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股份公司与国内芯片供应商共同研发的专供芯片已多款量产,这对企业发展有哪些帮助?
现在 内地自主研发芯片的公司有哪些?
1,展讯:
作为中国领先的手机芯片供应商之一,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目前已形成2G/2.5G/3G/3.5G移动通信技术基带、射频芯片产品系列,完成TD-SCDMA、TD-LTE核心芯片研发及产业化等国家重点攻关课题。
2,士兰微:
熟悉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人都知道,该公司的核心发展理念为“诚信、忍耐、探索、热情”。经过15年的发展,士兰微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集IC芯片设计与制造于一体的企业之一,整体生产经营规模处于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的前列。
3,华大:
2003年成立的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有大型IC设计企业。经过几年的资源整合,已将成立之初的18家二、三级企业整合为6家核心企业,强化了集团的主业发展能力。通过瞄准新兴市场,不断强化企业的主导产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信息安全产品、消费类芯片、高新电子以及测试服务等6大领域为主的核心业务。
4,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在技术方面,其在大陆最早实现65nm/55nm技术的量产;拥有大陆最先进的45nm/40nm试生产技术;具备大陆唯一的32nm/28nm技术研发能力,同时计划于2013年第三季度初基本实现28nm工艺。
5,华润: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开放式晶圆代工、设计、测试封装和分立器件制造完整产业链的半导体公司。自1997年进入微电子行业后,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新型功率器件和特色晶圆代工领域的领导者、国家重大专项的牵头实施者。
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国产芯片正飞速发展。
中国芯片不断加速进步,去年华为发布了首款5nm麒麟9000,今年中芯国际即将在上海建设国内第一座FinFET工艺生产线。还有清华大学也在高端EUV光刻机光源取得进步。种种迹象都表明,国产芯片正飞速发展。
本文核心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链结构、人工智能企业层次分布、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等。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人工智能芯片(AI芯片)所在的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包括AI芯片等硬件设施及云计算等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撑。
“中国芯”正在崛起 企业整合并购加快
据工信部数据,2015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只有736家,截至2020年12月份,这个数字已经暴增到了2218家。同时,在2019的“中国芯”征集中,共收到了来自125家芯片企业,累计187款芯片产品的报名材料,报名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2.5%,征集产品数量同比增长21%。
其中企业报名“年度重大创新突破产品”21款、“优秀技术创新产品”100款、“优秀市场表现产品”47款、“优秀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9项。国产芯正在慢慢崛起。
2015年,长电科技吞并新加坡星科金朋,成为全球第三大封测厂。同时,紫光集团入股中国台湾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硅品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紫光集团旗下硬盘厂商西部数据宣布,将以约190亿美元收购存储芯片厂商SanDisk。2019年4月紫光集团收购法国智能芯片组件公司Linxens,作为法国知名的智能芯片组件制造商,Linxens主要业务集中在智能卡和电子阅读器通讯至关重要的连接器方面,另外在非接触支付、存取等应用方面有着很多的技术涉及和专利。自2019年之后,企业间的整合并购将会继续加快,催生更多有国际实力的龙头企业。
3nm芯片量产,对我国到底有多大影响?
我有个朋友在龙芯中科任职,跟他聊了聊关于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的问题,他跟我说目前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没必要去追求先进工艺的技术发展,5nm、3nm之类的芯片顶多在手机上面有噱头。目前国内芯片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优化老架构工艺,在制造上面进行去美化发展,不然就算研发出3nm的技术工艺,也没有办法实现量产商用。
就目前来说,3nm芯片量产对我们的行业发展影响并不大,最多也就是手机厂商拿新工艺的骁龙芯片当做噱头,营造卖点而已。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基本都是用在消费电子领域,主要目的是通过消费电子产品进行盈利。反观国家政企以及商业领域用到的芯片,很少有先进工艺的产品,最多也就是28nm、14nm的技术。只要是哪家最先实现了先进技术的量产,哪家就可以依靠这个技术先进的优势在消费市场上面获得极大的利润。
其实最著名的事件,还是要属当年台积电控告三星。当时台积电的前工程师梁孟松跳槽到了三星,然后梁孟松带领三星从28nm技术直接越级发展到了14nm。反观当时的台积电,半年之后才实现了16nm工艺的量产商用。过于先进的技术,让三星抢到了大批量的仿生芯片以及高通骁龙的订单,以此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台积电眼红三星的技术发展,以技术侵权为由,把三星跟梁孟松一起告上了国际法庭。最终台积电胜诉,梁孟松被逼出了三星。
另外,自从梁孟松离开三星之后,三星的技术发展明显变缓。再加上当初三星是越过20nm直接发展的14nm,在技术底蕴跟工艺的稳定性上面,不如台积电有优势。随着后续技术的不断更新,三星的工艺也就一直被台积电压了一头。我国目前量产商用的先进制程工艺芯片,也就剩下华为的麒麟了。之前华为的麒麟9000,就是台积电代工的5nm芯片,也是国内消费电子领域最先进的自主化设计的芯片。后来华为受到美国四轮制裁,在制造工艺上面卡死了华为麒麟芯片的代工生产。
所以说,3nm芯片的量产,对我国的影响并不大,只能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面进行呈现。而对于我国半导体领域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是在于制造生产的设备材料以及芯片的底层架构。可以这么说,目前国内的所有半导体厂商,能称得上自研的,只有龙芯一家。其他类似于海光、飞腾、兆芯、鲲鹏、麒麟、虎贲都是采用的公版架构,除了arm就是x86。而龙芯的架构跟指令集都是自研的,包括申威,也有自己的指令集,但是架构还是美国的架构。
总结:相对于国内在消费电子领域追求先进的制程工艺,还不如去研发自主技术来的有用。如果中国能够在高科技领域超过他们,他们的高福利,长假期也都会荡然无存。
我国中低端芯片已量产,产能如何,可以供给需求吗?
芯片行业目前正面临着沉重的打击,数以百亿计的芯片被囤积和扣留。几年前,在疫情和美国芯片法案之后,世界各地的芯片公司都在疯狂地囤积和加强生产。中国的芯片行业已经迎接了这一挑战,看到自给率大幅提高,对外国芯片的需求大幅下降。大量外国芯片的囤积导致制造商叫苦不迭,少数人被要求降价出售,这使得尚未解决的损失难以解决。
在芯片大量积累的今天,美国仍然试图施加压力,进一步限制中国的芯片产业,重新提出该法案,作为对中国电子和技术产业进步和发展的制约。中国芯片行业的稳定增长,特别是中低端芯片产量的持续增加,已经对美国芯片公司构成了威胁。中国的 "核心 "反而从美国和日本的芯片供应中走了一条花路。
由于国内工业生产水平相对薄弱,很难完成华为海思设计的最先进芯片的本地独立生产。华为面临的芯片供应问题也是整个中国芯片行业的一个缩影。在这个阶段,中国能够实现14纳米的量产工艺,在性能上与台积电相当,但仍然严重依赖ASML的DUV光刻技术,而则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特殊工艺实现了性能不低于7纳米的芯片。
华为的芯片需求,在手机业务之外,基本保持在7纳米以上。华为本身是一家通信公司,只要能保证5G业务的正常发展,就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良好的竞争力,也能有足够多的收入来维持研发资金的投入。鸿蒙芯片诞生后,万物互联的时代经常被提及,在这方面,芯片需求基本保持在14纳米左右,同样,目前备受关注的智能汽车领域也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因此,只要国家能够结束,对于7纳米的芯片完全自主,那么就不用担心被相应的限制,国内9层以上的芯片可以实现无限量生产。
拦不住了!华为传出新消息,芯片国产化再进一步,对此你有哪些期待?
我期待的是国产芯走向全世界,不再有独市!
芯片取得最新突破,中国芯片自主再进一步!倪光南院士之前曾预言,RISC-V是中国芯片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现在这个苗头已经愈发明显了。
在早前的RISC-V中国峰会上,倪光南称中国芯片走第三条路,RISC-V这一新兴的开源指令集,将为我国掌握芯片产业主动权提供新机遇。
同时,也拿出了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曳影”,刷新了全球RISC-V芯片的最佳性能记录。而且中科院、龙蜥强强联手,打造了全球首个RISC-V的量产芯片平台——无剑600。
从芯片开发到操作系统,再到应用软件,无剑600实现了芯片开发的一条龙服务。这就相当于给中国RISC-V芯片的上下游厂商牵桥搭线,把所有力量扭成了一股绳。
如果说曳影芯片是中国芯片在RISC-V上新的技术突破,那么无剑600平台就是中国芯片实现自主的重要一步。前者将RISC-V的性能突破了2GHz,让RISC-V芯片在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了更多商用机会。后者则是把芯片的开发成本和时间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国内RISC-V芯片的研发进程。
当然,国内还有很多企业组织都在RISC-V上有布局,上海将RISC-V列入了政府产业重点扶持对象,中科院发布了基于RISC-V的香山芯片,玄铁910实现了安卓系统的成功运行,并且是RISC-V处理器出货量最大的公司。
当前的全球芯片架构格局,英特尔制霸电脑芯片,ARM制霸手机芯片,中国芯片架构只能看人脸色,想要实现追赶,RISC-V架构或许就是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