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7 月 M4 货币供应月率 -0.5%,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2022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你有买房的打算吗?
2022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
其实对于需要买房的刚需人来说,不管是高价,还会低价,到了需要的时候不管时机你都得买,只不过你买房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好政策,实属运气,其实2022年就是一个买房好时机。
先来回忆一下2021楼市。
一、2021年的楼市动荡
2021年上半年楼市快速增长,到了下半年直接腰斩。
原因是由于疫情后货币环境较宽松,经营贷等各种投机投资资金流向楼市,叠加一线城市“学区房”热,全国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同步飞涨,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更为明显。
2021年大城市的楼房成交量并不理想,特别是二手房这块业务的保费量直接比腰斩还惨,一降再降,从2万套左右,直接降到1万套左右,甚至月成交量低于一万,更别说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了,个别区更是半年没一个。
当然做最主要的还是银行杠杆率太高,而超八成杠杆全部流入房地产行业,更可怕的是,购房需求的放缓迹象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后期居民购房需求跟不上,资产价格在上涨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时,那么开发商和银行手中的杠杆就会雪崩式崩塌,必然会发生暴跌,仿佛气泡破灭,经济开始由繁荣转向衰退,人称“泡沫经济”(Foam Economy)。
这也是为什么二手房速冻,新房降温,房企资金无法回笼,房企债务危机立刻到来的原因,现金流枯竭,无法良性循环,某大就是例子。
住建部开始严控炒楼,哄抬价格,约谈炒房客、房企、银行,银行不得不踩急刹车了。
二、2022楼市将是平稳的一年
为什么这样说?
虽然出台了“限涨“政策,但是很多地方也推出“限跌”政策,以确保楼市的稳定,经过了2021的动荡,稳定持续性是必然的。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对2022楼市重磅定调,主要为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确性和协调性。
第二,就是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努力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稳是重点,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而且新年开始,也有一些政策,楼市政策、信贷环境无一释放出松动的信号,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降首付、降利率。
跌是很难再跌的了,这种平稳不涨,有政策的的时候不就是入手的好时机吗?
2022年首套买房新政策:
贷款买房首付规定: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首套房90㎡(含)以下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90㎡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首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为30%,使用商业贷款买房利率将会上浮。
契税规定:家庭首套房购房面积90平米及以下,契税为1%;购房面积90平米以上,契税为1.5%。
当然刚需的时候,不管是农村自建房房,还是城市里买房,不管是高价还是低价,该建还得建,该买还是得买。
百度百科-房地产泡沫
英国8月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滑0.3%,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英国的经济发展遭遇到了一定的困境,同时也意味着英国的经济数据在不断下滑。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英国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时候,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进一步环比下滑,同时也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迹象。对于英国来说,英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问题,随后才能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如果英国的通货膨胀依然维持在10%左右的话,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英国的经济过热,同时也说明当地的各种商品的价格非常贵,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
这个数据是怎么回事?
这是来自于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受限于通货膨胀的影响,英国当地的GDP环比下滑了0.3%,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英国的各种经济问题的话,这个数据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对于英国来说,英国不仅需要面对通货膨胀的问题,同时也需要解决债务危机问题和能源危机问题。
这个数据意味着英国的经济相对比较疲软。
从历史上看,在新冠疫情之前英国经济就已经疲软。自第一波疫情爆发以来,英国经济一直在缓慢复苏,但复苏的迹象相对比较小。与此同时,因为英国的通货膨胀问题导致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在进一步下降,同时也会导致部分公司的生产能力逐渐降低,这个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各种商品的价格逐渐上涨,更会导致当地的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除了在外,因为英国本身的贸易问题也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贸易成本进一步提高,所以英国最终依然需要彻底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英国能够摆脱经济产生的主要方式。
英国8月CPI同比上涨9.9%,环比降0.2%,如何解读这一数据?
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与7月份的10.1%相比,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9%。包括自住住房成本在内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低于7月份的8.8%。8月份,CPIH环比上涨0.5%,而此前为0.6%。CPI为0.5%,而2021年为0.7%。不断下跌的汽车燃油价格有助于缓和通货膨胀。
在2022年4月至7月期间,英国通胀连续创下40年来的新高。7月份CPI同比上涨10.1%,使英国成为在本轮全球通胀周期中首个突破两位数的七国集团(G7)国家。8月CPI同比涨幅虽有所回落,但通胀率居高不下,企业和群众压力仍未缓解。为遏制高通胀,英国央行8月初宣布将基准利率从1.25%上调至1.75%,这是自2021年12月以来的第六次上调。
2022年9月6日,伊丽莎白·特拉斯正式接任英国首相。她是英国历史上继玛格丽特·撒切尔和特蕾莎·梅之后的第三位女首相。特拉斯上台后,英国的通胀预期、出口前景、货币政策等棘手问题亟待解决。2022年7月,英国CPI同比涨幅超过10%,达到40年来的最高水平。英国国家统计局表示,CPI涨幅超过经济学家预期。英国央行表示,欧洲能源价格飙升是CPI快速上涨的主要推动力,并将使英国在今年下半年陷入长期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关注的英国央行(boe)的利率决定被推迟一周至9月22日,因为英国举国哀悼。
统计局表示,通胀下降主要是由于车用燃料价格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英国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上涨了13.1%,为2008年8月以来最大涨幅。
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大规模通货紧缩,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发生过四次大规模通货紧缩,具体如下:
1、1837-1843: 由于资本的自由流动,英国央行的储备不断减少,为了抵御资本外流的窘境,英国宣布加息(与现在何其相似乃尔), 间接造成全球融资成本的抬升。美国出现了通缩,据Thorp (1926)统计达到了-6%的峰值。
影响:伴随着棉花价格的暴跌,美国南方经济遭受重创。而美国政治也出现了内部斗争,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拒绝美国第二银行(央行)的再授权,央行的最后贷款人作用丧失,各个地方银行开始惜贷并自行其事。这一现象逐渐演变为流动性危机和兑付危机,部分银行的倒闭和公司债务违约。
2、1873-1896 (Long Depression 长期通缩):随着标杆性企业杰·库克公司(Jay Cooke Co.) 未能成功举债,市场出现恐慌,纽约证券交易所被迫关闭10天之久。随后,美国出现有史以来(至今仍是)最长时间的通缩,达65个月之久。
影响:导致美国本土货币供应量大幅减少,融资成本开始上升,投资者开始追求流动性,减少对长期债券和股票的投资。1870年间美国名义工资下降了四分之一,甚至在宾夕法尼亚州出现了腰斩的情况。
3、1920-1921 —— 一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出现萧条,美国出现了史上最尖锐的通缩之一,达到-18%(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
影响:部分批发货物价格的下调幅度达到近40%,即便是后来的大萧条也是难以匹敌。原因也相对直接——战时经济的瓦解使得大量产能变得闲置;参与一战的战斗人员返还,也间接助长了失业率的增加。
4、1929-1937——美国 1929 年经济危机,起因是华尔街大崩盘。在致命一天到来前的18个月里,华尔街股票市场的牛市似乎是不可动摇,一段时间每天的成交量多达50O万股。
影响:沉重的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下降40%以上,对外贸易萎缩60%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普遍倒退30年以上。
使本以脆弱的战后世界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更加脆弱,德、日帝国主义国家受到惨重的打击,资产阶级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渐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走上扩军备战侵略扩张之路。
与此同时,美法和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运动猖獗,各国人民和民主进步力量与法西斯主义斗争。大危机加速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到来。
扩展资料:
通货紧缩产生原因
尽管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发生通货紧缩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从国内外经济学家对通货紧缩的理论分析中,仍可概括出引起通货紧缩的一般原因: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如果一国采取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降低货币供应量,
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转移支付,就会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出现失衡,出现“过多的商品追求过少的货币”,从而引起政策紧缩性的通货紧缩。
2、经济周期的变化
当经济到达繁荣的高峰阶段,会由于生产能力大量过剩,商品供过于求,出现物价的持续下降,引发周期性的通货紧缩。
3、体制和制度因素
体制变化(企业体制,保障体制等)一般会打乱人们的稳定预期,如果人们预期将来收入会减少,支出将增加,那么人们就会“少花钱,多储蓄”,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物价下降,从而出现体制变化性的通货紧缩。
4、新技术的采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从而出现成本压低性的通货紧缩。
5、金融体系效率的降低
如果在经济过热时,银行信贷盲目扩张,造成大量坏账,形成大量不良资产,金融机构自然会“惜贷”和“慎贷”,加上企业和居民不良预期形成的不想贷、不愿贷行为,必然导致信贷萎缩,同样减少社会总需求,导致通货紧缩。
6、投资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不足
当人们预期实际利率进一步下降,经济形势继续不佳时,投资和消费需求都会减少,而总需求的减少会使物价下跌,形成需求拉下性的通货紧缩。
7、汇率制度的缺陷
如果一国实行钉住强币的联系汇率制度,本国货币又被高估,那么,会导致出口下降,国内商品过剩,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需求减少,则物价就会持续下跌,从而形成外部冲击性的通货紧缩。
我国存在着严重的通货紧缩,其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深远的全球经济形势背景,又受到我国内部因素的多重影响,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对形成我国通货紧缩局面的主要原因,存在着不同看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