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指数与金额回归正相关吗?
上证指数受什么因素影响?大盘还会涨吗?
上证指数由这些因素影响:1、根据经济理论,股指是反映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与GDP成正相关。但从回归结果来看GDP与股指数成反方向变动,这可能与我们选择的分析时期有关。在2002—2004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股民对证券市场的投资信心不足,在股票市场上股指连连下跌,出现了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现象。
2、从回归模型看,股市月平均日交易额与股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交易额越大表明股市越活跃,股民对股市投资信心比较强,这时的股市往往比较繁荣,股指就会越高。
3、黄金是一种稀缺资源,黄金储备的增加导致交易市场上黄金供给的减少,致使黄金价格上涨,投资黄金收益增加。黄金作为证券投资的替代品,当黄金的收益增加,人们更愿意投资黄金而不是进行证券投资,导致股票指数下跌。所以股指与黄金储备成负相关。
4、工业增加值大,表明行业总体发展水平好,工业企业的盈利增加较多,其股票的内在价值也会随之上涨,反映在股市上就是股指的上升。因此,工业增加值与股指成正比。
大盘情况就不好说了,这样还是慢慢等待的为好!
成交金额信号特征
成交金额与市场强弱度之间的正相关性,成为判断市场状态的重要信号。在1998年1月至2003年5月期间,市场底部的日均成交量绝对值基本保持在40亿至90亿之间。当日均成交金额达到90亿至100亿时,市场被判断为处于弱市状态;低于90亿则视为极弱市,这通常意味着市场缺乏投资机会。因此,通过观察日均成交金额的变化及其持续时间,投资者能够判断市场的强弱程度,并避免在熊市中进行操作。 通过连续日均成交金额在90亿以下的时间判断市场底部。如果两市连续3个月以上处于这一水平,市场底部基本可以确认,同时预示着反弹即将开始。成交金额持续时间越长,市场底部的可靠性越强,未来反弹力度也越大。在1998年12月至1999年4月和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这两个最长时段中,市场均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成交金额低于90亿的情况,并伴随大盘指数的创新低,随后市场产生强劲反弹。例如,在1999年,连续5个月成交金额在90亿以下,上证指数于5月17日创下1047.83的低位后,出现了“5·19”行情,大盘在33个交易日内反弹至1756.18,涨幅高达67.60%。同样,在2002年8月至12月,市场在5个月内保持成交金额低于90亿的水平,上证指数于2003年1月6日创下1311.69的低位后,出现了以大盘蓝筹股为主的反弹行情,于4月16日反弹至1649.60,涨幅达到25.76%。成交金额的巨量增长是产生短期反弹、中级上涨行情乃至大牛市的关键因素。例如,2002年3月、6月的成交金额分别为222.55亿和203.53亿,4月和7月则陡降至136.66亿和136.35亿,反弹行情随之结束。而2000年大牛市中,2月的日均成交金额高达523亿,且从1月至8月的日均成交金额都保持在200亿以上,这是大牛市持续一年的真正原因。牛市行情中,日均成交金额需要达到400亿以上,而全年牛市行情的成交金额则需连续6个月保持在200亿以上。
利用年初的成交金额特征可以预知大牛市的出现。中国股市的日均成交金额数据呈现出倒“U”型周期性变化,即年初和年末成交金额萎缩,3月至6月的日均成交金额逐渐膨胀至高点。如果非全年大牛市,大盘指数在年初和年末通常位于低点,高点则通常在6月。2000年作为大牛市的年份,其1月的日均成交金额异常增长,突破200亿,达到中期行情的成交量级别,并且后续月份成交金额继续放大且维持在200亿以上。这三大特征是判断大牛市的重要参照,适用于投资实践。
结合成交金额的经验数值和股指走势实现成功的逃顶。市场反弹乃至反转所需达到的成交金额数量级是关键指标。例如,短期反弹需150亿、中级上扬行情需200亿、大牛市行情需400亿成交金额。将成交金额是否有效跌破这些标准作为选择退场观望的依据之一。从投资稳健性考虑,建议结合股指走势,在中级行情进行一段时间后,当股指上扬20%以上时,将20日平均成交金额是否跌破200亿作为减仓操作或出场观望的信号。根据此指标,投资者分别在1999年7月初、2000年8月25日、2000年11月21日、2001年6月14日、2002年3月12日、2002年6月26日成功逃顶(以上日期分别为该年20日平均成交金额首次跌破200亿成交金额的交易日)。
扩展资料
成交金额(AMO)表示每日已成交证券金额的数据。该指标没有计算公式,需要设置三条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是M1=6,M2=12,M3=24。
基金和股市有关系吗?
对于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来说,它们的走势一般与股市呈正相关,即当股市行情不好、股票普遍下跌的情况下,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的走势也会跟着下跌;当股市行情较好、股票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股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在股市的带动下,也会出现上涨的情况。对于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来说,它们一般与股市呈反相关,即在股市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市场上的投资者出于避险考虑,会抛出股票,配置一些风险较低的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型基金,随着资金的流入,会推动它们的趋势上涨,而在股市行情较好的情况下,投资者出于赚取更多的收益考虑,会抛出手中的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型基金,配置一些股票,随着资金的流出,这些基金会下跌。
判断股票见底的多种方法
对于所有散户而言,大盘走势分析之难,同样难于上青天。股票投资首先要关注的是股市大盘走势,因此对股市大盘走势的分析就成了股市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判断股票见底的多种方法相关信息,希望你喜欢。)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却存在着若干重大的误区,这既使得分析者们总是说错话,自打嘴巴,也使得股市中充满了噪音,一般投资者难辨好坏,不知所措。
误区之一用所谓的波浪理论为依据,单纯地用数浪的方法来研判、预测股市大盘未来的走势。有一批这样的投资者,自认为掌握了波浪理论,总在按波浪理论不断地数浪分析股市大盘走势,他们可以从1990年开始对中国的股市大盘走势进行数浪,一直数到现在正在走第几浪,然后再推测未来的走势将如何如何。按此方法,股市大盘走势大浪套小浪,数不清楚时就说走的是延伸浪,数得清楚时,能精确到某年某日大盘会上涨或下跌到某个具体点位。这种机械的方法,是一种停留在上世纪30年代水平上的方法,非常落后了。
误区之二对大盘运行的中、长期走势缺乏总体把握,总是忙于分析研判明天,或是后天大盘是涨是跌。这类朋友,今天大盘涨一点就看多,明天大盘跌一点就看空,表面忙得不亦乐乎,听众、读者甚多,实际上则是在经常自打嘴巴,反复无常,一惊一咋,却对大盘的中期走势的判断永远没有一个清晰看法。个人认为股市大盘的当日走势是无法预测的。这种分析股市大盘走势方法的缺陷是,分析者总在做一种“对错参半”的工作,有时尽管对明天股市走势的预测对了,如在非关键点位,其对投资操作也是没有多大的指导意义。经常关注这种分析的投资者,也大致是一批缺乏投资总体策略、追涨杀跌的散户们。
误区之三把经济运行的走势等同于股市大盘的走势来看待。由于股票投资成为当代中国普通居民的理财手段,数千万人参与了股票投资,股票投资成为当代经济活动热门话题,这也就使得一些以前专注于研究宏观经济的学者参与到对股市大盘走势的研究中来,而他们能做的往往是把对宏观经济走势分析等同于股市走势分析。
如2009年,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走势看法是上半年走低、下半年走好,于是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股市大盘的走势为“前低后高”,但实际走势恰恰相反,上半年经济不景气时,股市上涨走牛,下半年经济真的好起来时,股市却下跌走熊。我们承认,股市走势与经济走势是正相关关系,但绝对不是完全对应的正相关关系。
误区之四被不良的心态所左右,对股市大盘走势下主观结论。股市的波动一定会引起投资者、分析师内心发生相应的波动,但股市大盘的走势往往与他们的心态波动呈相反的特点。当大盘连续下跌,使投资者进一步看跌时,股市会突然转为上涨;当股市连续上涨,市场开始看涨时,股市却转头向下,变为下跌。
对于如何分析股市大盘走势,我的第一个看法是“主要趋势、次级趋势、日常波动”三个观点,把总体上把握股市大盘的主要趋势、次级趋势的运行作为分析大势的主要目标,我们对股市大盘走势心中有数,比预测明、后天的日常走势更为重要。
总体上大盘运行的牛、熊趋势是能够分析出来的,大盘牛市或熊市大小级别是大致能够分析出来的,大盘处于牛市或熊市的哪个阶段也是能够分析出来的;而大盘的日常波动或大盘的牛市顶部或熊市底部的具体点位是不能准确分析、预测出来的。
我的第二个看法是,对股市大盘走势的分析,不能用单一的一种方法,或仅从一个方面去进行,要用一个系统分析的方法体系才能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
我的第三个看法是,我们强调对股市走势大盘预测分析的重要性,我们也要进行对股市大盘走势的预测分析;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要完全相信自己或别人的预测分析,每一轮牛市的顶部或熊市的底部,都是在其运行过程中渐行渐明,最终被确认的。高明的投资者,在大盘运行的顶部或底部区域能有所感觉,在其顶部或底部形成确认前一两个星期,或顶部或底部确认后马上采取行动,都是成功的操作。点击可进入视频版股市行情分析教程
股市见底的十大信号是什么?
1、通常有三个月以上的较长下跌时间。
2、大盘指数有相当大的跌幅,
3、投资者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幅度很大,一般来说散户的亏损在百分之三十甚至百分之五十以上,基金也有普遍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亏损。
4、大部分的个股市盈率和股市平均价格处于或者接近历史地位的水平。
5、新股开始持续跌破发行价格,新股上市首日收盘涨幅极低,有的在不久后就跌破发行价格。
6、社保汇金开始入市,这些钱是属于看着底牌打牌的,他们十分清楚市场底在哪。
7、机构大幅超配非周期股票,说明机构投资者已经失去信心,不敢冒险,愿意抓点确定性的东西,以守住自己的净值。
8、强周期股这时开始领涨,说明一波强周期可能已经快要到了。
9、机构仓位历史低点。他们也不比散户做的更好,他们还需要守卫净值,所以不敢轻易加仓。
10、政府开始救市,各种利好政策频出。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对于底部的判断,需要从基本面和技术面综合去判断,而且筑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盲目跟风抄底,失去理智的后果就是深度被套,等到真正底部到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抓住机会了。
如何判断股票见底:
第一种:k线形态。锤子线、十字星、t子星、长下阴线,这几种都是见底的信号,当收盘跌幅不大或者已经收阳,可以买入。
第二种:技术指标。由于跌幅巨大,技术指标会在地位钝化,一般可以运用KDJ\\RSI\\WR判断底部!
第三种:股价的历史走势。这个要求对历史认真研究,根据形态利用各种工具进行测算底部价格!
第四种:成交量。有的股票在底部量能会萎缩厉害,往往会以小阴线筑底反弹!
第五种:大单。如果在低位,会有大单压盘,盘中有大单主动买入,这就说明有主力在压盘吸货,或者有新的主力就进来了,这就是机会来了!
判断股票见底的多种方法相关文章:
★股市中常用的几个著名理论是什么理论
★2016哪些行业热点板块值得关注
★股票黄金分割坐标怎么看
★怎么运用布林带BOLL判断股票的买卖点?
★怎样把股票成交量调成三条指标参数
★股票中的动量效应如何衡量应该使用什么指标
★求高人指点紫微命盘:金四局阳女命主:巨门身主文昌
★如何选择有热点题材的股票
★大长江集团王大威低调不
★股票k线上显示t指的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股市与经济增长正相关
股市上的价格是反映经济动向的晴雨表,它能灵敏地反映出资金供求状况、市场供求,行业前景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是进行经济预测和分析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的转移和股票行市的涨落是其经营状况的指示器,还能为企业及时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它们的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当经济增长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企业经营状况在改善,盈利在增加,从价值投资上看到,企业的股票价格就会相应上涨,也就是股市其实跟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的。 上一篇:股神的炒股逻辑是怎样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