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浙皖就七项生态共治专项文本在安徽合肥集中签约,这对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安徽省全面加入长三角是哪一年
2019年,安徽省正式成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使命。
2019年,安徽省牵头组建了G60科创走廊新能源等3个产业联盟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合肥与沪苏浙9个城市实现了地铁“一码通行”,长三角全部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与上海市实现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安徽加入长三角好处:
利用合肥的科技然后在安徽落地,其次皖北的人力有优势,江浙沪一些民企等可以引入安徽,解决江浙沪产业优化和更替,这个模式很简单,合肥提供研究成果,在安徽省内落地,江浙沪企业出资,双方获利。
不仅如此,这些城市都与长三角拥有共同的文化,甚至民间交流也是非常频繁。现在为了区域的发展,把长三角扩大到苏北,浙江南部,再加上安徽,更是扩展了长三角的范围,可以说安徽加入长三角不是仅仅在经济发展上考虑,还有文化,历史上的原因,都说明安徽与长三角联系更为紧密。
长三角一体化是什么?
长三角一体化包含三省一市,实际上一体化不一定要从这么大空间来讲,可以从区域内部进行规划,若干个都市圈里的一体化就是长三角一体化,所以更加需要在长三角内部推动都市圈规划。
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也是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推动,中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形成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长三角是例外。一个都市圈的创新生态、产业体系、产业链和营商环境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奔走于1小时通勤圈的广大从业者,他们是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有生力量。
扩展资料: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筑牢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丰富和充实群众的精神世界,是必不可少的人文基础和精神支撑。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现实淬炼,形成了江南文化勤勉、机敏、敦行、坚韧、崇文、重商、开放、进取、精致、雅逸等文化基因和开放求新、明达致远、精进图强的区域精神。
江南的优秀文化基因和区域精神,必将会以其人文光辉照亮江南地区继续前行的方向和路径,对江南地区在新时代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起到激发精神动力、引领发展方向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人民网-抓住并用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机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江苏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1 共补交通之短,建设综合交通体系
一是协同构建快速交通体系。协同推进跨域高速公路联网运营,取消长三角省际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强化高速公路联合执法,解决过江通道拥堵问题,畅通沿海战略大通道。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布点、布线论证,加快建设东西向高铁大通道;主动对接上海机场诉求,强化两地分工与合作,加快推进南通新机场建设;以上海为中心,推进上海轻轨路线北向跨江延伸,联网并线,协同加强上海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
二是协同构建航运物流体系。加快在港口集团层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上海港、安徽港群、宁波一舟山港建立港口联盟,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共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把“沪太通”港口联动模式进一步推广运用于南通港、南京港、连百港港等港口,合作推进通州湾集装箱深水港建设,协同推进东西向运河疏浚工程,重点建设连百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南京长江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太仓集装箱干线港,发挥南通在集装箱运输和江海联运功能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推进通州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
2 推进创新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产业创新共同体
一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生产要素对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推动先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全省打造1~2个具有地方标志、领跑全国乃至全球的产业标杆。同时,加强传统产业与百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积极发展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等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主动强化与上海的产业协同,借力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最大策源地”—上海,发挥江苏产业体系完整优势,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佳试验场”;叠加上海金融业高度发达、江苏实体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协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之重器”和大企业。推进江苏与浙江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推动大数据、百计算、“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江苏物联网建设。
三是共建长三角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江苏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高科技成果转换能力,加强对关键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和突破攻关,联合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加快落实好《助推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发展共建协议》,积极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功能区建设,和沪浙皖国家科创中心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功能示范区。
3 共补生态之短,助推绿色发展
一是加快跨域规划对接,协同打造生态经济带。推进沪苏浙皖协同打造长江生态经济带,沪苏协同打造崇明世界级生态岛,苏皖协同打造江淮生态经济区和淮河生态经济带,构筑长三角绿色发展新空间。统筹推进沿江钢铁、化工过剩产能向沿海迁移,减轻沿江生态环境压力,高标准建设沿海世界级石化基地、钢铁基地,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二是完善联防共保机制,推进生态跨域治理。在环太湖、沿海、环淀山湖、苏南丘陵等跨界地区,积极推进产业政策、生态补偿政策、节水环保政策跨地协调,全面优化沪苏浙皖在长江、运河、淮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的顶层设计。健全跨域港务、海事、环保、城管、水务等部门协同联防共保机制,扎实推进“沿江化工污染和长江口沿海化工污染同步整治、长江经济带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同步控制、化工围江和其他污染围江同步治理、支流人江口和人江支流同步管控”。加强沿江、沿海、沿河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与监管。强化沿海滩涂湿地资源、岸线资源保护力度,逐步完善岸线有偿使用、退出机制,提高岸线集约利用度。
4 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共推市场一体化建设
建立统一的市场标准和长三角地区市场主体基础数据库,建构统一的服务平台,加快探索建立统一的区域市场规则体系,结合各地优势,成立各类专业化、跨区域的共享服务平台,在法律法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企业融资和合作、运输物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服务,健全一体化市场融合机制。开启现代科学治理模式,促进规则透明、竞争有序、资源共享。
央行的申论考什么?
2020年央行申论材料题------------------------------------------------鼎成教育祝您早日成公 (材料) 1.传统的长三角主要指江浙沪地区,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确定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至此,长三角扩容为三省一市,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三省一市以占全国3.7%的土地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5%的经济总量,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9年5月13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极大的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特色?
长三角地区目前包括了三省一市,规划以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等27个城市为中心区,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2019年12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综合三省一市各自的比较优势提出,发挥上海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综合发展。
那么各地区的产业优势在哪里?未来哪些业将成为重点?
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我们可以得出答案:
上海:围绕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 五个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上海大都市综合经济实力、金融资源配置功能、贸易枢纽功能、航运高端服务功能和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有序疏解一般制造等非大都市核心功能
江苏:发挥江苏制造业发达、科教资源丰富、开放程度高等优势,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加快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浙江:发挥浙江数字经济领先、生态环境优美、民营经济发达等特色优势,大力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整合提升- -批集聚发展平台,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对外开放重要枢纽和绿色发展新标杆
安徽:发挥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推进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
其中长三角部分城市重点产业一季度表现如下:
南京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6%,是目前主要大中城市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城市(长沙尚未公布)。南京普惠政策落地早,“疫情防控、经济复苏”同步推进,重点项目连续施工,高技术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或新兴产业产值快速增长,推动一季度经济总量稳中有升。
杭州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4.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杭州数字经济具备明显的发展优势,一季度逆势发力,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818亿元,增长6.1%,占GDP的24.2%,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内容等相关产业分别增长10.1%和8.0%。
舟山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3%,增幅在全国领先,舟山作为独立的岛屿型城市,经济生活受疫情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港口经济稳定发展,“全球限硫令”新规落地,推动船舶修理企业脱硫塔安装业务快速增长,一季度规上船舶修理业总产值增长73.6%。
绍兴
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仅次于舟山。一方面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在特殊环境下获得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居家隔离新模式加快了电商创新进程,绍兴依靠自身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在平台经济、网络经济上展现出了良好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