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俄罗斯商品出口金额达到 5920 亿美元,创近十年来新高,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2024-02-08 13:18:58 来源 : 网络 作者 : 魔法林财经网

2021年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数据是什么?

2021年俄罗斯对外贸易额达7894亿美元,比2020年1-12月增长38.03%。

2021年俄罗斯对中国进出口140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5.60%,占17.92%;德国进出口5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90%,占7.26%;荷兰进出口4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62.94%,占5.92%;白俄罗斯进出口38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74%,占4.90%。

俄罗斯贸易出口情况

2021年,中国、荷兰、德国、土耳其、白俄罗斯是俄罗斯出口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地区,俄罗斯对中国出口1407.04亿美元,同比增长35.60%,占17.92%;对德国出口569.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90%,占7.26%。

对荷兰出口4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62.94%,占5.92%;对白俄罗斯出口38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4.74%,占4.90%;对美国出口350.18亿美元,同比增长44.65%,占4.46%。

俄罗斯小麦收成创新高,如今俄的粮食产量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俄罗斯的粮食产量可以占到全球的10%左右,小麦的产量甚至可以占到60%以上。

对于俄罗斯来说,俄罗斯的主要出口商品不仅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同时也包括各种农作物。虽然俄罗斯的很多地方的气候并不适合人类居住,但因为大片黑土地本身就是肥沃的土壤,所以俄罗斯的农业相对比较发达,俄罗斯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粮食主要出口国。

俄罗斯的小麦收成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小麦丰收的季节里,俄罗斯的小麦收成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丰收季的俄罗斯的小麦产量至少可以达到7,000万吨以上。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数字,在此之前,俄罗斯就已经是世界前三的粮食生产国了。在小麦丰收以后,这个数据可能会攀升到全球第二,甚至全球第一。

俄罗斯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全球的10%左右。

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虽然俄罗斯的人口所占全球人口的比重并不高,但俄罗斯的粮食产量竟然达到了全球的10%左右。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全球粮食的主要出口国,他们的粮食也主要是向欧洲出口为主。因为俄罗斯的天然气已经开始以卢布结算,所以很多人也猜测俄罗斯的小麦可能也会以这种方式卖向欧洲。

俄罗斯也需要考虑粮食出口的问题。

小麦丰收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对于俄罗斯来讲,俄罗斯始终最担心的并不是小麦以及其他农作物的生长问题,反而是销路问题。在欧洲国家对俄罗斯提出经济制裁之后,俄罗斯需要进一步打开小麦出口的销售渠道,所以俄罗斯可能会主动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主动低价销售小麦,这个行为也会进一步帮助俄罗斯创收。

【汽车人】1-2月中国整车出口增长,俄罗斯居首


中国整车出口,依靠新能源打开了局面。


文 /《汽车人》孟华


3月中旬,2月中国整车出口的整体数据已经出来;接近3月底,分区域的数据开始出炉。


数据来源有三个:中汽协、乘联会和中国海关总署。国内市场数据只是小有差异,前述三个来源的数据背离比较大。《汽车人》优先采用海关总署数据,其次是中汽协数据。


这样做也有弊端。即便不考虑海运在途因素,海关总署的数据只能反映批售,无法反映当地零售状况。而各个目标国零售情况不但滞后,且统计口径太过多元,数据可信度较差。如无特殊申明,以下均采用出口批售口径。


中国汽车出口地位看涨


至少从一二月份看,中国物贸整体数据虽然徘徊不前,但比国外媒体此前预测的“大滑坡”,有天壤之别。


今年1-2月,中国出口额3.5万亿元,同比增长0.9%;进口额2.68万亿元,同比下降2.9%;顺差8100亿元,同比增长16%。海关总署用了“平稳开局”的表述。


不过,前几大贸易伙伴当中,只有东盟在涨,第二到第四大伙伴,欧美日都在降,与这些地方出现了金融动荡、CPI上涨和需求被削弱有关。



出口亮点在机电,机电亮点在汽车。1-2月汽车出口额968亿元,同比增长79%,是工业品之下机电大类当中增长最快的。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1-2月汽车出口63万辆,其中乘用车52.2万辆,同比增长57.7%;新能源车出口1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占据95%),同比增长62.8%。显然,金额增速比数量增速快,反映了单价在提升。



如果将统计数据拉到两年的尺度,2021年全年平均出口均价1.6万美元,到今年就涨到2.1万美元,似乎说明“中国制造”的品牌认可度更高了,其实也是新能源车占比跃升带来的结果。


同是在2021年,连续5年的百万级平台期终于开始突破,出口达到200万辆。此后一年一个新台阶,去年达到34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112万辆。今年很多人都看到400万辆以上。这些数据也和均价一样,指向同一个结论,即中国整车出口,依靠新能源打开了局面。


新能源带动的汽车产业升级,产业能力终于开始向全球范围溢出。


去年第四季度,出口动能已经衰弱,背景是美国连续加息导致的需求趋缓。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两会期间说:“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在上升,叠加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的影响,都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负面冲击。今年要稳规模、优结构,先把规模基本盘保住。”


汽车产业作为高价值出口大类,有助于稳定住今年的出口局面。在出口这盘棋里面,汽车从未如此重要过,它的大体量优势和高速增长,加重了在出口大盘当中的分量。



而汽车走出独立行情,保持了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的增长惯性。由于去年三四月份的低基数(上海疫情),今年3月增长率大概率超过80%,4月份更将翻番。但再往后,可能会有“季节性”调整,直到迎来夏季(7月、8月)的小高峰。


俄罗斯向中企打开大门


不过,出口目的地榜单的轮换速度很快,让汽车出口又带有“小体量”特征。这明明和现实不符。


《汽车人》先给结论:快速变化的政治气候、两难的金融政策,以及美国推动近岸制造的产业政策,让中国出口目的地轮换速度加快。但是不是一直就这么“轮”下去,需要具体分析一下。


2022年,前10大出口目的国依次为墨西哥、沙特、智利、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菲律宾、俄罗斯、马来西亚、阿联酋。


而2023年1-2月,前10大出口目的国依次为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沙特、澳大利亚、英国、泰国、西班牙、阿联酋、菲律宾,且前9名都在2万辆以上。


其中,俄罗斯一跃成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销量达到7.93万辆,同比增速171%,是唯一跨过6万辆的目的国。


在其它国家退出俄罗斯市场之际,中企迅速占据俄40%乘用车市场。而且,牵引车、重卡等商用车对俄出口增速都在3位数。这是今年的特色,详细一点的分析,见《汽车人》的《俄罗斯汽车市场这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俄罗斯就成为中系汽车最大出口目的国。但俄罗斯采取的做法是加税和在本地化使绊子,中企在俄业务陷入低潮五六年(也有经济危机的背景)。


而2023年的轮回上位,背景已经大不相同。俄罗斯没有其它选择,预计今年余下的时间和未来两三年内,俄将成为与中国联系最为密切的汽车市场,甚至承接了更多来自中国的供应链延伸。这一趋势,将持续到俄与西方和解,以十年计。


白俄罗斯(145%)、哈萨克斯坦(290%)虽然出口没有达到1万辆,但可以将其视为俄罗斯市场的延伸,因此水涨船高是应有之义。


哈萨克斯坦本来受到土耳其的影响比较大,俄对其影响式微。但因去年首都阿斯塔纳的骚乱事件,由俄牵头集安组织迅速平乱,哈萨克斯坦现在处于微妙的摇摆状态。这一特征看来也延续到汽车市场上,被中企拿了一轮顺风牌。


增长的两翼:中东和东盟


当然,同比相对增速最高的荷兰(1364%)和西班牙(1267%),都是4位数的增幅。即便是在去年的小基数基础上,这样的增长也令人瞠目。


两个月销量在1万辆以上,且增速比较大的还有墨西哥(82%)、澳大利亚(77%)、英国(40%)、阿联酋(108%)、泰国(81%)、南非(136%)。


降幅比较大的有智利(-60%)、马来西亚(-21%)、越南(-23%)。前两者是资源出口国,今年大宗商品开始走跌,让经济形势不大看好。而越南出口在于充当二道贩子(转口贸易),和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吃点中国的残羹剩饭。在欧美需求看跌的时候,越南先趴下,其进口也就随之走软。


从中可以看出,中东和东盟国家,整体上增长比较多。后者是由于政治上互相靠拢,中国经济力量伴随伸展,而东盟则由于RCEP的签署带来的红利。


这些利好都不是短期因素,因此可以预料,以后这些国家进口中国汽车,还要看涨。



而非洲(除南非外)和孟加拉、印度等国家,出口态势改善不大,都是廉价车为主,而且增长乏力。其中埃及曾一度被看好,现在看其经济形势不好(有美国加息的功劳),估计一时半会改善不了。


这里面,乘用车仍然以1-1.5升排量的中低端为主,这是中企的性价比传统优势。上汽是传统优势玩家,背靠上海给了它很大优势。不过,上海整车出口占全国的23%,特斯拉有不小的功劳。


新能源在东南亚增长


新能源车出口则发生了新情况,开拓了新领地,带动了新效应,值得专门提一下。


新能源车的主要目标市场有两个:欧洲和东盟,其中后者增长主要围绕泰国和印尼。


今年1-2月,新能源车出口目的国排序是这样的:泰国、法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印度、巴西、英国。而2月份,泰国在新能源车进口上异军突起,居然拿了头号位置(俄罗斯因为地理位置,仍以燃油车为主)。


泰国市场上,比亚迪、哪吒、上汽和长城,月销新能源车都在千辆以上。而其余国家市场的月销总量,不过千把辆。上汽在几乎所有目标市场上,都有布局。



如果面对全球市场,特斯拉、上汽、比亚迪是新能源出口三强。而对于东南亚来说,比亚迪、哪吒、吉利、长城,都在部署资源,未来销量将继续看涨。


泰国之所以在2023年突出,恐怕是因为2022年晚些时候,以上中企在泰国部署的渠道,已经就位。而且,长城已经部署了燃油车产能,吉利、比亚迪都宣称要在泰国部署新能源产能。


泰国未来在东盟内的汽车头号出口地位,仍将继续强化。其政策、物流、人员素质、基础设施,共同造就了这一点,从燃油车一直延续到新能源车。越南也很努力,但距离追上还远。



特斯拉在德国的产能号称要提升到年产100万辆以上,虽然不一定能达到,但特斯拉上海对欧洲的出口,可能很早就触碰到天花板。特斯拉也会将重点放在中东和东南亚。但对于东南亚(除了新加坡、文莱等小国)来说,特斯拉产品最低也超过25万元人民币(中国是特斯拉销售价格最低的市场),还是太贵。


10万-15万元的新能源车,是东南亚的主力车型。而且,纯电销量是混动的4倍以上,这与国内市场的逻辑有所不同。


新能源进入发达国家的逻辑


目前在欧洲部署比较早的上汽,早就吃到了先发者红利。相对积极的还有比亚迪和吉利(主要靠极星和沃尔沃),其它厂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欧洲市场的特点,如果是汽车产业传统强国,诸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本土品牌仍旧占优。比如在德国,特斯拉相比大众汽车的新能源业绩,相差很远。


对于“外来户”而言,感觉这些国家的本土品牌抵抗力很强,这与市场消费者的认知惯性有关。想打破这一点,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政策也起到一定作用,法国的新能源补贴,外来户就很难拿到。



而比利时、瑞典、西班牙、挪威这些国家,本土要么给“三强”做产业配套,要么和汽车产业没什么瓜葛,进入比较容易。但市场太小,容纳营销资源的上限很低,更别提本地化产能。英国本地产能没落,也和上述小国逐渐走到一起。即进入相对容易,扩张上量不容易。


日本市场仍然很特殊,比亚迪在那里遭遇挫折,2月份只卖了56辆乘用车。这与其渠道资源已经部署到位不相称。除了“六价铬”的问题(《比亚迪日本的“六价铬”风波,可能变成大麻烦吗?》),个中原因不难猜测。


不光是日本,在澳洲、欧洲,比亚迪的进入势头,都没有此前想象的顺利。有比亚迪这个例子放在前面,其它中国厂商,可能悄然打消了近期在欧洲部署本地化产能的想法。



总体而言,新能源车占据出口总量仍将为1/3左右,但其增速较大,量能将决定今年汽车出口的上攻势头,到底走到什么地步。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车对均价、品牌声望带动能力较强,也更容易进入新市场,因此成为向新市场出口的“攻城锤”。中国车企必须在出口中更多利用新能源的力量。【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我国前8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速达到了10.1%,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首先是进出口较快增长,外贸结构有所改善。进出口总额61986亿元,同比增长21.8%,上年全年下降0.9%。其中,出口33268亿元,增长14.8%;进口28718亿元,增长31.1%。进出口平衡,顺差4549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高。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3.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2%,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是主要出口力量。

其次是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呈快速上涨趋势,有一组数据可供参考。国际原油、铁矿石价格快速上涨。海关进出口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均价为2888.5元/吨,同比上涨20.5%。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阶段性推高企业生产成本,但输入性通胀风险总体可控。

再者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亿元,增长10.6%。基础设施投资84748亿元,同比增长19.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快于全部投资11.7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6%。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396207亿元,增速比1-7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

要知道的是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5月份进出口同比和环比增速回升,分别增长9.6%和9.2%。中国出口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进口7.1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1.84万亿元,增长47.6%。在外贸发展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的情况下,外贸进出口实现稳定增长。特别是5月份长三角地区环比增长近20%,进出口回暖明显。

全球小麦市场迎来巨震,俄小麦出口意外激增,供需格局正发生改变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在去年的粮食市场波动中,最受收藏的是玉米,一方面是玉米的需求激增,另一方面玉米的涨幅也最高。
但到了今年,粮食市场的注意力转到了小麦的身上。
原因一是当前全球粮食供需格局偏紧,粮食危机风险加剧,小麦是绝对的口粮,因此备受收藏。
原因二是俄乌冲突爆发,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小麦。
因为俄乌两国均是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小麦出口位居全球第一,而乌克兰小麦出口也排在全球前五,两国加在一起的小麦出口量占到了全球出口量的近1/3。
因此,冲突一起,小麦何去何从备受收藏。
按照市场普遍预测,俄乌冲突爆发后,俄乌小麦出口必然受到影响而下降,这意味着以往依赖于两国小麦出口的国家将不得不寻求其他进口途径,而这很可能将改变全球小麦的供需格局。
不过,照目前来看,全球小麦的走势并非全部按预测走向,主要发生了几大变化:
一、俄罗斯小麦出口激增
按照普遍的预测,俄乌因为地缘政治冲突,小麦出口将大幅下降。
事实上,乌克兰确实早在之前就宣布暂停了小麦出口,以优先保障国内需求,再加上冲突将影响部分春播,使得乌克兰的小麦及玉米的产量均预期有所下降,增加了小麦的供应紧张。
但是另一方面,俄罗斯却没有像预测的小麦出口下降,反而凭借着打折优势,小麦出口量激增。
相关数据显示,4月份俄罗斯小麦的出口量可能是去年同期的3倍,比过去5年的平均值高出了23%。
这的确令市场意外。
首先,俄罗斯近些年大力发展小麦种植产业,并且成为了全球小麦出口最多的国家。
2021-2022年度,俄罗斯的小麦期末库存预估将达到1300万吨,创11年新高。
另一方面,2022-2023年度俄罗斯的小麦产量预期也被调高至8740万吨,远高于2021年的7600万吨。
产量及库存的双双走高,意味着俄罗斯的小麦供应十分充足。
其次,俄罗斯虽然受到一系列制裁,使得出口受到了影响,但是在当前全球粮食市场供需紧张、粮价不断上涨的格局下,俄罗斯打折出售小麦成为了巨大优势。
截至4月下旬,美国硬红冬小麦报价为540美元/吨,软红冬小麦报价为444美元/吨,阿根廷小麦报价为439美元/吨,法国小麦报价为442美元/吨,而俄罗斯小麦的报价则为370美元/吨,价格优势成为俄罗斯小麦的一大利器。
二、印度小麦出口强劲
另一方面,作为小麦生产大国之一的印度,近期加大了小麦的出口力度,多国也开始抢购印度小麦。
例如孟加拉、韩国、斯里兰卡、埃及等均抢购了印度小麦。
截至3月底,印度出口的小麦数量已达785万吨。
印度小麦出口强劲主要有3方面原因:
一是一些原来依赖于俄乌粮食出口的国家受种种原因影响,暂时中断了购买,转而寻找其他小麦来源,这时印度小麦便成为选择。
二是相比欧洲小麦,印度小麦在价格上也有明显优势。
以埃及为例,虽然印度小麦运往埃及需要花费更高的运费,但是算下来仍然比欧洲小麦便宜很多。
三是印度是全球粮食生产大国之一,其大米和小麦的产量均位居全球第二。
截至4月,印度大米和小麦的库存量约达到7600万吨,其中2100万吨用于战备储备。
同时,印度也是粮食出口大国。
但印度的主要出口粮食是大米,2021年,印度大米出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2140万吨,同比增加了46%,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由于真菌病和过度使用杀虫剂等问题,印度的小麦出口一直不高,在全球小麦的出口占比中还不到1%。
但是由于俄乌冲突,使得全球小麦供给格局发生改变,于是印度计划扩大小麦出口,来抢占市场空缺。
不过,由于之前的出口占比太低,所以即便想提高这个时间不会太快,而且约2亿人印度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
三、巴西欲扩大玉米和小麦种植
当前全球粮食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且全球粮食供需紧缺越来越凸显,多国也因此改变本国的种植策略,其中就包括巴西。
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局的报告显示,巴西计划在2022-2023年度扩大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其中小麦种植面积将增加到340万公顷,产量将提升至900万吨;而玉米面积预计将扩大100万公顷,产量估计为2250万吨。
而在4月26日的国际农业技术展览会上,巴西也表示,每年可以生产2300万吨小麦,并且将设定计划达到这一目标。
不过,巴西目前小麦产量并不高,2021年小麦产量仅为770万吨,因此距离2300万吨的这一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这也意味着,这个目标很难在短期内达到。
四、美国小麦长势偏弱
虽然全球小麦价格承压上涨,但是美国小麦的出口却并不强劲。
主要原因是价高,受全球通胀影响,很多商品“涨”声一片,自然使各国财政承压,而美国小麦价格依然高企,再加上美联储连续加息的预期使得美元汇率走高,因此令小麦买家们对美国小麦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美国小麦长势不容乐观。
根据4月份的评级来看,美国冬小麦的优良率为30%,远低于去年同期的53%,处于近20多年来的最差水平。
而气象预报显示,美国干旱的天气仍将持续,约有69%的冬小麦位于干旱地区,再加上不断上涨的化肥价格,使小麦承压,加剧了全球小麦市场的波动。
【结语】
因此综合来看,全球小麦的供需格局变化并非是“量”的波动,而主要是进出口结构的改变。
根据美国农业部4月份发布的全球供需报告来看,各主产国纷纷调高了小麦的产量,使得全球小麦产量整体有所增加,这也意味着供给增加。
但是受运输及流通以及成本影响,价格有大幅抬升。
因此,我们仍然延续之前的判断,即全球小麦价格高位震荡,并且后续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相关文章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5 月中旬生猪

    猪价下跌是什么原因?肉价高企严重抑制了市场猪肉消费的增长。虽然已经临近年关,基层消费者猪肉用量加大,但是由于当前猪肉价格过高,消费者对于猪肉购买也谨慎了不少。规模化养猪

    2024-02-08
  • 美国 3 月 PPI 环比下降 0.5%,同比
    美国 3 月 PPI 环比下降 0.5%,同比

    美国消费ppi涨对美元有什么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影响,现在凯福德金业在这就详细介绍一下(更多相关知识和资讯信息也可在我们官网了解) 1、国内生产总值GDP 通常GDP越高,意昧着

    2024-02-07
  • 8 月 22 日 2023 文化和旅游夜间经

    2023年七月广西怎么玩?有哪些玩的?一、多彩七月, “节里节气”“四季皆聚庆,无月不过节”,广西人用节日记录和传承千百年来的智慧与哲学、民族的文化。1、贵港•2023荷花文化旅游

    2024-02-07
  • 乌克兰副经济部长称乌克兰取消了糖
    乌克兰副经济部长称乌克兰取消了糖

    乌克兰和俄罗斯即将达成协议,结束对粮食出口的封锁,这一现象说明什么?据外国媒体报道,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即将达成协议,结束对粮食出口的封锁和有关谷物出口限制,这一现象就表明了

    2024-02-07
  • 专家称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正由示范推
    专家称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正由示范推

    我国为什么提出智能制造战略?我国提出智能制造战略是为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原因如下: 1. 制造业的地位重要。制造业是

    2024-02-06
  • 美联储最新研究称降息可能会推迟至
    美联储最新研究称降息可能会推迟至

    美媒:美联储激进升息加剧衰退风险,目前当地经济形势如何?这个情况其实很难说,因为美联储需要通过加息的方式来遏制通货膨胀,但这个方式也会导致当地的失业率增加,同时也会加剧美国

    2024-02-06
  • 如果美国经济硬着陆,会对中国人造成
    如果美国经济硬着陆,会对中国人造成

    经济硬着陆的后果预想硬着陆的危害:我预想在硬着陆时,出于本能都会双脚先落地。那么硬着陆后首先受伤的是双脚“股市崩盘”“楼市跳水”,这样贷款买房的、和投资股市的群体就会

    2024-02-06
  • 疫情三年过去 全面解封已过半年 大
    疫情三年过去 全面解封已过半年 大

    全面解封后,上海重拾烟火气,当地人们现在的生活完全恢复正常了吗?没有完全恢复正常。虽然现在已经全面解封重拾烟火气,但现在上海人的生活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因为现在的

    2024-02-06
  • 为什么刚发布《振兴民营经济31条》
    为什么刚发布《振兴民营经济31条》

    A股行情是不是股灾啊?超3300家个股下跌,A股怎么了?A股是不是股灾行情?相信很多股民投资者们都想问,也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根据A股实际行情来看,A股并不是股灾,而是一个严重失真行情,纯

    2024-02-06
  • 德国财长表示,全球经济正在走向新常
    德国财长表示,全球经济正在走向新常

    外国专家:全球经济正走向衰退,这种糟糕情况会持续多久?这个情况可能会持续一年左右,也可能会持续10年时间。如果是以乐观的角度来看待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的话,有些专家认为全球经济

    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