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滞涨可以被以工代赈缓解吗?
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它对缓解经济危机有何作用?
以工代赈,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现阶段,以工代赈是一项农村扶贫政策。国家安排以工代赈投入建设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工程,贫困农民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以工代赈是什么意思?它对缓解经济危机有何作用?
罗斯福为了挽救美国经济危机 推出罗斯福新政政策中的一项,意为,安排因企业破产而事业的工人进行国有项目修建,美国著名的田纳西水利工程便是那时候开始的。这样国家可以把救济基金转化为工人的工资来修建政府需要的项目。他对缓解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1,节省政府开支2,提高人民收入3,降低失业率。改革在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世界现代史上不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国际都有过深入的
(1)史实: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实物配给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实行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和允许自由贸易。差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 (2)原因:集体化中农民财产被强行收归农庄。影响: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改革: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大规模垦荒。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富兰克林?罗斯福 特点: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即实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措施: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共工程建设的长远影响,如为美国以后几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工代赈作为社会救济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历史根源。 (4)欧美国家经济出现滞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削弱。 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有充分重视市场作用。 (5)①改革经济管理的手段与方法;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 ②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基本框架内进行改革的苏联体制;南斯拉夫自治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匈牙利模式;中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该材料题考察20世纪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改革。 (1)本题考查苏俄的经济政策,结合课本相关知识与材料作答即可,难度不大。 (2)本题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及赫鲁晓夫的改革。 (3)材料中的“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提示此时美国的民主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的不景气,结合美国历史可知指的是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而进行的新政改革。 (4)从材料中可知米尔顿?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主义,即可得出相关答案。 (5)该题主要考查识记内容,需要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有详细了解,难度不大。 |
美国的政治发展过程
美国的建立 一、 美国独立战争 ①民族: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觉醒 ②思想:启蒙思想广泛传播,使北美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1、背景 ③根本: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①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独立战争的开始 ②整编军队: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整编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宣布独立:1776、7、4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2、经过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⑤战争胜利:1781年,北美英军主力在约克镇投降,战争结束 ⑥获得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性质:既是一次高中历史题P45.5面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发达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不包括( ) A.减少国家对
D
我觉得这其实是一道经济学题目。当然历史教科书中可能陈述了发达国家应对“滞涨”的措施。当然只是去记,不一定能理解政府采取相应对策的理由。
首先什么是滞涨,就是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很高,超出了正常的可接受区间。可以通过宏观经济学模型来说明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根据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变动关系,即通过适当提高一个指数来降低另一个指数,至于怎么提高哪个降低哪个,需要根据政府的偏好和权衡。例如,政府非常担心失业率过高造成的社会问题,政府就会采取政策通过适当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以使这个指标都处在可接受的区间,但是必须要承受通货膨胀带来的痛苦。
现在分析选项。A选项应该是正确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提倡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市场可以通过自身的机制调节经济达到一种良性机制。
B选项出售部分国有企业,与本题题干不是很相关,但是也能解释。国家通过出售国有企业,实现私有化,私有经济比国有经济更具有效率,这是显然的。因此通常认为“私有化”也是解决经济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手段。只是从微观层面来实现的。
选项C,减少社会福利支出,有两方面的效果。一是,减少社会福利,迫使更多的失业者寻找工作,可以降低失业率;二是,减少支付转移(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可以降低社会需求,根据AD-AS(总供给-总供给)模型,可以降低需求,同时降低了价格,即可以降低通货膨胀率。因此通过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可以实现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滞涨”问题,但是政策效果不太好确定。但是这项政策是以牺牲宏观经济(GDP)为代价的,从IS-LM模型克制,紧缩的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打击很大。政府必须要考虑这一影响。还有这项政策推行起来很困难,因为很多下层民众肯定激烈反对,最近英国骚乱就是很大程度是因为政府采取了削减福利支出的政策。
选项D就是本题的正确选项了。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明显是经典的凯恩斯主义的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拉动投资,带动消费,可以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可能会造成价格上涨,即通货膨胀,因此在“滞涨”时期采取这一政策显然不太合适。其实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伟大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受到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带领美国经济走出低谷,挽救了西方经济社会和资本主义。中国目前的经济大部是有投资拉动的,你也可以感受到我们的通货膨胀水平很严重,CPI指标连续几个月超过6%,估计全年会超过5%,超出了公认的4%水平,因此“家宝”政府一直想法设法降低猪肉价格,打击“蒜你狠”,“糖高宗”。
呵呵,讲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已经一年多没看经济学,这些东西现在看来依然受用。希望能帮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