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4 月末香港外汇基金境外资产总额达 3.56 万亿港元,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身边朋友都买了香港保险,港险真的很值得买吗?
首先,香港保险赔付的是港币。然而港币汇率是跟美元挂钩的。近年来美国政府普遍以印钱解决疫情和其他社会矛盾,以往还算稳定的通胀率变得不可控。过去一年多以来,美元实质性贬值已经有20%+(计算购买力的话)。港币也有同等的贬值幅度。香港物价也有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每一个买了香港保险的人,你们所能够得到的赔付金额,刚刚在过去一年里缩水了20%。所以购买还是需要谨慎一点,美元与人名币的汇率不会一直保持稳定,会有一定的风险。
拓展资料:
近年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开始成为的话题。为什么许多人就青睐于跑去香港买保险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到底有何不同:香港保险及内地保险大pk!
1.投保币种不一样
内地保险投保以人民币为主,而在香港人民币、港币、美元可以自由兑换。很多保单都是以港币或美元计价的,所以很多高净值的人群会选择理财型保险,作为美元资产配置的首选。
2.健康告知不一样
不管是内地保险还是香港保险,发生拒赔最多的原因是没有做好如实告知。
内地保险遵循有限告知,即健康问卷里问到什么就如实回答,没问到的就不用管。
香港保险遵循无限告知,又叫客观告知义务,即保险公司认为可能影响承保的重要事实客户都必须告诉。何为重要事实?解释权在保险公司,且不管客户实际上知不知道这些事实,都推定客户知道。无限告知对于非健康客户、对保险不太懂的客户来说,是比较不利的。
3.理赔标准不一样
内地保险的重疾险,前25重高发重疾是由保险行业协会与医师协会统一制定,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都要以此为标准。
而香港保险的重大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都是自己制定,少数病种相对内地保险的赔付条件更宽松。比较典型的就是良性脑肿瘤、脑中风。
除此之外,香港与内地相比,无论是法律、医疗还是金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选择了香港保险,就是处于另外一个法律环境下,签订了一份金融产品合同,所以在购买前需要慎重考虑。
但近年来,随着内地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产品出现,甚至性价比更高与香港保险。
境外资金回流需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都有相关的规定细则,这里只作简单描述: 1、额度限制,每年不能超过等值5万美金额度。 2、国际汇入申报,境内个人,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如账号户名一致且资金性质不属于贸易及经营投资性外汇,可直接入账。 等值5000美元以上(不含),需办理申报。 3、大额交易,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万元以上(含5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 4、如果汇入理由是工资酬劳,每年汇入超过等值6万元人民币的话,有被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可能。香港金管局出手买入逾132亿港元释放啥信号?
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捍卫港元汇率和香港连续汇率制度。
据路透报道,4月16日下午,因港元兑美元再度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买入35.87亿港元,这是香港金管局第五次为银行体系注资。从4月12日起香港金管局在市场买入港元以维持联系汇率稳定,斥资132.51亿港元。
经金管局这次买进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在4月18日将减少至1665.13亿港元。
港元为何走弱?港元与美元利息差
4月12日晚间,在港元兑美元跌至7.85后,香港金管局入市,向市场买入8.16亿港元,这是2005年金管局设立双边兑换保证以来的首次操作。4月13日凌晨,金管局再度出手买入24.42亿港元,然而,港元兑美元在4月13日晚间再度触及7.85的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为维护联系汇率制度买入30.38亿港元,4月14日凌晨,金管局再度买入33.68亿港元。
加上4月16日下午这一次买入35.87亿港元,香港金管局五天内五次出手,合计买入132.51亿港元。
实际上,港元对美元走弱已维持一段时间。
美联储自2015年12月开始已加息6次,但港元利息未跟随上调,令港元利息越来越低于美元利息,香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Hibor)和美国借贷成本——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之差逐渐拉大,投资者趁机把港元兑换成美元赚取利息差,令港元汇价下跌。
光大证券指出,虽然美联储正处于加息通道,但欧日央行政策依旧宽松,因而香港市场当前尚有较高的基础货币结余,这是充裕资金的源头。投资者通过卖出港币买入收益更高的美元以获利,港币汇率因此而受到压制。
过往,香港金管局也曾出手入市,不过是在港元汇率强势、贴近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之时。
最近一次大规模出手是在2012年10月,因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QE3)释放的热钱持续流入香港,港元走强,香港金管局出手捍卫联系汇率制度。
金管局为何出手:实施了35年的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金管局出手的背后,是已经实行了35年的联系汇率制度的要求。
香港目前实施的联系汇率制度开始实施于1983年,2005年推出优化措施,将“弱方兑换保证”由7.8调至7.85,该制度将港元兑美元的汇价定在7.8港元兑1美元,但汇价可在7.75至7.85港元之间浮动。如果汇价升至7.75港元,即反映港元需求增加,同时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便需要卖出港元买入美元以维持港元汇率,反之亦然。
今年3月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曾撰文将香港金管局比作金漆招牌的“超级找换店”。
虽然市场不时有针对联系汇率制度的讨论,但香港特区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都力挺这一汇率制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次就香港经济及金融状况发表的评估报告中提到,联系汇率制度是维持香港金融稳定的基石。
中国央行也在今年3月表示,非常尊重香港的政策选择,同时也尽自己的力量配合支持香港的汇率政策和制度选择。
港元汇率走低会冲击股市、楼市吗?
光大证券认为,港元汇率大幅走弱对港股更多的是短期流动性的扰动,并不会影响市场的中长期走势。 其中,由于Hibor和港元汇率双双走低,套息交易投资者加速平仓的行为可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扰动。而金管局的干预行动可能对香港的资金面带来更大的压力,市场有可能会出现2017年末时由于资金面趋紧而出现调整的情况。
新华社援引星展银行(香港)高级投资策略师李振豪的话报道称,对普通市民而言,股市方面,恒生指数与港元的相关系数年初至今只有约19%,可以说关系不大,且港股基本面乐观。若港元利息最终上升,房地产受影响机会较大,因租金回报率目前只有约2%,若利息支出上升,将令房地产投资的吸引力下降。
香港金管局有能力应对弱势港元吗?
陈德霖在香港金管局首次入市时曾表示,金管局有足够能力维持港元汇价的稳定和应付资金大规模流动的情况,市场毋须担心。
截至3月末,香港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430亿美元,虽然较2月末的4435亿美元小幅减少,但仍是历史第三高。金管局拥有足够的港币来维持联系汇率制度,对市场进行干预。
自2009年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有大约1300亿美元流入香港,经银行和金管局兑换成港元。陈德霖称,金管局收到这笔相等于1万亿港元的资金,没有花掉一分一毫,全数放入外汇基金的“支持组合”内。这个组合主要投放在高流动性和信贷质素良好的美元资产,例如美国国库券,能够迅速变现成美元,金管局可以发挥“超级找换店”的功能,随时能应付极端情况下的大额资金兑换和流走。
同时,香港银行业已经在出手了。
4月12日中银香港率先宣布全面上调港元定期存款年利率至高达1.5%,升幅为25个点。
港媒援引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话报道称,港汇持续走弱,金管局出手“一如所料”,在美国两年多来加息6次后,港元与美元息差明显拉大,吸引套利交易使港元流向美元,最终会令部分资金流出香港,为港息正常化提供条件,他“非常有信心香港能够应付极端情况下资金大量流走引发的挑战”。
为什么北向资金再汇率低购买
北向资金再汇率低购买原因如下:北向资金的净流向表现,具有一定的先知先觉影响。纵观历年来A股市场的阶段性顶底位置,当北向资金出现了持续大额净流向的时候,往往有提前预判市场顶底的迹象。 简单来说,如果市场出现了连续大幅下跌的走势,且基本上跌至相对低位时,在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的背景下,很可能预示着市场已经步入阶段性的底部,距离行情的反转已经非常接近了。反之,如果市场出现连续大幅拉升的走势,且已经基本上步入阶段性的高位,在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出的影响下,市场有可能会确立阶段性顶部的迹象。 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近年来北向资金的净流向表现,与汇率波动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动性。在前期汇率大幅走弱的背景下,北向资金什么是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属于免责市场产品,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
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这种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
对冲本是一种旨在降低风险的行为或策略。但在几十年的演变中,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单纯风险对冲的内涵,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拓展资料
对冲基金的特点
投资活动复杂:各类金融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等逐渐成为对冲基金的主要操作工具。这些衍生产品本为对冲风险而设计,但因其低成本、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成为许多现代对冲基金进行投机行为的得力工具。
投资效应具有高杠杆性:典型的对冲基金往往利用银行信用,以极高的杠杆借贷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础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投资资金,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获取回报的目的。
对冲基金的证券资产的高流动性,使得对冲基金可以利用基金资产方便地进行抵押贷款。
筹资方式属于私募性:对冲基金的组织结构一般是合伙人制。基金投资者以资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不参与投资活动;基金管理者以资金和技能入伙,负责基金的投资决策。
由于对冲基金的高风险性和复杂的投资机理,许多西方国家都禁止其向公众公开招募资金,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操作隐秘且灵活:对冲基金可利用一切可操作的金融工具和组合,最大限度地使用信贷资金,以牟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的超额回报。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对冲基金(Hedge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