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GDP第四的地位是在吃老本吗?
弱日元、“日本病”日媒开年惊人预测:日本GDP今年或被德国超越,跌至世界第四
据日本《产经新闻》23日报道,由于近期日元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日本GDP增长萎缩,再加上被称为“日本病”的低增长影响了经济,日本GDP可能在今年被德国赶超,跌至第四位。
目前,日本名义GDP排在美国、中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专家同时警告称,如果日本不采取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最迟也会在五年内被德国赶超。
这一惊人预测发布前,日本内阁府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8个成员国的排名中,日本的人均GDP已经下降1位至第20位。
日元的持续贬值,是以美元计价日本GDP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市场数据看,日元兑美元可能在去年10月就已经见底。分析师在发送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指出,日元或被长期低估,今年日元兑美元或稳定走强。
日本名义GDP最早今年或被德国赶超
据《产经新闻》报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预测数据,到2023年日本的名义GDP为4.3006万亿美元,而德国为4.311万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968年,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日本的名义GDP超过西德,位列全球第二,排名仅次于美国。到2010年,日本被崛起的中国超越,降至全球第三,同时丢掉维持了近40年之久的亚洲第一的宝座。
IMF同时预测,即使日本在2023至2027年能勉强避免被赶超,但到2023年日德两国GPD差距将缩小至6.7%左右。
《产经新闻》报道截图
而根据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熊野英夫的计算,如果今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年均贬值至1美元兑137.06日元,那么日本便会被德国赶超。
熊野英夫分析指出,影响日本和德国名义GDP的主要因素是日元的持续贬值和日德两国通胀的差异。
首先,日本央行2013年施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日元贬值虽然提振了日本出口商的表现,但以美元计价,日本的经济规模却缩小了。
另一方面,德国的通胀趋势也异常强劲。而在日本,低收入、低物价、低利率和低增长的“四低”经济学奇观却持续存在多年。
数据显示,德国2022年的年均通胀率为8.7%,而据Statista统计,日本同年的平均通胀率为1.9%。此外,从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来看,德国比日本高出60%。
熊野英夫表示:“如果我们没有危机感,那就真的很糟糕了。为了避免被德国赶超,我们需要将政策资源集中在提高增长战略的生产力上。”
人均名义GDP已被法国超越
《产经新闻》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日本人均收入增长乏力,个人消费的低迷正在拉低经济整体增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日本内阁府日前发布的国民经济计算年度推算显示,从成为富裕程度大致标准的人均名义GDP来看,日本2021年为39803美元,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8个成员国中排在第20位,被法国超越。
这是日本自2018年以来、时隔3年再次降至第20位。2020年日本排在第19位,为39984美元。法国居第20位,此次发生逆转。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上周三,日本央行还下调了对截至3月31日本财年的GDP增长预期,将预期从2022年10月份的2%小幅下调至1.9%,同时将通胀预期从2.9%上调至3%。与此同时,日本央行还将下一财年的GDP增长预期从1.9%下调至1.7%,并将下一财年通胀预期从1.6%上调至1.8%。
此外,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目前日本人口虽然比德国多出近4000万,但仍面临着出生率下降的巨大挑战。上月2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警告称,由于出生率迅速下降,日本正处于社会功能丧失的“边缘”,并承诺将把育儿政策作为今年最紧迫的议程。
岸田文雄发表上述警告之前,日本政府当月早些时候发布的一项预估显示,日本2022年的出生人口可能将首次跌破80万。岸田文雄称,旨在促进儿童养育的政策是“对未来最有效的投资”,他誓言要“创建一个以儿童为本的经济和社会”,以扭转阻碍日本长期生产力增长的出生率下降的趋势。
弱日元周期结束?分析师纷纷看涨日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3月,美联储开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尽管其他多数央行纷纷跟进加息,但日本央行却“独树一帜”,坚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继续购买日本国债,这直接导致美元兑日元持续走高,并在2022年10月21日盘中创下151.9395的历史新高。
日元的持续贬值,也是上文提及的以美元计价日本GDP持续萎缩的主要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英为财情
上月20日,坚持宽松政策的“孤勇者”日本央行终于妥协,当日宣布将其收益率目标从±0.25%上调至±0.5%左右,但同时又将2023年1~3月日本国债购买规模提高至每月9万亿日元。这个类似于“加息”的政策在当日引发日元大幅上涨,日本股市大跌。一些分析师认为,日本央行20日的政策转向意味着,其政策重心转移至保日元。
不过,在1月18日的议息会议上,日本央行“按兵不动”,不仅维持超宽松政策不变,还维持基准国债收益率目标区间不变。当天,日元应声跳水,美元/日元涨幅扩大至2%以上,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一度上破0.5%。但市场并不“死心”,分析师坚信日本央行的转向即将到来,也纷纷看涨日元。
摩根大通驻东京外汇策略师BenjaminShatil表示,市场认为日本央行最终将不得不屈服于压力,因此很难将日元的下跌解读为一种转折:“在某些方面,日本央行决定不做出任何改变,既不改变政策,也不改变前瞻性指引,这将使日本央行与市场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斗争。”
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全球市场研究主管DerekHalpenny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置评邮件中表示,日本央行的政策转变意义重大,随着日本央行开始走上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道路,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对其进一步政策调整的持续猜测。
“我们怀疑日本央行的政策调整是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压力,即岸田文雄希望摆脱日本央行在‘安倍经济学’下设计的政策框架,因为这可能会加强市场的猜测。我们此前曾提到过接替黑田东彦的首选人物,但如今又出现了另一个竞争者——前日本央行副行长山口弘伟,他曾在前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手下工作。山口弘伟最近公开主张加大日本央行政策的灵活性。我们预计日本央行收益率曲线控制的下一次调整将在新的行长上任后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即将到来的工资谈判,如果可以看到工资增长加速的迹象,这可能会促使日本央行采取行动。无论如何,尽管美元兑日元已经下跌超过10%,但日元仍然被低估,我们认为当前没有理由扭转日元走强的趋势,今年美元兑日元很可能会稳步走向120的水平。”DerekHalpenny补充道。
33个县GDP破千亿,人均GD是否已达到国家高收入水平?
先大胆猜测结论——2050年的世界,会主要变成三个梯队——以美国为首的第一梯队「超发达国家」;欧洲、日本、中国为第二梯队的「发达国家」;其余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梯队。
独角兽指的是市值达到十亿美元,没有上市的企业。从一八年的数据看来,整个世界的独角兽企业都聚集在中、美两个国家。剩下国家的独角兽企业,加起来都不到中国的一半。那么这个数据显示了什么呢?在最近十年来,中、美两个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相反欧洲和日本的整个社会死气沉沉,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吃老本」。
从数据来看,在以后的十年二十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点将集中在中国和美国。
具体的人均GDP数据,现在过早的推测并没有什么意义,按比例,或许是:
第一梯队:美国依靠科技创新持续保持增长——100000美元以上。
第二梯队:欧洲、日本一些国家以0%-1%的速度缓慢增长;中国赶上此梯队的末班车——50000-80000美元。
第三梯队:剩下的发展中国家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10000-20000美元。今天的中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赶上OLED、14nm 芯片的制作等重要技术。今后的科技堡垒越来越高,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想要突破这个堡垒,基本完全不可能。
每个梯度之间都会出现比较大的分层。中国的GDP规模是美国的1.5倍-2倍。
那么这样看来,恐怕还有「第四梯度」——非洲,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下。
按照联合国的预测,2050年,尼日利亚人口将增长至4亿,比美国还要多。埃塞俄比亚人口也要增长到两亿。非洲大概率会再次出现饥荒。
2050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大概是美国的一半。中美将会引领人类科技创新前沿,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欧洲、日本等国失去新的经济增长点,渐渐老化。非洲将会成为21世纪的动荡地区。
日本人均GDP是中国的4倍,为何日子却过的很拮据?
日本大部分商品都是以进口为主,加上高消费水平,导致这个国家的人均GDP虽然是中国的四倍但是生活还是很节省的。在没有到过日本生活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日本这个发达国家一定很多高楼大厦以及名车,可到这里旅游会发现,日本的居民生活都很节省,基本上看不到名贵跑车,居民基本上是走路或者乘坐交通工具为主,完全是超级节省的情况!
一、日本虽然人均收入很高,但由于当地的消费水平太高,导致居民有钱也不够花
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有着强大的经济收益以及旅游收入,导致当地人均收入确实是国内的4倍,但他们的生活却完全不见得奢侈。由于日本的国土比较少,其实很多的商品以及食物都是依靠进口为主,导致了这个平均工资很高的国家其实消费真的很高!就好像国人常见的西瓜,在日本简直是天价的水果,各种高消费导致他们工资再高也是难以活得奢侈。
二、现实中的日本人大多数都是收入无法等于支出,自然活得简单且节省
日本人虽然平均工资有2万多元,但每月需要支付的房租、贷款、饮食等费用其实早就超过了基本的工资。大多数日本人都是活得很节省的,外出靠着走路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只有生活比较好的人家才会有大品牌的小车;他们吃得简单住的简单,很少会看到奢侈生活的日本人,毕竟当地的消费真的很高!
日本人均收入虽然很高,但由于当地的消费也很高,居民生活自然会很节省。
印度GDP总量来到全球第五,和第三第四的日德还有哪些差距?
我认为印度和日本以及德国有个较大的差距。
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我们不能仅仅用经济总量来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对于印度来讲,印度的整体经济规模确实已经非常大了,但这并非意味着印度的经济发展能够达到相应的程度。对于印度来说,印度的很多产业依然是低端产业,而日本和德国的产业基本上都是高端产业,所以印度的经济发展和日本以及德国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差距甚至可以被放大到30年到50年左右。
印度和日本以及德国的差距非常大。
你可以尝试这样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跟这个国家的GDP总量有关,同时也跟这个国家的各种产业的类型已经规模有关。印度虽然已经达到了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程度,但因为印度的产业基本上都是低端产业,印度也在通过低端加工业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所以印度和日本以及德国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日本和德国会有相应的产业优势。
如果看一个产业链的话,日本和德国基本上在产业链的上游,相关业务同时也属于高精端的领域。但对于印度来讲,印度基本上是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这也意味着很多日本和德国的公司会选择在印度开设工厂,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对于印度来说,印度可以借这个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本土制造业,但如果印度不能在产业上有所突破的话,印度的发展一定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总的来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拿印度和另外两个国家做比较。特别是当这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比较大的时候,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看数量问题,更需要看质量问题。
日本经济世界排名第几?
第三。
据世界银行报告,2015年全球GDP总量达74万亿美元。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仍然为美国,占比24.32%;其次,是中国,GDP总量占比14.84%;排第三、第四的国家分别是是日本、德国,占比分别为5.91%、4.54%。
而从各大洲的排名看,当前亚洲正开始处于领先地位。该区域在图中以黄色表示,占全球GDP的33.84%。此外,北美GDP占比27.95%,欧洲则为21.37%。这三大洲占世界经济活动的约83%。
扩展资料
美国和中国是全球经济体中仅有的两个GDP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的国家。中国2014年GDP总量63.6万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首度超过10万亿元美元。
然而人均GDP排行榜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摩纳哥、卢森堡、列支敦士登等欧洲小国常年位居前列。
受人口基数大的影响,尽管中国和印度在GDP总量比较中排名靠前,然而就人均GDP而言,在统计的232个国家中,中国居于人均GDP第81位,印度排名148位。
中国澳门自2010年开始,居于世界人均GDP排行榜的前十名,并逐年上升。同时出现在总量和人均榜前列的有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可谓又大又强。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全球GDP总量达74万亿美元各国占比排行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