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暴增 5.5 倍,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平安银行有风险银行
平安银行严格把控风险 坚持“房住不炒” 为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今年以来,很多房地产火热的城市进一步加码了房地产限购、限贷等政策调控。同时,受监管部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等影响,大部分银行适当收紧了房地产贷款投放力度。 在此前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央行曾明确表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市场的金融支持力度。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涉房贷款占比不超过27.5%;在新增贷款投向方面,监管指引银行应重点支持租赁、保障性住房。 在此背景下,凡是积极配合监管方向调整的银行,在此次以恒大为首的高杠杆房企资金链断裂冲击下,影响均相对有限。在所有中国2022年不良资产房屋套数
中国银行涉房不良贷款416亿 202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32.54亿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3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归母净利润1199.24亿元,同比增长6.3%。截至6月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为28.0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4.98%,负债总额25.6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5.07%,其中贷款类资产、客户存款占比分别提升1.6、1.9个百分点。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全行不良贷款余额2272.32亿元,不良贷款率1.34%。其中,该行在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416.78亿元,较上年末继续增加69.84亿元,增幅20.13%,不良率为5.67%,依旧远高于全招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和客户贷款余额
招商银行:经初步排查,目前本公司涉及“网传停贷”事件的楼盘数量占比较小,所涉及的本公司逾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12亿元,占本公司境内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不到0.001%,风险整体可控。 #多家银行房地产业不良贷款骤增#从银行的半年报数据可以看出,针对房地产企业的不良贷款有上升的趋势,先来解释一下啥叫不良贷款?就是银行借出去的钱现在不能按照期限还回来。目前看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相对突出,到今年的6月底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3.3亿元,平安银行为16.6亿元,这个规模分别相当于年初的3.6倍和2.9倍。 另外,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业贷款余额为400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相对去年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哪家更强?
在投资银行股的时候,分析银行的财务报表是一项关键工作。不过,银行的财务报表和普通工商企业的财务报表有很大的不同,究竟该如何分析呢?本文以7家有代表性的股份制银行为例,呈现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一
股份制银行概况
通俗理解,股份制银行就是采用股份制经营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分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全国有12家,如表1。
从机构总数来看,股份制银行的数量并不多,远少于城市商业银行(134家)和农村商业银行(1423家)。但是从规模来看,股份制银行的体量很大:截至2019年6月,股份制银行总资产48.94万亿元,高于城市商业银行(35.98万亿元)和农村商业银行(约36.48万亿元),占全部商业银行总资产的21.73%。换言之,股份制银行的单家规模较大,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比较大。
从盈利的角度,股份制银行处在适中水平,其整体净息差低于民营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高于外资法人银行。从风险的角度,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水平,其不良贷款率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但是高于国有大型银行;其流动性比例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高于国有大型银行。
总的来看,股份制银行整体经营稳健,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比较大,且制度相对灵活,是分析银行财务报表的理想样本。
不过,股份制银行内部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最直观的体现在资产规模上。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大,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资产规模适中,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的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广发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没有披露2019年6月的资产数据,如表2。
从实际经营来看,12家银行的网点都遍布全国,其中招商、兴业、浦发、中信、民生、光大、平安7家银行在全国的网点分布相对较多,华夏、广发、浙商、恒丰、渤海5家银行的网点分布相对不太均匀。因此,在实际分析财务报表的时候,以招商、兴业、浦发、中信、民生、光大、平安7家银行为样本。
二
资产结构分析
1、AUM
从银行经营的角度,最关心的通常并不是单纯的表内资产或者表外资产,而是AUM(资产管理规模),也就是银行实际管理的全部资产规模,包括表内和表外。
在表内资产中,最主要的是两大类:一类是贷款,另一类是证券等金融资产。表外资产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表外资产,包括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贷款承诺、信用卡额度等;另一类是非保本理财产品所派生的资产。非保本理财产品派生表外资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卖出理财产品得到资金,用这些资金来购买资产;另一方面,银行理财业务也可以放杠杆,从同业市场上拿钱,进而去投资。不过,银行理财业务的杠杆率是不对外披露的,因此很难准确得知银行表外资产的规模。在实际分析时往往只用非保本理财产品的规模来代替。
可以看到,表内资产规模和表外资产规模基本是呈正相关的。原因在于,不论是表内资产还是表外资产,其根本上都是来源于客户,客户基础越大,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也就越多。
在7家银行中,AUM最大的是招商银行,2019年6月达到10.81万亿元。其次,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的AUM也超过了9万亿元。再次,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AUM超过8万亿元。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的AUM相对较小。
然而,从结构上来看,不同银行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兴业银行的(未使用)信用卡额度较小,意味着兴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存在发掘潜力。浦发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较大,意味着其理财业务发展较好。中信银行的(未使用)信用卡额度较大,意味着中信银行的信用卡用户较多。
2、表内资产
在银行的表内资产中,占比最高的是贷款和投资,这两类业务也是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如表4。
总的来看,7家银行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包括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的贷款占比较高、投资占比较低。第二类是兴业银行,它的贷款占比偏低、投资占比较高。第三类是浦发银行,它的贷款占比和投资占比都处在适中水平。
3、贷款
分析贷款结构,如表5。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较高,超过50%,说明这两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较好。其他5家银行的贷款结构比较类似:公司贷款占比在50%~60%区间,个人贷款占比在40%~50%区间。
分析7家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如表6。
民生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最高,信用贷款占比较低。这意味着这两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比较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说明这两家银行的风控手段比较传统,比较看重抵押和质押。
光大银行和兴业银行的保证贷款占比最高。这说明这两家银行的风险偏好相对略高一点。
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贷款占比最高,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较低。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这两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是比较高的。但是换个角度考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的风控手段比较先进,不再过分依赖于有形的抵押和质押,而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
招商银行的抵押和质押贷款占比较高,信用贷款占比较高,保证贷款占比较低。从传统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自相矛盾的风险偏好。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可能意味着招商银行的风险偏好较低、同时风控手段比较丰富——有的项目可以不依赖于抵押和质押进行风险评估,其他项目通常需要抵押和质押。
分析7家银行的公司贷款结构,如表7。
7家银行的公司贷款结构比较类似,主要集中在投资领域(制造业、房地产业和基建),以及商业和建筑业等传统领域。其中,最特殊的是平安银行,它在传统领域的贷款占比并不高,反而在其他领域的贷款占比较高。由于其他行业主要包括新型服务业,因此推测,平安银行可能正在发展新型服务业的贷款业务。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在其他行业的贷款占比也比较高,它们可能也在发展新型服务业的贷款业务。
分析7家银行一年后的个人贷款结构,如表8。
7家银行的个人贷款结构比较类似,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平安银行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最低,“消费贷、汽车贷等”以及“其他个人贷款”的占比较高。一方面,这是因为平安银行借助平安保险拓展客户来源,带来了汽车贷款等业务。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由于平安银行主动收缩个人住房贷款,转而开拓消费贷等新型个人贷款。民生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少,个人经营贷款占比最高。这可能与民生银行的战略定位有关——将个人经营贷款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4、证券等金融资产
在证券等金融资产中,占比最高的是金融投资,其他的衍生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占比都非常低,如表9。
由于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没有使用新的会计准则,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因此只分析其他5家银行的投资结构,如表10。
在金融投资中,占比最高的是债券投资。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债券投资占比最高,其次是浦发银行,再次是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
政府债和政金债构成了利率债。在债券投资中,占比最高是政府债,5家银行的占比都在30%~50%区间。政金债的投资占比相差较大,可能与各家银行的交易策略有关,也可能与季末压降规模有关。
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和企业债共同构成了信用债。中信银行持有的信用债占比是最高的,达到23%。
5、表外资产
表外资产来自于表外业务。传统的表外业务包括保函、信用证、承兑汇票、贷款承诺和信用卡等。
保函又称保证书,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应申请人的请求,向第三方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
信用证是指银行根据进口人(买方)的请求,开给出口人(卖方)的一种保证承担支付货款责任的书面凭证。
承兑汇票主要指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企业在银行开户,企业签发汇票,银行承兑。
贷款承诺是指商业银行保证在借款人需要时向其提供资金贷款的承诺。
信用卡额度就是指持卡人尚未消费的信用额度。
根据银行的业务逻辑,表外业务主要是由表内业务衍生出来的。具体来说,除信用卡之外的其他传统表外业务主要是由公司业务衍生出来的,信用卡业务和理财业务主要是由零售业务衍生出来的。因此,以表内资产规模为基准,将表外资产规模进行标准化,分析表外资产的结构,如表11。
传统表外业务(除信用卡)发展最大的是光大银行,其中主要是承兑汇票的占比较高。其他银行的结构比较接近。
信用卡业务发展最大的是招商银行。此外,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得也比较大。
非保本理财发展最大的也是招商银行。此外,浦发银行的非保本理财发展得也比较大。
总的来看,在表外公司业务领域,7家银行的发展情况比较接近,只有光大银行的承兑汇票发展得比较大。在表外零售业务领域,招商银行发展得比较好,在信用卡和理财两个领域都处在领先水平;此外,浦发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得比较好,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发展得相对较好。
三
负债结构分析
分析7家银行的负债结构,如表12。
存款占比最高的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其次是光大银行和中信银行。存款的利率一般是低于其他负债利率的,因此存款占比越高,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就越大。
进一步分析存款结构,如表13。
招商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是最低的,零售存款占比是最高的。民生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是最高的,兴业银行的零售存款占比是最低的。其他银行的公司存款和零售存款的占比比较相似。
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活期存款占比超过定期存款的,其他银行都是定期存款占比超过活期存款。除了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最高且定期存款占比最低。
可以看到,招商银行最亮眼的指标是零售活期存款的占比,达到23%。它既拉高了零售存款的占比,又拉高了活期存款的占比。
在公司存款方面,除了招商银行之外,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也在大力发展公司活期存款,其中,中信银行公司活期存款的占比已经高于公司定期存款。
在零售存款方面,除了招商银行之外,其他银行的零售存款结构都比较接近——零售定期存款占比显著高于零售活期存款占比。其中,兴业银行的零售定期存款占比低于其他银行。
存款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线下和线上。线下渠道主要指网点的营销,线上渠道主要指手机银行。分析7家银行的揽储渠道,如表14。
7家银行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招商银行,其线下渠道比较完备(机构1829家),线上渠道非常发达(手机银行月活客户4.6千万)。第二类是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它们的线下渠道比较发达(机构数都超过2000家),线上渠道发展较慢。第三类是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的线下渠道发展适中,线上渠道发展相对较慢。第四类是平安银行,它的线下渠道发展相对较慢,但是线上渠道比较发达(手机银行月活客户2.8千万,仅次于招商银行)。
四
盈利情况分析
1、营业收入
由于规模差异较大,不宜直接对7家银行的收支情节直接横向对比。因此,总资产作为基准,将收入支出的各项分别除以总资产,简单进行“标准化”以利于横向对比,如表15、表16。
7家银行的经营思路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它们的特点是:营业收入高,营业支出高,利润高。简言之,就是在相同的资产规模下,投入较多的成本,创造更多的收入,带来较高的利润。平安银行目前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不良压力较大,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太高,推高了成本,侵蚀了利润。
第二种是兴业银行,它的特点是:营业收入低,营业支出低,利润适中。简言之,就是在相同的资产规模下,投入较少的成本,创造较少的收入,实现适中的利润。
第三种是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它们的特点是:营业收入适中,营业支出适中,利润适中。从2019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这四家银行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是差不多的。
2、净利息收入
分析7家银行的贷款和投资的生息率,如表17。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平安银行,也是唯一一家高于5%的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最高的也是平安银行,它是唯一一家高于6%的银行。投资生息率最高的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存拆放及买入返售平均收益率较高。
从盈利的角度,结合表4,可以比较分析7家银行的资产配置情况。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生息率高的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生息率低的资产占比相对较低。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的资源配置需要优化:民生银行可以适当提高贷款占比,光大银行可以适当提高投资占比。中信银行可能处在转型的过程中:贷款的占比较高而生息率较低,投资的占比较低而生息率较高。
结合表10,可以进一步分析金融投资结构与生息率之间的关系。兴业银行的非标资产占比最高,投资的生息率也是最高的。中信银行的信用债占比最高,投资的生息率仅次于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利率债占比最高、非标资产占比最低、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理财产品等占比最低,同时它们的投资生息率也是最低的。
进一步分析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如表18。
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最低的是招商银行。存款平均付息率最低的也是招商银行。
发行债券的平均付息率都差不多。这部分主要是同业存单,市场化程度较高,各家银行的价格差异不太大。
同业存拆放和卖出回购平均付息率都差不多,只有光大银行较高。这一部分通常用于资产负债结构的调节。
总的来看,利息净收入最高的两家银行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招商银行擅长负债价格管理,特别是擅长存款价格管理,依靠低廉的存款价格提高利息净收入;平安银行擅长资产价格管理,特别是擅长贷款价格管理,依靠较高的贷款价格提高利息净收入。其他银行的收益率和付息率相差不大。
3、中间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中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中间业务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了便于横向对比,将中间业务收入及各分项除以总资产规模,如表19。
中间业务收入最高的是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其次是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再次是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最低。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赚取中间业务收入的思路并不相同。招商银行采用综合化经营方式,银行卡手续费(POS交易收入)、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服务手续费(代销收入)、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都贡献了比较高的收入。平安银行采用重点突破的经营方式,银行卡手续费贡献了绝大部分中间业务收入,其他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相对较小。
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和浦发银行的银行卡手续费也比较高。
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银行卡手续费相对较低,但是它们的咨询费贡献了一定的中间业务收入。
总的来看,银行卡手续费是银行赚取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其中,平安银行在这方面非常突出。招商银行与众不同,它从多个方面赚取中间业务收入,发展比较全面。
除了利息净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营业收入中还有“其他营业收入”,主要包括投资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汇兑净收益等。这部分占比较小,对营业收入的影响不大。另外,2018年至2019年会计准则发生调整,导致这部分统计口径有所变动。因此,不再对这一部分进行单独对比分析。
4、营业支出
在营业支出中,占比最高的是管理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主要是不良贷款的减值,在此不详细展开。在管理费用中,占比最高的是员工费用,如表20。
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员工费用是最高的,其次是中信银行和光大银行。各家银行的折旧和摊销费用相差不大。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其他管理费用是最高的,其他银行都相差不大。
员工费用主要用来发放员工薪酬。根据在岗员工数可以估算员工的人均年化费用,如表21。可以发现,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员工人均年化费用是最高的。当然,人均年化费用并不是员工的实际薪酬,但是通过这一指标可以检验对比各家银行的员工收入情况。
5、净利润
基于以上对收入和支出的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7家银行的利润情况,如表22。
总的来看,收入情况最好的是招商和平安两家银行,它们的利息净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都是比较高的,只不过平安银行的不良资产减值较大,侵蚀了利润,导致2019年上半年招商银行的ROA“一枝独秀”,而平安银行的ROA较低。
其他银行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的水平基本相同,只是盈利的侧重点有所区别。2019年上半年,其他5家银行的ROA相差不大。
五
风险情况分析
银行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普遍关注的是信用风险,因此仅简要分析信用风险,如表23。
信用风险最低的也是招商银行。2019年6月,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23%,低于其他银行;拨备覆盖率为394.12%,远高于其他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和民生银行的信用风险较高:它们的不良贷款率较高,拨备覆盖率较低。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处在中间水平。
信用风险主要来自于风险资产:资产的风险权重越大,违约时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对资本的消耗也就越高。
对资本消耗最少的是招商银行。2019年6月,招商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仅有51.3%,远低于其他银行。其次是平安银行和浦发银行,它们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都没有超过70%。其他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比都超过了70%。
由于资本消耗比较少,因此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也是最高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都远高于其他银行。其次,浦发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也都比较高。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在7家股份制银行中,表现最好的是招商银行,它的盈利较高,风险较低。发展潜力最大的是平安银行,它的盈利较高,主要赢利点与银行的传统业务不同,但是目前的风险较高,不良压力较大。兴业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同业业务发展较好。浦发银行的理财业务、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和光大银行传统表外业务都发展得很有特色。
本文由“苏宁财富资讯”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高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