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 1.9 亿人次,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2022年春运全国发送旅客预计达11.8亿人次,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序言:在2012年春运的时候,全国发送旅客预计达到了11.8亿人次。小编觉得这个数值还是非常高的,通过这个数据也可以说明,返乡的人特别多,大家也想过一个团圆年。但是有些地方的疫情依旧比较严重,并且提倡就地过年,所以说这个数字和以往相比也有下降的趋势。
一、回家过年
在结束了一年的忙碌工作之后,有很多人都想回去过一个农历的新年。特别是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如果没有办法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的话,一定会感觉特别的难受。看着别人都一家团圆,自己一个人需要过年,这样就会增加孤独感,所以很多人都想回家过年。这样就能够开启更加轻松愉快的一年,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回家过年的人数还是特别多的。小编也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暂时的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和自己的家人朋友过一个愉快的新年。
二、遵守当地的防疫措施
因为现在的疫情依旧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在河南西安等一些城市。如果大家不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话,那么只能够影响到当地的防疫措施,所以说在回家过年的时候一定要戴好口罩。同时尽量减少聚集的次数,在聚集的时候,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张餐桌上的人最好不要超过10个。
大年三十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想吃一个团圆饭,结束忙碌到2021。2022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大家也需要开好一个头,因为过年的票比较难买,所以说大家也需要提前的买票。这样才能够防止错过最佳的回家时间。在坐车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就地过年,会对大观市场产生怎么样的影响?
就地过年”正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自去年12月以来,由于天气转冷、境外输入等多重原因,我国接连出现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个别地方还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元旦过后,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都有明显增加,甚至频频出现单日新增病例过百的情况(见图1),涉及地区更是涵盖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整体形势颇为严峻。
眼下,新春佳节的脚步日渐临近,为了确保国人的人身安全,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从中央到地方都给出了“在工作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的倡议,各地对于外地返回人员的管控也相对严格。
我们知道,历年春节前后都会上演举国上下的“人口大迁徙”,可是在今年的特殊环境下,不仅人口迁徙规模会锐减,国人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活动的频次也将大幅度减少。
同时发生改变的,还有春节期间的经济运行逻辑——而这,便是本文想要讨论的内容。
一、两大消费领域受阻首先受影响的,一定是消费端。
很多人都听过“假日经济”这一概念,是说人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的闲暇时光来集中旅游、购物或者从事其他的娱乐活动,由此促成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壮大,并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典型如去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假,即便是此前受到了疫情困扰,我们依然接待了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了4665.6亿元的国内旅游收入,极大地助力了国民经济的复苏。
春节假期同样如此,按照往年经验,在长达七天的黄金周以及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节日氛围共同影响之下,人们的消费意愿往往要比平日里强烈得多,甚至早在除夕之夜的前一个月左右就有所显现了。
Wind数据显示,2001~2011年期间,每年春节当月与春节前一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都要显著高于随后的三个月(2012年以后1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不再公布),反映出人们提早置办年货与提早返乡等行为带动了消费的增长,而春节假期延长了闲暇时间,人们当然有意愿去走亲访友、聚会聚餐或是外出旅行,进而增加了消费支出(见图2)。
另一组数据同样表明,每逢岁末年初,都是节日礼品销售的峰值,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见图3),侧面佐证了人们在春节时期旺盛的消费意愿。
不过,今年将会不一样。
由于“就地过年”的倡议削弱了春节前后的人员流动,往年全国各地的人口分布格局势必要发生巨变,这一巨变至少将会给两大领域的消费造成冲击——一是跨区域属性的消费,一是“人情味”属性的消费。
跨区域属性消费,直接受影响的是航运。
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为期40天的春运时期,全国累计客运量为29.8亿人次;2020年由于情况特殊,累计客运量仅为14.76亿人次,相比于2019年近乎腰斩;根据交通运输部的预测,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 4000万人次,虽然相较于2020年有所恢复,但比2019年还是下降了四成多(见图4)。与之相应的,是旅游市场将陷入低迷,而人们在交通运输、景区、酒店等方面的支出难免会随之大幅度削减。
至于“人情味”属性的消费,受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带有聚会属性的各种活动以及节日礼品等领域。
一方面,出于防疫需要,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类似于“禁止春节前后开展聚集性活动”的相关政策,并且针对餐饮业给出了多项管理措施,这便导致很多大规模的宴席无法举办,考虑到往年春节宴席是餐饮企业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今年春节期间行业经营依然承压;
另一方面,由于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返乡过年,走亲访友活动显著减少,对节日礼品的销售会产生一定的冲击。
这样看来,今年春节期间国人的消费难免会因“就地过年”而打折,甚至还可能会让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的势头发生暂时性中断,这显然是各方人士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很多地方都纷纷祭出了大招来对冲这一负面影响,比如发放春节消费券、给予各种福利补贴等等。按照2020年的经验,这些举措对于刺激消费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消费券,参考北大光华与蚂蚁集团合作的报告,1元钱的消费补贴在杭州能够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在对抗疫情冲击、带动相关行业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相信这一次也会有所作为。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影响均表现为短期。后续随着天气转暖,相关行业定将重回正轨,自然也不会对全年经济造成太大影响。
二、工业建筑业生产将提速受到影响的还有生产端,不过与消费端相比,方向却是正向的。
从往年情形来看,由于全民放假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大规模返乡,春节前后历来都是生产活动的“淡季”,这在工业和建筑业表现尤为明显,因为这两大产业中很多细分领域都带有劳动密集属性,从数据上看,每一年春节所在的第一季度,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都是最低的(见图5)。
进一步深入分析,考虑到工业生产与用电量高度相关,我们可以参考海通证券的研究思路,用发电能耗的变化趋势来说明问题。
Wind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大约从除夕之前的第15天起,我国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就会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一直持续到除夕之后的第25天左右才会回到正常水平(见图6),表明不仅仅是在春节黄金周,而是在春节前后40天的时间里,工业生产活动都处于明显的放缓态势,这一时间跨度与春运刚好是相匹配的。
从业人数的变化也能更为直观地反映问题。数据表明,近两年第一季度,工业各个细分领域以及建筑业的平均从业人数,环比于上一年第四季度均有明显下滑,其中建筑业下滑幅度最大,高达28.3%(见图7),这在相当程度上都要归因于春节期间各行业用工人数的减少。
不过,上述情况同样会在今年发生改变。
人口返乡流动减少的另一面,是大量的劳动力将驻守在工作地点,如此便会导致停工时间大大缩短,春节过后复工的节奏也会比往年更快,这将对经济生产强度起到明显的提振作用,尤其是工业和建筑业,将会一改往年用工稳定性较差、产能恢复相对缓慢的态势,有效产能也会随之保持在较高位置。
一言以蔽之,这个春节将不再是“消费的春节”,而是要被人们过成“生产的春节”。
事实上,不少地方都针对“春节期间留工稳岗促生产”制定了一揽子计划,包括发放留岗红包、增加灵活就业岗位供给、全面做好生活保障等等,而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也都愿意留在工作所在地安心过年,并为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支持。
再考虑到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冲击引发的低基数,今年一季度的工业建筑业生产很可能会迎来一波极为强势的增长。有机构预测,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达到35%甚至更高;而受此影响,一季度的GDP增速也将有望超过20%。
对于后疫情时代国民经济的持续恢复来说,20%的预测数据无疑令人倍感振奋,而这很大程度上又要得益于那些过年不回家的每一个人,是他们的“舍”,才成就了经济生产提速的“得”。
当然,重要前提是疫情的有效防控,最多只是局部散发病例,而不是大面积扩散,如此才能确保“就地生产”能够顺利推进,否则生产活动也难免会像去年那样遭受冲击。不过我相信,经过了一整年的历练,我们已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更何况疫苗已经问世并推广,极端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三、哪些领域将会迎来利好?话说回来,除了工业和建筑业生产,还有哪些领域值得期待呢?
虽然前文提到,“就地过年”将会给跨区域与“人情味”两大属性的消费造成冲击,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消费市场都会遭受负面影响。在我看来,至少有如下两大板块将会迎来利好:
其一,“宅经济”或将再次热起来。
回顾2020年春节期间,为了防控疫情,举国上下大面积居家隔离,在“足不出户也能为国家做贡献”的日子里,人们的日常起居不得不更多地诉诸于互联网,于是便催生了“宅经济”的火热,以直播带货、游戏、短视频、在线拼团、线上教育、线上医疗问诊、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都接连涌现出来,而相关的互联网巨头们也都因此而受益。
典型如腾讯和快手,前者2020年Q1实现了网络游戏收入372.98亿元,增幅高达31%,其关键便在于用户居家及线上时间的大幅度提升,让《王者荣耀》与《和平精英》们大放异彩;后者则是主动求变,通过强化直播带货与切入在线教育赛道,一改往日“土嗨”气息,满足了居家的人们不少现实需求,平台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用户时长也显著增加。
至于今年,由于跨地区人员流动与走亲访友频率大幅度减少,人们居家时长同样有望得到提升,而在节日休闲娱乐氛围的影响下,游戏、短视频等“宅经济”需求仍会继续维持,行业也将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其二,春节档票房有望强势反弹。
整个2020年,受疫情和影片供给的双重影响,国人的观影需求都处于被严重压抑的状态,2021年元旦假期电影票房创下了13亿的新高,充分佐证行业需求依然旺盛,而即将到来的春节档,无疑是行业重整旗鼓的又一个绝佳时机。
眼下,伴随着春节的日渐临近,《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熊出没:狂野大陆》《人潮汹涌》《侍神令》《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的排期都已陆续确定并蓄势待发,市场更是对此高度关注。公开信息显示,在淘票票和猫眼两大在线票务平台上,《唐人街探案3》“想看人数”合计已突破1100万。
实践一再证明,电影是典型的内容驱动行业,好的影片必然会吸引广大消费者重回影院,继而拉动票房增长。于今年的春节档而言,在多个不同题材类型大片的加持下,人们的观影需求有望得到集中释放,带来低基数下2021年电影行业的强势反弹,而那些过年不返乡的人们同样可以在工作地观影,整体理应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不过,考虑到低线城市的人口流入将会比以往有明显减少,票房的强势增长可能更多由一二线城市引领,而三四线城市的影院经营或将承担一定压力。
当然,上述两大领域之外,带有健康和防疫属性的医药、保健品、健身器材、消毒柜等产品,以及居家所需的外卖与生活必需品等,也都有望在春节期间迎来不错的增长势头,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四、结语2021年的春节,注定不同寻常。
尽管与家人团聚、共同过一个充满爱意又饱含温暖的春节,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憧憬和期待,但是为了保障家园、亲友和自己的安全,守住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的确需要你我他做出一些改变,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今天的不回家过年,是为了以后每年都能幸福满满地回家团圆,我们真的应该多一份理解,再多一点付出。
立春和除夕的脚步渐行渐近,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款款而来,无限的生机和希望,都在此间孕育和承载着。只要满怀信心,胜利一定就在不远处等候。
等到春暖花开之日,我们终将与美好重逢。
“就地过年”会降低市场经济吗?有什么大影响?
就地过年”正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自去年12月以来,由于天气转冷、境外输入等多重原因,我国接连出现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个别地方还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尤其是元旦过后,本土新增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都有明显增加,甚至频频出现单日新增病例过百的情况(见图1),涉及地区更是涵盖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整体形势颇为严峻。
眼下,新春佳节的脚步日渐临近,为了确保国人的人身安全,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从中央到地方都给出了“在工作地过节,非必要不离开当地”的倡议,各地对于外地返回人员的管控也相对严格。我们知道,历年春节前后都会上演举国上下的“人口大迁徙”,可是在今年的特殊环境下,不仅人口迁徙规模会锐减,国人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活动的频次也将大幅度减少。同时发生改变的,还有春节期间的经济运行逻辑——而这,便是本文想要讨论的内容。
一、两大消费领域受阻,首先受影响的,一定是消费端。很多人都听过“假日经济”这一概念,是说人们可以利用节假日的闲暇时光来集中旅游、购物或者从事其他的娱乐活动,由此促成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壮大,并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典型如去年的国庆中秋小长假,即便是此前受到了疫情困扰,我们依然接待了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了4665.6亿元的国内旅游收入,极大地助力了国民经济的复苏。
春节假期同样如此,按照往年经验,在长达七天的黄金周以及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节日氛围共同影响之下,人们的消费意愿往往要比平日里强烈得多,甚至早在除夕之夜的前一个月左右就有所显现了。Wind数据显示,2001~2011年期间,每年春节当月与春节前一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都要显著高于随后的三个月(2012年以后1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不再公布),
反映出人们提早置办年货与提早返乡等行为带动了消费的增长,而春节假期延长了闲暇时间,人们当然有意愿去走亲访友、聚会聚餐或是外出旅行,进而增加了消费支出(见图2)。
另一组数据同样表明,每逢岁末年初,都是节日礼品销售的峰值,无论是销售量还是销售额(见图3),侧面佐证了人们在春节时期旺盛的消费意愿。
不过,今年将会不一样。由于“就地过年”的倡议削弱了春节前后的人员流动,往年全国各地的人口分布格局势必要发生巨变,这一巨变至少将会给两大领域的消费造成冲击——一是跨区域属性的消费,一是“人情味”属性的消费。跨区域属性消费,直接受影响的是航运。
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为期40天的春运时期,全国累计客运量为29.8亿人次;2020年由于情况特殊,累计客运量仅为14.76亿人次,相比于2019年近乎腰斩;根据交通运输部的预测,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 4000万人次,虽然相较于2020年有所恢复,但比2019年还是下降了四成多(见图4)。与之相应的,是旅游市场将陷入低迷,而人们在交通运输、景区、酒店等方面的支出难免会随之大幅度削减。
至于“人情味”属性的消费,受影响的主要集中在带有聚会属性的各种活动以及节日礼品等领域。一方面,出于防疫需要,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类似于“禁止春节前后开展聚集性活动”的相关政策,并且针对餐饮业给出了多项管理措施,这便导致很多大规模的宴席无法举办,考虑到往年春节宴席是餐饮企业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今年春节期间行业经营依然承压;
另一方面,由于相当一部分人无法返乡过年,走亲访友活动显著减少,对节日礼品的销售会产生一定的冲击。这样看来,今年春节期间国人的消费难免会因“就地过年”而打折,甚至还可能会让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的势头发生暂时性中断,这显然是各方人士不愿意看到的。
为此,很多地方都纷纷祭出了大招来对冲这一负面影响,比如发放春节消费券、给予各种福利补贴等等。按照2020年的经验,这些举措对于刺激消费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尤其是消费券,参考北大光华与蚂蚁集团合作的报告,1元钱的消费补贴在杭州能够带来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费,在对抗疫情冲击、带动相关行业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相信这一次也会有所作为。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影响均表现为短期。后续随着天气转暖,相关行业定将重回正轨,自然也不会对全年经济造成太大影响。
春节酒店价格高吗2021就地过年怎么玩
今年春节可能是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这个春节肯定是有不少人是计划回家的,但是因为目前的返乡政策,能回家毕竟还是比较难,所以今年可能还是会自己找一些方式游玩。
春节酒店价格高吗
一般春节过年酒店的价格都是不便宜的,今年肯定也不例外,今年倡导就地过年,所以周边旅游景区酒店会有很多人预定,供不应求,自然价格就涨了。
此前受商旅消费者减少影响,不少非一线城市的酒店已经进入淡季,如今可能面临第二波订单减少,与此同时城市度假酒店、近郊度假酒店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全国多地一房难求,其中四川滑雪地和温泉地的酒店增幅最高,成都周边酒店的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0%,最热的酒店预订上涨5倍以上。
“就地过年”可能让远途去三亚避寒度假的游客数量减少,但三亚的酒店价格维持高位。
据去哪儿数据显示,截止20日,今年1月份三亚酒店预定量位居全国第11,是唯一上榜的非省会城市,而前10城市分别是广州、上海、重庆、杭州、深圳、成都、长沙、北京、西安、南京。
并且,今年1月三亚酒店的客单均价达到1418元,成为全国酒店客单价最高的城市,预订高星酒店的比例最高。而作为1月国内酒店预定量最高的城市,截止1月20日,上海1月的酒店客单价是518元。
从今年春节的数据看,去哪儿网显示,三亚酒店预订量将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和重庆。而前往三亚的旅客中,大部分来自海南临近省份。飞猪的数据也显示,三亚排在全国高星酒店热门入住城市第一。
哪些人会在三亚过年呢?从入住人群年龄来看,80、90后成为主要人群,占比超过8成,其中80后占比达到54%,90后占比27%。从入住人群来看,单身漂族占比最高,达到42%,以偕老为代表的的家庭出游占比29%。
另外,国内民宿平台小猪的数据显示,受二次疫情和就地过年政策影响,海南今年春节,来自岛外游客的民宿订单量降幅明显,环比12月整体订单量下降了40%,春节订单退订取消比例超30%。但海南本地游客民宿订单增幅明显,相较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近200%。
海南岛内游客今年更多地选择周边民宿进行体验,其中如海口、万宁、琼海、陵水、文昌等非传统目的地城市,乡村民宿本地需求相较往年更加旺盛。
除三亚外,今年春节,人员流动较为活跃的另一个地区预计会是受疫情影响较小的珠三角。
小猪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东省民宿订单量位居全国榜首,本地游客预订订单比例高达85%,平均订单天数为两天。其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等城市春节订单增速较快,广州周边三小时自驾圈内的民宿订单环比上涨超过255%。
以广州从化、惠州南昆山、
惠州双月湾、深圳大鹏、增城白水寨、广州长隆、汕头南澳为代表的民宿集群成为珠三角地区“就地过年”本地居民/游客的热门目的地。有的民宿提供温泉泡池,休闲垂钓、山溪游玩,以及花市醒狮,深度体验非遗文化广绣等体验活动,还有的民宿提供洗衣做设施,也可以让本地出行的客人自己动手做年夜饭。
就地过年怎么玩
登山游玩
现在的许多朋友终日坐在密不透风的电脑房里,整天被电脑散发的混浊气体和辐射困扰,精神和身体也变得渐渐地差了起来。于是登山这种活动就非常好了。如悟空研学组织带领下登山的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还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和腿部力量,增强心肺功能等。同时能让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呼吸新鲜洁净的空气,同时把生活中的烦闷和疲劳通通丢掉。
周边热门民宿搜索热度上升迅猛
携程、同程旅行等发布的2021年春节出行出游相关趋势数据显示,人们越来越倾向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出游方式,为响应“就地过年”倡议,“酒店度假”趋势更明显。途家的预订数据显示,许多响应“就地过年”的消费者,青睐通过预订民宿小院和家人好友吃年夜饭、包饺子、写春联。途家数据显示,目前,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杭州成为本地游客关注度最高的出游目的地;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周边热门民宿搜索热度上升迅猛;春节假期,围绕城市3小时自驾、高铁圈内的周边游、短途游将成为游客最热衷的旅游方式。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2021年铁路春运节前车票的预售较往年同期下降近六成,春运客流量将比一个月前预测的4.07亿人次下降超过25%,预计全国铁路春运客流下调至2.96亿人次。携程预订数据显示,平台上“就地过年”的搜索热度上涨260%,在整体搜索量中,本地出行热搜量占比超40%;另外,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超八成用户倾向本地出行。上海、湖州、广州、成都、重庆、武汉、贵阳、宁波、长沙、郑州的本地访问量上涨。其中,上海本地访问量增幅约为61%,湖州本地访问量增幅约为55%,成都和重庆的本地访问量也增长超过四成。
有分析指出,今年春节假期,游客挖掘所在地美好风景的热度高涨,冬天热门旅游项目——温泉和滑雪的本地访问量有所增长。此外,爬山登高望远,逛当地博物馆、植物园、动物园、主题乐园也成为了就地过年出行新趋势。多家旅行平台的预订数据还显示,今年春节人们越来越倾向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出游方式。相比往年的长途旅游,大城市近郊适合家庭出游的乡村农家乐、民俗主题游以及红色旅游等更受青睐。
高端民宿吸引游客“包院过年”
在不少游客看来,想要“不出远门看诗和远方”,“宅酒店”“民宿包院过年”或为最佳方式。无论是以奢华贴心著称的星级酒店,或是主打生态、自然体验的乡间民宿,都已妥妥地安排好了各自地道的节庆韵律和“年味”。以“90后”“00后”为首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出游主力,国人休闲度假理念也在随之更新。
根据OTA平台早前发布的一份假期出游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酒店即目的地”这一度假概念在过去一年备受青睐,这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目的地及景区、餐饮、租车等旅游生态链的集体回暖。根据携程统计,2020年国庆期间,一家酒店连住5天的旅客环比增长35%,“酒店连住特惠套餐”受到欢迎,这一趋势或将延续至牛年春节。值得一提的是,除酒店外,高端度假民宿也获得不少家庭垂青。来自途家民宿的数据显示,临近春节,为吸引游客到周边民宿“包院过年”,成都特色民宿均推出了别出心裁的“过年套餐”,将旅行吃、住、娱打包,提供诸如贴春联、挂灯笼、听相声、泡温泉、手工体验、登山祈福、烟花表演等老少皆宜的体验项目,以安全且“有温度”的旅游住宿服务招徕家庭游客。
酒店过年成趋势
根据OTA平台早前发布的一份假期出游大数据报告显示,疫情影响下“酒店即目的地”这一度假概念在过去一年备受青睐,而就地过年让消费倾向于选择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出游方式,根据去哪儿及携程数据显示,今年除夕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30%,酒店过年成为一大趋势。
在用户年龄分布中,通过携程下单的“90后”占比达到58.79%,占据今年春节订单半壁江山,“80后”占比20.42%,“00后”占比则提升至9.09%。
高星酒店受热捧
根据携程数据显示,上海、三亚、北京、广州、苏州、杭州、南京、大理、深圳、重庆为今年春节期间酒店预订量前十城市,基本都集中在一线、新一线或休闲度假型城市,本地客源贡献了绝大部分订单。
选择在酒店度假过年也是大家对一年辛苦的犒赏,所以在预定的时候,配套完善的高品质酒店更受欢迎,特别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酒店完善的亲子区域也能给孩子提供娱乐空间。在携程预定酒店中,高星酒店占比约为66.8%,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上海南郊宾馆、上海东方佘山索菲特大酒店、三亚·亚特兰蒂斯、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深受用户喜欢。
去哪儿的数据同样也是同样的趋势,在除夕酒店的预订中,市区内五星级酒店预订占比超过8成,而在2月14日前后,周边的网红酒店、高星酒店成为主要预订主力,并且2月14日前后许多酒店价格较除夕增长一倍的情况,许多酒店的基础房型甚至出现了订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