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Ts基金大跌大家如何应对呢?
买基金跌了怎么办?
面对暴跌,基金投资应该:
一、检查持仓基金
1、把自己的持有基金检查一遍。如果是低估值或者估值合理的指数基金,没有问题,继续坚持定投。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适当补仓。但是要控制好节奏,下跌幅度较大时再补仓。
2、如果是主动基金,可以与同类基金业绩比较,业绩是否有较大幅度的落后,是否已经不符合当初买入理由。如果确实是业绩不稳定,可以趁着下跌进行调仓,换入比较抗跌,业绩较稳定的基金。当然如果下跌调仓比较困难,也可以等待反弹时进行基金转换。
3、对于业绩变差的基金不能不管,任凭基金净值一直下跌,要尽快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
二、制定应对下跌的计划
1、有的投资者说,在理财通买了一只基金500元,每天观察基金,如果跌了就加仓200元,跌的多,就多加仓。如果涨了就不加仓。这样加仓太频繁是不合理的,如果基金天天跌,难道天天加仓。而且容易出现一下跌就加仓,手里闲置资金很快加完,等到市场大幅下跌,真正需要加仓时,反而没有钱加仓了。
2、单笔加仓需要考虑市场跌幅和定投基金收益率的跌幅,制定加仓纪律。比如每下跌5%或者10%加仓一次,直至把手里资金用完。或者每月定投规定只补仓一次,补仓后继续下跌也不补仓,等待下一次定投时间。这样可以控制加仓的次数,防止股市一路下跌,越加越跌的情况出现。
3、如果没有多余资金补仓,就坚持定时定额定投就可以。
三 、做好基金定投的心理建设
其实每次大跌之后或者股灾过段时间回头看,都是在挖黄金坑。如果投资低估值指数基金不用担心,只要不是在股市最疯狂的时候,估值高估的时候买入,未来都会取得不错的收益。
四、通过定投分摊成本
1、总之只要还没有卖出那就有希望赚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来分担风险。譬如你坚持每个月基金定投500元,假设第一个月买了500份,这样平均每份净值就是1元。而第二个月净值跌了0.2变成0.8元,虽然你的总资产只有400元了,但你可以用500元买到625份份额。
2、如果第三个月基金又涨回1元,总资产变成了1125元,盈利125元。而且你每份的成本变成了0.89元,只要第三个月基金净值不低于0.89元你就不算亏。最重要的是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思路定投下去,以后持有的份额成本会越来越低,所以基金定投需的时间长,三五年都不算久。
五、基金定投注意事项:
1、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2、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3、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4、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5、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6、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7、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8、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扩展资料:
均衡加仓法:
1、设置一个跌幅,将加仓资金平均分成几份,每达到跌幅,加一份仓。
2、举个例子,设置跌幅为10%,加仓资金总计3万元,平均分成3份,每份1万元。
3、基金跌去10%,第一次加仓,加仓1万元;
4、基金继续下跌,跌去10%,第二次加仓,加仓资金仍为1万元;
5、如果基金继续下跌,再跌10%,第三次加仓,将剩下的1万元全部买入。
6、最后,子弹打完,静待市场反转。
参考资料:基金百度百科
基金大跌怎么调整心态?如何做到淡定从容?
;在基金大跌的时候,看着自己的钱一点一点的亏损掉,是十分难受的,心情也是比较的差,那么基金大跌怎么调整心态?如何做到淡定从容?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有的朋友是跟风购买基金,后面基金出现大跌的情况,人都是懵了的情况,那为什么同一只基金,别人能赚钱,但自己却是亏损钱的情况了?
其实就是基金买入的点是不一样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A投资者买入某只基金,是在低位买入的,然后在高位卖出后赚钱了,并把收益情况给B投资者看了,B投资者一看,还有这好事,立马就买入了,但是买入的点是在高位,所以买进去就开始亏损,后面持续亏损,赎回后,亏损的钱就没有了。
所以大家在购买基金的时候,不要盲目的购买,要自己多看一些基金知识,对基金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然后再开始购买,其次在基金大跌后,自己是无法承受其风险,要及时的赎回,不要死撑着,看着钱一点一点的亏损掉。
其次在买基金的时候,要合理的配置,不要把所有的钱都去购买股票基金,股票基金的风险是很大的,全部投资股票基金会集中风险,所以可以配置一些其他的基金类型,比如说: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为3:7,这样在遇到基金大跌的时候,也不至于亏损的太惨,还能从容淡定的面对。
基金大跌,接下来应该如何操作?
基金大跌的话,接下来应该选择卖出或者是继续加仓。基金大跌一直我都认为它是一个机会,只有在基金大跌的时候才是一个大的回调,那么这个时候我才有机会去入场。不然如果说基金一直是处于上涨的状态,就没有机会去补仓加仓,甚至建仓,那么这个时候对于我的投资来说就是非常的可惜。因此在基金大跌的时候是需要根据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断的,如果说这是基金在往后发展趋势仍然非常好有着向上的趋势,并且没有到顶点的话,选择到加仓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像之前很多基金一天大跌的五六个点,这个时候就会有非常多的人去抄底。因为都知道这只基金在第二天就会涨回来,事实证明同样如此,那么这个时候加仓就算是第2天直接去卖出,那么这个时候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是非常不错。
那么还会有一种情况,就是这只基金来了一个大回调。也就是说涨了非常长的时间,需要一个非常大的跨度回调。那么这时大跌就是一种不好的信号,是推荐去割肉卖出的。像之前白酒板块就是这样,在年后的时候回调了差不多三四十个点,如果说去抄底的话,这个底是很难抄完的。所以推荐的方式就是直接选择到全部卖出,这样才能规避掉这一波的回撤浪潮。在跌到最低点的时候再进行重新买入,等待这只基金上涨就可以了。
所以基金在大跌的时候,接下来有两种操作,一种方式是割肉卖出,另外一种方式是买入,当然也可以选择持仓不动。满仓的情况下,就算是大跌也只能扛过去,等待这只基金继续反弹。当然需要结合市场的具体行情来看,如果没有很明显的行情,那么可以选择到割肉。行情仍然存在,就可以去加仓。
基金连续大跌的时候,是该买还是该卖?
在极限连续大跌后,一般来说有三种操作方式,第一种是按兵不动。
这种操作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担心频繁的操作,给自己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人们一般都坚信基金有跌必有涨,认为几天下跌时,他们能够很好的稳住。可是他们不会选择去重仓加入,因为这也会增加风险。
第二种方式就是清仓或减仓。这种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极端。因为就拿今年春节为例,今年春节行情,可谓是跌到了历史低谷,发现许多人即使到现在都没有缓过来。许多基金依然处于亏损状态。其实如果在春节时就选择清仓或减仓,那么其实是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减少损失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来说,基金连续下跌的时间不会太长,如果此时你减仓,有很大的概率是会亏损的。
第三种操作方式就是逢低买入。但是逢低买入也是有风险的。虽然上文说基金有跌必有涨,但是它到底能跌多久,你并不知道。很多时候会面临一个窘境,你不断地分批定投,结果一直到把自己身上的钱全部都投完了。基金还在下跌,虽然很多人都期待U型曲线底部抄底的事情能够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都在U型曲线的左半边。而无力去面对接下来U型右半边的上升趋势。
上这三种方式就是基金连续下跌之后三种方式。三种方式是否可行,关键是要看当时的行情如何。很多是朋友在市场联系低迷后会很失望。但是投资里面有句话,就是市场情绪高度一致的时候,反转就快要来了。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耐得住性子。
我觉得如果拿最近的基金行情来看,我觉得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因为这段时间基金的波动性相对较大。大涨大跌,但是起伏并不明显。所以这个时候贸然的加仓和减仓都会造成心理情绪的失控,相反,只有静观其变,才能冷静面对接下来的形势。
基金应该如何应对股市的大跌?股市不好基金也跌了很多该怎么办?
;自春节之后,股市的表现真的可以说让人咬牙切齿,春节假期上来之后的3700点,到现在不到3400点,2021年赚来的收益迅速被吞噬了。股市和基金是联动的,给基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偏股基金,有很多基金投资者扛不住市场的压力,担心熊市的爆发,选择了及时止损,面对股市的大跌,基金应该如何操作呢?
第一点最不应该做的就是选择在市场大跌的时候立即赎回,尤其是在暴跌的当天,你以为你是在及时止损,实际上你只是把浮亏变成了确定的亏损,基金的净值要到当天休市之后的晚上公布,如果当天发生暴跌,而你又马上操作了赎回,那么你的亏损会比你想象的更多。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待基金的投资周期,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市场也存在周期,不可能一支保持上涨或者一直保持下跌,如果是因为市场的原因导致的基金发生的亏损,那你大可不必担心,还可以趁此机会在低位补仓,平摊成本,等待市场回暖的时候,就是你收获的时候。
减少配置主题类的基金,在大跌的市场中,为了控制风险,尽量减少主题股票基金的配置比例,因为这类基金集中投资于某个主题或者行业,风险系数非常高,行业受到冲击后,整只主题基金的业绩也会影响较大。可以适当考虑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平衡市场风险,比如投资固收+策略的基金。
在股市大跌的时候,基民们其实不需要过于慌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心理建设,理性看待市场的涨跌,把更多注意力放到基金本身的特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