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三家单位入选全国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这起到了什么示范作用?
实现了对土地权利的共享创造性回答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
农业部于2017年9月19日上午在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为发布会的主要内容:  介绍《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张红宇: 按照中央的要求,我们着力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经营制度改革入手,一方面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着眼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实现服务集中型规模经营,来解决“怎么种好地”的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打如何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有效化解这些问题和新挑战,保障农业健康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有什么作用?
现代农业示范园功能不同于工业园区,除了投资业主本身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科技创新、机制创新、示范辐射、服务农民等多种社会功能。因此,农业科技园区具有3大功能:社会公益性功能、企业盈利性功能和生态环保性功能。 社会功能 1、展示示范功能 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最先进的农业管理手段、最具活力的农业经营方式。 (1)新技术和新成果的示范 引进、示范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以及计算机管理与信息技术等,进行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并通过展示、示范、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等手段,带动周边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什么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一是健全规范管理制度。配合有关部门修改完善农民合作社登记管理规定,推动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及其分支机构纳入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的统一框架,研究起草农民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引导农民合作社依法规范发展。从建立健全源头治理的规范运行机制、畅通便利的市场退出机制、提升发展的指导服务机制等方面,建立起“空壳社”常态化治理的长效机制。修订家庭农场统计调查制度,健全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管理制度。
二是强化试点示范引领。扎实开展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持续扩大试点范围,全国406个试点县的农民合作社成员总数、成员出资总额等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营异常率低1.5个百分点,县域农民合作社发展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引导农民合作社兴办公司,探索整合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条、创新运营机制的路径方法。开展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新评定1836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县级及以上示范社达16.8万家、示范家庭农场超过11万个。择优推介近百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模式和机制。
三是深化社企对接合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开展惠农优惠季、放心农资入社、主体品牌上榜等活动,对接服务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邮政惠农合作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中化MAP在全国534个县合作落地。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速发展,从服务需求方成长为产业合伙人,承建近一半的邮政农品生产基地,超过23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挂牌成立中化乡村服务站。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良好吗?
国家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量涌现,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2016年末,全国规模农业经营户398万户;农业经营单位204万个,其中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1万家。新型经营主体数量的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16年耕地规模化(南方省份50亩以上、北方省份100亩以上)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
与小农户分散经营相比,适度规模经营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对稳定农业生产、农产品供应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