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联储货币政策声明预计利率将在 2023 年底达到 4.25%,这对相关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2022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你有买房的打算吗?
2022年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
其实对于需要买房的刚需人来说,不管是高价,还会低价,到了需要的时候不管时机你都得买,只不过你买房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好政策,实属运气,其实2022年就是一个买房好时机。
先来回忆一下2021楼市。
一、2021年的楼市动荡
2021年上半年楼市快速增长,到了下半年直接腰斩。
原因是由于疫情后货币环境较宽松,经营贷等各种投机投资资金流向楼市,叠加一线城市“学区房”热,全国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同步飞涨,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更为明显。
2021年大城市的楼房成交量并不理想,特别是二手房这块业务的保费量直接比腰斩还惨,一降再降,从2万套左右,直接降到1万套左右,甚至月成交量低于一万,更别说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成交了,个别区更是半年没一个。
当然做最主要的还是银行杠杆率太高,而超八成杠杆全部流入房地产行业,更可怕的是,购房需求的放缓迹象已经开始显现,一旦后期居民购房需求跟不上,资产价格在上涨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时,那么开发商和银行手中的杠杆就会雪崩式崩塌,必然会发生暴跌,仿佛气泡破灭,经济开始由繁荣转向衰退,人称“泡沫经济”(Foam Economy)。
这也是为什么二手房速冻,新房降温,房企资金无法回笼,房企债务危机立刻到来的原因,现金流枯竭,无法良性循环,某大就是例子。
住建部开始严控炒楼,哄抬价格,约谈炒房客、房企、银行,银行不得不踩急刹车了。
二、2022楼市将是平稳的一年
为什么这样说?
虽然出台了“限涨“政策,但是很多地方也推出“限跌”政策,以确保楼市的稳定,经过了2021的动荡,稳定持续性是必然的。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对2022楼市重磅定调,主要为两个方面:
第一,就是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确性和协调性。
第二,就是继续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住房的刚需,同时满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和手段,努力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以“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为首要目标,稳是重点,坚决有力处置个别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所引发的房地产项目逾期交付风险。
而且新年开始,也有一些政策,楼市政策、信贷环境无一释放出松动的信号,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降首付、降利率。
跌是很难再跌的了,这种平稳不涨,有政策的的时候不就是入手的好时机吗?
2022年首套买房新政策:
贷款买房首付规定: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首套房90㎡(含)以下的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90㎡以上的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首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为30%,使用商业贷款买房利率将会上浮。
契税规定:家庭首套房购房面积90平米及以下,契税为1%;购房面积90平米以上,契税为1.5%。
当然刚需的时候,不管是农村自建房房,还是城市里买房,不管是高价还是低价,该建还得建,该买还是得买。
百度百科-房地产泡沫
美联储:9月加息75个基点,系今年来第五次加息,将对相关市场有何影响?
我认为这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稳定性,不管是对于美股市场来说,还是对于其他国家的资本市场来讲,几乎所有的资本的价格都在进一步降低。
对于美联储来说,虽然美联储已经连续进行了5次加息操作,5次加息的总幅度也达到了300个基点,但这个行为并没有显著遏制通货膨胀。因为美国的通货膨胀本身比较复杂,通货膨胀的问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所以美联储将会进行更大幅度的加息操作,这也意味着市场对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普遍存在相应的影响,很多人也不看好全球资本市场的后续行情。
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
这是关于美国的通货膨胀以及美联储加息的新闻,在9月22号的时候,美联储决定把9月份的加息幅度提高到75个基点,这个幅度也是年内进行的第3次75个基点的加息操作。在这个操作的影响之下,美股行情的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了2%左右,很多个股的跌幅甚至已经达到了10%以上。
这个操作会影响到市场的稳定性。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资本市场非常担心美联储的加息会导致流动性缩减,这个情况也会导致很多资产的价格进一步贬值。特别是对于美股市场来讲,在美联储决定加息的时候,美股市场已经出现了30%左右的回调幅度。如果美联储没有缩小加息预期的话,很多人预测美股的回撤幅度可能会达到50%左右。
最后,因为市场普遍喜欢比较宽松的货币环境,美联储的加息行为正好是收紧货币环境,所以这个方式一定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相应的副作用,这也是美联储加息所必须面临的代价之一。
央行降息,会对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央行降息是积极的货币政策。\x0d\x0a影响:\x0d\x0a1、利息降低后,银行的存款会减少,贷款增加,从而刺激消费,从侧面增大内需,增加货币流通量,即减缓经济衰退。\x0d\x0a2、即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利率高低,会影响一国金融资产的吸引力.一国利率的上升,会使该国的金融资产对本国和外国的投资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从而导致资本内流,汇率升值.当然这里也要考虑一国利率与别国利率的相对差异。一国利率变化对汇率的影响还可通过贸易项目发生作用.\x0d\x0a3、当该国利率提高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消费的机会成本提高,导致消费需求下降,同时也意味资金利用成本上升,国内投资需求也下降,这样,国内有效需求总美联储将继续升息吗?加息可能会有哪些影响呢?
美联储将继续升息,加息的影响如下。
一、美联储将继续升息
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警告美联储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第二天白宫就给美联储增加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的底气。
白宫新闻秘书卡琳·让·皮埃尔说:“我们不想干预美联储的行动。我们的目标是继续降低通货膨胀,同时又不会牺牲过去18个月来国家取得的历史性的、改变人们生活的经济收益。”
卡琳·让·皮埃尔引用了上周的数据,称全美房价下跌,个人收入增加,这些都是积极的经济指标。
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年度会议上,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暗示,在通货膨胀被遏制之前,联邦储备委员会将继续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措施进行加息,虽然这样做会让消费者和公司感到痛苦。
二、加息的影响
联邦储备提高利率,它的银行储蓄会增加,市场上的美元将会自然地减少,从而推动美元的升值,从而间接地降低了全球的出口额和销售额。这将会导致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其他货币在货币市场的短期内贬值,这将会直接导致各国的资金流出。
不仅如此,随着美元的升值,那么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便会下跌,比如原油的价格也会下降,这就会让美在全球范围内购买更多的石油和其他资源,从而对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元的国家造成致命的打击。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大幅提高利率推动了美元指数的上涨,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该指数已经达到了20年的最高水平。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等非美国货币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持续下跌到了今年的低点。
美联储加息a股会怎样
美联储提高利率。
9月21日,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00%-3.25%。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创下美联储40多年来最快加息纪录。
公募普遍认为本次会议结果符合市场预期,消息公布后市场一度上涨。但鲍威尔随后关于经济软着陆的不确定性声明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发布会后市场大幅下跌。就美股而言,在经济下行、政策艰难的背景下,仍然不具备深度的安全缓冲,短期波动在所难免。
就a股而言,美联储加息短期内可能对增长风格产生负面影响,但经济触底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市场中期前景相对乐观。
加息预测相对充分
衰退预期引发市场担忧
在6月、7月和9月连续三次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加息75BP,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推高至3-3.25%。美联储9月份再次加息7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Powell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抗通胀仍需继续加息,削弱了软着陆的可能性,引发市场对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缩的担忧,美股暴跌。
国泰基金介绍,北京时间今日凌晨,美联储召开9月FOMC会议,一致投票决定将基准利率上调75bp至3.00-3.25%,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的点阵显示,22年末利率中枢达到4.4%。会议结果公布后,美股涨幅一度转涨。从紧缩预期来看,市场定价相对充足。
与此同时,国泰基金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尔在记者会上的态度偏鹰,削弱了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引发市场悲观情绪。发布会后,市场急转直下,反映衰退预期的倒挂2年/10年期利差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具体来说,道琼斯指数、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P 500收盘分别下跌1.7%、1.8%、1.7%,VIX恐慌指数剧烈波动,收于27.99,为7月以来最高;美元指数升至111上方;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3bp至3.52%,但2年期/10年期国债利差扩大至52.3bp,3月期/10年期国债利差小幅收窄至23.3bp;COMEX黄金期货上涨0.2%,至1679.1美元。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本次会议前,美股连续下跌,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双双上涨,表明市场已基本充分消化75BP的加息预期。会议期间,各类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美债利率一度飙升至10年来的3.6%以上。会后“一定时间会放缓加息步伐”的表态被解读为鸽派信号,收益率再次降至3.5%左右。美股会议期间一度大涨,但声明中其他增量信息有限。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发表讲话后,美国三大股指再次掉头向下。
摩根士丹利基金也指出,8月美国CPI同比增长8.25%,高于预期,而核心CPI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结合前期美联储主席Powell在全球央行会议上发表的鹰派言论,市场上没有人预计在9月美联储会议前加息不到50个基点。美国东部时间9月21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到目前为止,美联储今年已经将利率提高了300个基点。
虽然这次会议加息3码没有超过t
与此前市场预期不同的是,市场此前认为美国通胀可能在6月份确立拐点,然后下行。美联储将在今年完成加息,明年甚至开始被纳入降息预期。但本次会议透露的信息暂时打消了降息预期。并且会议还将美国今年的增长预期从1.7%下调至0.2%,同时将2023年的增长预期从1.7%下调至1.2%。对于美股来说,流动性收缩预期加强,叠加增长预期下调,最终呈现下跌态势。
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75bp且态度相对偏向,引发市场对全球流动性持续收缩的担忧。标准普尔。标普500指数下跌1.7%,纳斯达克下跌1.79%。
德邦基金也表示,加息本身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加息75BP。
但此次会议超出预期之处在于,美联储位图显示,美联储将在2023年底前加息至4.25%-4.5%,终点利率为4.75%,比此前预期的加息终点高出25BP。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年内将至少加息125BP,而从位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美联储可能不会像市场预期的那样降息。所以议息会议后,美股回调,美元指数创新高。
博时基金评论称,会后美联储主席的言论表明美联储不会很快结束加息;致力于降低通货膨胀,并承诺将其保持在2%。美联储释放的信号略显鹰派。
中融基金总结,参考8月下旬杰克逊霍尔会议以来CME利率期货市场走势,美联储加息符合市场预期。与上次会议相比,美联储缩桌的位置没有什么变化。不过,美联储成员属于鹰派,他们大多认为2023年政策利率至少应达到4.25-4.50%。
,这表明年内或仍需加息75BP与50BP。美联储官员对2023年政策利率预测中值为4.6%,高于会议前CME市场预期50BP左右。
美股短期波动或加大
科技板块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谈及此次美联储加息对美股的影响,多家基金公司认为最新经济预测暗含经济衰退的风险,短期美股承压。
中融基金称,鲍威尔的讲话也延续了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的政策立场,但市场可能还是会朝着下行的方向进行定价。当前预计美国经济不排除2023年上半年进入下行的可能,判断在明年年初市场或将延续宽松。
上投摩根基金认为,8月通胀数据主要由工资和租房成本上升所带动,而这二者都具有很强的粘性,预计至少在未来的一年内都将对整体通胀数据造成持续的影响。而本次会议前瞻指引显示委员会预期今年年底的核心PCE落在4.5%左右,相较美联储的目标仍有一大段距离,美联储维持紧缩政策以抑制通胀仍是年内的主基调。
另外,利率点阵图显示委员们预期年底的基准利率中位数为4.25%左右,代表在未来11,12月两次会议或仍有至少5码的升息空间;委员们预期2023年底基准利率的中位数为4.5%左右,代表明年上半年或仍将持续升息,但升息幅度将较今年缓和。
汇丰晋信基金宏观及策略师沈超指出,目前美国通胀数据回落速度不及预期,核心CPI仍在上行,通胀仍具韧性。同时美国居民部门受益于政府部门补贴,拥有比过去更健康的资产负债表,美国居民消费将有更高的韧性。在通胀和消费均双韧性背景下,美联储有鹰派加息的紧迫性和底气,预计后续仍将维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增长预测方面,2023年GDP增速预测由前次预测的1.7%大幅下调至0.2%, “软着陆”目标基本放弃,坚定了通过牺牲需求弥合供需缺口压降通胀的决心;通胀预测方面,2023年PCE预测由前次预测的5.2%进一步上调至5.4%,反映当前通胀回落速度慢于Q2美联储的预期。从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来看,对未来通胀上行风险的评估和7月保持一致,主要源于俄乌危机;失业率方面,美联储对年末的就业市场仍然保持乐观,认为失业率将在年底小幅反弹至3.8%(前期预测为3.7%)。
德邦基金认为,在资产配置角度上看,美联储加息继续保持鹰派,这将对美股市盈率持续造成压制,短期美股可能都会有较大的下行压力。
对于美股而言,近期回调提供了中长期较好的布局机会,当前纳斯达克100指数估值处于近五年的低位,配置性价比突显,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此外,美股市场以机构投资人的长期资金为主,如果未来指数继续下行,在未跌破前期低点前,估值就有很大的概率创下近5年的新低,投资者可采取分批低吸的策略来布局。
国泰基金分析,6月中旬以来大盘指数标普500的 22-23年盈利增速预测从10.6%和10%分别下修至8.0%和8.4%,尽管市场对盈利下行有所定价,但仅为轻度衰退的预期情形;若出现基准预期之外的更加激进的加息预期,或供给冲击再现,则可能引发盈利端更大的深度调整。估值端来看,标普500市盈率(18.6x)尽管近期已有所回落,但仍仅略低于过去十年均值。在经济下行、政策难松的大背景下,仍不具备深厚的安全垫,故短期波动再所难免。
此外,通胀预期现见顶迹象,长期美债利率或趋于筑顶。昨日美十年期国债利率下降主要受通胀预期下降3bp所致,以TIPS衡量的实际利率基本维持不变,体现出鹰派加息路径已被市场较充分地计入预期,而长期通胀预期也出现先于短期通胀预期扭转的迹象。我们认为虽然短期内通胀黏性仍然较强,但见顶回落的方向维持不变,叠加四季度的高基数效应,预计年底前CPI同比增速回落至6-7%区间仍是基准预测。在此基准情形下,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十年期美债利率若能企稳甚至边际回落,包括美股在内的各类资产或有望获得喘息之机。
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看来,美联储大幅加息,一是会抑制需求,推动失业率上升,增加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而美国内需下降也将导致相应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二是全球资金回流美元,引起其他国家币种贬值;三是美债利率上升、美元升值,增加新兴经济体的外债偿付压力。
“预期差乃一切波动之源”。李湛说道,8月失业率回升,使得市场对上周的CPI数据抱有极大期待;而CPI降幅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落地,美股三大股指全面下跌,美债回调。本周海外股债波动可能再次加剧。但我们预计,目前是美联储最鹰的阶段,在兼顾资产表现的前提下,中期选举前后美联储表态或转向温和。
A股成长风格承压
中期前景相对乐观
谈及此次加息及美联储美联储加息短期可能会对成长风格产生负面影响,但托底经济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对市场中期前景保持相对乐观。
汇丰晋信基金宏观及策略师沈超分析称,美联储加息对A股影响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鹰派加息导致美股下跌,全球风险资产偏好回落,A股也有可能受到情绪面冲击。第二是加息导致美元进一步走强,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有可能导致资本流出压力。第三美联储加息将导致全球需求回落加快,我国外需面临回落的压力,可能会影响部分行业的业绩表现。
沈超进一步强调,“但是中国作为大国以内需为主,货币政策有以我为主的能力和空间,美联储加息对A股基本面影响有限。目前市场由于风险偏好回落已经回到历史相对低位,在当前估值低位区域,我们认为不宜再悲观。”
海富通基金解读,此次会议进一步加重了市场对于紧缩的预期以及对于经济增长压力的担忧。但是在整体流动性收紧、美元短期走强的背景下,新兴市场汇率和资金流出压力并非必然。虽然我国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受美国加息、国内通胀中枢抬升的制约,社融同比略有下行,但聚焦于国内基本面,货币政策托底经济明显,流动性整体仍合理充裕。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中国继续保持流动性宽松并先于海外经济体复苏仍是大概率事件,A股相比美股更有韧性。在经济弱复苏背景下,A股仍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
目前,A股市场估值已处于相对偏低的水平,近期成交持续缩量,目前的市场情绪已接近今年四月下旬的低迷水平。当下,或是做中期布局的较好时间窗口,配置上可适度均衡。交易型投资者可从自身需求出发逢低布局;价值型投资者可以定投的方式长期投资,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
永赢基金认为,对A股而言,外部流动性收缩、美股走势等相关事件对A股影响更多呈现为短期事件性影响,国内资产的定价主逻辑还是看内部基本面预期与货币环境。近期汇率出现一定波动,更多还是希望在美元指数走强的背景下释放汇率弹性,更好地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中的“稳定器”作用。国内货币政策预期仍然“以我为主”,此外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在逐步落地发力,呵护国内经济增长的态度没有变化。
A股方面,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表示,近期市场受国内经济内生动力弱、海外加息和衰退风险、中美摩擦等因素,出现明显风险偏好回落和指数走弱,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估值已经偏低,成交持续缩量表明市场情绪也已经接近历史区间的极致水平。
虽然货币政策受美国加息、国内通胀中枢抬升的制约,社融同比略有下行,但今年货币政策仍聚焦于国内基本面,流动性整体维持相对宽松态势,货币政策托底经济下行明显。托底经济的积极因素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对市场中期前景保持相对乐观。
信达澳亚基金认为,市场整体大的拐点可能在中期选举后。中期不确定性的消迩更多的还需要看美国对通胀的政治压力下降后才能给出较为靠谱的判断,长期资金要在国内外预期均稳定时才有配置的机会。同时宏观研究员认为汇率/地产/外需的压力在接下来一段时期仍然存在,但也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结构性亮点(如欧洲加大对华制造业投资,高端产业升级)。
上投摩根基金则建议,在欧美经济成长减缓、投资情绪低迷的情况下,亚洲经济和市场未来或相对有更好的机会,包括目前在周期和货币政策上均与欧美错位的中国,以及通胀和政策相对温和,陆续摆脱疫情重新开放的部份亚洲经济体。最后,多元分散仍是有效控制波动的方式之一,投资人宜扩展自己的投资视野,避免集中在单一资产、单一区域或单一产业。
针对美联储加息对国内的影响,李湛预计,一是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二是中美国债利差倒挂,资金外流压力增大。今年前7个月,债券通境外持有量共计下降4924亿元;截至上周五9月16日,外资持有A股占流通A股市值的比重从年初的4.04%降至3.75%。三是海外“预期差”给国内资本市场情绪面造成冲击,风险偏好下降。
目前加息75BP的预期已基本消化,如果本周超预期加息100BP,短期可能会对A股有冲击。但整体来看,A股大概率延续9月以来股略强、债略弱的格局至月底,价值大概率仍优于成长、旧能源性价比亦仍好于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