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为什么开始抛弃女性消费市场反而开始进攻男性消费市场了?
消费时代男色经济崛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综艺节目《非正式会谈》提出了一个很有讨论空间的问题:如何看待男色经济。众所周知,如今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娱乐圈的消费市场,女性消费者占主导地位。爱豆市场、耽改市场的火爆都可以说明“男色经济”的崛起。
消费男色经济的崛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
一、“男色经济”也是“她经济”,“男色经济”可以证明女性在娱乐消费市场的主导地位“男色经济”是一种“她经济”,女性在“男色经济”当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在“男色经济”里面,女性是消费市场的主导者,能得女性青睐者得天下。选秀节目里面粉丝是爱豆的后盾,能符合女性观念的电视剧也能有较高的讨论度和关注度。女性在“男色经济”里面引导的审美风向和流行风向。
二、女性有了审美的主导权,不再只是被凝望的一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女性总是处于被凝望的地位,脸是否符合异性审美,身材是否火辣……压在女性身上的苛求越来越多,这是一种“男性凝视”下的不自在。“男色经济”的崛起让一部分消费者女性拥有了审美的主导权,男性也平等地接受女性的凝视。从这一方面来讲,“男色经济”崛起让女性少了一份憋屈感。
三、“男色经济”崛起,待割韭菜越来越旺盛“男色经济”崛起对于女性来说有利有弊,或者可以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审美的风向标,但是也容易沦为资本的韭菜。选秀节目利用粉丝心理疯狂收割利益,一部有一部耽改播出,男明星都争着演耽改剧,集资、打榜等现象层出不穷,女性虽是消费主力军,但是也容易在资本的引诱下做出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他经济”正在崛起,什么叫做“他经济”?
“他经济”也被称之为男性经济,与女性经济“她经济”相呼应。一直以来,商家和生产者都把目光放在女性消费者的身上,的确,女性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主力,但如今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升级,男性经济也开始崛起。
有人进行过调查,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男性化妆品规模已经达到577亿美元,并进行估计,到2023年时,可能会达到786亿美元。也由此可见,“他经济”主要体现在爱美方面,主要为化妆品,彩妆,以及服饰等几大品类。
看来,爱美也不止是女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人有之。据2019化妆品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在移动端流量中,男士化妆品的增长速度是极快的。而且相比较于女性,男性在选购化妆品时,更注重口碑和评价,更加关注高端化妆品品牌。
的确,在这个盛产小鲜肉的时代,不论是演员,歌手还是网红博主,无一不显示着如今已经到了“新男色时代”甚至于护肤品或者彩妆品牌的代言人都由女性变为当红流量小鲜肉。他们正在引领男性成为更精致优雅的人。
除了化妆品,男性护肤品市场也早已经成熟,近九成的男性认为护肤是日常护理的重要部分,也会根据自身的肤质选择适合自己的护肤品,主要消费品类为基础洁面和面部水乳。在整个男性消费群体中,九五,零零后占比达到六成,是男士护肤品市场的主力军。
除了面部护理,男性也同样开始重视发型。虽然在洗护市场中,女性消费者仍然多于男性,但男性在洗发和美发造型产品的消费占比却极高。
还有男性对潮牌的追求,对鞋子的需求,经常能看见对球鞋喜欢的不行的疯狂收藏的人。总之男性的爱美意识已经觉醒,“他经济”即将崛起。
有人说拉动消费的主要是女性而不是男性,为什么会这么说?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不能片面地说经济发展由男人和女人决定,;首先,我们应该有一个公平和公正的商业环境:公平和正义。在西欧和美国的国家,他们以基督教为基础,具有契约精神。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意思是契约和协议。
经济发展分为投资、出口和内部市场销售。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国内销售。我们国家公司生产的产品首先带给消费者。消费者应该有第一笔钱,所以他们应该首先增加就业。税收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如果税率很低,监管的很多方面都是独立、公平和公正的,那么企业就会愿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这会促进消费者花钱的意愿。
另一个原因是,如果房地产价格过高,他们会提前消费未来的储蓄,这也会影响消费,减少消费。如果生产者不能赚钱,他们就不会增加就业;如果他们没有工作,他们将失去工作,这将导致恶性循环。
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说取决于男性或女性。在母系氏族早期,女性是更多的支柱,女性在男性章节中有更多的发言权,但她们在生产力极低的时代并不具有代表性,进入封建社会后,基本上是一个母权至上的时代,妇女的总体地位极为低下。(当然,在个别历史时期,女性也起到了推动历史或改变历史进程的作用,很难说她们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比如武则天时期和晚清慈禧时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必须说制度的选择仍然是第一位的,女性一直是消费的主力军。
女人的化妆品,女人的欲望增长
男人的欲望越来越小!我自己也听到过。因此,如果你有欲望,你就会有消费的欲望。消费在增长!
事实上,女性强烈的消费欲望也取决于哪些方面。本来,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方式不同。女性更容易敏感。心理学研究发现,女性的艺术和语言思维会比男性更活跃,这也导致了对美的强烈追求女性。企业也了解这一点,因此针对女性的营销策略非常广泛,女性拥有大量的消费品,这将导致女性有强烈消费欲望的社会现象。
“他经济”异军突起
“他经济”异军突起
“他经济”异军突起,“他经济”也被称为男性经济,与女性经济“她经济”相呼应。各大购物中心敏锐捕捉市场风向,紧随消费市场发展趋势,纷纷调整品牌业态与运营策略,优化配套商业设施并优化运营策略
“他经济”异军突起1
消费市场上有一个段子,说在消费能力上:小孩>女人>狗>男人,这种偏见显然正在被打破,男人的“悦己”消费也在增长。
移动互联网黄金时代过去,电商红利渐失,用户增长放缓的行业背景下,“他经济”正在释放潜力。根据QuestMobile最新发布的《2021男性消费洞察报告》显示,截止到2021年4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男性用户规模达到6.13亿,占比52.8%;同时,线上消费能力1000元以上的用户已达1.22亿,占比55.0%。
男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价值虽弱于女性,却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是存量竞争大环境中为数不多增量点。
唯品会在成立之初主打女性市场,平台上女性用户占比一直保持很高的数字。但是在近几个季度,唯品会来自男性用户的订单量增幅明显,从2020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男性用户相关商品订单数同比增长超80%,超越同期女性用户订单增幅。
早在第一季度的财报会议中,沈亚就曾提到,因拓展了男性消费群体,拓展男装、运动户外、3C电子产品等品类,带来了男装和运动品类都呈指数增长的现象。
面临着低增长压力,唯品会正在尝试更多元的商业结构。去年9月,唯品会发布的四则新广告片,一改此前纯女主人公的方式,女性、男性、小孩、老人在其中均有展现,这也从另一个维度佐证,唯品会正试图通过各类渠道促进平台用户圈层的突破与增长,而男性群体就是其中之一。
为培育男性市场,唯品会不断在男装、户外运动等细分赛道上花费精力,除了一些品牌基础款外,也在针对该人群增加了诸多潮流新款及定制服务。
在男装板块,根据男性用户需求,反向定制产品挖掘着他们的消费力。据相关报道,唯品会曾联动老牌商务男装品牌“雅戈尔”,专门开发唯品会专供款衬衫——CEO系列,免烫面料工艺技术与创新的款式设计,该定制衬衫在男式衬衫类目销售排行提升至榜单前列。
户外运动方面,伴随着东京奥运会举办及国家全民健身政策出台,运动健身热潮再次被掀起,顺势带动男性用户、年轻用户的消费热情,为了满足年轻客户群体的需求,唯品会通过与国产品牌、运动品牌深度合作,从联合定制到赋能销售,助力国产品牌和运动品牌发展。
不仅如此,在以女性为主导的美妆护肤领域,男性用户的价值也逐步被挖掘出来。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八成90、95后男士成为线上男性护肤品的主要消费者。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预测,到2023年,全球男士化妆品市场将达到7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00亿元,而中国男士化妆品市场也将突破200亿元。
面对男性美妆护理消费的迅猛势头时,唯品会也跟随大趋势去锚定男性用户圈层,当然同样主打品牌和价格。第二季度,唯品会协助自然堂男士品类突围,爆款单品“男士冰川保湿露”销售增长40倍,拉动男士系列整体增长6倍,为品牌男士人群带来2倍的增长。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布局背后,或许都在暗示着“他经济”有望成为继“她力量”之后,唯品会又一增长曲线。
不可否认,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但机会也更多了,国潮和他经济就是大趋势下的新机遇。
“他经济”异军突起2
不久前,#1.85亿男性关注美妆博主#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9000多万,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与讨论。另一方面,男性对于容貌关注的日益加深,也进一步拉动了美妆行业“他经济”的蓬勃与腾飞。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伴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与年轻人消费能力的提高,我国居民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大幅上涨。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在化妆品市场中的投入日益加大,据数据显示,我国男士化妆品市场近四年来以年均7.7%的速度急剧增长。
一时之间,“他经济”成为美妆行业争相讨论的爆点热词。在驱动美妆产品实现线上线下双向高的基础上,辐射美妆产品安利、化妆干货分享的直播、视频、资讯等相关流量变现产业的快速发展。
“他经济”异军突起
美妆行业尤为凸显
“他经济”也被称为男性经济,与女性经济“她经济”相呼应。这一热搜的出现,使男性潜在消费能力巨大这一特点成为行业所共识。
各大购物中心敏锐捕捉市场风向,紧随消费市场发展趋势,纷纷调整品牌业态与运营策略,优化配套商业设施并优化运营策略,以进一步打造能够抵达消费者核心需求的第三生活空间。
男性护肤、美妆、医美需求上涨
在“颜值效应”的推动下,伴随着短视频、直播等传播媒介的发展以及悦己消费的流行,美妆类KOL的影响逐渐向男性用户渗透,市场上男性美妆护肤甚至男性医美项目均得到明显提升。曾经男性护肤会被做出“娘”、“不够man”等不良评价的时代也终于成为过去式。
随着Z世代年轻群体消费能力的提高,新消费持续出现,时尚潮流不断发生改变,市场需求也在随之调整。#1.85亿男性关注美妆博主#冲上热搜这一现象就足以表明爱美已不再是女性的专利,也是男性积极涉足新领域的显性示范。
男士化妆品市场增速明显
近年来,美妆行业迅速兴起。据统计,在美妆人群中Z世代消费增速最快,且彩妆品类要明显高于护肤品类。
其中,完美日记、欧莱雅、雅诗兰黛等美妆品牌的粉丝数量、销售额、年度客单价、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净收入与毛利润等均实现同比上涨。
根据CBNData联合新零售智库发布的《2021颜值经济新消费报告》,以“他经济”为代表的新细分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男士护肤涨势明显,2020年11月—12月期间,00后男性购买粉底液的增速是女性的2倍,眼线的增速是女性的4倍,去年“双十一”男性进口彩妆商品备货同比大幅增长更是超过3000%。
数据显示,中国男士化妆品市场近四年来以年均7.7%的速度增长,去年市场规模00约167亿元,预计此后年均增长6%-8%,到2023年将突破200亿元。这足以证明,男士在化妆品市场的发掘空间仍可极大程度的开发与拓展。
无性别化产品将成为市场黑马
为契合多数人肤质,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对的化妆品逐步打破性别限制与刻板现象,以理然、亲爱男友为代表的新锐男士个护品牌正在崛起,打造符合大多人肤质的无性别产品。
功效上能够契合男性肤质,满足其更细分需求的产品,将具有更大的市场;而在观念上,美妆护肤产品也正在打破性别限制与刻板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融资领域,男士美妆护肤赛道2020年融资事件11起,为历年新高。
“他经济”的爆发
让男性更有逛购物中心的动力
一直以来,商家和生产者都把大部分目光投放在女性消费者身上,的确,女性消费一贯是市场的主力。但他经济的崛起,不仅为国内男士消费提供了新的发泄口,同时也为许多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于聚焦男性消费品类的品牌以及广大购物中心而言,如何轻松抓住目标客群,并快速提升在他市场中的品牌认知及知名度格外重要。
加大3C、电竞体验等品牌业态占比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跟随市场风向及时更新调改,抵达消费者核心诉求,打造新型城市综合服务空间是其一以贯之的发展路径。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Z世代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流,男性的消费潜力得到大幅度开发。除了美妆行业男士消费的逆势增长,原有的电竞、潮玩、3C电子等领域男士的消费水平依然在稳步提高。
如购物中心有意识地引入布局赛车类、射击类、格斗类等刺激男性消费者爱好的体验业态,再有作为电玩城的“网红品牌”的星际传奇,目前已经进驻了多家购物中心,如上海七宝万科广场、深圳壹方城、成都华润万象城、长沙悦方IDMall等。
此外,购物中心还可以引进诸如VR体验馆、电竞馆、3C体验店、大玩家等容易激起男性消费群体兴趣的品牌业态。
优化推广策略,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在消费决策过程方面,社交媒体的参与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了种草、研究、购买、分享等环节。以往男性品牌在推广时更倾向于互联网式的粗放投广,多半借明星造势或KOL效应来吸引更多消费者。
但尴尬的是,即使男性消费崛起,在消费观念和理念上仍是更偏向理性一些,也更加注重品质至上。同时随着消费心智的改变,互联网广告的效益越来越低,平均获客成本却在不断增加,这就给商业地产的产品推广与品牌营销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事实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持续发展,SP形式与PR形式等线下营销与小红书、公众号等线上推广的双线结合,已给商家与企业打开了广阔的发展路径。
购物中心在加紧内容场景优化的同时,充分了解客群的消费分级需求,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推广的发展策略,自然而然提高业内人士认可度。
与此同时,饰品、餐饮、生活类杂货集合店等业态也风生水起,ACC、ME+、超级文和友、乐高华南首家旗舰店、宜家城市店等打造的沉浸式购物体验空间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
可见,男性经济的崛起极大程度上拓宽了市场弹性需求的外延空间。
体育经济红利仍可深度挖掘
相比女性用户,男性用户更加关注体育赛事,无论是在赛事现场还是线上观看,赛事本身引起的消费背后往往驱动更为广阔的产业链发展,且能引起男性用户的大量“撒金”。
例如,现场观赛产生的交通、住宿、门票、活动等费用在拉动城市经济方面、国民GDP等方面付出极大力量;对于线下观赛而言,由于赛事的时差特征、气氛营造等客观原因,炸鸡、烧烤、啤酒等外卖经济得到极大驱动,并一度登上网络热搜。
如深圳京基KK ONE举办的“3V3”足球赛,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参与和驻足观赛。
此外,项目已连续5年举办了室内街头潮流、音乐、运动电子竞技等赛事共计20余场,包括篮战城市3V3、首届原创乐队赛事、one street街舞说唱大赛、潮玩涂鸦大赛、电子竞技大赛等,对场内人气提升和各品类销售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女性消费多年占据市场主要资源的当下,男性消费的爆发式增长瞬间令无数从业者嗅到商机,也给亟待转型的购物中心提供了思路。
未来,随着新潮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已有产品科技感的持续成熟,或将为他经济的发展创造更欧的可能性,收获更为广阔的“他经济”获客途径。
有关人士建议,购物中心可抓住当下流行的“他经济”、“颜值经济”等趋势,从商业项目本身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结合消费者的喜爱偏好,通过场景植入、跨界联名、业态调整、品牌优化、国际时尚等多种途径进行原创与优化,让消费者真正收获第三生活服务空间的极致享受。
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为什么这么盛行
昨天文章在分析蚂蚁上市的事情,其中有分析到借呗和花呗占到了蚂蚁集团39%收入的时候,也顺带分析了下当前这样琳琅满目消费贷刺激下,让很多年轻人,乃至大学生就早早的进入到透支消费的习惯里,一边享受着消费主义带来的一时快感,一边陷入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里。
文章发出去后,不少读者也对这样的一个消费主义盛行、消费贷层出不穷的现象也感到十分反感。
其中有一位读者的留言,让我颇为触动。
这其实并不是个例,虽然没有权威数据统计,当前年轻人群体和大学生群体里的借贷比例。
但从我们日常接触的情况看,当前年轻人和大学生群体,因为提前透支消费而早早进入以债养债的
所以今天文章就专门聊聊当前盛行的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现象。
消费主义,是人类文明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后所催生出来的一个新现象。
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类整体生产力水平还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别说消费主义,平常大家基本都是能图个温饱三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是属于低欲状态,平常也不会有什么娱乐生活。
那个时候,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去做富余的消费。
所以在生产力不足的古代,是不可能有消费主义现象。
然而在资本主义进入到工业化时代后,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水平飞跃发展,使得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生产力大大超过人类日常消费水平的情况下。
一开始,这还让人类很不习惯,因为骤然从古代那种比较枯竭的消费观念里,要骤然到这样一个生产力过剩的时代,人类的生活习惯还不能一下子转换过来。
于是,1929年大萧条就出现了,本质上就是因为生产力太过于富余,导致的产能过剩的问题。
后来,这些资本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宣传"消费主义"。
既然当前生产力水平早就超过人们日常正常生活需要,那么就要不断刺激人们消费其平时并不太需要的东西。
人类不断去消费自己日常生活所需之外的富余消费,就是所谓的消费主义。
于是在西方国家,节约不再是美德,反而是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体现。
随之而来的是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盛行。
美国是在1950年就出现了第一张信用卡,这实际上也是标志着人类进入到消费主义的时代。
本质上,消费主义是资本家为了最大程度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来继续虏获利润而营造大半个世纪的"信息茧房"。
在资本家所营造的消费主义信息茧房里,过度消费成为了"享受生活"。
这使得人们可以为了那些自己生活本来并不需要的"附加物"去支付高额金钱进行消费。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钻石。
钻石堪称世界上最成功的广告。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句广告语也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也是洗脑最彻底的一句广告语。
本来钻石并不是什么稀缺品,地球上的钻石储量是极大的。
但以戴比尔斯为首的钻石生产商,通过垄断钻石供需,并通过把钻石和爱情做了这样的深度绑定,直接赋予了钻石更高的消费价值。
很多时候,消费者购买钻石,并不是因为钻石有多美,有多稀缺,只是以此来证明自己是爱对方的。
资本家实际上就是这样,通过把人类的各种欲望追求,跟物质做了一个高度绑定之后,就把本来人类并不太需要的一些日常生活之外的物质需求,直接赋予了更高的消费价值,从而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掏出更多的钱,来消费其实本来可有可无的东西。
这就是消费主义。
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乃至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
消费主义的浪潮越来越盛行。
以手机为例,在手机性能开始大幅度溢出之后,资本家们为了维持手机销量,仍然保持每年至少更新一代手机,推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手机型号,即使这些手机型号背后往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从摄像头最早只有100万像素,到600万,到1200万,再到1亿像素,来不断刺激人们这种感官物欲追求。
后来发现这个6000万像素和1亿像素的区别也并不是很大的时候。
就出现了单摄像头进化到了双摄像头,再从双摄像头进化到四摄像头。
摄像头越来越多……把手机搞得跟蜘蛛一样。
手机生产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消费刺激力度,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的物欲感官,来逼迫他们来不断的更换手机。
可能本来我们手里的手机正常使用个三年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但因为这类推陈出新的不断宣传,让我们不断的换一部又一部的手机。
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生活必需品,我们的确是需要手机。
但每年更换一部手机,就成为了消费主义之下,我们所进行的没有必要的消费。
而这也就成为了资本家赚取我们利润的最主要方式。
可见,消费主义本质上就是建立在人类各种欲望基础上,是人类在解决了最基本生存问题后,基于欲望,在享受生活的幌子下,所做的大量不必要的消费。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应该去辩证的看待。
所以消费主义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并不能完全断定其一定是不好的。
消费主义也有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面。
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的不断推陈出新,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
就以手机性能为例,如果不是消费主义支撑手机厂商每年不断推出这样大量新机型,手机性能也很难保持每年高速飞跃的发展。
你很难说,手机性能这样高速发展下去,是否会量变引起质变,让我们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化到下一个次代里。
因为当人们对于手机性能提升的消费动力越发不足的时候,这些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润,就会绞尽脑汁去想着新的刺激我们消费的方式,比如不断去优化VR/AR,乃至科幻小说常见的这种"浸入式头盔",甚至是脑部接入式拟真体验,这都是需要资本家基于对利润追求,而不断自我进化的过程,最终进入到一个类似"赛博朋克"的世界里
所以消费主义客观来说,也确实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但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
消费主义的盛行,带来的是大量的资源浪费,我们每年报废的手机有多少,基于不必要消费所浪费的能源资源又有多少,因此产生的不必要的垃圾又有多少?
这都是一个又一个天文数字。
同时,消费是要量力而行。
一个年收入上千万的富豪,他要怎么消费,都是理所应当的。
然而,深受消费主义荼毒的,往往是经济能力并不怎么样的普通消费者。
反倒是年收入上千万的这些富豪,他们每年赚到的钱,早就远远超过其个人所能消费的极限。
这使得富豪阶层相比消费主义,更流行的是"投资主义"。
也就是越是富有的人,越崇尚投资,越喜欢去钱生钱。
反倒是越不富有的人,越需要通过消费主义,来满足自己一些欲望,来实现所谓的"精致生活"。
于是,这就会带来一个结果。
富有的人越富有。
贫穷的人越贫穷,因为存不了钱。
平时赚到的钱,大都是月光消费了。
长此以往,就会带来一个新的结果,就是阶级固化。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特别是二战之后,就基本进入到一个阶级不断固化的状态。
而消费主义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些富豪阶层,用来把普通民众通过"无节制的消费"丧失往上突破阶层的可能性。
因为这些富豪阶层,基本都是资本家阶层,也就是大力度推行消费主义的这些阶层。
这还有另外一个例子。
消费主义,跟当前另外一个流行文化做了一个深度有机的结合。
就是娱乐至死现象。
娱乐至死,简单说就是全民娱乐,什么都可以拿来娱乐。
娱乐本身是没什么不好的。
我闲暇时也会打打游戏、看看电影。
然而,跟过度消费一样,过度娱乐本身也是有问题的。
人不能是单纯为了娱乐而存在。
关于娱乐至死,跟比较广为流传的一个"奶嘴乐"战略有关。
奶嘴乐,其实应该是另外一个名字,不过考虑到那个名字有可能被屏蔽,我还是用奶嘴乐。
所谓奶嘴乐,就是西方国家在1995年曾经在旧金山开过一次会议,这次会议讨论得出一个结论,未来社会可能只有20%的人是需要工作的。
我之前文章也跟大家分析过这样一个未来图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制造业也会越来越智能化,来取代大量重复性的流水线工种。
这使得未来社会可能只需要20%的人,就可以养活所有人,那么另外80%的人实际上就是不需要工作的。
这种情况下,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就会高度发达,因为人们需要大量互相服务来服务去,来从中创造就业。
但这改变不了可能大量人群会进入到一个无事可做的状态,成为"多余"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保持稳定,当时美国著名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认为,唯一的方法,要让全球80%"边缘化"的人安分守己,就给他们塞上一个"奶嘴",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他们安于为他们量身订造的娱乐信息中,慢慢丧失热情、抗争欲望和思考的能力。
这就是所谓的奶嘴乐战略。
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奶嘴乐战略是阴谋论。
但实际上,我们看最近二十年的发展,却挺符合奶嘴乐战略的一个现况。
因为娱乐至死的现象已经存在。
比如说游戏业,过去二十年,游戏业高速发展,衍生出一个又一个巨头。
人们在虚拟游戏里,耗费着大量的时间,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再比如说,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平台,就是奶嘴乐的一个典型体现。
通过短平快的小视频,让人们有中瘾式的在不断的刷视频,从而不知不觉度过了大量时间。
不管是游戏、还是短视频平台,都有一个特征,就是高度娱乐化以及成瘾性。
背后其实都是,让我们在沉浸于娱乐的同时,看似收获了快乐,但实际却在扼杀我们的时间。
这实际上是在消费我们的时间。
所以,娱乐至死虽然说是奶头乐战略,但我更倾向于,这是资本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里基于消费主义,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推行的战略。
这样理解,就说得比较通,至少从动机来说,这些资本家追逐利润的动力,是比什么都强。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时间就是利润。
几乎所有手机APP,最终一个目的,就是争夺我们每一个消费者的时间。
所以通常我们看一些关于手机APP的统计数据,都可以看到一些数据,比如说日活月活,比如平均每个用户在这个APP上所花费的时间。
因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就是一切。
对于资本家来说,流量就等于利润,消费者的时间就等于利润。
所以,所有人都是在争夺用户的时间。
基于此,才会催生出为了流量,开始践踏一切道德底线的恶劣情况出现。
才会什么都可以拿来娱乐炒作,通过标题党来吸引人眼球。
包括饭圈文化,这些本质上都是在抢夺用户的时间,再通过用户的时间去赚钱。
所以,当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结合的时候,我们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就再一次被严重透支。
比如说基于饭圈文化的洗脑,人们会为了自己的偶像,去做很多没必要的消费支出。
一首不怎么好听的歌,可以因为粉丝的狂热消费,被刷出上亿元。
甚至还出现一些粉丝,基于自己身为老师的职业优势,鼓动自己学生去为其偶像买单的恶劣情况出现。
还有一些只是高中生的粉丝,就为了自己的偶像,在被洗脑或者群体性疯狂感召下,为了自己偶像刷单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来重复买同一首歌。
这很难说是正常的现象。
更不能说,这是正常消费行为,也不是理所应当行为。
再比如说,这两年经常看到的裸贷新闻。
为什么这些年轻女孩,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就早早背负上巨额债务,最后不得不陷入裸贷里,为了几千元就出卖自己尊严,践踏自己底线。
在看过的一些裸贷新闻里,这些女孩在最终去借裸贷之前,往往已经把所有信用卡都透支了一遍,把能借的网贷平台都借过了,最终走投无路,实在借不到钱了,才跑去借裸贷。
包括今天文章开头里,那位留言读者的孩子,早早的就通过各种各样的网贷平台借了好几万。
这些没有实际收入的年轻人,为什么会动辄就借了这么多钱?
原因还在于消费主义。
在周围大量攀比现象下,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年轻人很容易陷入到过度消费、透支消费,盲目追求所谓享受生活,而不断透支自己,走上以债养债的不归路。
这些以债养债的年轻人,最后要么就是像有的人跑去借裸贷,要么最后也就只能靠家长来擦屁股,让家长帮他们还钱。
如果碰到家庭还比较富裕的就算了。
很多这种陷入消费主义陷阱的年轻人,本身家庭并不富裕。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欠下的几万,甚至十几万的负债,自身都偿还不起,这种时候往往就会酝酿着一个又一个家庭悲剧。
而在这个过程里,社会上的各路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不断刺激人们进入到消费主义状态。
包括各路网贷平台,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都在不断的放贷给这些年轻人。
你们看看现在那些互联网企业,哪一个没有在以互联网金融之名,在搞这些网贷。
随便打开一个APP,往往都能找到网贷入口。
在昨天的读者留言中,同样也有人提到这样的现象。

所以,在这样一个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结合的情况下,各路网贷平台简直就是在干杀鸡取卵的活,再把我们的年轻人逼向一个又一个死胡同。
再比如说当前盛行的直播,简直就是把消费主义陷阱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一个体现。
那一个个主播,都是近乎洗脑式的宣传,利用低价策略,来引诱我们进行各种冲动型消费。
台湾曾经在2005年爆发卡奴危机。
本质上就是年轻人在消费主义陷阱里,没办法理性消费,在长期以卡养卡的情况下,最终积累到一个极限式,就骤然崩塌。
我们现在实际上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根据央行数据显示,去年信用卡逾期超半年没有还款的,总额高达797.43亿元。
到了今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没有偿还信贷总额高达918.75亿元。
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除此之外,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在过去这12年里,增长了3倍多。
2008年的居民杠杆率为17.9%,而到2018年底,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已经达到了60%的警戒线了。
美国的居民杠杆率,从20%增长到50%,可是用了整整40年的时间。
而我们的居民杠杆率从20%增长到60%,只用了十年的时间。
这可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这背后的金融风险不容忽视。
而具体看我国居民负债比例结构。
除了53.9%的负债为个人住房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消费贷款占比为住房贷款之外最多的,达到了18.4%。
而截至去年底,我国住户部门总负债达到了55万亿元,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我们的个人短期消费贷款达到了10万亿元。
而这其中,有多少是这些各路网贷平台,在利用消费主义陷阱,让我们的年轻人陷入一个又一个的冲动攀比消费里。
在这个比较浮躁,并且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我们要坚持理性消费,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我不反对娱乐、也不反对消费。
但我坚决反对过度娱乐和过度消费。
本文来源于"大白话时事",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