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重振制造业面临多重挑战,主要有哪些阻力?
脱欧后遗症,英国发展电动车产业开始头痛
撰文/ 黄大路
编辑/ 牛跟尚
设计/ 赵昊然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BBC、telegraph
3年4个月前——2020年1月31日23时正式结束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后,大英帝国万万没想到,“不作不死”,如今,这会使其重振汽车帝国的计划设置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即将到来的偏头痛
据脱欧协议中关于“原产地原则”的条款,2024年1月起,在英国与欧盟之间运输的电动汽车若想免于缴纳10%的关税,须保证至少45%的零部件——电池要达到60%——采购自英国或欧盟。
这无疑令人头疼。因为英国和欧盟仍需从中国、韩国和日本进口大量电池。而电池在电动汽车总价值中占据约四成以上比重。
“英国的电池产量远远不够,不仅仅是电池,很多其他的部件都在依赖进口。由于电池的成本大约是发动机的六倍,所以很难大量进口电池。”宾利汽车CEO阿德里安·霍尔马克(Adrian Hallmark)曾如此说。
宾利工厂,图源:网络
英国希望欧盟等到2027年——也就是说推迟3年——再开始征收相关关税。原因是英国和欧盟汽车厂商很难从2024年1月起落实“原产地规则”。
传统燃油汽车的发源地欧洲,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电池产业发展相对中美、日韩都显得落后,而电池的生产能力尤为不足。
正在成长的新供应商Myenergi——为电动汽车制造家用充电器——的老板李·萨顿(Lee Sutton)说,英国需要千兆工厂的电池生产能力,以重振汽车制造业,并为国内能源储存等新兴行业服务。
他估计,英国每年只能生产5万个汽车电池,甚至连所需数量的十分之一都没有。“英国政府要像其他竞争对手的国家一样,必须采取行动,确保英国仍然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外来投资目的地。”
帕尔默是电池生产商InoBat的董事长,他说,英国仍然有机会扭转局面,但说实话,已经太晚了。“如果要拯救汽车行业,我们最好赶快行动起来。”
欧盟的新建议
有欧盟(European Commission)高官最新表示,为降低英国脱欧后汽车关税对该国汽车工业造成的伤害,建议英国应该加入泛欧地中海公约这一泛欧洲货物贸易协议,而不是寻求推迟相关汽车关税的落地时间。
他们更希望英国签署现成的泛欧地中海公约。根据这一覆盖众多欧洲、中东和北非国家的贸易协议,如果将一个签约国生产的零部件在另一国境内组装成商品,相关商品的出口国将被视为原产地,这样就可以避开关税和配额限制。因为该公约的“贸易规则具有协调性”。
但脱欧后,英国曾决定,不加入泛欧地中海公约。假设英国加入泛欧地中海公约,最终可能给欧洲汽车厂商带来好处,因为挪威、土耳其等签约国拥有自己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产业。
欧盟委员会已驳回延长英欧关税豁免期的想法。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Maroš Šefčovič)说:“假如沿着(延期)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我们永远也无法在欧洲建立自己的电池供应链,因为企业会锁定外国的长期供给。”
位于英国黑尔伍德的福特工厂,图源:法新社
作为《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议》的内容之一,针对电动汽车的特殊措施,旨在让新兴的电池产业得以在英吉利海峡两岸发展,“原产地规则”用以鼓励欧盟汽车制造商在欧盟内部投资建设电池厂。
问题是,英国一直很难吸引到与电动汽车产业相关的投资。
2021年,英国从日产及其电池合作伙伴Envision AESC获得了10亿英镑的投资,将桑德兰的一个基地变成全球电动汽车中心。跨国汽车制造集团Stellantis同样承诺投入1亿英镑,在埃尔斯米尔港生产电动货车。
然而,进入2022年,情况开始急转而下。宝马公司确认将结束在牛津的电动MINI生产,英国本土的初创公司Arrival和Britishvolt则遇到重大资金和生产问题。
2022年12月1日,英国政府宣布批准一笔价值6亿英镑的融资信贷担保,用来支持美国汽车制造商福特公司在英国的电动汽车生产线,加速向电气化过渡,目的是确保英国处于欧洲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前沿。这对于命运多舛的英国汽车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英国一直在努力吸引投资,以便在2030年禁售燃油车之前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
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霍伊斯(Mike Hawes)曾削减了对该国汽车行业到2025年的生产预测:“这个行业需要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解决眼前的挑战,使我们有机会在全球竞争中获胜。”
英国政府内部知情人士说,大臣们相信可以在《欧盟-英国贸易与合作协议》的框架内找到避免从2024年起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办法。
“一天一个想法”的英国政府
随着电动汽车革命的到来,英国的汽车制造商非但没有抓住眼前的机会,而且有可能跌回1970年代的低谷。英国的汽车产量已经从2016年170万辆跌至2022年约86万辆。
“英国是世界上最好的汽车制造地之一,我们仍然致力于确保全国各地千兆工厂建造。” 一位政府发言人曾这样说,“我们的成功可以从日产汽车最近在桑德兰新厂的巨大投资中得到证明,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项重大投资计划,使供应链电气化并创造就业机会。”
图源:News On News
被媒体戏称“一天一个想法”的英国政府,曾在2022年6月14日宣布即刻结束1500英镑的插电式混动车型补助计划,重新集中资金用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支持购买其他需要进一步增量的电动车。
对此,霍伊斯说:“这一决定向驾车者和仍然致力于政府净零目标的行业发出了错误的信息。政府决定投入资金支持新的电动面包车、出租车和改装车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现状是,英国是目前唯一一个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过渡期激励为零的主要欧洲市场。”
这个决定被认为是在最糟糕的时机做出的。
此外,2021年,政府将禁止新的汽油、柴油汽车和货车的期限从2040年提前到了2030年。
舆论认为,除非国家能够正确处理,否则英国的电动汽车前景有可能彻底黯淡。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欧洲西部的经济状况有哪些特点?
欧洲西部经济的主要特点如下: 1. 高度发达:欧洲西部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集中地区,这些国家拥有成熟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等,同时也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2. 产业结构多样:欧洲西部的经济结构多元化,包括金融、保险、制造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突出。 3. 强调创新:为了应对新兴市场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欧洲西部国家重视创新,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 高福利社会:欧洲西部的一些国家实行了高福利制度,包括普遍医疗保障、免费教育、失业救助、养老金制度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也面临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如何?仍有哪些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很不均衡。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中国经济增长今年预计达10%;而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虽然保持了复苏势头,但近10%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日本在中国等新兴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复苏,但其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接近 GDP的200%;欧元区经济总体上保持上行态势,但受到希腊等多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经济复苏和调整举步维艰。总的看来,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后危机时期的结构调整,很难快速实现稳定的增长。由于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份量,其经济恢复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当今世界各地的发展正面临哪些挑战?
疫情是当前世界经济及国际格局演化的最大变量,与世界原有的存量风险交织,给我们带来了极大挑战,同时其中也蕴含巨大机遇。
1.生命风险,或者叫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目前全世界新冠肺炎确诊者超过800万。疫情对人类脆弱生命的侵袭,还没有停止。
2.产业链断链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是导致全球经济进入大衰退的助推力。因为疫情蔓延,全球几十年形成的制造业布局遭受前所未有的阻隔,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连接关系被各国经济社会大停顿截断。
3.通胀风险,这是具有最大不确定性的风险。美国带头实施无限量无底线的宽松货币政策,几十个国家跟进,已经在全球形成了货币放水潮。加上低利率、零利率、负利率,将会引发通货膨胀。
4.债务风险,这种风险是在积累的债务风险上,叠加了抗击疫情之后大规模借债的风险。去年全球债务已经超过250万亿美元。当前大部分国家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采取财政政策救治经济,目前各国已经投入和计划投入的加总,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这是各个国家历史上财政政策中支出最大的一次,一些国家债务风险会陡增。
5.金融风险,3月已经出现了史上最壮观的金融市场的跌宕起伏,未来风险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6.粮食风险,中国是可以排除这种风险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则难以幸免。世界粮农组织近日发布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将有2.65亿人陷入粮食危机,东非的蝗灾,一些国家的大旱,加上疫情影响,难免会造成粮食危机。
7.能源风险,供给侧将受到巨大挑战。现在主要表现是供给侧大战,当原油期货价格下降到20美元的时候,美国已经有500多家页岩油页岩气能源企业关闭。未来能源需求总体上供大于求,但是由于现在的疫情,加上能源生产的停顿,需求侧也面临着很大风险。
8.贸易和投资的风险,这种风险取决于疫情延续的时间长短。全球贸易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年将出现-8%到-32%的负增长。全球人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受阻,外贸还将面临巨大风险。
9.安全风险,包括人身安全、地缘安全、整个国际社会的安全。中国还面临着国家统一的严峻挑战,美国连续对中国台湾、香港、新疆、西藏进行立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威胁我国家安全。美国军舰不断进入南海,对中国进行挑衅。
10.战争风险。一些国家不排除用战争的手段转嫁国内社会矛盾,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一些国家污名化中国,推动形成反华排华声浪,叫嚣向中国索赔,转嫁国内经济可能崩盘的巨大风险。现在世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大萧条之后最严峻的时刻,或者叫全球的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