于民营酒店和民宿行业的落魄,这种隔离酒店的境况是会好很多的。

当然,隔离酒店干系重大,所以门槛高一些大家也是能理解的。

而另一个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差异。

对于市场经济来讲,服务更多的是个人,而在疫情的冲击下,个人业务极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市场化相关的经济自然讨不到好处。

但计划经济的模式并不是如此。

就外媒披露的消息来讲,有介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国有望出台高达14万亿基建项目,这些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重大的项目需求,而对于这些给到的需求来讲,不消多问,它必然是会涉及到众多的水利、铁路等基建项目。

3

投资拉动模式的路径大家也是清楚的。

民间资本相较国营企业实力较弱,相关资质和环保水平很难达标,理论上讲很难达到这些项目招标方的门槛,所以他们自然也享受不到多少来自这些投资产生的收益。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大山。

在眼下看来,疫情下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民营消费数据并不亮眼,但不管是从外贸还是固投的增长数据来说,中国经济都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绩。

4

3

就像国外经济走出了“K型复苏”一般

疫情的封锁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经济产业都会同样遭受到灭顶之灾。

民营企业落幕了,国营企业自然就会顶上来。

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始终相信中国经济的战略定力。

困难毕竟只是暂时的,机会总归是有的。

虽然疫情受限我们不能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出去接活,但我们至少还有闲置的房子可以出租。

希望总是在路上。

为什么今年经济不景气?

今年经济不景气总结一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疫情。 自2020年武汉第一次爆发大规模疫情以来,今年的上海疫情属于规模第二大的。迄今为止持续了近两个月都还没有恢复正常,不仅给上海,也给全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疫情反复近两年多,给旅游业、餐饮业、甚至还有制造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 中国人虽然有储蓄的习惯,但经历两年多的疫情折腾以后,手里的存款已经被消耗大半,不得不减少消费,由此导致相关行业下滑,比如美的裁员50%,就是因为家电行业消费剧减导致。而裁员又会进一步加大消费的萎缩。 2. 房地产行业发展触顶。 经过近30年的高速增长,房地产业发展已到达顶峰。全国房产空置率达到高位, 以及20

为什么2021年经济不行?

2021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全球的经济环境受到影响,所以很多的产业行业会导致缩水。相较于国外,中国是全球制造业中心,当全球制造业都无法开工之时,中国经济相对繁荣。但是相较于自己的过去,只能说还算是勉强稳住了。
1. 全球资源错配,上游原材料涨价,首当其冲的就是制造业,而且全球海运大面积瘫痪,出口也相当乏力,上游原材料和能源涨价,是对宏观经济的第一道损伤;
2. 基建乏力,楼市进入了寒冬,对经济的拉动能力彻底不在,甚至拖累了经济。房地产行业发展到现在,早就和国内经济息息相关,过去几十年,中国居民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但是大多数人的财富都是房地产涨价带动的,要知道,房地产天然具备杠杆属性,而且是倾尽全部身家再叠加杠杆,那赚钱速度得有多快。房价暴涨,成为中国大多数家庭资产增值的头号功臣,尽管都是纸面富贵,但对于那些人心理来说却是巨大的冲击,就跟炒股一样,尽管我股票还没卖,如果已经爆赚了10倍,资产千万,我都是个千万富翁/富婆了,不得再买个二套房来投资?不得旅游购物买点奢侈品?一来二去,经济的景气度就提升了。过去二十年靠房地产带动经济有多么爽,未来十年就有多么刺痛,前两天,一篇名为《如何防范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风险》的论文广为流传,其中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如果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下降15%,那么就会拉低1.5%的GDP”。
拓展资料:
1. 未来两到三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达到7万亿美元,这个超大规模的市场对于出口商、企业家和跨国公司来讲有很强的吸引力。我国将会密集出台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政策,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打造全球最好的营商环境。“最终表现为更多地吸引外资,在去年1630亿美元的基础上,今年或将超过1700或者1800亿美元。
2. ”魏建国也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特别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出口在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贸易“三驾马车”并行的情况下仍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十四五”期间,新的全球化将由中国提出来。
3. 魏建国认为,疫情过后一至两年会有逆全球化的回头浪,但人们在痛定思痛后会意识到,全球化仍是发挥各国比较优势的最好方式。“如果说旧的全球化有缺陷的话,那就是没有与时俱进,新的全球化将会是平衡、包容、发展、合作和创新的全球化,涵盖5G、机器人、大数据、智慧城市、云计算等内容,中国会更多地在这些方面和各国建成命运共同体。”

为什么现在经济发展放缓了?以后还能像之前那么快吗?

现在经济发展确实放缓,主要还是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响,要恢复估计还要缓解几年,也有可能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增速了,另外我们提创可持续发展,那么经济增速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太快,太快会经济过热,造成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太慢的话,造成就业困难。所以增速在六到八是比较好和平稳的。

为什么现在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好做了?

前天,看新闻报道说“永辉超市位于福建福州的浦新店和西园店分别于8月22日和24日正式停止营业。”还记得永辉超市在2019年的时候门店达到顶峰,有1440家,但是却在随后的几年里陆陆续续关闭了388家,目前只剩1052家。

永辉超市的衰败也被很多人视为是市场对实体经济越来越难做所释放出的信号。抛开一些别的因素不谈(自身经营不善),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永辉这三年真的越来越难了。它的衰落也意味着实体经济整体都在走“下坡路”,那么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实体经济越来越不好做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因素导致:

01电商行业的冲击,叠加实体经济经营成本高

现在的年轻人购物基本都是在网上,淘宝、京东、拼多多。即使中老年人也有很大一部分在网上购物,就算他们自己不会也会让子女帮着去买。因为网上购物不仅选择面广,价格便宜,而且还比较省事,不用再专门跑到店里去买。

实体店随着网购的兴起,本来生意就不咋样了,但是还得承受着高房租、高运输费以及人工费。并且还需要迎接各种各样的检查,有着很多的规定,经营成本要比网店高出很多。

02、新冠疫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最近几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尤其是实体经济。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因为一些突发原因,货源不能及时送达。而且就算货源能够及时送到,很可能你的顾客又因为一些缘故,被要求居家,不能够出门。

除了受新冠疫情影响,现在的贸易摩擦也逐年加大。今年以来,我们国家外贸企业的订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也导致企业的营收很不“如意”,甚至有的企业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

03、生活成本提高,消费力减弱

实体经济想要发展起来,那就得有人去消费,可是现在生活成本这么高,大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哪里还敢随意花费。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我的表姐花钱都是完全没有计划的,不管需不需要,只要喜欢就会去买。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她知道生活的“艰难”,开始计划性用钱了,都已经变得“小气”了。

房贷、车贷、孩子的学习费用,一家的生活费用。赚不到多少钱,但是用钱的地方哪哪都是。而且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就算是手里有点钱的人也不敢乱花,因为他需要攒着以备不时之需。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房地产行业、旅游业还是一些实体服装店、食品店,生意越来越差似乎也是注定的。

压力大的时候,我会躺在床上,回想以前童年的生活。那时候家里啥都没,就几件土房子,但是一家人却是快乐的、和谐的。现在有房了、也有车了,但是每天都会很累,有种身心俱疲的感觉。走在大街上,看到带着笑容的人也少了,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已经对当下生活麻木了,丧失了最初的那一缕纯净灵魂。

相关文章

  • 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把产能转移到越南
    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把产能转移到越南

    当中资企业渐渐把产能转到越南后,会对中国有哪些影响?根据最新的统计显示,自今年年初以来,我们的第一季度,越南贸易规模越来越大了,很多的中国企业将产能转移到国外去,那么在这种情

    2023-05-12
  • 如何解读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经济
    如何解读被称为「末日博士」的经济

    “末日博士”称通胀将导致严重衰退,到底发生了什么?“末日博士”称通胀将导致严重衰退,将发生如下的事情。一、“末日博士”称通胀将导致严重衰退“末日博士”鲁比尼在接受采访

    2023-05-12
  •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好像做任何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好像做任何

    有人说,普通人最好的理财方式是把钱存银行,你怎么看?普通人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把钱存到银行,因为这样更加稳妥更加的安全,而且还要存到一些大的银行,千万不要存到一些小银行或者私

    2023-05-12
  • 欧洲央行管委 Vujcic 称目标是实现
    欧洲央行管委 Vujcic 称目标是实现

    英通胀回40年最高水平,英国人“节衣缩食”,目前英国经济现状如何?在经济方面,英国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据估计,2021年第三季度,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

    2023-05-12
  • 墨西哥央行经济研究负责人表示该地
    墨西哥央行经济研究负责人表示该地

    大家好!什么叫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怎么形成的阿?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

    2023-05-12
  •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美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表示「美

    耶伦坚称美国通胀率上升是暂时的,通胀率上升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运输和供应链的混乱导致价格上涨和一些商品短缺,但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周二敦促美国人不要恐慌。耶伦

    2023-05-12
  • 日本央行副行长候选人称「近期内不
    日本央行副行长候选人称「近期内不

    日元跌了多少2022年的春天被日本人称为“物价上涨的春天”,遭受多年通货紧缩的日本出现了罕见的物价上涨。*持续的乌克兰危机不断推高日本进口原材料价格。与此同时,日元汇率

    2023-05-12
  • 福建中小企业抢抓发展新机遇,这会给
    福建中小企业抢抓发展新机遇,这会给

    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处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处:
    1、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支撑(提供日常生活品的生产与交易)。
    2、为城市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3、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为居

    2023-05-12
  •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称「引导
    银保监会回应「停贷」事件,称「引导

    银保监会称: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这会带来什么影响?银保监会称: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者会带来的影响首先是可以让更多的金融机构有一个更稳定的发展环境,其

    2023-05-11
  • 凯投宏观称通胀高于预期意味着挪威
    凯投宏观称通胀高于预期意味着挪威

    美媒:美联储激进升息加剧衰退风险,目前当地经济形势如何?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因为美联储需要通过加息的方式来遏制通货膨胀,但这个方式也会导致当地的失业率增加,同时也会加剧美国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